國債期貨有望9月6日正式推出
國債期貨重啟腳步漸近,據上證報報導,市場各機構準備進度目前均按計劃進行。業內人士表示,國債期貨有望按預期時間推出,9月初或正式掛牌上市。
國債期貨有望按預期推出
8月23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8·16事件會否延誤國債期貨推出」的問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推出國債期貨是國務院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國債期貨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過程中。
據悉,統籌國債期貨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發布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明確金融機構的準入政策、開立債券交收帳戶、審批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以及培訓市場中介機構和開展投資者教育等工作需2個月時間左右。業內人士預計,國債期貨上市時間很有可能與此前市場傳言一致,有望在9月6日正式推出。
國債期貨上市為期不遠,市場各方加緊推進準備工作。中證期貨高級研究員朱吾葵在24日的「2013年中信證券中證期貨機構投資者國債期貨交易實戰研討會」上表示,公司於3月末和6月末與各大機構進行了路演,目前已與12家中外銀行、12家保險資管、3家證券及11家基金達成接洽工作。「2013年上半年以來完成機構專項需求83項,其中涉及國債專項需求超過20%。」朱吾葵稱,目前已形成了前瞻性的研究準備和人才配置,同時借用平臺資源優勢,與證券研究部在量化研究上互補合作,並與證券收益部和銀行資金部進行對接。
與此同時,一些私募機構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對衝和套利交易將迎來契機,我們從交易系統完備、交易策略開發上做了準備,考慮到現貨流動性,初步可能使用國債ETF進行套利,並採用程序化交易,把握套利機會。」恆如投資董事長張躍波稱,國債期貨上市後,將根據市場變化及現貨的流動性來調整資產配置。
初期交易量或有限
此外,證監會於近日正式發布了《證券公司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指引》,進一步放寬了券商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的限制,這意味著券商將首批入市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交易員張惠梓認為,從投資者構成看,機構投資者為主力參與者,初期只有券商、基金以及一部分散戶,交易量不會很高,流動性或有限,但隨著交易的活躍,流動性會逐漸增強。
「基金、券商雖然在債券市場和國債期貨端的重要性低於銀行和保險,但關鍵在於是國債期貨市場比較重要的流動性提供者,有利於在上市初期得到流動性方面的提高,從而為持有債券的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全面參與做好鋪墊。」華鑫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劉傑表示。
「大型商業銀行在國債期貨上有更多的話語權」,法國興業銀行董事總經理何昕稱。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銀行、保險機構的缺席,散戶在市場初期也將扮演投資者的角色。「我國散戶力量較強,一手國債期貨合約保證金為2萬元,國債期貨波動性較小。因此,與一些預期觀點和國際市場有所不同,散戶也可能是我國國債期貨市場上的新生力量」,張惠梓認為。
中金所研究短期利率期貨
銀行暫缺席國債期貨
市場人士對國債期貨有望9月推出充滿期待。日前券商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指引發布,而基金的相關交易指引也有望本周出臺。業內人士預計,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的時間會比較晚。
此外,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中金所正在研究短期利率期貨。
銀行暫時缺席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目前監管層尚未出臺關於銀行、保險、私募參與國債期貨的相關指引,作為手裡持有大量債券的銀行,可能會在即將重啟的國債期貨市場中暫時缺席。
在日前申銀萬國主辦的「2013年量化投資論壇」上,浦發銀行投資組合業務部資金總部吳瑋表示,「以目前準備的情況看,銀行加入國債期貨交易的時間可能會比較晚,但一旦加入會成為重要的參與者。」
而在該論壇上,其他機構人士對銀行未來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的態度既期盼又擔憂。由於銀行手中握有大量債券,其他金融機構一方面既希望銀行加入國債期貨交易以加強流動性,另一方面又擔心銀行掌握過多的話語權及定價權。
不過,吳瑋則表示,事實上債券市場上真正活躍的交易方是券商、基金,市場定價權並非在只持有債券但不交易的銀行身上,而是由交易活躍的投資者決定。
而對於同樣未被明確允許加入交易的保險而言,情況又有些不同。上海理石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周理表示,壽險對於國債期貨的需求不會太大,但財險和養老險(年金)的需求非常大。
擁有超20年臺灣金融市場實戰經驗的黃健華(現任寶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在臺灣地區市場,保險資金由於法規原因進入國債期貨市場比較晚,尤其壽險獲得的長期債券流動性相對較小,總體而言,保險參與國債期貨的熱情不如其他機構。
正在研究短期利率期貨
在論壇上,申銀萬國國債期貨高級分析師蔡唯峰稱,國債期貨的風險在於流動性。
周理則表示,某種程度上,逼空風險依然存在,「在現券市場上,銀行間市場的債券流通比交易所債券要高。大量債券在銀行手上,有些債券在市場流通一段時間之後就被銀行、保險壓箱底了。」
據前美國高盛集團交易和銷售部董事總經理朱天華介紹,在美國,從未發生國債期貨交割違約風險,儘管回購市場經常發生違約。美國的國債期貨成交量很大,可以設計很多不同的交易方式。
據了解,目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已徵詢完市場最後一輪意見,對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規則、交易細則進行了數個方面的修改。此外,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中金所還有意推出短期利率期貨,不過由於該品種比國債期貨更加複雜,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尚未進入立項階段。未來,金融期貨品種將會更加多樣化。
(責任編輯:DF010)
提示: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