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已正式參與國債期貨業務。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國債期貨交易。中金所也發布了《關於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業務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修訂並發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會員管理辦法》等12個實施細則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會員資格管理業務指引》,並推動相關業務啟動。為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國債期貨交易業務,即日起我們將以問答的形式連載刊登,重點圍繞國債期貨的基礎知識、交易策略、交易、結算、交割規則、風控制度、套期保值以及國際市場經驗等內容進行解讀,敬請關注。
1、什麼是國債期貨?
國債期貨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是指買賣雙方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約定在未來特定時間,按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國債交易方式。國債期貨具有可以主動規避利率風險、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和信用風險低等特點。
2、國際上國債期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在國際市場上,國債期貨是歷史悠久、運作成熟的基礎金融衍生產品之一。20世紀70年代,受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及石油危機爆發的影響,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滯漲,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各國政府紛紛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導致利率波動加劇。在此背景下,國債期貨在美國應運而生。
1976年1月份,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91天期國庫券期貨合約,標誌著國債期貨的誕生。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在美國CME集團掛牌交易的國債期貨產品共6個,即2年期、5年期、10年期、超10年期、長期和超長期美國國債期貨,完整覆蓋了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關鍵期限,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債期貨市場。
表1 美國國債期貨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各交易所網站
隨後,其他國家與地區也逐步推出國債期貨品種,全球國債期貨市場快速發展。其中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國家的國債期貨市場發展最為成功。見表2。
表2 其他國家國債期貨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各交易所網站
3、我國國債期貨現在有哪些品種?
中金所於2013年9月6日上市5年期國債期貨,2015年3月20日上市10年期國債期貨,2018年8月17日上市2年期國債期貨,基本形成了覆蓋短中長端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
4、國債期貨合約標的為什麼是名義標準券?
名義標準券是指現實中並不存在的,票面利率標準化、具有固定期限的虛擬券。採用名義標準券作為國債期貨合約標的是國際通用做法。名義標準券的設計可以擴大可交割債券的範圍,防止交易過程中期貨價格被操縱,降低交割時的逼倉風險。
我國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標的是面值為2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名義中短期國債;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標的是面值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 的名義中期國債;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標的是面值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名義長期國債。
5、國債期貨的合約面值是如何規定的?
合約面值是一張國債期貨合約對應標的的名義價值,其數值應符合國債現貨市場交易習慣併兼顧市場流動性和不同期限產品的特性。我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面值為100萬元人民幣,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面值為200萬元人民幣。
6、國債期貨的票面利率是如何規定的?
國債期貨的票面利率是指國債期貨合約對應的名義標準券的票面利率,是國債期貨定價機制的核心參數之一。合理的票面利率設定可以有效預防價格操縱,減小逼倉風險,增強各可交割券之間的可替代性,有利於國債期貨的平穩運行。我國國債期貨合約的票面利率參考境外國債期貨設計慣例,結合我國現貨市場的收益率水平確定。2年期、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的票面利率均為3%。
7、我國國債期貨採用什麼交割方式?
我國國債期貨採用實物交割制度。實物交割制度是國際上主要採用的國債期貨交割制度,具有提高避險效率、促進債券市場流動性等優點。
8、國債期貨的可交割券是如何規定的?
實物交割模式下,如果期貨合約的賣方沒有在合約到期前平倉,理論上需要用「名義標準券」去履約。但現實中「名義標準券」並不存在,因而交易所規定現實中存在的、滿足一定期限要求的一籃子國債均可進行交割。
國債期貨的可交割國債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在境內發行的記帳式國債;
(二)同時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三)固定利率且定期付息;
(四)符合國債轉託管的相關規定;
(五)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條件。
不同國債期貨合約的可交割國債,還需滿足合約條款規定的期限等相關條件。目前,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可交割國債為發行期限不高於5年,合約到期月份首日剩餘期限為1.5年-2.25年的記帳式附息國債。5年期國債期貨的可交割國債為發行期限不高於7年,合約到期月份首日剩餘期限為4年-5.25年的記帳式附息國債。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可交割債券為發行期限不高於10年,合約到期月份首日剩餘期限不低於6.5年的記帳式附息國債。
9、什麼是國債期貨的轉換因子?
在名義標準券設計下,國債期貨合約對應了一籃子可交割券,可交割國債和名義標準券之間的價格通過一個轉換比例進行換算,這個比例就是通常所說的轉換因子。轉換因子實質上是面值1元的可交割國債在其剩餘期限內的現金流按國債期貨合約票面利率折現的現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CF=
其中,
r: 國債期貨合約名義票面利率
x: 交割月到可交割國債下一付息月的月份數
n: 可交割國債剩餘付息次數
f: 可交割國債每年付息次數
c: 可交割國債票面利率
計算結果四捨五入,保留到小數點後4位。
交易所會在新合約上市或新發債券納入可交割券範圍時公布轉換因子。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