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鑑賞題型設計及答題思路

2021-02-28 語文日刊





























關注「語文日刊」並設為星標,每天都能收到文章,點上面藍色文「語文日刊」關注

‍‍‍2020年9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9月出爐,買買買!

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20年12月高考分類練習專刊

海量免費試題,請關注:1語文試題彙編2020年6.1-7.7   2.試題彙編2020.5.1-5.31    3.試題彙編2020.4.1-4.30    4.試題彙編2020.3.1-3.31    5.初中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悽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1: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步驟一)。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悽涼之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遊月陂     宋·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1)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3分)

[參考答案]詩人寫了百尺高臺、美麗的水光月色,樹林和泉聲,(1分)營造了寧靜(或靜謐、幽靜等)(1分)的意境,表達了詩人閒適(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詩用什麼表現手法?請簡析其效果?(3分)

[參考答案]反襯(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1分)。淙淙的泉聲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靜。(2分)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  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第三聯運用了誇張手法(步驟一)寫出嶽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步驟二),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主要運用了襯託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託鷹的形象。(把「襯託」答成「烘託」也算對)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①「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②「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突出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清新、自然、質樸(步驟一),描繪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鷗構成了一派恬靜優雅的自然田園景象;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痴情憨態,望而可愛;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足可愛(步驟二)。不作雕飾,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鍊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鍊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    

 華子崗    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侵」字寫夕陽餘輝逐漸消退的過程(步驟一),展現了詩人在夕陽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步驟二)。「拂」字運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步驟一),也使人想見山色的青翠可愛、柔和多姿(步驟二)。這兩個動詞寫雲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步驟三)。

答題示例2 :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問:結合作品簡析《旅夜書懷》第三聯中的兩個虛詞「豈」「應」使用的妙處。

[參考答案]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譽哪裡是因為文章而顯揚呢?(我的)官位也真該因年老多病而罷退」。(步驟二)詩人本是以詩文自負的,而一個「豈」字說,表達了內心的憤懣之情。詩人本是想建功立業的,而一個「應」字反其意而用,表達了受排擠被罷官的無可奈何的情緒。「豈」「應」二字,將一個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現得頗為準確、精煉、傳神。(步驟三)

答題示例3:

葛溪驛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悽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2分)

[參考答案]驛站秋夜難眠圖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用襯託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答題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閒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

[參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表現作者的孤獨寂寞情感。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參考答案]「獨行穿落葉,閒坐數流螢」句中「穿」字寫出了在蕭蕭落葉中穿行,而無人相伴的孤獨。一人獨坐而無聊,一個「數」字表現了主人公的動作神態,更表現出閒極無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1: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參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答題示例2: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裡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後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得最為強烈和集中(步驟一)。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眺的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步驟二)。

答題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質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溼,蘋①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後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詩的首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是如何統領全詩的?(3分)

[參考答案]擬人手法(1分)。由首聯浮雲不定議「陰晴」領起,頷聯寫「荷雨」、「溼」——下起雨來;頸聯寫「日出」——太陽又出來了。(2分,合情理即可給分)。

(2)頸聯所描寫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參考答案]借喜鵲的喧聲表現對「日出」的喜悅;雨霽日出,波平如鏡,愛水的「鷗」盡情地玩樂。有聲有形、有動有靜,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富有情趣(2分)。詩人精神愉快、神清氣爽(1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第六種模式 情感、主旨型

1.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2.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3.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答題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豔溼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

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步驟一)(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

[參考答案]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步驟一)作者主要是通過這幅想像的畫面,(步驟二)來表現「思家」的。(步驟三 題目已經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

第七種模式 評價題型

1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

2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後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3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4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雲變幻。

[答案參考]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裡見世界」。後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繫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第八種模式 比較評價題型

1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2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幹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答題示例: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裡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分析]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是問表現手法上的共同點,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寫出表現手法就可以,當然如果具體說明,也沒錯。第二問要求分析這兩首詠物詩表達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題時,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兩方面的內容。

[答案參考]都用了擬人表現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步驟一)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悽怨低沉。(步驟二)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步驟一)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步驟二)

[特別提示]不論回答何種問題,都應儘量涉及三方面的內容:詩歌相關內容、表達技巧、詩歌主旨。例如第五種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內容和主旨兩方面的內容,如果加上「『折柳』運用了雙關修辭,既指聽到的折柳曲,又指聯想到的現實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場景」,那麼就萬無一失了。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

本文由語文日刊yuwenrikan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資源請加入 月刊語文精品資源共享QQ群:257017198

致原創作者:若發現誤侵了您原創保護版權,應系第三方原因,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

歡迎原創投稿,打賞歸作者!

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務:QQ160280748

歡迎關注語文日刊公眾號yuwenrikan!


初中試題庫大(stkuda)

小學試題作文(shitizuowen )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詩歌鑑賞常考題型難點突破
    近幾年高考北京卷中,比較類詩歌鑑賞試題多次出現,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均有涉及,往往選取兩首在主題、風格、題材、體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異之處的詩歌進行比較,比較點是兩首詩歌的相同之處或相異之處。綜合各方面考量,可以把古典詩歌的比較鑑賞遵循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宏觀把握」和「細部探微」,「宏觀把握」相同點,「細部探微」不同點。
  • 詩歌鑑賞的15種題型及答法(匯總篇)
    詩歌鑑賞的15種題型是什麼?如何作答?有沒有現成的公式模板?語文詩歌鑑賞題有一定的答題技巧,大家掌握這些古詩詞答題方法對考試很有幫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題型和答法。7、詩歌鑑賞題型及答法:理解詩句含義型答題模式是:第一步,闡明詩句的表面意思,並發掘其深層含意。
  • 高中語文11種「詩歌鑑賞」題型答題技巧
    其中,語文詩歌鑑賞是很多同學的丟分項,對於詩歌鑑賞的眾多題型常常有同學分辨不清、判斷不準,對於這類題型,常常都是碰運氣得分。今天學姐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語文常考的11種詩歌鑑賞題型的答題技巧,詳細的教你分辨各類題型及答題模板,讓你的詩歌鑑賞不再丟分!
  • 語文高考複習——詩歌鑑賞之鍊字答題技巧
    考綱中對詩歌鑑賞是這樣要求的:①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 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而詩歌語言題一般出題的方式:一是鍊字、詩眼、鍊句。結合全詩,看精練詞語及詩句在詩歌中所起的作用;二是鑑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而本章節我們主要複習的知識點就是鍊字。那麼什麼是鍊字呢?一、你必須知道的關於詩歌鍊字的那些事兒鍊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
  •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三)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三)(一)分析意境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步驟三 題目已經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七)評價題型1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
  •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必考題型之一就是古詩詞鑑賞題,這類高考語文試題也是考生失分嚴重的題型之一。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模板,供參考!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 古代詩歌|鑑賞術語及答題技巧,你是不是還沒掌握?趕快列印!
    對於語文來說,同學們最害怕的就是答詩歌鑑賞,因為讀不懂詩歌,弄不懂意思就沒辦法理解詩歌內容,不知道詩歌表達的內容,更沒辦法鑑賞賞析詩歌類型題了。但是如果你掌握了各種題材角度的詩歌,那麼有一套固定答題技巧,會輕鬆幫你搞定詩歌鑑賞題,詩歌表達技巧和作用一起搞定。為此,我整理了古代詩歌鑑賞術語及答題技巧,幫助大家學習解題技巧,詩歌鑑賞題滿分!
  • 11種詩歌鑑賞題型答題技巧,備戰期末
    (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一類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詩人自己;另一類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鑑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詩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為、神態、心理、性格、情感、觀點、處境等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
  •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一)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一)怎樣把握一首詩的主旨六看:1、看題目2、看作者3、看注釋4、看意象5、看體現情感的詞(直接的、間接的)6、看體現主旨的關鍵句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襯託、誇張、用典。
  • 古代詩歌鑑賞題型歸納;六大考查類型的答題模板
    答題公式: 什麼意象+意象特點+意象表達的詩人的情感。答題模式: 詩歌描繪了的意象。詩人通過意象,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答題思路:①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意象特點;③指出意象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分析下面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意象?
  • 詩歌鑑賞最全題型解析,滿分答題模板
    古詩鑑賞的七種類型   古詩詞鑑賞題,雖有一定的開放性,但還是要根據試題的要求,問什麼,相應答什麼;要什麼,相應給什麼。講究答題一定的規範性,才不易丟分。為使考生在備考中訓練有素,高考臨場發揮得好,下面根據近幾年高考鑑賞題問答類型。
  • 【重磅推薦】高考語文詩詞語言鑑賞三大題型分析+答題模板!
    題型一:鑑賞詩歌「鍊字」藝術【設問方式】1.詩中某字用得好
  •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二)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二)      詩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種。(一)設問方式1.「一切景語皆情語」,鑑賞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
  • 【字詞】中考古詩詞鑑賞的6種題型及答題技巧
    中考古詩詞鑑賞的6種題型及答題技巧 詩詞鑑賞表達技巧包括
  • 高考語文丨詩歌鑑賞題「破冰技巧+答題思路」!讓你下筆如有神
    ❤詩歌鑑賞題是高考語文中必考題型,多方面考核同學們對詩歌的理解,包括鑑賞該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以及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情感態度。❤由於考察的詩歌一般較為生僻,此題型一直是失分率較高的!一度難壞了不少同學。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建議收藏列印
    詩歌鑑賞,歷來被認為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很多同學都抱怨詩歌鑑賞題不會做,失分太多,詩歌鑑賞也是高考必考題,向來受到大家關注,也常常讓很多同學頭疼不已,是高考中比較難捉摸和拿分的題型。高考詩歌鑑賞題是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一道重要題型,是一道難題,詩歌鑑賞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隨著新教改的逐步推進中,語文試卷的閱讀類型題逐步增加,幾乎佔試卷總體分數的一半,要想這部分知識能夠穩定分數,固然需要一些必要的閱讀積累,但是有用的方法技巧還是有的。
  • 萬能公式+5種特定模式,合理套用,搞定高中語文詩歌鑑賞題型!
    語文詩歌鑑賞是高考必考題型,也是易失分的題型。這種題不需要回答字多,只要得分的幾個重點全中,滿分就沒問題了。先賣個關子,具體操作要看到最後哦~要回答詩歌鑑賞有哪些技巧解答?你就要先了解詩歌本身的表達技巧,也就是應用的藝術手法有哪些,這是重要的一環,以下內容認真看。進入主題:詩歌鑑賞表達基本程式: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攻略,七種常考題型必須掌握!得分技巧
    講究答題一定的規範性,才不易丟分。為使童學們在備考中訓練有素,考試臨場發揮得好,下面根據近幾年教招鑑賞題問答類型。歸納成幾種模式,童學們一定牢牢掌握住!!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鍊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
  • 中考: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題型及答題技巧
    古詩詞鑑賞題是 語文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 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答題不規範,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致於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
  • 備考2021‖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鍊字」
    【古代詩歌鑑賞】詩歌語言較之其他文學樣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練性、跳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