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系統相關檢查的理論基礎》答疑

2021-03-05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聽力中心

在12月8日的在線學習中,老師講解了眼震電圖和視圖的判讀、冷熱試驗的原理、Vemp和視頻頭脈衝試驗的原理,學員們也相應的提出了一些疑問,以下為我們整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1.在冷熱試驗中重力是否會影響淋巴液的流動?

靜態的重力對半規管壺腹嵴是沒有刺激作用的,半規管壺腹嵴只受動態、有加速度的刺激影響。因而冷熱試驗中淋巴液的流動只考慮溫度差和密度差的問題。

2. 冷熱試驗中向右耳灌注溫熱氣體,右側水平半規管內淋巴如何流動?出現何種眼震?

向右側外耳道灌注溫熱氣體,外耳、中耳升溫,水平半規管的外側緣升溫,局部受熱的內淋巴液溫度升高、密度降低,低密度的內淋巴液向上流動,內淋巴液流向壺腹,右側水平半規管興奮,因而右側內直肌、左側外直肌興奮,出現慢相向左、快相向右的右向眼震。

3.如何分析眼震電圖?

水平方向:瞳孔向右時,向上;瞳孔向左時,向下。

垂直方向:瞳孔向上時,向上;瞳孔向下時,向下。

初學者可以先把結論記住,了解機制後,通過分析眼震電圖的方向,來反推瞳孔方向及快相、慢相眼震。

4. 對於年齡較小的患者,如何進行cVEMP的檢查?

年齡較小的患者,由於無法主動配合抬頭,因此在操作時可以進行被動的cVEMP,如:被動轉頭,把小朋友的頭稍微用力往對側轉。

5.   假設有後半規管管石症,且多次復位都無效的患者,可不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破壞前庭下神經的反射來治療?

假設有眩暈症狀的病人,前庭眼反射未引出,檢查cVEMP也未引出,懷疑可能是球囊—前庭下神經的通路出了問題,前庭下神經病變可能影響到後半規管,使眼震未引出,因此可以嘗試進行後半規管的復位治療。如無效,臨床上也可採用手術療法,比較常用的有半規管阻塞術,必要情況採取前庭下神經切斷術也是可以的。

相關焦點

  • 前庭系統生理基礎(1)
    前庭生理學是我們理解眩暈/前庭專業的基礎。通常,外周前庭感受器(三個半規管兩個耳石器)主要完成至少3個功能的感受及信息傳遞,包括,(1)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調控骨骼肌張力以調整姿勢。(2)當視覺環境改變或人在移動時維持視覺清晰、穩定。(3)將直線和角加速度運動的信息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形成空間知覺即前庭覺。
  • 前庭系統生理基礎(9a):半規管與眼球對應關係
    編者按:半規管與眼肌之間的對應關係是前庭-眼反射直接通路的生理基礎。今節選來自中國中藥協會腦病專委會眩暈學組專家委員會近30餘位眩暈專家編譯--即將出版的美國眼震電圖/眼震視圖一書(Electronystagmography and Videonystagmography)中的部分前庭生理學內容,以饗廣大讀者,希望此篇內容能夠有助於大家進一步理解及掌握半規管和眼肌之間的對應關係相關知識!
  • 站立不穩、視物旋轉 警惕,你的前庭系統可能出狀況了
    大家對於前庭系統功能障礙,往往停留在通俗所說的「耳水不平衡、腦供血不足」等等,大家對前庭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認知度普遍較低,而且前庭功能障礙相關疾病分散於耳鼻喉科、神經科、精神心理科、眼科等多個專科,這又為患者能夠快速得到確診和接受治療增加了難度。
  • 人體前庭、平衡功能檢查評定規範
    同時選擇計算機動態姿勢圖檢查,包括站立平衡、行走平衡和他動平衡等相關項目。同時選擇計算機動態姿勢圖檢查,包括站立平衡、行走平衡、負重平衡、自動態平衡、他動態平衡等相關項目。6.1.6 結果評定對於外周性前庭功能障礙,應根據原發性損傷、以及與原發損傷直接聯繫的併發症或後遺症為基礎,依據前庭功能檢查結果分析判斷是單側前庭功能障礙還是雙側前庭功能障礙,結合計算機動態姿勢圖檢查情況,全面分析,綜合評價前庭功能障礙的程度。
  • 前庭神經炎
    動態平衡系統檢查:感覺統合試驗( 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前庭覺得分異常。影像學檢查釓造影磁共振顯影可直接觀察前庭神經病變。然而在VN成像報導中,其理論意義不於實際應用。
  • 經典綜述:前庭檢查——Part IV:實驗室檢查
    表13 針對前庭和眼動異常的神經眼科和實驗室檢查技術特性優點缺點神經眼科檢查水平、垂直(扭轉)眼球活動度沒有技術要求,簡單,解析度<1°不能記錄,眼動速度無法判斷眼科檢查通過眼底照相判斷有無眼偏斜,通過SVV進行知覺檢查精確測量,無創
  • 學習時「坐不住」,練練前庭系統
    前庭系統功能差,會影響學習?前庭系統位於內耳,是幫助人們保持身體平衡、協調的器官。前庭系統發育不良的兒童,身體兩側協調能力差,軀體穩定性也很差。那麼,前庭系統功能差,怎麼會影響到學習呢?研究還發現:前庭系統功能失調,兒童就不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喚醒狀態」,並在學習時不能夠集中注意力。運動少會導致前庭系統功能差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前庭系統功能欠佳?正像那位前來諮詢的家長所描述的,一般這類孩子缺乏運動。
  • 前庭功能檢查是關鍵
    劉阿姨入院後,醫生對其進行檢查顯示:頭顱,腦白質脫髓鞘;頸部,頸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經顱都卜勒,雙側頸動脈硬化,雙側椎動脈局部走形扭曲,大腦後動脈與椎基底動脈血流增快。 【專家寶典】醫生根據其病情,給予劉阿姨擴血管等治療,頭昏症狀稍有好轉,但每次晨起仍有數秒鐘的眩暈。
  • 前庭疾病國際分類概述
    之後,前庭疾病的相關臨床工作者開始重視這些標準語言及概念在臨床工作及學術交流中的使用。2015年,巴拉尼協會分類委員會在基於前期的這些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應用這些標準的概念及語言,提出了國際前庭疾病分類的四層診斷簡易框架&流程。
  • 眩暈的另一種治療方法——前庭康復訓練
    「眩暈是平衡系統,包括視覺、本體覺和前庭系統功能障礙所致的常見臨床綜合症,目前國內常用的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在臨床工作中,武警醫院運用該方法對一些慢性、疑難的眩暈病患者進行了治療,取得了不錯的療效。從治療經驗看,對下列眩暈疾病患者進行前庭功能康復訓練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 前庭功能統合失調
    說到前庭功能,還是簡單了解一下感覺統合理論。
  • 「不暈的暈」更可怕——談談前庭失認症
    這3種類型的眩暈前庭症狀,就是我們熟知的前庭症狀分類中的急性前庭症狀、慢性前庭症狀和發作性前庭症狀。王女士,65歲,性情古怪、喃喃自語、健忘1年餘,加重伴頻繁跌跤半月。住院後經過系統的評估,發現患者認知功能嚴重受損,MMSE只有5分。顱腦MRI可見右側顳葉顯著萎縮(圖1)。
  • 前庭本體系統功能障礙-大腦側化發展障礙
    事實上,前庭刺激便是促進兩腦側化發展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藉由前庭刺激的促進與影響,會促使兩大腦發展出位置相對但不同的專擅功能,而這也就是大腦側化發展的開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前庭系統發展的年紀主要從三歲半四歲開始到七歲,以及為什麼在前庭刺激下孩童發聲等語言功能會明顯提升的現象(如坐雲霄飛車時會不自主發聲)。
  • 感覺統合的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之間的聯繫
    截止本章之前,感覺統合我們已經講了感覺統合六大感覺系統中的主要三大感覺系統:前庭覺、觸覺、本體覺的基礎理論和訓練方法,有興趣了解的翻看下之前的專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主要感覺系統之間的關係。當然,在具體的寫字問題上,不同的問題表現又反應了不同系統失調,比如孩子寫字用力,潦草,這就與前庭覺、本體覺有很大關係,漏字、顛倒又與前庭覺、視覺有很大關係。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結合之前學的各個系統的理論知識,根據它們的功能來推理,找到具體的原因,然後才能設計有效的訓練方法,針對性的訓練。
  • 控制平衡的前庭系統,8周就形成了!
    是寶寶耳內的前庭系統。掌管孩子能力的前庭系統,恰恰是感覺系統中最先成熟的。在寶寶8、9周大的時候,耳內的平衡器官就已經形成了。皮亞傑認知理論中提到,0—2歲的寶寶處於第一個認知階段,也就是感知運動階段。
  • 綜述:前庭疾病所致眩暈的分類、診斷及原理
    本綜述重點關注了與眩暈和頭暈相關主要前庭疾病的分類、診斷,及其適宜的床邊檢查和發生原理。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眩暈和頭暈是神經系統患者常見的主訴。在大學醫院綜合急診科的就診患者以及神經科的會診患者中,以這些症狀為主要表現者,分別佔到了1~10%和13%。
  • 13 | 理論基礎模塊熱點問題答疑
    而07則是換一個角度,站在宏觀的角度重新審視並發編程相關的概念和理論,同時也是對前六篇文章的查漏補缺。08介紹的管程,是 Java 並發編程技術的基礎,是解決並發問題的萬能鑰匙。並發編程裡兩大核心問題——互斥和同步,都是可以由管程來解決的。所以,學好管程,就相當於掌握了一把並發編程的萬能鑰匙。
  • 前庭康復治療
    通過前庭康復,有望使患者達到眩暈和平衡障礙、自發性眼震和傾倒消失的狀態。2.前庭康復基礎①前庭反射的交叉偶聯機制是前庭代償的基礎:前庭-眼反射(VOR)和前庭-脊髓反射(VSR)以對側傳導通路為主、同側傳導通路為輔;前庭聯合為連接兩側前庭核之間的傳導通路,兩側的前庭核由此獲得對側的信息,以實現兩側協同。
  • 眩暈前庭康復的前世與今生
    20世紀40年代Cathorne和Cooksey針對眩暈疾病的治療提出了以前庭鍛鍊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其被稱為前庭物理療法(vestibular physical therapy,VPT),也被稱為前庭康復療法或前庭康復(vestuvykar rehabilitation,VR)。
  • 不可忽視的前庭研究(附照片)(圖)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發使得有「大腦中GPS」之稱的一組大腦定位系統細胞—位置細胞、網格細胞和頭部方向細胞—成為熱詞,由此也使一向備受冷落的前庭系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前庭研究落後於其它感覺系統  日常生活中前庭系統運行得如此完美,以致於在亞里斯多德所描述過的五種官能裡難覓蹤跡,只有在失去之後,才意識到它的存在。因此,對前庭的研究往往落後於其它感覺系統如視覺和聽覺。  在我們所有的感覺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為敏感,其是否對環境產生順反應,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