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道家對中國小說的影響嗎?

2020-12-14 弘道者

在現代的網絡小說中仙俠小說和玄幻小說在其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想必只要是男生那就沒有人沒看過這兩類小說的。

仙俠小說和玄幻小說是由道家小說的志怪體、傳奇體、話本體、章回體四大類糅合而成的。道教在內容、索材、故事框架、作品主旨等諸多方面為中國小說帶來極其深刻的影響。

志怪體在道教小說諸體式中出現最早,這類小說以神仙故事、道人事跡為基本內容,其用語比較質樸,篇幅也不是很長;

傳奇體是道教小說的又一大類型,他是志怪小說的流變,其中有很多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現道教觀念的作品,它在小說史也佔有一定分量;

話本體小說是宋元時期出現的,這種小說以神仙鬼怪為內容、以道教信仰為宗旨;

章回體小說是由話本體小說衍生的,其特點是將全書分為若干章節,稱為「回」。

明清時,中國小說創作變得更加繁榮,其中也有一批作品是以道教生活為題材、以道教思想為宗旨的作品,如《封神演義》、《四遊記》、《韓湘子全傳》、《呂仙飛劍記》、《綠野仙蹤》等。

道教小說一直是我國古代小說的一大特色,它通過對小說的進一步改編、重組和創作,使其更加通俗易懂,更易為民間所接受,使人們通過對道家小說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道家思想。

道教小說是道教信仰與小說形式的結合,也是道教思想情感表達的一種藝術形式。內容既有直接以道教生活為題材、以神仙思想為宗旨的作品,又有將神仙思想、道教情感融貫於世俗生活題材之中的作品。

相關焦點

  • 道家文化不僅對中國,對西方的影響也是你沒有想到的!
    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一些蘇菲教團,如嘎地林耶的修行生活和體驗中,蘇菲大師或門宦教主們還吸收了許多道教和佛教坐靜、默思、練氣、靜修甚至苦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有「清真道士」或「清真和尚」之稱。對於此種現象,日本已故學者井筒俊彥還進行過深入的比較研究。世界影響對中國的影響1、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道家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道家黃老派的理論和實踐上。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道家九字真言是哪幾個你知道嗎?
    可能有很多人都聽說過道家的九字真言,或者在一些玄幻小說中也見到過「九字真言」,那應該同學們知道其實每一個字都有著獨特的手印,看上去很神奇。《中華道藏》有言:「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 《道德經》與道、道家和道教的關係,你知道嗎?
    道教和道家就是一回事,道這一說法來自於《道德經》等問題,在講解這個問題之前,我也百度查閱了一些資料,後來發現說法各有不同。但為了以防我們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我還是按照我的老師的分享,用最精簡的語言進行歸納。知識只是讓我們理解它,而我們要透過知識去理解它背後的智慧以及運用才是更重要的,不是嗎?道中國人朗朗上口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 道家及道教思想與中國文化的教育精神——南懷瑾
    九、道家及道教思想與中國文化的教育精神  講到中國文化,在春秋、戰國前後,便包括諸子百家所有的學術思想,由戰國末期到秦、漢之間,作為代表而足以影響上下社會各階層的
  • 《棋王》:看似「道家遺風」,其實是在說世俗社會
    《棋王》電影阿城小說的脈絡非常簡單,沒有受到所謂西方寫作技巧的影響在結構上下功夫,他的小說就是中國傳統的小說模式。因為突然而來的知青生活,因為那種生活的枯燥,因為從小讀的《水滸》、《三國》還有其他的一些話本小說,阿城反而找到了他的風格。一個傳統的中國小說,本來就是一個正常的故事,不論小說內容是市民生活還是搜神奇異,它從來不強加於讀者。
  • 道法所在,與自然為伍的影響就在,這也是千古不變的道家文化!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讀書使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道法所在,與自然為伍的影響就在,這也是千古不變的道家文化的事情,有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哦「可以說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的思想家,他們的著作也是影響了千秋萬代,在他們的理論的影響下,我們逐漸看到了道法所起到的作用
  • 談談靈異小說裡陰曹地府的神職體系
    在靈異小說裡,經常會出現陰陽、鬼怪、過陰等詞語,而在這些詞語背後,基本上都有一個民間傳說,而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陰曹地府神職體系,說到這裡,也許有的網友會說,這有什麼好說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的全面嗎?
  • 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柱你知道是什麼嗎?
    基督教:不信我,你就會下地獄。佛教:不管你信不信我,我都要拯救你。道教:愛信信,不信滾,別打擾老子飛升成仙。而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深遠的是儒、道、佛三家。春秋之後的兩千多年中,儒家,道家,佛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縱觀中國的千百年歷史以來,一直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說法,這實際上也體現了三家的彼此差異。
  • 中國的這個山有多能耐:一張門票240元,你去過這裡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但是,中國的很多名山,並不是因為有神仙而出名,因為風景美麗,歷史悠久,文化悠久,所以得到人們的愛, 在中國許多名山中,五嶽加黃山應該是最有名的,畢竟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認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是比較認可的。但是你知道嗎?
  • 拋開門戶偏見看道家對佛家的影響
    上古時期,中土是黃帝思想的天下,經過春秋戰國期間老子的傳承,形成了黃老道家思想(黃老之術),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根基。公元前四世紀老子選擇在中土的中心之地(陝西關中)終老。在經過孔子「燒書斷史」曲筆諱史、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三個歷史事件之後,中國形成了儒家一家獨大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長,漢明帝時引入了佛教。魏晉南北朝長期的混亂格局,使儒家威風掃地。佛教學說與莊子道家玄學、儒學逐漸融合,形成了流派眾多的佛家思想(大乘佛教)。
  • 我眼中的道家自然論
    我喜歡道家,喜歡老莊,所以我想談一談道家在我心裡的樣子。關於道家,大家應該都很熟知。老子和莊子是其創始人和繼承者。關於創始人老子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說法。在我看來,道家很多的思想都體現出一種自然論。道家的主打是無為,我認為並不是真正的無為,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說的「思想很放逸,行為很老實。」在無為之中處於有為的最佳位置。因其無為,所以也就不需要再亂世中去爭去搶。那麼我們就要回歸自然。一種生活上的回歸和一種心靈上的回歸。
  • 道家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因此,真正把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發揮得光輝燦爛的,亦就是道家的老莊之學,尤其是《莊子》的《外篇》與《雜篇》部分最多,這是研究老子之前,也必須了解的一項事實。現代人對道家的觀念,是漢、唐以後的人所持的觀念。
  • 小說中道家神仙的起源和劃分
    在華夏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誕生了諸多神仙,道家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中,繼承了原始宗教神仙的思想,為了自身的發展需要,陸續「誕生」了千位神仙,其中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部落崇拜、子嗣崇拜、靈魂崇拜等多方面神仙。
  • 哪個心理學家對中國近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新理論或新思想的誕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就有這樣的功效,它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影響深遠而長久。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許多文學作品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響以《沉淪》為例,小說講述了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因欲望被壓抑而逐步墮落、沉淪的過程。主人公因性渴望無法滿足,而感到內心的苦悶,當思想上意淫,行為上墮落時,主人公又陷入強烈的自責中,從而產生新的苦悶,這苦悶來源於靈與肉的衝突。
  • 易經探析:周易對儒家、道家、佛教思想都有影響
    比如道家,老子《道德經》的理念和周易陰陽思想相近,也有很多對周易的闡釋。再到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將黃老思想、周易和道家內丹心得相融合,成為道家內丹派的鼻祖丹經。但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為了更好的讓信徒理解佛教思想,佛家便借用《易經》思想闡釋佛學,可以說,《易經》對佛教中國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結:如果非要給《易經》一個定位,那就是它對儒、道、釋三家都有影響。
  • 自知之明的真正意思你懂嗎?其實它包含了道家大智慧、大格局
    但奮鬥路上難免碰壁,此時往往會有人勸你有點自知之明吧!這裡的自知之明明顯帶有貶低的成分,閱讀完本文後,如果再有人如此認為並對你說的話,你可以大聲告訴他,自知之明真正意思他理解錯了!其實,這句話大有來頭,它出自道德經,作者為春秋時期道家思想開創人老子,只有了解其前後語句,才會發現它包含道家的大智慧、大格局!
  • 《禪宗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論
    「與天地合其德」,正同老子所謂天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不是一樣嗎?與日月合其明,不是與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相通嗎?日月照臨天地,不分淨穢,都一樣慈祥地照著,上至清靜的高峰,下而齷齪的溷廁,只要你不自私的隱蔽,它都一律照見不誤,萬物與芻狗,都在它的慈光普照之中,不分高下。其餘「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義可比類而通,不必多說了。
  • 網絡小說在國外:你知道「神識」怎麼翻譯嗎?外國人:神奇的雷達
    網劇《龍嶺迷窟》現已完結,在意猶未盡的同時,網上又掀起了一波「小說潮」。近年來,小說IP改編的影視劇尤為火爆,無論是鬥氣化馬,還是陳情令,不管結果如何,你只要知道這些IP版權方賺了個盆滿缽滿就行了。你比狠人大帝還狠!不過即使如此,廣大網友們依舊對這類小說恨並愛著。除此之外,中國的網絡小說不僅受到國內網友的熱愛,在國外,也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正是因為如此,如何將小說內容更準確的翻譯出來,成為了各大翻譯網站的重中之重。為啥中國網絡小說在外國這麼火呢?其實這與老外的思維息息相關。
  • 道家美學的現代境遇與意義生發
    包含臺港及海外華人在內的中國現代最有影響力的六大美學家是王國維、朱光潛、宗白華、徐復觀、葉維廉、 李澤厚,大多數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其中差不多有一半可被歸入現代新道家行列。他們的美學建構,實現了道家藝術精神與西方現代美學的匯通。
  • 道家辯證法思想對《黃帝內經》陰陽理論體系構建影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道家思想與《內經》的關聯性開始關注,文獻研究較多集中在精氣學說和養生理論兩方面,大都認為道家思想對《內經》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內經》繼承並發展了道家精氣學說和養生理論。但從道家辯證法思想對《內經》陰陽理論體系構建的影響的研究還很缺乏,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