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誕生了諸多神仙,道家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中,繼承了原始宗教神仙的思想,為了自身的發展需要,陸續「誕生」了千位神仙,
其中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部落崇拜、子嗣崇拜、靈魂崇拜等多方面神仙。
其次是自周朝以來結合儒家傳統誕生的國神。
再次是根據「一切有形皆含道"的教義補充塑造了一批天、地、山、水等自然神;
根據「一切有生皆含道"的教義又增加了一批有生命的動植物的保護神;
根據「一切有情皆含道"的教義,使一大批「真人」 成為了神仙。
另外,還將有名的功臣烈士、神話小說裡的人物、道教中有名望的修道者,皆列入了神仙的行列,如嶽飛、關公、齊天大聖、鐵拐李、張天師、葛洪等。還從佛教等宗教組織引進了一批神仙,如觀音。縱觀道教的神仙體系,基本上是繼承了天神崇拜這條主線,但又是經過多方的整合,使整個神仙體系呈現出道教的色彩。這樣的神仙體系不僅給了人們以安慰,還增添了很大的人文色彩,體現了對人的終極關懷,給人們帶來了一種 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希望和力量。
由於道教的神仙體系並不完整,零碎且散亂,古有相當一部分神仙沒有位置,現今神仙的劃分是根據其本質屬性分為先天真聖、後天仙真和民俗神三大類。
先天真聖是指天地未判之前的神靈,又指天地初判之後的自然存在之神,如三清、四御、玉皇大帝等;
後天仙真就是凡人經過修煉深造後而成的仙人,如黃帝、張天師、四大真人等;
民俗神就是從民間來的與民俗、民生有關的地方神仙、地方信仰以及民間為其設廟祭祀的英烈、壯士等,如土地神、門神、灶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