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2020-12-17 道家文化漫談

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有一章節是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孫悟空,按照生死簿上的名單,孫悟空的三百四十二歲陽壽已盡。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

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五行」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指的是道家代表著自然界萬物形成的一種物質觀和相互關係,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道教認為這五種元素的盛衰使得自然界的萬物產生循環變化,「不在五行中」意味著不再受到五行變化的制約。

「三界」在道教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天、地、人三界;天、地、水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下面就對這三種說法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道教的道祖老子在《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句也是道教思想的精華所在,更是揭示了道教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之道。道教是一個神仙崇拜的宗教,道教的天、地、人三界,簡單來說,天界就是先天尊神和後天仙真所生活的世界;地界則是鬼怪所居的幽冥界,像酆都大帝治下的酆都,東嶽大帝統治的泰山,都屬於地界;人界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自然界萬物的生存空間。

按照道教《三官經》的記載「……天地水官。三界四府眾聖曹官。考較司同諸仙眾講說經法。救拔眾生……」,道教最早關於三界的定義則是天、地、水。早在道教誕生之前,人們就認為生活離不開天、地、水,在此期間更是出現了比道教三清尊神還早的三位神仙,即天、地、水三官,分別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俗稱三官大帝。道教認為三官能為人賜福、赫罪、解厄,即天官賜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

最後來說的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道教典籍《度人經》較為形象地解說了「三界」,即第一欲界、第二色界、第三無色界,並指出「此三界之上,飛空之中,魔王歌音,音參洞章」。欲界,是指舉心動念都是貪慾,完全以自己的私利為本位的眾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比欲界高一界,《度人經集注》說:「六欲總淨,超出欲界,上進一天,即登色界」;無色界,就是從有形有質上升到無形無質的境界。

關注過小編的朋友,會對往期的一篇文章有印象,小編曾經介紹過神仙的仙居之地。文章中,我們知道,道教將宇宙空間劃分為三十六重天,粗略分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羅天,其中的二十八重天是屬於三界的。四梵天是修道有成就的修士所居住之地,三清天是道教最高神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所居之地。

佛教也有關於三界的定義,它將三界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由於小編對佛學所學有限,就不具體解讀了。本期就簡單介紹到這裡,您對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的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小說中總說跳出三界外,三界是哪三界?三界外又是哪裡?
    在我們中國的神話傳說,或者我們經常看的神話類小說作品,其中經常出現一個概念,那就是三界,什麼三界眾生,什麼跳出三界外之類的,經常看到。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三界是哪三界?具體指的是哪呢?常說某某大神跳出三界外,那麼三界外又是什麼地方?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啥意思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資料圖) 佛教中講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這是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學佛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諸位同參們!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欲天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 孫悟空為何說自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猴王聽說,道:「我老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那兩個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進去。孫悟空說自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究竟是什麼意思?而五行又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早見《尚書·洪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的是啥?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的是啥?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由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雖然說佛教屬於外來教,但是它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佔據的分量一旦都不比我們的本土教——道教低。筆者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這句俗語就是跟佛學有點關係的,它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悟空大鬧地府時說他「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無誇大成分?
    我們知道,孫悟空曾被地府勾了魂魄,他對閻王說自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話聽來未免有些狂傲了,畢竟不是誰都可以輕易達到這種地步的。不過轉念一想,真是這樣嗎?有沒有誇大的成分呢?看過西遊的人都知道孫悟空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偶爾喜歡吹個牛,像是在金蟬長老面前誇讚師傅唐僧的錦襴袈裟有多厲害,類似的情節有太多。
  • 《西遊記》中,「三界」指哪三界?三界之外又是什麼地方?
    今天和讀者朋友們一起討論《西遊記》中的世界,在書中明確的提出了一個「三界」的概念,三界是指哪三界呢?三界之外又是什麼地方呢?   孫悟空修道,最初目的是什麼?就是怕死,想長生不老。要如何才能不死?只有三種存在可以做到:佛、仙、神聖。孫悟空在菩提老祖座下修成大道後,就超越了生死。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病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怎麼分呢,1886年,德國的生物學家海克爾提出了一個三界學說,把生物分成三界:植物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隨著人類的認知不斷擴充,這樣的分類法逐漸不夠用了。那麼,病毒是哪一界的呢?不管是三界還是五界,病毒都不在裡面。它就像是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為病毒,確實不好分。
  • 西遊真正的三界之外在哪裡?孫悟空原本有機會呆在那裡,為何放棄
    (蝸牛看西遊第2889期)文/蝸牛我們常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指的是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超出三界外大體可以理解為離開了三界,便不受這個世界的束縛了,跳出世俗輪迴之苦。五行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意思是說把世界的萬事萬物劃分成五種類型,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
  • 王鳳儀:三界,四大界與五行
    三界:三界是人的來蹤外三界:天、地、人內三界:性、心、身外三界:天、地、人天:清輕上浮者為天純陽無陰,光樂不愁有晝無夜,謂之神世界地:重濁下凝者為地純陰無陽,光愁不樂有夜無晝,謂之鬼世界三界所生,不違背三界所管不動性,天不降災心不起惡念,地府不降病身子不妄動,不受人世管轄。
  • 道家三十六重天,道教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
    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天,地,人三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總的來說,道家的思想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認為在「三界」和「五行」這個範圍裡雖然也可以超脫生死,但是有約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脫離這個範圍,不受這個範圍約束,最終超凌三界,逍遙上清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長生不老。
  • 清三界:慮道要三界分清 (根據老師音頻整理)
    陳巧玲在格物日記中寫到生活當中遭遇了一些問題,這些遭遇都和自己性格有關係。說自己性格比較剛強,像個女漢子一樣,格物自己小時候到結婚之前的生活經歷。但是總體上這樣格物會比較粗泛,你找不準地方,還是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哪一個問題算是錯,哪一個問題算是對,需要糾正的是哪些,自己養成了哪些目前還能糾正的不良習慣。
  • 科普仙俠劇中三界、六界、四海八荒是哪些地方的統稱
    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開始,仙俠劇再一次高調入駐熱播電視劇,2017年1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開播,隨後2018年8月《香蜜沉沉燼如霜》熱播,再來就是今年的1月播的《三生三世枕上書》和8月播的《琉璃美人煞》等等,看過原著和劇的都知道
  • 跳出三界之外,違背生命規律!
    科學家:跳出三界之外,違背生命規律!在地球這片物種豐富的土地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雖然它們形態各異,但是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它們的組織結構後,都能夠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然而,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雖然現如今的生物只分為這幾類,但是,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生物就令科學家們比較頭疼,因為它們的構成非常複雜,如果單單說它是其中的一種,但它還有其他類別的特徵。這些散落在外,沒有找到自己組織的生物,一直都是生物圈中最神奇的存在。這種違背生命規律的神奇物種就是「太歲」,是否似曾耳熟,又不曾知曉?科學家為你揭答案。
  • 孫悟空不在五行,為何跳不出如來佛手心?菩提祖師說過一句話!
    最根本的原因,其實還是在,孫悟空剛出生的時候,沒人能夠知道他的潛力有多大,也探查不出來,因為他本身就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菩提祖師曾經對孫悟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原本就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如今修行了長生之術法,只需要躲避五百年一次的天災,便可以逍遙於世間。不過切記,要保持心靈剔透念頭通達,切不可讓七情六慾填滿本心!」
  • 玉皇大帝掌管三界,而天地之間有六界,另外三界是什麼?
    大家都聽說過,玉皇大帝掌管三界,在這之內無不受他約束。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天地之間是有六界的,那另外三界都是什麼呢?玉皇大帝所掌握的三界,指的是神、人、鬼,屬於這三界的所有聖靈都歸他管。至於另外三界,玉皇大帝可以說是鞭長莫及,那就是仙、魔和妖。首先說仙界吧,屬於此類的人都很有特點。
  • 神話中的三界與上古六界都是什麼?我們生活的世界又在哪裡?
    在大家平日裡所觀看的仙俠影視劇和男頻網絡小說中,「三界」「六界」這些詞彙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雖然在不同的作品裡面,對於二者的設定有所不同,但他們的根源卻是一樣的。那麼,「三界」和「六界」是怎麼誕生的?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又分別由誰掌管呢?
  • 玉帝是三界之主,但天地有六界,另外三界在誰的手裡?
    在眾多神話當中,玉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著三界所有的事情,權力無邊,有諸天宗王的稱謂。仙、佛、聖、人、陰曹、神無一不知曉其名諱。因為按照生靈的不同,將天地劃分為了三界,即九天仙界,凡塵人界,幽冥鬼界,此乃三界。但實際上,天地間存在的生靈卻又六類之多,分別為:神、魔、仙、妖、冥、人 。
  • 天地之間共有六界,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那另外三界呢?
    古代的神話傳說分為不同的體系和派別,其中不管是在佛教神話體系,還是道教神話體系中都有「六界」這一說法,那六界是哪六界?它們分別是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和冥界,這六界之間關係如何呢?下面就為你具體的介紹一下吧。
  • 西遊最牛的兩位散仙,超越六界外不在五行中,玉帝、如來都不敢管
    孫悟空最羨慕的兩位散仙,超越六界外不在五行中,玉帝、如來都不敢管眾所周知,《西遊記》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經典名著,我們從小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即使沒機會看過《西遊記》原著的人估計也看了無數遍電視劇了。
  • 佛道中的三界二十八天(三十六天)
    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共計二十八天道教: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三界之外還有四梵天、聖境四天,合計三十六重天。五淨居天(五不還天):無煩天(無造天),無惱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阿迦膩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