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病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2020-12-14 小院之觀

人類對地球上的生命體,得有個分類系統。

這是必須的,能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各種生命。

怎麼分呢,1886年,德國的生物學家海克爾提出了一個三界學說,把生物分成三界:植物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

隨著人類的認知不斷擴充,這樣的分類法逐漸不夠用了。

到了1969年,生物學家魏特克提出了五界分類系統,把生物分為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動物這五種。

那麼,病毒是哪一界的呢?

不管是三界還是五界,病毒都不在裡面。它就像是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因為病毒,確實不好分。

病毒是什麼

單獨來看,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和一層蛋白質組成的非細胞形態。

如果沒有宿主,它是沒有生命的。也就是說,它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跡象,但一旦有了宿主,它就活了。

如果把宿主比作一個計算機系統的話,病毒可能就像個插件,它自身不能脫離平臺單獨運行,如果把插件安裝到系統或軟體裡,它就能調用裡面的數據,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病毒們有個逆天的技能——感染。憑藉感染這個機制,它能把自己安裝到宿主裡。只要宿主有細胞,病毒就能利用細胞進行自我複製。

病毒們的形態多種多樣,大致有杆狀、絲狀、棒狀、紡錘狀、水滴狀、酒杯狀等。

它們的大小是納米級的。大多數病毒直徑在10-300nm之間,肉眼不可見,光學顯微鏡也無法觀察,要用掃描或透射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病毒的起源

病毒的起源,無法確定。有科學家認為,病毒很可能在第一個細胞進化出來時就已經存在,也就是說,它們和生命一樣古老。

關於病毒的起源,現在科學家們有幾種推論:

一是認為病毒原本是一些小細胞,它們寄生在較大的細胞裡,時間長了,它們丟棄了寄生所不必需的基因,從細胞退化而來,這種理論被稱為退化理論或逆向理論。

二是認為病毒從細胞中起源,它們從較大生物體的基因中「逃離」出的DNA或RNA進化而來,這種理論被稱為細胞起源理論。

三是認為病毒與細胞同時出現,並且一直以來細胞生存至今,這被稱為共進化理論。

三種理論都有其論據進行支撐。

簡單的皰疹病毒

生命邊緣的生物體

病毒到底是生命,或只是一種能與生物進行作用的有機結構,至今也沒有統一的定論。說它是生命,因為它擁有基因,並且能通過自然選擇進行複製和進化。說它不是生命,因為它沒有被認為是生命基本單位的結構——細胞。

病毒自身無法複製,沒有代謝。它的繁殖,都是通過宿主細胞來完成的。

目前並無法解釋病毒是否生命形式,或許,病毒中隱藏著生命起源的密碼,這還有待於揭開。

HIV病毒黑白照片

地球上有多少病毒?

病毒在我們的世界裡無處不在。

2009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柯蒂斯·薩特爾在墨西哥奈卡山脈地下深處的一個水晶洞穴的水窪裡舀了一些水,他回到實驗室後將樣本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經計算後他發現,每滴水中都大概含有2億個病毒。

從200升海水中,科學家一般可以找到5000種遺傳背景完全不同的病毒,而在1千克海洋沉積物中,病毒的種類可能達到100萬種。

在科學家的論文裡,有這樣的研究結果:

如果你得了流感,那呼吸道裡每一個被感染的細胞會產生大約1萬個新的流感病毒。幾天下來,你身體裡產生的流感病毒數量將高達100萬億。這個數量是地球上所有人類總和的1萬倍以上。一個普通的健康人體內含有約3×10^12個病毒,如果你把全世界所有人身上的所有病毒聚集到一起,可以填滿大約10個原油桶(1桶大約159升)。

這只是人類身上病毒的大概數量,科學家還通過檢測DNA和RNA的方法,推斷地球上病毒的總數量是10^31x2,這個數量是宇宙恆星總數量的10000萬倍。

這還只是不完全推斷。

腺病毒

病毒能存活多久?

病毒能存活多久,取決於不同病毒間的差異,和它們生存的環境。

以甲流H1NI病毒為例,科學家做過實驗。在四種物體表面,它在木頭上能存活48小時左右;在塑料、不鏽鋼這樣非滲透性的表面,能存活24小時左右;在織物表面則只能存活8小時不到。

再拿B肝病毒為例,這種病毒比較頑強,能存活20年,承受零下20度的低溫。不過它怕高溫,在30度以上的夏季就只能存活6個月。如果溫度超過37度,就只能活7天,如果加熱到100度,10分鐘內它就失去傳染性。

不管病毒生命力有多強,經常清洗手部等身體部位,對常用物品定期消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都能極大減緩病毒傳播速度。一定濃度的酒精、醋、洗潔精、漂白劑等都能有效下降病毒活性,使其感染力大大降低。

彈狀病毒

病毒的意義

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過去,細胞不能進化出對病毒的有效防禦手段或免疫力?

因為病毒的存在,有它的意義所在。

我們現在談病毒色變,但病毒的存在對人類其實意義重大。

相對於細胞的進化速度,僅擁有核酸的病毒結構簡單,進化對它們來說是家常便飯。病毒的生存,就是核酸不斷突變的過程。

病毒與細胞,是個相互促進改變的存在。

拿計算機系統來舉例。一個系統問世,不可能十全十美,會有各種各樣的漏洞,這些漏洞,就是計算機病毒攻擊的對象。為了彌補漏洞,人們為系統打上一個個補丁,使系統變得越來越完善,同時也促進了系統的升級。

細胞和病毒也差不多這樣,它們之間始終在進行軍備競賽。病毒突變很快,細胞也必須隨之作出改變,否則即使免疫系統在一次衝突中戰勝了病毒,很快它就換個面目捲土重來。這就促進細胞也必須對自己進行升級,也就是進化,否則就將被淘汰。

病毒可能讓我們生病,病毒也是人類走到現在地位必不可少的一環。

寨卡病毒

殺不死人類的病毒,讓人類變得更強,細胞和病毒是個協同進化的過程。

在長久以來和細胞的共存中,病毒早就融入了人類的基因,病毒的DNA佔到了人類全基因組的大約8%。

比如合胞素,這種蛋白質是哺乳動物胚胎所必須,現在研究發現,合胞素是由一種人類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ERV-W合成。

再比如另一種病毒——噬菌體。

噬菌體是病毒,它感染的對象是細菌、真菌、藻類等微生物。噬菌體對人體是善良的病毒,它們以細菌為宿主,會破壞感染的細菌,噬菌體療法是細菌性疾病治療方法的一種,並且是其中的研究熱點。

正在侵染細菌的噬菌體

病毒是不是生物還有爭議,但它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確實相當重要。它是細菌的食物,是基因轉移的載體;在細胞外,它更像是個生物大分子;感染細胞後,它是共生和寄生的生物,是生命的一部分。

有科普作家在其著作中這樣描述病毒:

在演化史上最近的瞬間,人類脫穎而出,病毒對我們的生存功不可沒。原本就並沒有什麼「它們」和「我們」之分——生物在本質上只是一堆不斷混合、不斷閃轉騰挪的DNA而已。

人類對於病毒的理解還停留在細枝末節,遠遠談不上了解,更不用說佔據上風。

或許,地球並不是我們的,而是病毒的。

這種不像是生命體的物質,更有可能是生命的起源。

更多關於病毒知識的文章,請點擊這裡:

病毒們都長什麼樣子,為什麼有的黑白有的彩色?

相關焦點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啥意思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資料圖) 佛教中講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這是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學佛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諸位同參們!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欲天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 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有一章節是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孫悟空,按照生死簿上的名單,孫悟空的三百四十二歲陽壽已盡。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五行」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指的是道家代表著自然界萬物形成的一種物質觀和相互關係,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
  • 小說中總說跳出三界外,三界是哪三界?三界外又是哪裡?
    在我們中國的神話傳說,或者我們經常看的神話類小說作品,其中經常出現一個概念,那就是三界,什麼三界眾生,什麼跳出三界外之類的,經常看到。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三界是哪三界?具體指的是哪呢?常說某某大神跳出三界外,那麼三界外又是什麼地方?
  • 孫悟空為何說自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小說《西遊記》中有這麼一段:只見那美猴王睡裡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猴王漸覺酒醒,忽抬頭觀看,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乃「幽冥界」。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閻王所居,何為到此?」
  •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的是啥?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的是啥?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由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而在《西遊記》中,有一個情節就是美猴王被勾魂到幽冥殿中,被告知自己的壽元已盡。但猴王是什麼樣的存在,他告訴十殿閻王,他如今修仙得道,當與天同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孫悟空說自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悟空大鬧地府時說他「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無誇大成分?
    我們知道,孫悟空曾被地府勾了魂魄,他對閻王說自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話聽來未免有些狂傲了,畢竟不是誰都可以輕易達到這種地步的。不過轉念一想,真是這樣嗎?有沒有誇大的成分呢?看過西遊的人都知道孫悟空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偶爾喜歡吹個牛,像是在金蟬長老面前誇讚師傅唐僧的錦襴袈裟有多厲害,類似的情節有太多。
  • 世間難尋的「太歲」到底是什麼?跳出三界之外,違背生命規律!
    世間難尋的「太歲」到底是什麼?科學家:跳出三界之外,違背生命規律!在地球這片物種豐富的土地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雖然它們形態各異,但是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它們的組織結構後,都能夠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因為,即便兩個看上去形態差異極大的生物,在其內部可能有著相似或者相同的構造,所以生物學家為現在的生物分成了五大類,它們分別是植物、動、真菌、細菌和病毒介,基本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對號入座,找到自己的同伴。
  • 《西遊記》中,「三界」指哪三界?三界之外又是什麼地方?
    今天和讀者朋友們一起討論《西遊記》中的世界,在書中明確的提出了一個「三界」的概念,三界是指哪三界呢?三界之外又是什麼地方呢?   孫悟空修道,最初目的是什麼?就是怕死,想長生不老。要如何才能不死?只有三種存在可以做到:佛、仙、神聖。孫悟空在菩提老祖座下修成大道後,就超越了生死。
  • 西遊真正的三界之外在哪裡?孫悟空原本有機會呆在那裡,為何放棄
    (蝸牛看西遊第2889期)文/蝸牛我們常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指的是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超出三界外大體可以理解為離開了三界,便不受這個世界的束縛了,跳出世俗輪迴之苦。五行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意思是說把世界的萬事萬物劃分成五種類型,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
  • 王鳳儀:三界,四大界與五行
    三界:三界是人的來蹤外三界:天、地、人內三界:性、心、身外三界:天、地、人天:清輕上浮者為天純陽無陰,光樂不愁有晝無夜,謂之神世界地:重濁下凝者為地純陰無陽,光愁不樂有夜無晝,謂之鬼世界三界所生,不違背三界所管不動性,天不降災心不起惡念,地府不降病身子不妄動,不受人世管轄。
  • 如何看八字五行缺什麼
    八字有五行,怎樣測八字五行缺什麼呢?測八字五行缺什麼根據天幹五行查詢:甲,陽木乙,陰木,屬東方,春天,顏色青、綠。丙,陽火,丁,陰火,屬南方,夏天,顏色紅。戊,陽土,己,陰土,屬中央,夏秋之交,顏色黃。庚,陽金,辛,陰金,屬西方,秋天,顏色白。壬,陽水,癸,陰水,屬北方,冬天,顏色黑。
  • 孫悟空不在五行之中,黑白無常為啥鎖他魂魄?你看是誰搞的鬼?
    在神話世界中,只要超出三界、跳出五行,就可以躲過生死簿;不過,並不是不會死。你看西遊記中,那些大神們,還是要吃蟠桃、仙丹、人參果來延長壽命,或者靠修煉延長壽命,不過這種效果明顯不如吃蟠桃那些東西來得快。你看那些神仙不乏有些白髮老頭,難道這不是歲月帶來的容顏嗎?難道他到老了才成仙的?
  • 西遊最牛的兩位散仙,超越六界外不在五行中,玉帝、如來都不敢管
    孫悟空最羨慕的兩位散仙,超越六界外不在五行中,玉帝、如來都不敢管眾所周知,《西遊記》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經典名著,我們從小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即使沒機會看過《西遊記》原著的人估計也看了無數遍電視劇了。
  • 孫悟空不在五行,為何跳不出如來佛手心?菩提祖師說過一句話!
    最根本的原因,其實還是在,孫悟空剛出生的時候,沒人能夠知道他的潛力有多大,也探查不出來,因為他本身就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菩提祖師曾經對孫悟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原本就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如今修行了長生之術法,只需要躲避五百年一次的天災,便可以逍遙於世間。不過切記,要保持心靈剔透念頭通達,切不可讓七情六慾填滿本心!」
  • 清三界:慮道要三界分清 (根據老師音頻整理)
    陳巧玲在格物日記中寫到生活當中遭遇了一些問題,這些遭遇都和自己性格有關係。說自己性格比較剛強,像個女漢子一樣,格物自己小時候到結婚之前的生活經歷。但是總體上這樣格物會比較粗泛,你找不準地方,還是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哪一個問題算是錯,哪一個問題算是對,需要糾正的是哪些,自己養成了哪些目前還能糾正的不良習慣。
  • 生辰八字五行分析
    五行學說更是中醫學很重要的理論體系,其中暗藏的玄機,多少人都不甚清楚。周易八字五行分析。五行屬性查詢知道自己的出生年份,對照以下五行查詢表,即可得出您出生年的五行,從而得您是金木水火土什麼命,比如1984年生,查詢下表,為甲子年海中金,那麼您的年命為金命。
  • 道教的五種神仙,到底是什麼,道教兵解又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陽按:大家都知道道教裡面對神仙的分類,大概有大羅金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這裡面到底咋一回事呢,再比如道教的兵解,又是個什麼意思。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今天看見的南懷瑾先生的一段話。我們要曉得,在古代,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都要懂得;《老子》、《莊子》也要清楚,然後才可以談修行。那個時候沒有佛經,魏伯陽真人著書時,佛教還沒有進入中國,所以你就曉得中國文化之偉大,書中的內容,完全用中國文化陰陽五行這些來講的。但是他修煉的方法,同後來佛法進入中國做工夫的方法一樣,不過表達不同而已。
  • 五行生剋制化律
    一、《五行律》中的「五」與「行」(一)「五」的內涵        用分類的方法研究宇宙萬事萬物,這是人類基本的思維方式。五行中的「五」,就是先哲們對宇宙萬事萬物分類的一個數字表示。這個「五」表示宇宙萬事萬物都歸屬於五大類基本屬性的事物,即水類、木類、火類、土類、金類。
  • 根據八字查詢五行喜忌神,最簡單的方法搞清楚自己命中缺啥忌啥!
    而自身旺格,則需要抑制;能夠抑制自身的,即是喜用五行。自身從強格,則為順勢,越強越好;能夠生扶自身的,便是喜用。自身從弱格,也為順勢,越弱越好;能夠抑制自身的,便是喜用。從的意思,就是順從,不是扶抑。  八字是從曆法查出的天幹地支八個字。古代陰陽五行學者認為,天地之間皆五行;故將天幹地支套上五行。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就如計算公式裡的x、y、z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