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放下fiction,讀點英文報刊(3)

2021-01-10 Zoe學習生活在美國

今天分享的是Zoe最近新讀的一篇小科普文章。內容是關於為什麼雞被砍掉了頭,還能奔跑?文章的文字簡潔,明了,非常適合學習外語的大小朋友們當一個生動有趣的科普文章做拓展英語閱讀,順便還能了解一些知識。

下面是文章分享,我們還找到了一些和文字比較配合的英文圖解,幫助大家理解文字和拓展知識面。文章的後面是單詞的中英文對照總結。如果你想先看下單詞,再來閱讀,也可以下拉到文章下端查看詞彙。

另外,Zoe會錄製朗誦這篇文章的視頻,明天分享給大家。這樣可以對比圖文,美式閱讀視頻,同時拓展英文閱讀和美式發音練習。

If chickens run around after their head has been chopped off, does that mean their brain is in their bum?

還真沒找到一個英文的圖解,能解釋bum是哪個部位。想來是歐美沒有吃這個部分雞肉的習慣。所以下面提供一個中文圖解,標註出來bum的部位給大家做個參考。

Chickens definitely don’t keep their brain in their bum. But just like humans, they have special fibers called 「nerves」, which run like tiny wires all through their body, and some of them end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skin. These nerves are what can make a chicken keep moving, even after its head has been chopped off.

Nerves ar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make everything in our body work, including making our muscles move and helping us to feel things, with our sense of touch.

When the signal gets to your brain, the brain decides what to do about it and sends another little electrical current back down a different nerve, called a motor nerve, with a message to the muscle to move.

Sometimes, the message doesn't need to go all the way to the brain – it just goes as far as certain groups of nerves in the spinal cord. Then the decision about what to do goes straight back down the motor nerve to move the leg or arm.

For example, if you put your hand or foot down on something that's really hot, your spinal cord will react to move your limb out of harm's way – without even pausing to let your brain catch up. This is called a "reflex action".

上面的文字簡單描述了了神經系統是怎麼工作的。涉及的關鍵詞有,nerves(神經),motor nerve(運動神經),spinal cord(骨髓),reflex action(反射作用)。請參考下面的英文圖解,進一步了解神經系統的工作方式。

When you chop off a chicken's head to run around – even though it's already dead.

There was one cockerel who became known as Miracle Mike, who had his head chopped off and carried on living for another 18 months!

這裡這篇文章舉了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Miracle Mike-著名的無頭雞麥克。

無頭雞麥克(1945年4月-1947年3月),是美國一隻被斬掉頭部後,依然生存了18個月的公雞。

In his case though, the farmer who had tried to kill him had aimed too high, and had left a bit of his brain still working in the top of his neck, and that’s what allowed him to live.

That can happen to a bird, because its large eye sockets mean that there isn’t room inside its skull for all of its brain, so a bit of the brain lives inside the top of the neck.

Mike was kept alive for all that time by dripping milk and water into what was left of his throat, and he used to walk around just as he had always done.

因為砍雞頭的時候,瞄準的不精確,其實公雞麥克的腦子並沒有被完全砍離身體;腦幹部分還留在脖子頂部。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在 「無頭「的狀態下生存18個月的原因。上文也提到了,為了維持公雞麥克的生命,從它保留的喉嚨處滴餵牛奶和水。

Some scientists have noticed that frogs that have had their brain destroyed (which should kill them) will hop towards the light from a window. And if something is in their way, they will hop round it.

If the same frog is put in water it will try to reach the surface, and if a jar is put over it while it is in the water, it will dive down to get out of the jar and up to the surface.

It seems impossible, but actually it depends on which bits of the brain have been damaged. If the back parts of the brain, (the brain stem and medulla oblongata,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are not completely destroyed, then the frog can still do many movements.

上文提到了有的無頭青蛙同樣也能在無頭的狀態下遊水,甚至繞開障礙物到達水面。從閱讀中可以理解,在保留腦幹(brain stem)以及延髓(medulla oblongata)的情況下,無頭青蛙的確依然可以完成很多不同的動作。大家可以通過下面的英文圖解,了解一下青蛙的神經系統構造(nervous system)。

Back to chickens: although they certainly don't have their brain in their bum, they do have a little bit of the brain at the top of their neck, and lots of nerves in their spinal cord which respond to feelings in the skin, and make the muscles move – even when their head has been chopped off!

最後分享兩張和雞相關的圖解;一張送給好奇和喜歡鑽研的你;另外一張送給吃貨的你!

這是Zoe最近讀科普小文章的分享。我們還會每周繼續分享英文原文報刊,散文,詩歌或者科普類小文章。如果感興趣,請持續關注!

不管做什麼,要相信堅持的力量!大家一起加油吧!

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

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放下fiction,讀點英文報刊(2)

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讀點英文報刊(一)

相關焦點

  • 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放下fiction,讀點英文報刊(4)
    #今天分享的是Zoe最近新讀的一篇小英文科普文章(關注我們,每周更新)。內容是關於海洋有多深?這次Zoe錄製了視頻,美式英語把這篇科普文章讀給大家聽。文章的文字簡潔,明了,非常適合學習外語的大小朋友們當一個生動有趣的科普文章做拓展英語閱讀,順便還能了解一些知識。
  • 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放下fiction,讀點英文報刊(2)
    今天分享的是Zoe最近讀的一篇小科普文章。內容還挺有趣,是關於如果魚渴了,會不會喝海水呢?文章的文字簡潔,明了,非常適合學習外語的大小朋友們當一個生動有趣的科普文章做拓展英語閱讀,順便還能了解一些知識。在讀文章前,我先問了Zoe這個問題。
  • 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放下fiction,讀點英文報刊(5)
    今天分享的是Zoe最近新讀的一篇小英文科普文章(關注我們,每周更新)。內容是關於血型。這次Zoe錄製了視頻,美式英語把這篇科普文章讀給大家聽。文章的文字簡潔,明了,非常適合學習外語的大小朋友們當一個生動有趣的科普文章做拓展英語閱讀,順便還能了解一些知識。
  • 美國初中生拓展閱讀挑戰 - 讀點英文報刊(一)
    今天分享的是Zoe最近讀的一篇雜誌文章。像Zoe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還是喜歡讀虛構文學類的書籍。其實我有嘗試買不同類型的書,鼓勵Zoe擴大閱讀涉及的知識面。但是說實話,效果一般。但是我也是屬於那種越戰越勇型的,所以還是會堅持進行各種嘗試。
  • 英文閱讀綱要:fiction和nonfiction
    通常,我們把fiction 理解為想像的非真實的故事,小說等作品。Non-fiction is the opposite of fiction.2) 隨著年齡的增長,nonfiction的比例逐步增加。通常來說,美國4-12年級的學生,其Nonfiction比例要佔到50%-70%。我們也可以在安排中適當參考這個比例。總體來講,閱讀一定是興趣第一位,不要強迫孩子非要讀哪本書,或者哪套書。儘量準備廣泛的題材書籍供孩子選擇。
  • 7歲讀哈利波特的海澱牛娃,過不了美國私校閱讀考試,問題在哪?
    閱讀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想這點已經是家長們的共識了,無論中文還是英文。重視歸重視,但娃該讀什麼,側重點在哪兒,怎麼平衡能力和應試,卻不是每位家長都能精準把握的,尤其是咱們國內家長不太熟悉的英文閱讀。
  • 7歲讀哈利波特的海澱牛娃,過不了美國私校的閱讀考試,問題出在哪?
    轉自東西兒童教育(ID: eastwest_edu)、作者:逃媽閱讀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想這點已經是家長們的共識了,無論中文還是英文。重視歸重視,但娃該讀什麼,側重點在哪兒,怎麼平衡能力和應試,卻不是每位家長都能精準把握的,尤其是咱們國內家長不太熟悉的英文閱讀。
  • 「希望之星」為什麼選擇「讀伴兒分級閱讀」力推英文閱讀?
    早在多年前,讀伴兒率先將分級閱讀理念帶入中國。讀伴兒做分級閱讀的基礎,是來自於擁有69年悠久歷史的美國頂尖出版集團Rosen Publishing Group的合作,讀伴兒獲得15000本分級閱讀讀物的版權支持。
  • 這是我們用過最棒的 Non-fiction在線閱讀與寫作系統
    除了獲取知識,Non-fiction也傳達給孩子不同的理念,比如,科學的書籍會讓孩子懂得嚴謹;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會培養他們批判的精神……說了這麼多Non-fiction閱讀的重要性,跟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學習系統有什麼關係呢?Achieve3000,就是基於藍思(Lexile) 的分級體系,專為 Non-fiction 設計的一套在線分級閱讀與寫作系統。
  • 最新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多讀非虛構書目的孩子閱讀能力更強
    (幼兒園至小學五年級平均閱讀字數)進一步的研究顯示,高中之前,學生們基本能讀課程要求中三分之一的書,而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興趣逐漸減弱,閱讀的主題也會越來越少。在3-5年級,他們的閱讀主題涉獵最廣。興趣驅動理解在閱讀特定話題的書時,美國學生的理解能力如何?報告顯示,當學生對同一話題有興趣時,他們針對這一主題閱讀的書籍會超過3本書,這能讓他們對這一主題的背景知識理解更豐富,在理解能力上比只讀過該主題1-2本書的孩子表現更佳。
  • Edge——一套集Fiction和Nonfiction閱讀及各種文體寫作於一體的完美教材!不可錯過!
    第四,非常系統的fiction和nonfiction的閱讀策略講解和閱讀能力提升。兼顧FCE、CAE考試及文學素養提升。下面這張圖是Edges系列的四級四本書,壘起來16釐米高...封面是這樣 ...3、為什麼Edge能幫孩子增強重要的英語能力?4、Edge的學習內容和結構是什麼樣的?一些去美國留學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挑戰:去美國後,深切體會到自己的「英語軟實力」不夠。這些孩子,有的是一線城市重點高中畢業,有的英語水平在學校裡也算一流,SAT留學考試成績也很優秀。
  • 如何才能熟練閱讀各類英文報刊
    然後說說詞彙量英文比中文難的地方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詞彙量,尤其是在報刊閱讀方面,想要看懂中國日報你都得具備一萬五以上的詞彙量,而想要看懂美國人的普通雜誌,比如新聞周刊News Week,至少得具備兩萬以上的詞彙量,更難一點的雜誌比如說經濟學人,時代周刊,亞特蘭大,還有紐約客就更不用說了。
  • Achieve3000搞定中國孩子英文閱讀Non Fiction的短板神器A3000
    ACHIEVE3000是美國在線讀寫課程的領導者,提供從美國小學2年級到高中12年級全部的在線讀寫課程,全球有幾百萬學生在使用。
  • 考研英語閱讀「勝經」:隨時多讀英文報刊
    這裡文都教育的老師們要提醒的是,要提高閱讀理解的解題能力,還應隨時多閱讀英文報刊,多讀時效性比較強的英美報刊文摘。在歷年的考研閱讀文章中,時文佔到相當大的比例。文都教育認為,考生在準備過程中可以多通過網絡閱讀一些西方報紙刊物上的文章,一方面熟悉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精彩的語言點。
  • 英文閱讀 | 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原版英文書籍,一定要收藏!
    ,所以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原版英文書籍。現在初中生面臨的很多英語問題其實都是源於閱讀量少,比如學生作文或者是翻譯,看上去語法是對的,但是總是讀得有點彆扭。或者有些學生總是把自己寫作差歸咎於單詞量,總是枯燥地背單詞,結果效果甚微。
  • K-12英文閱讀報告出爐:非虛構類主題竟成學生閱讀軟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閱讀活動
    我們家小朋友就愛看fiction的書,內褲超人、羅德爾,哈利波特等等都很喜歡,有的還看了好幾遍。——D媽媽(娃4年級,就讀於知名國際學校)默默說一句,我們也是沉浸fiction裡無法自拔,讀的很多,但考小託福就沒拿到高分。
  • 孩子只愛讀英文虛構小說,家長千萬要警惕!| 線上英文閱讀活動
    默默說一句,我們也是沉浸fiction裡無法自拔,讀的很多,但考小託福就沒拿到高分。而像地理、歷史、文學這類Nonfiction類則需要從閱讀中汲取知識,理解掌握文字背後的信息,腦袋需要持續轉動思考,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勞累」的閱讀。然而,美國重視學生「非虛構類閱讀能力」並非空穴來風。
  • 6個兒童專屬「時事資訊App和網站」,過關英文報刊閱讀!
    概要寫作的文章來源是美國環保署網站。文章大意是蜜蜂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這和運輸、農作物使用殺蟲劑以及環境有關....要求考生閱讀完總結論點,不能超過60個詞。但也有老師表示,如果試題很多從英美報刊原文中摘取,確實會對中國考試帶來挑戰。這些原文劇目和報刊上的表達方式、思維方式等,與我們學生的文化和思路仍有出入。綜合上面的試卷和討論,再結合咱們去年分享的文章 今年高考英語閱讀的文章都是從哪扒來的?
  • 閱讀英文原著開啟獨立思考之門,英文原版書該怎麼讀,收效才最大?
    孩子們在閱讀時可以嘗試這些事情:● 利用好不同顏色的便利貼,每個便利貼代表不同的思考點,可以邊讀邊寫下自己此時讀這句話或這段話的感受(愉悅、疑惑、驚訝等)、學到什麼東西、做出什麼預測、完成什麼推測、與生活中其他經歷進行聯繫等
  • 由興趣入手,在生活中驗證,女兒的英文非虛構閱讀終於上道了!
    家有四歲猴寶寶一枚,英文啟蒙一年半,目前可以自讀 RAZ G2,親子閱讀愛好者,學習型媽媽的踐行者(對,東北媽媽也可以很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