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主原料是可可豆,它的起源甚早,始於墨西哥極盛一時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孟特儒 ,當時是崇拜巧克力的社會,喜歡以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飲料中,打起泡沫,並以黃金杯子每天喝50CC,是屬於宮廷成員的飲料,它的學名Theobroma有「眾神的飲料」之意,被視為貴重的強心、利尿的藥劑,它對胃液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具有活化性的作用,可幫助消化。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的食物,味道苦而辣。1526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帶回西班牙,獻給當時的國王,使歐洲人視它為迷藥,掀起一股狂潮。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製的全過程。不久之後,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巧克力除了平時直接吃,還可以做成各種甜點,比較這款巧克力曲奇,喜歡巧克力的一定會很喜歡,因為巧克力的分量真的好足啊,再加上巧克力豆,一口咬下去,滿嘴的巧克力味。。。
巧克力曲奇(約40個左右)
材料:
黑巧克力125克(66%含量),無鹽黃油125克,鹽1小撮,水7.5克(原方用的是濃縮咖啡)
可可粉10克, 120克細砂糖+5克糖漿(原方用的是125克紅糖),雞蛋2個, 高筋麵粉188克
泡打粉3克,耐烤巧克力豆125克
烘烤溫度:205度
製作過程:
1、將巧克力隔熱水融化。
2、將黃油放進融化的巧克力中,用小火加熱。
3、待黃油全部融化後,加入可可粉和鹽,再倒進水,攪拌均勻。
4、將糖和雞蛋放進盆裡。
5、用打蛋器攪打至糖融化(書上原話是:將雞蛋和紅糖打發至少1分鐘)。
6、將融化的巧克力和雞蛋混合,拌勻。
7、將麵粉過篩進巧克力蛋糊裡,用橡皮刮刀拌勻,放冰箱冷藏至少1小時。
8、將冷藏好的麵團分成約20克左右的小麵團,擺放在烤盤上。
9、放進預熱好的205度的烤箱中,烘烤11分鐘,剛出爐的曲奇應該是柔軟的,在常溫下靜置10分鐘後食用。
TIPS:
1、書上分成的小麵團用量比較大,用的烤箱溫度是205度烤9分鐘,出來的曲奇看圖片還有些溼潤的。我分成的小麵團份量是20克左右,烤11分鐘感覺中間剛好熟,你在製作的時候要按自已的烤箱來調整溫度和時間。
2、書上只是寫用巧克力,沒有註明是用多少可可含量的,我用的是法芙娜的66%可可含量的,感覺甜度可以,你也可以嘗試換不同可可含量的巧克力,不過如果是甜巧克力,建議糖量減少些。
很多人愛的布朗尼也是巧克力味很濃鬱。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就點讚噢!
歡迎你在下方和我評論互動!歡迎轉發給更多喜歡美食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