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搗亂」要不要幹涉?

2020-09-04 東升繪本


微信公眾號:東升育兒,更多育兒知識。


我們一定都經歷過這樣一種場景,孩子一個人在安靜的玩,即不粘人,也沒有發出多大的動靜,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想去看看孩子到底在幹什麼?

結果發現,孩子會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東西丟的滿地都是,玩具也是散落一地,或者孩子如果觸碰了我們的「底線」,看到這樣一番場景,有沒有想對孩子大發雷霆?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搗亂」,如果沒有按照我們的規矩或者行為做,就是搗亂。

搗亂是我們給孩子的一個下定義,在孩子的眼裡其實並沒有搗亂的概念。對他們來說,一切一切的行為就是探索世界,丟東西是建立邏輯關係,家裡的任何物品都會當成玩耍的道具,其實這是想像力的發展。

誰的小時候沒有做過「出格」的事呢?孩子的搗亂是實現自己想像力的過程。

孩子把被子蒙起來,當做隱藏起來的工具,把枕頭壘高,把沙發墊當做連接橋梁,通過積木創造的一個又一個新形象,每一種形式的創新都是孩子大腦認知能力在發展。

有一段時間孩子是處於自我中心認知的階段,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當孩子通過想像力在自娛自樂的時候,他們會進行各種角色扮演,這就需要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孩子會考慮扮演對象的想法和行為,在遊戲過程中,會想像並且創造出一些場景、情節。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想像能力也伴隨發展,所以孩子經常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會促進孩子想像能力的發展。

通常幼兒比成年人更有想像力,這是由孩子大腦結構特性所決定的,但是兒童散發思維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被各種規律和規則所磨滅。

所以,在孩子的眼裡,事物並不是事物的本身。被子可能是非常酷的披風,也可能是很好的躲避場所,甚至是一個山洞。在我們的眼裡,被子就是被子。

這就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通過不斷經驗的積累,而出現的刻板印象,對事物本身功能一種固定的看法。

比如,我們看見綠色的桔子就認為一定很酸,黃的桔子就一定很甜,顏色鮮豔的水果都很新鮮,這都是刻板印象。

如果不想被刻板印象所局限,我們就要一直保持小時候的這種「超凡」的想像能力,不要再因為孩子的「搗亂」遏制了想像力的發展。

但是搗亂也是有底線的,在孩子允許搗亂的前提下,請和他們一起沉浸在孩子的想像王國裡,如果你能參與,就再好不過了,體驗一次他們的奇幻世界,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有趣且放鬆的事情呢?

所以不要過度幹涉搗亂,給孩子成長空間,如果超出底線,還是要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不可以的,請分清楚情況,不要太嚴厲。

育兒路漫漫,請我們了解孩子,做最有智慧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幹涉?遇到這三種「毒友誼」,請幹涉到底
    也是這部小說讓我意識到,孩子交朋友這件事父母應該幹涉。 李玫瑾教授還談到,如果青春期的孩子結交了壞朋友,家長不要直接讓孩子禁止來往,因為孩子很可能在學校裡遇到了安全問題,而與壞朋友在一起,能夠受到保護,所以他們不敢拒絕壞孩子。
  • 孩子喜歡「搗亂」怎麼辦?
    這些看似搗亂的行為,咱們又該不該制止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半歲是孩子手指精細練習的高速期,半歲以後的孩子,他們喜歡用觸摸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咱們不僅不應該制止,反而應該支持,這裡所說的支持,並非支持孩子搗亂,而是支持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性。
  • 做父母的還是不要幹涉孩子的好
    做父母的還是不要幹涉孩子的好!今天兒子回來了,高中的軍訓使他變的黑黑的,比以前更強壯了!十五歲的兒子,一米八的個子,看著他一天天長大,用錢的地方也一天天的增加,為了不給他壓力,我儘量表現出很有錢的樣子。同他談了這半月的高中生活,學會了個立正稍息!呵呵!我儘量不問他學業,因為我知道在那種氛圍的薰陶下,他不想學都難!剛煮過飯,叫他吃時,他卻睡著了!
  • 孩子在這3個地方不停搗亂,證明孩子越聰明,父母不要瞎收拾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寶媽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喜歡亂扔東西,各種搗亂,不管自己說過多少遍,或者教育過多少次,孩子總是不聽,常常是剛收拾好的客廳臥室,轉眼就亂了,這也讓不少的寶媽氣憤,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還得收拾家務,怎麼孩子就不能心疼一下自己,給自己減少一點的忙碌的時間,或者自己學會怎麼收拾。
  • 熊孩子在外面搗亂,做父母的要不要管?
    我自己是開鞋店的,今天傍晚一位媽媽帶娃到店裡試鞋,孩子三歲左右。開始孩子耍脾氣,要媽媽抱,不肯下來讓媽媽試鞋,我說媽媽脾氣好,是我就不行非把孩子教育不可(*^ω^*)媽媽哄了幾分鐘後,孩子終於肯下來了,但是在我店裡一頓亂搞,鞋子還好沒有踩。
  • 有一種搗亂,是孩子想吸引你的注意
    父母多關注和陪伴孩子面對孩子的搗亂行為,我們不能單純的呵斥,責怪孩子。一定要知道,孩子為什麼要搗亂。從媽媽與朋友的談話中,我們知道,小輝的爸爸經常不在家,但是他回來的時候,就能「管住」孩子,說明孩子在爸爸的陪伴下,不會做一些搗亂的事情。孩子是渴望得到爸爸的關愛與陪伴。
  • 教育孩子,家長要多呵護,而不能「過度幹涉」
    我攔住了他即將飛起的第二腳,勸他不要這樣對孩子。他還是威脅孩子,回家也饒不了她。愛孩子可以把孩子培養得主動樂觀、積極向上,而過度幹涉則掐斷孩子自立的萌芽。不是有種飢餓叫父母覺得孩子飢餓,有一種冷叫父母覺得孩子冷嗎?這種就是過度幹涉的表現。
  • 「過度保護」是好的,但「過度幹涉」就不要了吧
    「過度保護」和「過度幹涉」 在撫養或教育孩子時,父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也不會有人認為「過度保護」和「過度幹涉」有什麼區別吧。 「過度保護」是指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過度幹涉」是指對孩子做的所有事情都幹涉。 在這兩種情況下,其實父母所做的事情沒有變化,唯一不同的是「孩子希望做的和孩子不希望做的」。
  • 不要總說「為孩子好」,過度幹涉孩子的決定,只會害了孩子
    這是我們過於幹預孩子學習的表現,往往會讓孩子習慣性的聽父母的話,不能夠自己獨立的完成。過於幹涉孩子會讓孩子的自理能力下降。適當的獎勵可以讓孩子與之奮鬥,過度的獎勵會讓孩子虛榮心越來越強,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上一課,讓孩子知道獎勵和懲罰都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想讓你越來越好。
  • 讓孩子學跆拳道,那麼在訓練這件事上,不要過於幹涉孩子
    讓孩子學跆拳道,那麼在訓練這件事上,不要過於幹涉孩子!看到有很多家長送孩子去學跆拳道,表面上看孩子是主角,扮演著學習角色,其實家長也佔據了不可缺少的分量。同樣的,孩子訓練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很累、很苦,不想學了,家長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縱容孩子隨心所欲的行為,那麼孩子一些不太好的習慣很難改掉。既然選擇了讓孩子學跆拳道,就應該知道跆拳道訓練過程中的疼痛、累、與苦,是非常正常,所以在訓練這件事上,家長可以適當鼓勵孩子,但又不能過於幹涉孩子的訓練。
  • 孩子故意「搗亂」,可能另有內情
    因此,有些孩子的搗亂甚至可能表現出一定的攻擊性,如推搡、用物體或工具損害他人的身體動作。這些孩子在同齡人群中佔比為兩成左右,只有不到3%的孩子屬於「高攻擊性兒童」。試圖獲取更多的關注有些孩子搗亂可能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從而得到更多的關注[3]。
  • 初中女生攢錢替「偶像」抽獎,媽媽求支招:要不要幹涉女兒追星
    武漢晚報9月13日訊(記者王春嵐 毛茵)房間貼滿海報,省吃儉用攢零花錢定做獎品,在「粉絲群」裡抽獎……讀初中的女兒喜歡上偶像男歌手,媽媽心裡很忐忑:要不要幹涉孩子追星?「孩子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對此,專家表示,家長不宜粗暴幹涉,可以陪孩子巧妙「追星」,挖掘「明星」「偶像」的優秀特質,引導孩子發展成為同樣優秀的人。
  • 允許孩子有一定的自由,不要過度幹涉
    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噴水泉的水更適合魚兒生長,也有可能是水中含有某種礦物質,也有可能是魚兒吃了某種特殊的食物,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否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噴水池要比魚缸大得多!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呢?
  • TA是「壞」孩子,你別跟TA玩!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
    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孩子的社交範圍越來越大,父母的擔心也緊隨其後,唯恐孩子交友不慎,擔心孩子受到玩伴的影響養成不好的習慣。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聊聊家長該不該幹涉孩子交朋友的話題。
  • 「不要搗亂」用英語怎麼表達?
    不要搞事情。rock the boat招惹是非,搗亂有人叫他不要搗亂。
  • 孩子吃手,爸媽要不要幹涉?別著急動手,有些舉動出現後也來得及
    面對寶寶的使勁吃手,媽媽應該適度的進行幹涉,但是幹涉錯誤,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後果。1,影響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孩子吃手可以促進他們的感官發育,有助於孩子更加了解這個世界,進而自我探索;同時,也可以促進孩子味覺和口腔的發育。如果家長進行幹涉和阻止,那麼孩子的認知能力就比同齡人弱,感官系統發育遲緩,長大之後,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不如別人。
  • 孩子為何喜歡在父母面前調皮搗亂?知道了背後原因,你還會兇嗎
    孩子有時的搗亂,可能是想依戀父母了隔壁鄰居家的孩子搗亂的行為,只是想要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媽媽誇獎一句,哪怕一句相信孩子也會高興很久。處在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特別強,一般他們看到了什麼好玩的東西,都想著去弄一遍給父母看看。尤其是經常業務繁忙不能陪伴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會顯得更加的調皮,更加的愛搗亂。
  • 剛收拾家務,孩子立刻搗亂?收下這張「家務清單」,孩子愛上家務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話很生動的描寫了熊孩子要多加管教,很多家長都覺得,讓孩子能夠安安靜靜的不搗亂,就已經叩謝天恩了,如果說要孩子幫自己做家務,那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事實上,能夠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孩子其實並不在少數,而且,這些孩子並不是被強制性的被家長命令著去做家務,而是非常樂意的,心甘情願的去做家務。剛收拾家務,孩子立刻搗亂?
  • 熊孩子健身房搗亂,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好好教育!
    最近一則熊孩子在健身房搗亂的視頻引發健身圈熱議。視頻中一男子臥躺在槓鈴器材上練臥推,這時候走來一個熊孩子。當男子將槓鈴推舉到高處時,熊孩子用雙手將一邊的槓鈴高高推起,導致槓鈴失去平衡,另一邊的槓鈴脫落,而熊孩子一旁的槓鈴也狠狠墜地,致使男子摔倒在地。
  • 熊孩子健身房搗亂,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好好教育
    最近一則熊孩子在健身房搗亂的視頻引發健身圈熱議。視頻中一男子臥躺在槓鈴器材上練臥推,這時候走來一個熊孩子。當男子將槓鈴推舉到高處時,熊孩子用雙手將一邊的槓鈴高高推起,導致槓鈴失去平衡,另一邊的槓鈴脫落,而熊孩子一旁的槓鈴也狠狠墜地,致使男子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