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搗亂,是孩子想吸引你的注意

2020-08-26 大賽爸爸說

孩子愛搗亂?也許只是想吸引你的注意!



很多爸爸媽媽們發現,孩子能說會走之後,越來越調皮。有些調皮是因為孩子到了探索階段,孩子喜歡在家裡到處探索,把家裡搞得亂糟糟的,才會讓爸爸媽媽們誤會,認為孩子太調皮。

另一種情況呢,是孩子想要通過搗亂的方式,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主要原因是,孩子平時得到父母的關注太少,或者爸爸媽媽忙於工作,以及家庭事務,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在乎自己。

為了可以讓爸爸媽媽多些時間陪伴自己,或者想要得到爸爸媽媽的關心,有的孩子就會故意搗亂。

最近,王莉發現兒子小輝總是喜歡搗亂。有次她和兒子在逛商場,準備給孩子買雙運動鞋,孩子正在試鞋的時候,碰巧遇見了媽媽好久不見的朋友,媽媽和好朋友兩個人就聊起來了。她們太久沒見面了,有好多好多話說。朋友還誇小輝說:「小輝都長這麼大了,真是個帥氣的小朋友!」媽媽笑了笑說:「在家裡整天調皮搗蛋的,他爸爸經常不在家,我都煩死了,一點都不乖。只有他爸爸回來才能管得住他!來,小輝快過來跟阿姨打招呼。」



小輝原本站在離媽媽不遠處,聽到媽媽和阿姨的對話,就是不願意過去打招呼,他回到試鞋的位置,把鞋脫下來,就光著腳到處跑。還時不時的把店裡的衣服取下來在自己身上比劃,隨後就丟在地上。

媽媽聽見商店服務員大聲呵斥小輝,才停止了和朋友的談話,走到孩子面前又將他訓了一頓,小輝一直埋著頭不說話。

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的搗亂行為十分困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調皮,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其實,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就會失去搗亂的興趣。

父母多關注和陪伴孩子

面對孩子的搗亂行為,我們不能單純的呵斥,責怪孩子。一定要知道,孩子為什麼要搗亂。

從媽媽與朋友的談話中,我們知道,小輝的爸爸經常不在家,但是他回來的時候,就能「管住」孩子,說明孩子在爸爸的陪伴下,不會做一些搗亂的事情。孩子是渴望得到爸爸的關愛與陪伴。

有位兒科醫生朋友告訴我,他曾經接診過一個小女孩,隔幾天就說自己不舒服:頭疼、肚子疼、手疼、腳疼。每次爸爸帶她來醫院檢查的時候,卻什麼病也查不出來。



後來那位醫生朋友關注到一個問題,小女孩的媽媽從來沒有帶她來醫院看病過。一次,他詢問了孩子爸爸相關情況才知道,小女孩的媽媽在另一個城市工作,經常2、3個月才能回來一次。

朋友建議,讓孩子的媽媽多抽一些時間陪陪孩子,也許情況會好一些。小女孩的爸爸回家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孩的媽媽,他們決定,為了讓媽媽多陪陪孩子,給家裡添置一輛汽車,這樣,媽媽就可以每天下班之後開車回家了。

自從媽媽開始每天回家之後,小女孩再也沒有發生無緣無故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了。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小獅子的故事:草原上有一隻小獅子,他正在玩捉蝴蝶。小獅子心想:「這也太無聊了,我去看看其他小夥伴們現在在做什麼吧。」

小獅子來到森林體育場上,看到了正在踢球的小斑馬和梅花鹿,還有水牛哥哥它們,小獅子心裡難受極了,他想:「小夥伴們踢球都沒有找我一起玩,我該怎麼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呢?」於是,當皮球被小斑馬踢出來之後,小獅子趕緊上前把皮球搶走了。大家都在後面追著喊:「小獅子,你這個壞蛋,把皮球還給我們!」但是沒有誰能追得上小獅子。

小獅子看到大家說自己是壞蛋,跑得更快了,他心想:「我不要把皮球還給你們了,誰讓你們不帶我一起玩球,還說我是壞蛋呢。」

小獅子一開始本來是想通過帶走皮球來引起小夥伴們的注意,所以一開始他跑得是很慢的,但是當小夥伴們給小獅子貼標籤,叫他「壞蛋」的時候,小獅子就開始跑得很快,不讓小夥伴追到了。小夥伴對小獅子貼標籤,小獅子就從內心認定「壞蛋」要做的事,把別人給他的標籤坐實。

在媽媽的朋友誇讚小輝的時候,媽媽不僅不認可,還給小輝貼標籤,說孩子整天「調皮搗蛋」,原本乖乖站在一旁的小輝,聽到之後,便開始在商店搗亂起來。也是一種「既然你說我調皮,那我就調皮給你看」的心理。



爸爸媽媽們不要總是當著別人的面批評孩子,也儘量不要講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說自己的孩子很差勁之類的話,這樣很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也會讓孩子產生疑問:爸爸媽媽愛我嗎?

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引導教育

孩子在搗亂時,他們到底在想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們去耐心發現,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當然,孩子還不太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然也不會使用搗亂的行為這一招。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想法。



比如,在給孩子講《小獅子》的故事時,就可以詢問孩子:「寶貝,你認為小獅子做得對嗎?」,並且家長要學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小獅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告訴孩子:「其實小獅子不是想要搶走小夥伴們的皮球,他是希望小夥伴們和他一起玩是嗎?而且,最後因為小夥伴們說他是大壞蛋,小獅子才跑了,不把皮球還給小朋友們了,是嗎?寶貝搗亂的時候,是不是也不是故意的,是想爸爸媽媽陪你玩對不對?那下次你可以直接告訴爸爸媽媽,不要學小獅子這樣好不好,不然爸爸媽媽不知道你想做什麼呀。」

在家長的引導和簡單的提問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大賽爸爸說

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多關心孩子的狀態,多跟孩子交流溝通,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傾聽他們的要求,進行合理的引導,讓他們懂得父母是愛自己,關心自己的,讓他們及時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和關注,同時也要教育和引導孩子保持正確的行為。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孩子「搗亂」要不要幹涉?
    我們一定都經歷過這樣一種場景,孩子一個人在安靜的玩,即不粘人,也沒有發出多大的動靜,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想去看看孩子到底在幹什麼? 結果發現,孩子會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東西丟的滿地都是,玩具也是散落一地,或者孩子如果觸碰了我們的「底線」,看到這樣一番場景,有沒有想對孩子大發雷霆?
  • 孩子為何喜歡在父母面前調皮搗亂?知道了背後原因,你還會兇嗎
    見媽媽沒搭理她仍繼續埋頭打掃,她又拽著媽媽裙角說到:「媽媽,你理理我嘛,你都好久沒陪我玩了」。孩子有時的搗亂,可能是想依戀父母了隔壁鄰居家的孩子搗亂的行為,只是想要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媽媽誇獎一句,哪怕一句相信孩子也會高興很久。處在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特別強,一般他們看到了什麼好玩的東西,都想著去弄一遍給父母看看。
  • 孩子故意「搗亂」,可能另有內情
    ,他們對外界無比好奇,而搗亂可能是他們探索、了解外界的一種形式。有研究證實,「精力過剩」的孩子體內有一種內分泌腺素——腎上腺素的成分會明顯高於普通孩子。此時父母只要正確引導,等孩子長大就會懂得自我調節。
  • 書評:扮失明謊遭勒索、搗亂,孩子花式求關注,你注意到了嗎?
    原來,自從媽媽生了二胎後,對他的關心就越來越少了,之前孩子也試過不寫作業,想引起關注,可是收效甚微。他才不得已想到這樣一個「餿主意」。以上兩個孩子的表現,就是一種典型的「求關注」的心態。如果一個5歲的孩子想求得父母的關注,他不一定會扮演瞎眼,或者離家出走,因為他們的能力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但是他們一定會通過各種哭鬧搗蛋的方式,來獲取父母的關注,而父母可能往往並不知道他們背後的心思。
  • 孩子喜歡「搗亂」怎麼辦?
    大家可能都發現了一個現象,孩子半歲以後,就開始有了各種「搗亂」的行為:亂撕、亂摳、亂扔、……很多家長也因此開啟了「吼娃」之路,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吼娃」場景越演越烈……這些看似搗亂的行為,咱們又該不該制止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半歲是孩子手指精細練習的高速期,半歲以後的孩子,他們喜歡用觸摸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咱們不僅不應該制止,反而應該支持,這裡所說的支持,並非支持孩子搗亂,而是支持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性。
  • 媽媽倒立練瑜伽,寶寶突然搗亂,下意識的動作,老爸也沒眼看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小時候好奇心都很強,可能會突然「搗亂」。對此家長要及早做好準備,否則可能會被孩子突襲。最近網上有位媽媽火了,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因為生養了寶寶之後,導致自己的體型發福不少。這天好不容易擺脫了吵人的小鬼,於是就在房間裡練起了瑜伽。
  • 搗亂造句和解釋_搗亂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搗亂(dǎo luàn)。近義詞有:擾亂,破壞。反義詞有:安分。擾亂;破壞。[毛澤東《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再則使用若干兵力於敵人後方,其威力特別強大,因為搗亂了敵人的運輸線和根據地。」]找麻煩。[張恨水《啼笑因緣》:「你若不回去,那就是存心和我搗亂了。」]
  • 如何對待孩子刻意"吸引父母"的行為?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34;注意的舉動。對於孩子這種持續引起父母關注的行為,父母需要細緻耐心地觀察,發覺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需求,留心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軌跡,尤其是學齡前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助於父母把握孩子的心理走向,引導孩子正常的行為。
  • 孩子喜歡不分場合搗亂,我該怎麼辦?
    孩子到了反抗期,總是故意搗亂,不是翻騰鞋櫃把所有鞋子都扔出來,便是在牆上到處亂塗亂畫。一旦他做出故意搗亂的行為,父母便會責罵,他反而變得更興奮。第一反抗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孩子的這一時期能否順利度過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 孩子:整體認讀音節最會搗亂!你也來試試吧
    最近,老師在複習拼音部分,我向做老師的閨蜜要了幾份一年級語文口試試卷給孩子練習,孩子的這份一年級語文口試試卷得了98分,孩子說:媽媽,整體認讀音節最會搗亂!不然我就是100分!現在,我就把這份一年級口語試卷分享給大家,你也來試試吧!
  • 孩子用搗亂求關注?羅森塔爾、瓦拉赫效應和SFBT技術可以幫您解困
    她問孩子,為什麼上課不聽課,要搗亂,孩子說老師無視她,都不叫她回答問題,有時一個眼神都沒給她。朋友說:「」我反覆跟她講,一個班這麼多孩子,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你。大家不都在認真聽課,寫作業嗎,你怎麼就不能安靜地聽課學習呢?也告訴她別太在意老師在不在意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但是說了好像也沒什麼用。」這讓我想起之前輔導過的一個四年級男孩。這個孩子平時不太合群,看著蔫蔫的。
  • 當孩子想吸引你的注意力時,會做出什麼舉動,父母應該如何對待?
    先舉個例子,四歲的小靜叫著;&34;她剛學會鼓起勇氣跳入泳池較淺的地方,母親不斷鼓掌鼓勵,小靜是以正面的方式吸引母親的注意。當天下午,母親的一個朋友打電話來,母親非常專注地講電話。小靜拉拉母親的袖子想引起她的注意,拉了幾回,母親說:&34;說完便回頭繼續講她的電話,好一會兒她沒注意屋裡出奇的安靜。
  • 孩子在這3個地方不停搗亂,證明孩子越聰明,父母不要瞎收拾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寶媽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喜歡亂扔東西,各種搗亂,不管自己說過多少遍,或者教育過多少次,孩子總是不聽,常常是剛收拾好的客廳臥室,轉眼就亂了,這也讓不少的寶媽氣憤,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還得收拾家務,怎麼孩子就不能心疼一下自己,給自己減少一點的忙碌的時間,或者自己學會怎麼收拾。
  • 孩子經常插話,並非是故意搗亂,家長別隨意讓他們閉嘴
    每次家中來客人,我都想在他們面前表現一番,提升自己的&34;。然而每次準備加入談話時,父母都會冷冷地說一句:&34;進階為家長之後,對於孩子的插話行為,我也選擇了零容忍的態度。想必很多朋友都不喜歡孩子隨意插話,畢竟這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有些性格暴躁的家長會大聲責罵孩子,讓其閉嘴。
  • 剛收拾家務,孩子立刻搗亂?收下這張「家務清單」,孩子愛上家務
    但事實上,能夠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孩子其實並不在少數,而且,這些孩子並不是被強制性的被家長命令著去做家務,而是非常樂意的,心甘情願的去做家務。剛收拾家務,孩子立刻搗亂?收下這張「家務清單」,孩子愛上家務孩子的天性活潑,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每當家長想要打掃衛生的時候,孩子就像貓咪看到了逗貓棒一樣興奮,他會不停的搗亂,仿佛就像是在不停的刷存在感。
  • 校園男生 如何吸引暗戀的女生的?
    俗話說:世間萬物皆有聯繫,這份聯繫可以是親人、好友、利益等多種維繫的關係,但都有一種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尤其是在異性兩人接觸交往中,只有對方心裡有你 牽掛你,才會想到隨時聯繫你,這樣的人要懂得珍惜,否則當久而久之不願聯繫了,說明這份牽掛也就逐漸不再了,往往喜歡和你對著幹,老是抬槓,關注你,吸引你的注意,看似欺負你卻也關心你的人,就是想和你多接觸聯繫。▼在嗎?▼早哇。晚安。▼你在幹嘛呢?
  • 故意忽視屬於冷暴力,但它卻是調皮孩子的剋星,專治不良行為
    如果小飛不想學習,想離開教室,讓小飛去辦公室,豈不是正和他意。但問題出在有的孩子想要得到的是過度關注。他們用一種令人煩惱的方法來尋求歸屬感,在孩子看來「只有得到別人的關注,他才有歸屬感。」對於過分關注的孩子來說,引導他們用建設性的方法來尋求關注,獲得歸屬感是很有必要的。
  • 「不給糖就搗亂」萬聖節小知識 南瓜、糖和蘋果
    如今萬聖節已經漸漸失去了「鬼節」的意味,而成為一種全球的「流行文化」。  萬聖節幹點啥  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等,有說法是「不給糖就搗亂」,不給糖,小鬼們就給你搗亂……  而成人,則以鬼怪裝扮來相互娛樂。
  • 是誰在搗亂?
    調皮的農夫故意遮擋了動物們的大部份身體,只露出了很小的一部分來,孩子們看著被遮擋著的動物,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後的大聲回答著:是大奶牛、是黑貓、是可愛的鴨子、是………    課堂上的氣氛熱烈而有序,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點燃了起來,農夫繼續唱著歌又帶著孩子們來到了他的農場。    咦!Where are my animals?
  • 孩子學大人口氣講話,總想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家長你頭疼嗎?
    瑾璇在家總學著大人的口氣說話,也總要拿出些什麼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家長你頭疼嗎?家訪是一個簡單直接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形式。那還是小班家訪的時候,剛到瑾璇家門口,就聽到狗狗的叫聲,大班趕緊嚇地躲在我身後。來開門的就是瑾璇,看到老師這麼怕狗,她急忙坐在了狗狗身上,不讓狗狗靠近我們,還有模有樣地開始訓起了它:「叫儂再叫!哼!伐歡喜儂了!」還揮拳想去「教訓」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