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號你看錯是粗心,孩子真不是 | 一年級上(三): 10以內的加減法

2021-02-12 古今育兒

一二年級是小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習興趣建立的關鍵時期,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會問「為什麼要學習?」卻從來不問「為什麼要玩?」希望通過將一二年級的課本學習與遊戲和生活相結合,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希望通過我的拙見給各位繁忙的爸媽提供一些幫助。

一年級上學期主要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減法、分類與比較、位置、簡單圖形認識。今天我們主要分享第三模塊的陪讀學習。

第三 模塊 

10以內的加減法

(1)「+」「-」符號

10以內的加減法是在數數和數的拆分基礎上加入了「+」「-」符號,小朋友在做相關題時還會出現速度慢、算錯的問題。

算錯有一個原因是將「+」「-」符號看錯,在上面這種題型中不容易出現看錯,但在進行專項口算練習時容易出錯,也許你會說在有限的時間內,密密麻麻的幾十道題,排列又特別緊密,孩子算錯就是粗心吧,但金魚認為不是粗心,家長如果做同樣計算題會算錯,那才叫粗心。而小朋友會看錯「+」「-」是因為他們接觸時間短,練習少。主要有下面兩種看錯情況:

1)、定義不牢固

如果前面一道口算題是減法,而小朋友將「-」看成「+」,可排除慣性思維,很可能是因為小朋友對「+」比較熟悉,在大腦裡先入為主,除了多練習口算題之外,家長還可以協助小朋友從「-」定義入手,讓其加深對減法的理解。減法另一種表述就是拿走(take away),在桌子上擺著10個蘋果,讓小朋友拿走1個,媽媽在跟小朋友對話時,可說:「你拿走1個蘋果,媽媽這減少了幾個呀?」、「還剩下幾個呀?」「你能列一個算式給媽媽看嗎?」。同理,小朋友將「+」看成「-」時多,那麼屬於後入為主,對先前「+」有待加強。

2)、慣性思維

如果前面一道題是加法,後面一道題,小朋友將減法看成加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慣性思維。解決慣性思維,除了讓小朋友做練習題之外,金魚想到最簡單的就是跟小朋友多做「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如果您有什麼好的讓小朋友突破習慣思維的遊戲也歡迎下方留言,一起學習。

口算沒有別的密碼,多練習,不管是紙面上還是生活中。

刷題小心機:可以讓小朋友出題考家長,家長可以在中間題目算錯一道,讓小朋友給判斷對錯,這樣既鍛鍊了計算能力,又養成做題檢查的好習慣。

金魚想了幾個加入「+」「-」符號的小遊戲來解決小朋友的定義不牢固和慣性思維:

1、存錢罐2種玩法:

1)在存錢罐裡放入10個硬幣,當小朋友搖下一次硬幣時,記下硬幣數,然後讓小朋友列減法算式並寫出結果,小朋友可自己數存錢罐裡的數目來驗證自己的計算是否準確。如果每次搖出的硬幣數比較少,也可以將存錢罐裡的數目當作減數。

2)在存錢罐裡放入10個硬幣,讓小朋友搖出硬幣,分別記下存錢罐裡剩下的和搖出的硬幣數目,這時還不知道是加還是減,可以讓小朋友拋分別「+」「-」符號的紙盤來決定加減。

2、抽獎:自製兩個抽獎箱,將數字0-10寫兩遍,一一剪成小紙條,然後將這22個紙條塞進A抽獎箱,將「+」「-」符號寫成2個小紙條放進另外B抽獎箱。讓小朋友從A抽獎箱裡抽取兩個數字,再從B抽獎箱裡抽取是「+」還是「-」來列算式計算。

當抽出兩個數字時,如果是減法,由於還沒引入負數概念,家長可讓小朋友自己說是大數減去小數還是小數減去大數,更好理解減法意義。

3、翻牌:將紙牌1-10背面朝上,自製「+」「和個「-」的紙牌反扣在桌子上,從紙牌中抽取任意兩張紙牌,然後從符號組任意抽取一張紙牌,讓小朋友列算式。

4、手指:媽媽和孩子先剪刀石頭布,誰贏了,誰來決定是加還是減,然後再分別用手指伸出自己想出的數,讓小朋友列算式計算。

5、骰子:如果練習8的加減,就8當作被減數,將骰子投出來的數當作減數,也可以自制一個加減符號骰子,選擇加法算式或者減法算式,也可以搭配前面4種玩法的加減符號選擇方法來玩。 

6、抓豆子:在兩個碗裡分別裝上10個豆子,媽媽和孩子分別從自己的碗裡隨意抓取豆子,然後搭配前面4種玩法的加減符號選擇方法來玩,讓孩子列算式計算結果。

8、轉盤:製作一個數字旋轉圓盤,旋轉兩次,分別記下數字,然後搭配前面4種玩法的加減符號選擇方法來玩,讓孩子列算式計算結果。

8、開超市:將家裡的小玩具標上10以內的價錢,然後給孩子10元、5元,讓孩子去超市買東西,每次要問孩子剩下多少錢?

小米是個普娃,金魚是個普媽,如您不嫌棄,我們一起溫和雞娃,告別雞飛狗跳,如果您覺得金魚分享有益,歡迎轉發朋友圈或點個「在看」。

歡迎加入金魚媽媽組建的育兒讀書群,我們一起聊聊娃兒。

相關焦點

  • 談談把加減號看錯等計算低級錯誤
    低年級孩子的常見問題: 把加減號看錯。吼過打過,可是仍不見效,怎麼辦?
  • Python教學-自動生成10以內的加減法
    今天在興趣小組課上,我給學生講了一個需求:小明有個一年級的女兒,她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小明老師說,小明學習還可以,但計算速度太慢,需要多加練習,希望家長給孩子出一點10以內的加減法,小明爸爸想,這還不簡單,結果一上手才發現,出題還沒解題快,既要出題,還要檢查,出題的還在抓耳撓腮出,偶爾還會出錯題,得數竟然超過10,解題的在一邊喝著汽水看電視,偶爾會指指點點。
  • 一年級數學拆分法與湊十法,10和20以內的加減法竅門匯總
    一九10,二八10,三七10,四六10,五五10,六四10,七三10,八二10,九一10;10的組成共九句。湊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二、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孩子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 怎樣才能讓一二年級的孩子更快更準的算出百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
    怎樣才能讓一二年級的孩子更快更準的算出百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1、什麼是加減混合運算?2、它主要也有哪些形式?3、計算過程有什麼要注意?10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主要是:三個及以上數的運算。孩子都有一個偷懶的心裡,看見容易的會先算,比如35-12+8,這道題目應該從左往右的計算,小朋友知道湊十法,一看到12+8,就先算了,結果就錯了。這是粗心嗎?是的!因此家長、老師一定要先提醒小朋友,按運算規則計算。
  • 家長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
    小學一年級學生一整年的時間在數與代數方面主要就是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是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也是今後繼續學習加減法的基礎,所以要非常重視。如果細分的話20以內加減法包括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退位減法。
  • 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單元檢測分析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年級第六單元試卷,看看你家孩子能得多少分。這一張試卷總體難度不大,但計算量特別大,做題時需要細心加耐心。一起來看看這張試卷吧!第一題,其實就是直接寫得數。簡單的兩位數和一位數,以及兩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減法。這類題較難的就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一(10以內加法)
    上一篇「加減法啟蒙系列之前期準備」中,我根據我們的啟蒙經歷,結合「幼兒數學核心概念」的相關理論指導,梳理了在給孩子加減法啟蒙前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有家長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啟蒙思路,我認為只要最終的效果是理想的,那過程都是可以相互借鑑的。對於數學,我秉承「先理解,再拓展,最後總結」的原則。
  • 破十法——一年級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不用再掰手指頭了
    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加減是基礎,因為這關係到孩子以後學習豎式運算時候的速度以及準確度,而20以內的加減,主要難點在於如何快速準確的得到得數。前幾天講了湊十法,今天講一講破十法。破十法是一種計算方法,即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例如 15-9 ,先把15分成10和5,即破十法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把10-9得到的1再與前面的5加到一起破十法一般是退位減法使用,破十法口訣:看大數,分出10,減小數,加剩數。
  • 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之後的所有運算都是建立在20以內加減運算的基礎之上,20以內加減運算的熟練度將直接更複雜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
  • 一年級數學上冊: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竅門,鞏固好基礎,可列印!
    學習10和20以內的加減法竅門學習10以內數加減法的方法1、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2、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 一年級數學下:2000道加減口算題,給孩子成績提升用,一天100道
    一年級數學下:2000道加減口算題,給孩子成績提升用,一天100道,成績直上95!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學習數學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而一年級屬於數學入門階段,口算難度只限於20以內的加減運算。但是就算20以內的加減運算,也存在兩個大難點:一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個是上學期的難點,一個是本學期開頭的難點。即便這兩個難點都已經學完,但還是有孩子會混淆出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孩子們會用「湊十法」進行計算,那麼,20以內的退位減法能行嗎?當然不行,相反要採用與「湊十法」相對應的「破十法」。
  • 馬上要上小學了,10以內的加減法還不會怎麼辦?
    因為孩子明年要上小學了,所以關注了一些同齡孩子的爸媽圈子。發現在教孩子幼升小的數學上,焦慮的爸媽還真不少:其實,我特別能理解,因為家裡同樣有一個,哦不對,是一對慢半拍的小學預備役隊員別人家能流利背唐詩的時候,他們話都說不清楚;別人家能用英語打招呼的時候,他們24個英文字母都沒開始學;別人能做10以內的加減了,他們數數還是數不過5(是真的數不過5,到了5就會神奇地自動從1開始數)。但是現在,雖然速度一般,但是他們可以獨立完成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了。
  • 二上數學計算拉練:連加連減+加減混合+100以內加減法的簡單應用
    上篇文章我們分享了兩位數加減兩位的筆算和口算練習。不知道大家練習的怎麼樣了?有的家長反應沒有答案,今天告訴大家一個方法現在有很多的檢查作業神奇,拍照就可以出答案,比如百度的作業幫。那麼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二年級上的計算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簡單的100以內加減法的應用。連加法比簡單的加法要難一些,主要是孩子要先計算第一部,然後用結果再去加第三個數,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在第一部出錯,那沒這道題就錯了。所以還是要強調計算仔細認真,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 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二(10以內減法)
    這是我加減法啟蒙的第三篇,前兩篇著重介紹了「加減法啟蒙的前期準備」以及「10以內加法啟蒙的實操經驗」,今天分享一些「10以內減法」的啟蒙心得。提到減法,可能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孩子順利的學會了加法,沒成想,卻止步於減法。好容易明白了減法,可無論怎麼練習,都不如加法算的快,最重要的是找不到突破口。
  • 小孩還在「掰手指」計算10以內加減?推薦一個有趣有效的算術遊戲
    你的孩子是否還在「掰手指頭」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是不是老師組織的5分鐘測試:100道10以內加減法題,你的小孩因為要放下鉛筆,掰手指頭算出答案,再用鉛筆寫出答案,浪費了大量時間而只完成一半不到的計算題?
  • 二數上:《100以內的加減法》整理複習,快收藏,別猶豫
    《100以內的加減法》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的內容,本節小隴老師整理推送的是這章內容的複習整理,快替孩子收藏了,別猶豫。加法有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減法有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尤其是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小朋友們出錯率很高,不是把進的一位忘加了,就是把退的位忘減了,最後肯定是出錯唄。小隴老師整理的這節100以內的加減法整理複習涉及內容全面,同時後面還配有練習題,幫孩子全面掌握該內容,不再出錯。
  • 想要孩子6歲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別錯過
    100以內的加減法,那麼在他幼小過渡或者是在上小學之後,我不就能省下不少心嗎! 一開始,十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家二寶學的還是很快的,可是加大難度到2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遇到問題了,這樣的加減法多一位孩子就完全糊塗了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堅持這4個方法,你家孩子也能行
    、十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都是幼兒園老師教會的。可想而知,當我在書店看見小學的入學考試是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有多麼震驚。6歲的孩子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身邊的確就有這樣的孩子。當時我還認為這樣教孩子著實是有點太早了。但現在看來的確是一種趨勢。我詢問過那位寶媽,並沒有逼孩子去學數學,也沒有過早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關鍵在於掌握正確的啟蒙方法。
  • 解鎖計算技能,10以內的加減是基礎
    1加減運算的基礎我覺得所有的運算基礎來源於10以內的加減。只要把10以內的加減搞通透了,大數的運算就很容易上手。不信?聽我一一道來。20以內的加減,一般運用「湊10法」做加法,「破10法」做減法,湊10和破10的本質不就是10以內的加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