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從貝寧向英國追索青銅器說起:是歸還被盜文物的時候了

2020-12-18 澎湃新聞

近日,在貝寧王室成員提起對「貝寧青銅器」的追索後,英國一博物館(Bristol Museum & Art Gallery)表示願意考慮將館藏的一件青銅文物歸還貝寧。

貝寧青銅器原本是貝寧王國(現奈及利亞南部)王宮內的裝飾,在1897年英國的一次軍事遠徵中被掠奪走大部分。現在,它們分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

作為與希臘

埃爾金大理石雕一樣備受關注的流失文物案例,

自1960年代以來,奈及利亞就一再呼籲返還。西方學者此前曾撰文稱,現在是博物館該歸還被盜文物的時候了。

貝寧青銅雕塑

英國布里斯托博物館與美術館藏

英國布里斯托博物館與美術館(Bristol Museum & Art Gallery)日前表示,在西非國家王室成員提出上訴後,它們願意考慮將館藏的一件青銅文物歸還貝寧。

據英國BBC報導,該件青銅雕塑是1897年英軍入侵貝寧城期間被掠奪走的數千件作品之一,目前存放在英格蘭西部的布里斯托博物館。這是一件刻畫精細的青銅半身像。雖未經估價,但與之相似的雕塑曾以超過一百萬英鎊出售。

貝寧王室的埃登阿肯祖阿(Edun Akenzua)王子在接受BBC採訪時,呼籲布里斯托博物館歸還這件19世紀晚期的貝寧青銅雕塑。他談到雕塑時說:「它們最初不是作為博物館的陳列品製造的。」

貝寧青銅器由數千件銘牌和雕塑組成,原本是貝寧王國(現奈及利亞南部)王宮內的裝飾,在1897年英國的一次軍事遠徵中被掠奪走大部分。現在,它們分藏在歐洲和北美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

貝寧青銅器

大英博物館藏

自1960年代以來, 奈及利亞一再呼籲返還。關於貝寧青銅器的追索已經和埃爾金大理石雕一併成為國際上最受關注的流失文物案例。

包括大英博物館在內的歐洲主要博物館組成的「貝寧對話小組」(Benin Dialogue Group)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結束這一數十年的爭端。2018年10月份在荷蘭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奈及利亞的代表和來自德國、奧地利、荷蘭、瑞典、英國的主要博物館的領導人組成的「貝寧對話小組」(Benin Dialogue Group)通過一項協議,該協議同意將使貝寧青銅器歷史收藏中的「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暫時歸還,以便為2021年奈及利亞新建的貝寧皇家博物館提供陳列展示。

西方律師、學者,《誰擁有歷史?埃爾金的戰利品和返還掠奪寶藏的案例》("Who Owns History? Elgin's Loot and the Case for Returning Plundered Treasure,")一書的作者傑弗裡·羅伯遜(Geoffrey Robertson)在CNN刊文稱,西方的博物館被迫切要求歸還被盜文物,這些文物包括被19世紀西方殖民者、傳教士和駐外大使非法掠奪的殖民地國家的文化遺產。

法國巴黎蓋布朗利博物館展出的貝寧王國時期的藝術品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委託發表的一份報告(法國總統馬克龍於2018年3月委託兩名學者調研歸還法國博物館收藏的非洲文物的可能性報告,該報告於2018年11月提交愛麗舍宮)稱,不少於90%的非洲文化財產被保存在歐洲的博物館中,報告認為其中大部分必須歸還。 然而,大英博物館仍拒絕將埃爾金勳爵(Lord Elgin)帶走的另一半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塑歸還給希臘。

位於大英博物館展廳內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雕塑

傑弗裡·羅伯遜表示,在法律上,盜賊是不允許保留不義之財的,不論該件物品被盜多久,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改造過。在過去,許多文化財產被錯誤得從一些國家被攫走,這些國家現在已經獨立。他們希望這些「戰利品」可以回到它們的原產地,畢竟這些物品對那裡的人們而言意義更大。

不過包括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蓋蒂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和德國洪堡論壇等一些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博物館都將本國非法取得的珍貴遺產鎖住。他們拒絕文物返回要求,儘管許多都是在殖民侵略期間的非法所得。

1897年,英國侵略者在被燒毀的貝寧宮殿中

博物館辯稱,根據法律,目前不允許他們歸還這些文物。不管這些文物被發現的過程有多麼不合理。

傑弗裡·羅伯遜在文中認為,埃爾金甚至從來沒有提出要為希臘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塑買單,因為他知道奧斯曼帝國(當時統治雅典)永遠不會出售這些大理石雕,所以他大肆賄賂當地官員,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他的工人們卻把雕像從神廟的牆壁上拆除。現在,大英博物館謊稱埃爾金斯的行為是合法的,並拒絕讓這一古國的文化遺產中現存最精華的兩部分在新的雅典衛城博物館(Acropolis Museum)重聚,那裡才是欣賞這些文物最佳的場所。

2017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宣稱「非洲遺產不能再成為歐洲博物館的囚徒」。他正將一些貝寧青銅器送回奈及利亞。大英博物館收藏了更多,但其理事甚至拒絕討論歸還這一代表16世紀非洲文明的物證。

基督教金王冠 V&A博物館藏

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也同樣如此,它最近展出了一些從馬格達拉戰役(1868年英國軍隊遠徵阿比西尼亞期間的主要戰鬥)中掠奪來的物品,包括其館藏的基督教教皇的金皇冠。展覽僅僅指出這些是「有爭議的」。傑弗裡·羅伯遜在文中稱,「英國的館長們似乎對這些殖民暴行將寶藏帶回英國心存感激。他們給展品貼上委婉的標籤,避免招致批評。」

過去的一些殖民地現在決心收回自己流失在外的財富,馬克龍總統的宣言受到了一些非洲人士的歡迎,被認為為殖民掠奪的受害者提供了「最終的正義」。不過他的言論和行動也受到了包括V&A博物館館長在內的一些博物館界人士的抨擊。

大英博物館多年來也在忙於招架來自多國的嚴厲的文物追討。從希臘帕特農神廟的埃爾金大理石雕、來自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到原本位於貝寧王國王宮內的精美青銅器……

貝寧青銅面具 大英博物館藏

傑弗裡·羅伯遜主張博物館應當歸還殖民時期非法掠奪來的文物,但是也有例外。他認為保存好無價之寶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把它們送回飽受內戰困擾的國家或缺少保存條件的博物館則是不對的。還應剝奪那些利用歸還權來宣傳虛假歷史或以其文化名義踐踏人民權利的國家的歸還權。

傑弗裡·羅伯遜提到,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法律使這一問題更加複雜,這些法律禁止國家的博物館放棄國有財產,即使這些財產是通過盜竊或武力獲得。「這些法律都需要修改,使博物館受託人有返回文物的自由裁量權,受託人自己也將不得不作出改變。」

(本文據CNN、The Art Newspaper 綜合編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
    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整批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這批文物的回歸,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 劍橋大學同意歸還從奈及利亞搶劫的青銅公雞,中國文物何時回家?
    這是自1897年英國遠徵殖民後,首批由英國機構歸還給奈及利亞的青銅器, 這個青銅公雞來源於奈及利亞歷史上的貝寧王國,在1905年由一個學生的父親捐贈給耶穌學院。耶穌學院的負責人索尼塔·阿萊恩說:「通過對貝寧青銅的起源,以及透徹的調查了魯斯塔特對奴隸貿易的投資後,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奈及利亞藝術家,貝寧對話小組成員維克多·埃希哈曼諾爾對《衛報》表示:「無論這是多麼小的一個舉動,這都是對於歸還劫掠文物邁出的一大步。
  • 洪堡論壇博物館開幕,殖民地掠奪文物成重大爭議點
    博物館藏品之中爭議最大的,是一批原藏於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貝寧的青銅器。貝寧王國位於如今的奈及利亞南部。1897年,英國軍隊入侵貝寧城,從王宮中掠奪了幾千件藝術品,包括青銅器和象牙雕刻,後來,這些藝術品流落於歐洲各國。1960年代以來,奈及利亞政府一直致力於這些文物的返還工作。
  •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儘管埃及方面曾發出警告,稱它可能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盜走的。pharaoh /fer/:n.埃及駐英國倫敦大使館向英國外交部投訴,稱此次交易「不符合相關國際條約和公約」。inconsistent with:adj.
  • 希臘文化部:英國歸還希臘12幅被盜的宗教文物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8月8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希臘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希臘文化部發表聲明,英國方面已將12幅2005年在希臘伊庇魯斯大區一修道院被盜的珍貴文物,正式移交並歸還希臘。其中包括1幅描繪基督受洗的19世紀聖像。
  • 文物回歸:必達的終點 漫長的道路
    此前的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68件流失英國的文物歷經25年的追索,最終成功回國的消息同樣讓國人感到振奮。精美的馬首、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和明初的青瓷,在吸引著我們目光的同時也反映出我方追索文物人員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 國家文物局:考慮補償中國流失文物善意持有人
    範季融、胡盈瑩夫婦向中國捐贈的部分青銅器。 中新社發 廖攀攝當日下午,美國華裔收藏家範季融、胡盈瑩夫婦捐贈文物交接儀式在國子監舉行,其捐贈的9件秦公晉侯青銅器,均為上世紀90年代非法流失海外。單霽翔說,中國文物流失時間跨度較大,流失原因較為複雜。在文物追索工作中應當區分不同情況、綜合運用外交、法律和國際合作等多種方法。國家文物局通過近年來的文物追索實踐,已初步形成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的工作機制。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來源:海外網部分回歸文物國家文物局供圖「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 義大利返還796件中國文物 外國網友的回覆亮了
    歷經10餘年漫長追索,2019年年初,義大利法院最終作出向中方返還796件套文物藝術品的判決。這次返還是「20年來最大規模」,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報導標題中這樣強調。香港《南華早報》則指出,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現了「善意的姿態」。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國家文物局供圖,首都博物館羅徵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韋衍行)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10月20日,流失英國的68件中國文物在經過25年的追索之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此次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 英國律師:大英博物館是最大贓物接收者,應將掠奪品還給中國等國
    據英國《衛報》11月4日報導,近日一位著名人權律師指控大英博物館,稱其展出的是「盜竊所得的文化財產」。這名律師呼籲歐洲和美國的相關機構歸還從「被徵服的人民」手中奪走的財產。他批評稱,該博物館允許遊客進行非正規的「贓物欣賞之旅」,其中包括埃爾金大理石雕像、霍阿哈卡納納伊雕像、貝寧青銅器和其他被盜文物。他所提及的這些文物分別是從希臘、復活節島和奈及利亞所奪取的。羅伯遜說:「讓這些『偷盜者』如此肆意妄為,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個博物館的忍耐力有多強,如果它能洗手不幹,把埃爾金的贓物還給他們,那就更偉大了。」
  • 法國奢侈品大亨無償歸還中國四件周朝文物(組圖)
    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在歸還青銅鼠兔首之後,法國奢侈品大亨皮諾今年4月秘密向中國歸還四件屬於公元前7世紀(東周時期)的猛禽金首,沒有索要任何補償。2013年6月,皮諾家族曾無償向中國歸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國家文物局提供,攝影:羅徵案件回顧1995年2月,英國大都會警察局向中國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犯罪嫌疑人已鎖定。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我禁止出境文物。當年3月11日,英警方實施「水燭行動」,截獲嫌疑人運抵英國的大量文物。國家文物局派員赴英鑑定,確認該批文物屬於中國。
  • 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回家! 文物歸家"路在何方"?
    國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後立即開展信息收集、鑑定研究,在基本確認青銅「虎鎣」為圓明園流失文物後,數次通過多種渠道聯繫英國相關拍賣機構,希望通過協商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  4月10日,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並譴責該機構執意拍賣流失文物的行為,表示將繼續按照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開展流失文物追索。
  • 法國奢侈品大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
    網絡圖【新民晚報·新民網】昨天,有媒體爆料稱,4月至今法國已低調向中國歸還4件遭劫掠的純金文物,此次歸還的4件猛禽金首價值1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85萬元),距今歷史超過2000年。據推斷,這些文物是1992年中國甘肅省周朝貴族墓葬遭盜挖時流失的文物,中方表示,這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盜墓潮導致的大批流失文物的一部分。法國奢侈品大亨弗朗索瓦·皮諾特原先佔有著這批文物。
  • 英國主動歸還25年前流失的中國文物
    但是,國家文物局始終未放棄追索,始終與英國當局保持聯繫,希望儘快索回我國文物。直到25年的今天,文物購買人去向不明,英國方面認為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要把這批文物歸還中國。目前,68件文物已經安全回到了國內。
  • 68件文物組團歸來
    追索回國的部分文物。羅 徵攝(人民視覺)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25年跨國追索!一條「時間線」鋪開68件珍貴文物的漫漫「回家路」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這一件件流失在英國25年的中國文物回家了!在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這68件流失英國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 600件流失文物講述「回家故事」:蘇聯三次返還64冊《永樂大典》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回歸首秀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壓軸」亮相今年3月,國家文物局在獲知日本某拍賣企業擬拍賣8件疑似湖北被盜青銅器的消息後,立即會同公安、外交等相關部門開展緊鑼密鼓的追索行動,一方面通過刑事偵查調查文物被盜走私情況,另一方面與日本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協商,促使日本相關拍賣企業終止文物拍賣,敦促文物持有人將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歸還中國政府。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