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人還不聽管教 學這幾招

2020-08-01 太平洋親子網

  自己的寶寶今年3歲,在去上幼兒園之前都是比較溫順的性格,有時候在小區裡被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會搶回來的那種。

  但是上周聽老師說,寶寶最近經常在幼兒園打別的小朋友,回家我問他為什麼打別的孩子的時候,他總是顧左右而言他,要不然就是乾脆不回答。

  這位媽媽很苦擾,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自己的寶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本天使一樣的寶寶竟然學會了打人,這讓很多媽媽都很煩擾!面對動不動就打人、甚至咬人的寶寶,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嬰兒期的小寶寶打人怎麼辦?

  首先我們先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對寶寶「打人」這件事情區別對待。一般情況下,嬰兒期的寶寶打人是沒有攻擊性的。他們一般出於兩點打人。

  原因一:他們用這些動作來表達對你的關注和愛

  對的,你沒有聽錯。這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在說愛你。有時候他一起床就會爬過來「啪啪啪」打你的臉,或者用力扯你的頭髮,這都是在表達對的情深意切的愛。(雖然我也明白你很痛苦,但請不要怪他哦~)

  原因二:他們覺得你的反應很有趣

寶寶打人還不聽管教 學這幾招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這個時期的寶寶逐漸學會事物時間的因果關係。比如拍桌子就有聲音,拍媽媽的臉,媽媽就會有某種反應。

  做法:

  當寶寶打人的時候,不要給予任何表情回應(這個時候即使是生氣或痛苦的表情,寶寶也有可能覺得很好玩),或者把頭扭到一邊,家中其他人也不要大笑或做其他反應。

  所以如果你在他們打你的時候做出驚訝、發出笑聲等反應,他們都有可能覺得有趣,下次再一次鍥而不捨打你哦。

  原因三:他們有可能太興奮了

  我們大人有時候會因為過於興奮,變現得手舞足蹈。寶寶也同樣有表達激動情緒的需求。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出來,有時候就會出現了無意識下的打人表現。

  做法:

  如果寶寶繼續拍打,輕握寶寶的手,再拿起一個玩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我們家閨蜜按我說的方法做了,女兒打她臉的情況就明顯減少了,現在已經幾乎不會出現啦!同時向孩子示範認識情緒和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你可以示範,開心的時候可以一邊說「太好了」,一邊歡快地拍手。

寶寶打人還不聽管教 學這幾招

  二、幼兒期寶寶「打人」怎麼辦?

  他們一般處於一下幾點打人。

  原因一:「打人」是孩子缺乏人際交往技巧的表現

  一些寶寶「打人」是為了吸引其他小朋友關注的方式,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如何開啟互動,卻採用了別人可能害怕或者厭煩的方式。比如,跑到別的小朋友身邊拍他一下,然後笑著跑開,甚至在別人躲開後,又回來再拍一下,別的小朋友可能就會大哭起來。這下很多的父母就擔心,自家娃會不會成為讓別人家的娃「見而繞道」的熊孩子。

  與之相關的是,這樣的孩子,通常也不太明白有時候別人打他是因為生氣了,還以為那也是別人和他玩的方式,所以即使被別的小朋友打了很多次,還要黏上去和他們玩,或者以為打人是遊戲的方式,也用打人的方式來和他人「互動」。這是旁邊的大人就會誤認為兩個孩子打架了。

  這樣的孩子可能平時外出和他人互動的機會不多,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也都是平和安靜型的,孩子很少會看到激烈的場景和面部表情,所以不太理解其他小朋友生氣的表情。

  做法:

  1. 找一些繪本和視頻,結合孩子自己的交友實例,向孩子示範如何正確而友好地邀請別人和自己一起玩。對於學會說話的孩子們來說,使用語言是一個替代武力的好的建議。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說「讓我玩玩你的玩具」。

  2. 找一些表情圖片,和孩子一起看,並討論哪些表情表示對方已經生氣或不耐煩了,哪些表情表示對方很友好。

  3. 在家裡就各種場景和孩子進行情境模擬練習,比如小朋友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他的感受是怎樣的,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小朋友的表情是怎樣的。

  4. 在和小夥伴的互動實踐中鍛鍊,媽媽觀察並進行反饋式修正。

寶寶打人還不聽管教 學這幾招

  原因二:對電視、電影人物、家庭成員的模仿

  1.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會經常模仿電視裡他覺得有趣的行為。網上有家長說,孩子自從看了《某羊羊》後就喜歡拿著平底鍋敲爸爸的腦袋(可憐的爸爸)。很明顯,孩子的這種「打人」更多帶有一種模仿的性質。

  2.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動手打寶寶,孩子便會模仿大人的做法,也動手打人。

  做法:

  1. 一些含有暴力情節的動畫、電影不要常見給孩子觀看。如果在日常中出現一兩個這樣的情節,可以做好引導,也不需要避之不及。

  2. 當孩子已經出現模仿暴力行為時,應堅定地阻止他,並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媽媽覺得這樣不好玩!」如果孩子不停止,立即帶孩子停止任何的遊戲活動暫時脫離現場,再平靜地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別人會痛,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帶著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

  3. 也可以通過故事及繪本讓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對的,可以參考的兒童繪本有:《我不再打人啦》(小黃鴨習慣養成系列)、《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牙齒不是用來咬人的》、《不打人》等。

  原因三:因為搶奪資源而打人

寶寶打人還不聽管教 學這幾招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在和兄弟姐妹玩耍的時候,很可能因為一件玩具的所有而出現攻擊性的打人現象。或者在幼兒園因為和其他小朋友爭搶一個座位而打人。

  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孩子漸漸成熟,逐漸有了「物品所有權「的意識,漸漸有了「你我之分」,從這方面來講,這是孩子的成長,我們應該感到高興。

  但是就是「打人」,這個表現,我們確實應該及時教育,嚴肅對待。

  做法:

  1.正視打人的錯誤

  如果寶寶打人了,應立刻抓住打人的那隻手,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他的眼睛,讓寶寶感到自己錯了,等寶寶情緒平靜後,再和他講道理。

  不要當眾責罵或批評,而應立即制止帶孩子脫離現場。要嚴肅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可以的,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表達情感的方法,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積木,他要不回來,就打小朋友。這時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禮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請他還回來。

  需要注意的是,媽媽的言行一定要一,不可以一邊打孩子一邊說「不可以打人」,也不建議「孩子打人,就讓他嘗嘗被打的滋味」。

  2.建立同理心

  雖說我們要嚴肅對待孩子打人的事情,但是嚴肅不代表要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的。不要過分強調打人,平靜的對待孩子打人事情,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並且孩子徐匯換位思考,讓孩子體驗疼的感覺,體會到打人是疼的,你不喜歡別人這樣對你,別人也不喜歡你這樣對他。

  3.對於共同物品,要學會輪流

  從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分享和輪流意識。如果他想要別人手中的玩具,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拿著自己喜歡的玩具,走到別的小朋友面前,說「換」,試著和其他小朋友換著玩。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教會孩子等待和輪流的概念。

  原因四:家庭關係

  不良的家庭環境容易導致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如父母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父母離異、父母有犯罪史等。

  家庭關係的不和諧還表現在,家庭關係的冷漠。孩子需要通過這種「攻擊性行為」來再次獲得父母的關注。

  在總是強迫孩子,並且給孩子太多限制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同樣容易爆發攻擊性行為。

寶寶打人還不聽管教 學這幾招

  做法:

  1. 不要恐嚇孩子,避免打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恐嚇和打罵的方法對孩子的行為管理或許有一定效果,然而這是以犧牲孩子的安全感為代價的,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父母的反叛也會越來越厲害,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甚至動手打父母。

  2. 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

  在你能接受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給孩子自由選擇和自由發揮的機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試著在了解孩子感覺的基礎上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強迫。

  比如,你問孩子:「你是想現在洗澡還是五分鐘以後再洗?」孩子能感覺到他們自己做主的掌控感和快樂感,這個過程也是鍛鍊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3. 二寶家庭應兼顧兩個孩子的感受

  父母要避免忽略任何一個孩子的感受,既要考慮老大的感受,也不能矯枉過正,完全以老大為主,犧牲和老二的互動時間。建議創造機會,父母帶著老大和老二一起玩,也分別給兩個孩子獨一無二的、各自分別和爸爸媽媽獨處的親子時光。

  4. 處理好夫妻關係

  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爆發劇烈的爭吵甚至肢體衝突。如果孩子不可避免地目睹了,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為一件事有不同意見而爭吵,並不是不愛對方了,也不是因為他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學會這幾招比怒吼管用多了
    1、首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打人?來聽幾個我剛編的故事。皮皮剛一歲,這天在小區裡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他看見鄰居家的阿偉手裡有一個小汽車。他們開始探索手的用途,手可以用來吃飯,用來拿東西,當然也能用來使出一招擒拿手。2、語言發展的滯後性幼兒語言發展的一大特徵就是語言的發育落後於思維和行動能力,也就是:「寶寶心裡都懂,就是說不出口」。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找到打人的原因最重要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有原因,打人也是,如果每次寶寶打完人,父母都只是說:你怎麼打人呢?不可以打人。這樣是沒有用的,我們只有找到寶寶打人的原因,才能幫助寶寶改掉打人的壞習慣。語言發展滯後,不會表達表達能力的欠缺讓孩子容易著急,心裡想說的不會表達,於是一著急就打人,說不清楚的時候也會發脾氣打人。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為什麼2歲前寶寶喜歡打人?爸媽試用這4個辦法,這樣管教最有效
    導讀:為什麼2歲前寶寶喜歡打人?爸媽試用這4個辦法,這樣管教最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2歲前寶寶喜歡打人?爸媽試用這4個辦法,這樣管教最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才是解決問題的硬道理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小希家的男寶,今年2歲了,平時淘氣不說,還特別喜歡打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搶到手才罷手。平時,小希帶孩子在園區裡面散步,從來都是緊緊跟在娃後面,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惹出什麼事端來。一天,小希帶孩子在玩球,有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小寶寶路過。
  • 寶寶咬人、打人、推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而且很可能,當寶寶第一次學會「打人」的時候,家長是樂呵呵的、鼓勵的,這讓寶寶認為,「打人」是一件好事,所以會時不時用這種方式和家長互動。但這個時候他們的身體控制能力不夠,空間感尚未發展成熟,還不能很好的控制他們的上臂,就會有些不知輕重,所以他們的「打」並不是真的暴力。甚至嬰兒的拍打,很可能意味著「嗨,你好,我很喜歡你!」
  • 5歲孩子亂發脾氣還打人,這幾招比打罵更有用
    閨蜜家寶寶5歲了,是個女孩,今天跟我抱怨說孩子有很多壞習慣,不管怎麼跟她講道理,她都聽不進去,有時還會反手打人,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家大寶在三歲左右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進入反抗期,很多時候,她非要跟你對著幹,比如看電視看平板,總是躺著看,你跟她講道理,她總是聽不進去,還一邊哼哼唧唧的反駁我,我不耐煩的兇她了,她就開始哭,甚至有時候跟我動手,每次孩子發脾氣,我就進入了這樣的死循環,感覺無所適從。
  • 寶寶那麼可愛,怎麼能打人呢?
    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小小人」都會「打人」了嗎?問問身邊的寶媽,確實哦,這種所謂寶寶「打人」的情況,還真的是普遍存在呢!沒學會說話,先學會暴力事實上,0-3歲寶寶喜歡打人太正常了。攻擊衝動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尤其是3歲前,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有強烈的想要表達自己各種想法的需要,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經常出現打人、推人、咬人的情況。這時候家長,不能用大人的道德來評判孩子,單純的說他「學壞了」,要「改正錯誤」。應該學會一種思考習慣,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根據研究調查發現:2歲是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所以孩子才會不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的話是不對的,所以才會拒絕父母。不尊重長輩:很多孩子在兩歲的時候,開始變得不尊重長輩,這就說明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一些教訓,並且教孩子不可以不尊重長輩。
  • 正面管教|不急不吼如何對寶寶說「不」?聰明媽媽讓愛和規矩並行
    當孩子還沒有做什麼事的時候,爹媽就提前警告別出錯,這就會讓孩子有種極度不被信任的感覺,於是,孩子就越發想要證明自己。所以就會作出那些大人不允許他做的事情。一開始,媽媽在孩子面前露出難過無助的表情,孩子可能會配合,但是次數多了,招數就不好使了,而且孩子還可能認為只要自己不聽話,就能左右自己的媽媽了,後患無窮啊。情況四:馬後炮「說了多少次你都不聽,吃虧了吧?」
  • 寶寶喝水難上天?別說你還不知道這幾招
    ,有些寶寶不喝水,那是真不渴啊!看尿液顏色,這招最直觀。1、以身作則不要忽視榜樣的力量,寶寶的一言一行,生活習慣很多都是跟著大人們學的聽聽,這話誰聽了願意喝?喝也喝得心不甘情不願啊,反而會讓娃對喝水這件事越來越反感。
  • 治軍有《孫子兵法》,育兒也有兵法,這幾招你知道嗎?
    如果有別人和其他長輩在,就不建議了,不是每個人的育兒理念是一樣的,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二、調虎離山,別讓育兒演變成家庭矛盾如今兒子是愈發的調皮了,動不動就喜歡打人,我就會管教他,不然他都不知道這個打人是錯的,在他心裡還是非常好玩的遊戲,現在都不加以制止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所以孩子才會不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的話是不對的,所以才會拒絕父母。,開始變得不尊重長輩,這就說明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一些教訓,並且教孩子不可以不尊重長輩。
  • 寶寶喝水難上天?別說你還不知道這幾招!
    每天抽一個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來回答,今天就來聊聊,寶寶不愛喝水怎麼辦?瞧這位家長的描述,畫面感十足,噗水?想想就好玩兒,嘟嘟嘴呆萌的樣子真是讓人又愛又氣!會 撐寶寶又不傻,有些寶寶不喝水,那是真不渴啊!所以在讓娃喝水之前,你先看看是寶寶真缺水?還是你以為寶寶缺水?
  • 寶寶開始出現"暴力"行為,媽媽到底應該怎麼管教才最好?
    有的孩子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通過這個方式來贏得關注,但別以為孩子還小,就不怎麼管理了,很多事壞習慣就是從小開始養成的。因為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很多家庭就選擇只生養一個孩子,對孩子無比的溺愛,像爺爺奶奶這一輩的更是如此,甚至於出現父母想管教但爺爺奶奶護著不讓的情況。只要孩子一哭一鬧,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時撒潑打滾就繳械投降,沒有原則的讓他得到滿足,一步一步的退讓自己的底線。
  • 孩子一生氣就打人?這3招百試百靈!「親子育兒」
    3招糾正孩子的打人習慣第1招你也可以選擇加長,比如數到10秒,但重要的不是懲罰他,是要告訴他:如果不打人,我就會放開你。這就是標準行為的訓練法。「標準行為的訓練法」是常見的針對青少年、兒童行為矯正的訓練方法。目的是通過制止孩子當下的行為,控制他激烈的情緒,讓他有充分的時間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性,並及時糾正教化。
  • 搶玩具、打人,一歲的寶寶要怎麼管教?什麼繪本適合1歲的寶寶?
    隨著寶寶逐步步入一歲,最近我發現,她的脾氣越發的大了。經常是說上兩句就會發脾氣。出去時候碰到同月齡小夥伴就要搶玩具,打人。以至於都要變成小區一霸了!這麼個小傢伙就開始叛逆了?和小區裡同月齡的媽媽交流後發現,仿佛到了這個時候的寶寶普遍都是這個狀況。
  • 對付打人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都不對!!》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這樣的留言:「如果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孩子老動手打人該怎麼教育?」還真是,米粒媽身邊確實有很多寶寶動不動就打人,家長怎麼教育都沒用。這不,米粒媽趕緊用親身經驗來給大家支招。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你家有愛打人的寶寶嗎?由於疫情關係,我家娃一直呆在家裡。這一陣子好一些了才開始漸漸帶他出門。家裡大人如果有愛動手打人的,或是給寶寶看的視頻,動畫裡有那種打人的情節,寶寶看到後就會模仿。有一陣子給他看寶寶巴士裡一首關於西遊記的動畫,裡面的孫悟空拿著棍子打妖怪,看了幾回,我家娃就拿擀麵杖打人了,這個模仿能力沒話說。4,大人默許。當寶寶打人的時候,你不阻止他或是不理會他,那麼他就會覺得這是可以繼續做的。
  • 孩子脾氣暴躁愛打人,家長訓斥不管用,三招讓娃告別「暴力」
    原來,小明在幼兒園裡脾氣比較暴躁,這次因為搶玩具還把其他的孩子打了一頓。面對這種情況,幼兒園的老師首先是訓斥了小明一頓,不過小明在聽到老師的訓斥之後卻並沒有改正,反而感覺到特別的不服氣。最終,無能為力的老師只能把這個問題推給了爸爸。對此,爸爸也感到頭疼,為什麼自己兒子一生氣就想要動手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