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才是解決問題的硬道理

2020-12-25 十分父母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見很多2歲左右的小孩,很喜歡打人。在家裡,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外頭遇見小朋友也是經常引發矛盾。

帶娃出去的家長,覺得很不好意思,可是又管不住自家的娃。尷尬的局面不斷上演,讓家長很是糟心,紛紛求教有啥妙招,治治自家這個不安分的娃

2歲寶寶愛打人,牢牢抓住「打人敏感期」

小希家的男寶,今年2歲了,平時淘氣不說,還特別喜歡打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搶到手才罷手。

平時,小希帶孩子在園區裡面散步,從來都是緊緊跟在娃後面,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惹出什麼事端來。一天,小希帶孩子在玩球,有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小寶寶路過。

小希恰好接了一個電話,誰知自家寶竟然去拽人家嬰兒車上的搖鈴,小寶寶的母親趕緊擋在前面,幸好沒有傷到小寶寶。

那個小寶寶的媽媽,非常不高興,扔下一句,「誰家的孩子這麼沒有教養」迅速離開了。小希見兒子闖了禍,趕緊跑了過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父母如此處理,比「硬碰硬」的管教更有效

在孩子2-3歲的時候,像小希家孩子這樣的小寶非常多。這種小孩一般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得不到,就喜歡採取暴力的方式。

其實,這些愛打人的小孩是壞孩子麼,其實,不盡然。這個階段的孩子,實際上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打人敏感期」。

心理學上表示,兒童在2-3歲的時期,都會經歷這個「打人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兒童獨立意識逐漸變強,常常會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在打人敏感期表現出的一些行為,並不能說是他有暴力傾向。而是孩子內心不滿、恐懼、沒有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種家庭容易培養出打人娃

1)家長喜歡縱容孩子

有些家長,在孩子出現打人情況時,出於對孩子的寵愛,並不會制止這種行為。孩子覺得大人的是喜悅的,反而會變本加厲,逐漸就養成了愛打人的習慣。

2)家長鼓勵孩子以暴制暴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如果哪個小朋友欺負你了,記得一定要打回去。這種情況的產生,就是家長教育失當的一種表現。

3)家長一些粗暴的行為

有些家長本身脾氣比較大,喜歡採取暴力或者嚴厲的懲罰行為去管教孩子,殊不知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延遲了「打人敏感期」,孩子的性格會逐漸變得怯懦。

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1)立即採取措施

當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或者需求去打人,家長應該在第一時間制止這種行為,同時把孩子拉開,並保持嚴肅的態度,告訴孩子「打人這種行為是錯的」。

2)認真同孩子溝通

在制止了孩子打人行為後,把孩子拉到一邊,蹲下來,平視他,「剛才你是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他沒有給你,是麼」,孩子覺得你理解他了,就好溝通問題了。

3) 教會孩子與人溝通的技巧

家長此時可以耐心的告訴孩子,如何去和其他小朋友溝通。一方面可以嘗試著,同對方說,「你可以給我玩一下你的玩具麼」。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同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換著玩。如果沒有達成心願,也可以求助下家長,讓家長去協調這個事情。

家長平時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多教孩子一些溝通的技巧,這樣孩子遇見一些問題的時候,就不會直接採取「打人」這樣的方式了。

【育兒寄語】

孩子愛打人的階段,也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萌發的重要時期。如果家能長正確的引導,這個時期其實很好度過

作為孩子的父母,平時可以多同孩子交流,利用一些更為合適的方式去多多引導孩子,這對於孩子未來成長之路都具有重要意義。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現在幾歲了,你覺得愛打人的孩子,還可以採取哪些方式來管教?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鄰居小李地寶寶已經快兩歲了,但最近這孩子卻成了整個小區的名人,因為不管和誰玩小李家的寶寶總要惹出一點事端,而且還會伸手打別人。對此小區裡面的孩子也都不再和他一起玩,而小李也因此苦惱不已,他甚至猜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在兩三歲的時候喜歡胡亂打人,家人也經常摸不透,孩子有時還樂在其中。如果你聽過之前檸檬關於孩子打人的分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孩子正處於一個「打人的敏感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溝通、交往都不大熟悉,打人就會成為他的一個表達方式,家長可以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還經常打人的,就需要特別關注,並及時介入教育了。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你家有愛打人的寶寶嗎?由於疫情關係,我家娃一直呆在家裡。這一陣子好一些了才開始漸漸帶他出門。為什麼寶寶愛打人呢?1,表達情緒。2,缺少運動。我找了很多資料,看了書,問了老師,有好多人給我的答案居然都是「缺少運動」,尤其是手部運動。2歲的寶寶正是調皮搗蛋,而且還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敏感期,他現在的腦袋瓜裡全是「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想幹什麼就是什麼」,而大人們一反對他或者阻止他,他的小脾氣就上來了。然後我反思一下,發現他確實缺少足夠的運動量,精力太旺盛無處發洩。
  • 為什麼3歲前的寶寶都愛發脾氣愛打人?了解心理活動是關鍵
    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在寶寶2-3歲的時候,都會發現小寶寶好像越來越難管教了,而且小寶寶在這個時候還特別喜歡說不,一不小心就會亂發脾氣,比較喜歡打人,還經常在公共場合大聲地尖叫…有很多的媽媽都搞不懂,曾經那個乖巧可愛的寶寶,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囂張跋扈了呢?其實媽媽們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搞清楚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思維模式,才能更好地引導寶寶。
  • 為什麼3歲前的寶寶都愛發脾氣愛打人?了解心理活動是關鍵
    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在寶寶2-3歲的時候,都會發現小寶寶好像越來越難管教了,而且小寶寶在這個時候還特別喜歡說不,一不小心就會亂發脾氣,比較喜歡打人,還經常在公共場合大聲地尖叫…有很多的媽媽都搞不懂,曾經那個乖巧可愛的寶寶,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囂張跋扈了呢?
  • 孩子咬人、打人為哪般?感官敏感期到了,請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寶寶愛打人、咬人,不是孩子不學好,是孩子進入了感官敏感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這階段寶寶的打人、咬人是寶寶表示喜愛的一種方式,也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一種習慣。比如:寶寶愛打人、咬人,就會讓爸爸媽媽們感到頭疼和無奈。隨著運動能力和精細動作的發展,讓寶寶探索世界的本領進一步提升,範圍也更廣泛了。這時,寶寶了解世界的方式也逐漸從本能的聽覺、味覺、嗅覺等過渡到用眼睛看,用手口來體會。寶寶從爬行到學會行走是一個大的飛躍,寶寶從獨立行走開始,雙手就被解放了出來。
  •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愛打人的小孩就是暴力小孩嗎?他們的背後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看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一、1歲左右的寶寶為什麼打人?因為寶寶還不會說話,特別想媽媽關注他的時候,剛好他的手部動作已經可以支配得很好了,所以他就用手的語言告訴你,我需要關注。父母該如何應對?
  • 7月大的寶寶總好動手打人?寶寶正處在手的敏感期,手是他的武器
    最開始的時候,寶寶用口探索世界,什麼東西都想放到嘴裡咬一下,有時候甚至會用咬的方式「攻擊」別人。而到了寶寶6、7個月的時候,會出現手的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寶寶喜歡用手嘗試各種材質的東西。這對寶寶觸覺的能力、手的抓握控制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導致寶寶在6、7個月之後,喜歡用手去「探索」世界,也就避免不要寶寶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用手去解決。
  • 孩子在幼兒園頻繁打人,原來是進入「打人敏感期」
    很多時候,孩子打人,並非是真的愛打人,而是因為正處於「打人敏感期」,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表現那麼當孩子處於「打人敏感期」並出現打人現象時,家長首先要做好以下四點:1)對孩子的「打人」行為,不要做出過激反應孩子一旦出現「打人」的行為,父母就反應過激,對孩子嚴加管教,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
    原標題:2歲孩子愛打人,怎麼糾正?親子問答解答專家:曾春蘭,廣中醫心理專業學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荔灣區方太太問:我家兒子2歲半了,平常性格也比較暴躁,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打人,生氣的時候會打人,高興的時候也會打人。有時候,還會亂咬東西,咬人。這樣的行為,讓我很擔憂。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要談處理辦法,首先有必要大致按年齡段分一下類,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分解為「5歲以下的孩子喜歡打人」和「5歲以上的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兩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區分呢?具體而言,按照埃裡克森的兒童心智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幼兒,「自我」的概念才初形成,還沒有反思的能力,所以對他而言,有理說不清的;而5歲的孩子已有足夠的記憶能力和時間距離感,他較能透過模仿學習,較能掌握規範,較有是非對錯感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然而「孩子愛打人」並不像各位家長想的那麼簡單!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孩子用於看視頻的時間也逐漸增多,處於「模仿敏感期」的孩子認知能力低,無法判斷外界環境中暴力場面的好壞,使他們不知不覺中模仿學習了打人行為,此外,現實生活中成年人做了壞的演示或者壞的榜樣,也是孩子觀察模仿的來源。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 2.外界環境影響 模仿是人類的本能,尤其是對孩子而言,模仿是他們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完善知識結構的必經過程。
  • 孩子喜歡打人,是「打人敏感期」的專屬表現,3個方法或能改善
    其實兩歲左右的孩子正在面臨著「打人敏感期」,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及時制止孩子的一些行為,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一、孩子為什麼喜歡打人?1.父母的縱容一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問題和不好的習慣,比如打人這個習慣,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3歲的小小柏一隻手扯著球球的衣服,一隻手在搶他手裡的玩具。其次去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才不會變得措手不及。寶寶從小乖乖變成小惡魔,開始動不動打人,通常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父母應該向寶寶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靜但要清楚地告訴寶寶:「我知道你很想要那個玩具,但是我們不能打人……。」
  • 寶寶打人,怎麼辦?
    在寶貝大約1歲左右開始,一般會有打人的行為,為什麼呢?在此時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情緒控制不穩,他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時,會通過他們熟悉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例如:打人、咬人等。因為他們還不會用其他方式表達。因此,這個年齡的寶貝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孩子愛打人、扔東西,熊孩子行為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但是,為什麼不到1歲半的孩子就有攻擊性、愛打人呢?直到最近讀了這本《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我才了解到小哥哥進入了手的敏感期。如果順其自然發展,不到2歲的她就會自己獨立吃飯了,父母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吃飯問題。2歲,吃飯就能讓家長省心了。相反,一個朋友的侄子八九歲了,奶奶還會餵飯。小時候,奶奶因他不會自己吃而餵飯;長大後,奶奶心疼孫子不愛吃飯,還是堅持餵飯。八九歲了,家長依然操心孩子吃飯問題,還可能持續更久。
  • 0-3歲孩子愛咬人打人,越阻止越難糾正,這樣做才是正解
    01、正確對待孩子的口手敏感期一般來說,0-1歲的孩子正處於口手敏感期,他們用手和口來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此時的孩子喜歡咬人或者打人可能因為這樣幾種情況:一是長牙時牙齦又癢又痛,孩子會下意識地想咬人;二是孩子的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為了發洩情緒而去咬人;三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而出現的補償性反應
  • 孩子吃手、愛丟東西、甚至動手打人?孩子的動作敏感期
    孩子吃手、愛丟東西、甚至動手打人?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行為,都是他/她在用心的感受這個世界,並試圖去模仿,去通過自己的意願或表達,來感知和這個世界的關係。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儘量的不去幹擾他,避免遏制他/她思想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