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老式石庫門房子中的亭子間,位於二樓樓梯的半中間,房頂上是曬臺,樓下是放著七、八隻煤球爐的公共灶間。夏天,亭子間頂上曬臺烈日暴曬,樓下爐子燃燒熱氣上升,其熱難擋;嚴冬,北風呼嘯,冷風直灌亭子間,寒氣逼人,如在冰窟一般。
周抗當年離開杭州,離開浙大,到上海美專就讀的時候,就是住『亭子間』」,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美專西畫系學油畫,在新華藝專學音樂。也是在這裡,他接受了早期的革命思想啟蒙,接受了革命道理,最終走上了革命道路。
1953年周抗在華東師範大學成立一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
1931年9.18事變以後,他因在杭州參加學生運動、去南京請願被浙大開除學籍後,來到上海。
在上海美專就讀時,因參加學生反日遊行等活動被捕,關押在南市警察局,三個月以後,警方做出結論,他不是共產黨,只是思想激進的學生,於是由上海美專「交保釋放」,美專校長劉海粟親自到南市警察局,把他接了出來。
經過這次關押,他對中國共產黨有了初步了解,開始主動接近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恰在此時,上海地下黨組織派出兩名地下黨員,住進了他的「亭子間」,啟發他的思想覺悟,引導他向黨組織靠攏,經過半個多月的引導啟發,隱晦的向他提出加入組織的意思。
1935年周抗與他的學生駱佔一合影
由於對黨的理解還很膚淺,思想中小資產階級情調還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當地下黨的同志建議他加入黨組織的時候,他竟然說,我是學油畫的,將來會成為畫家,共產黨好,我願意聽黨的話,跟共產黨走!但是,藝術家應該不屬於任何黨派,我還是不加入為好。
就這樣派駐他身邊的兩人,覺得發展加入組織時機尚不成熟,便離開了亭子間,不再與他聯繫。待到他醒悟過來,再要求加入黨組織的時候,回復總是」還要考驗考驗「。
一九三四年新華藝專畢業以後,周抗間或到浙江各地中小學校任教。據他的學生駱佔一回憶,1936至1937交替的某年月日晚上曾為老師傳遞情報。
一九三七年初回到家鄉紹興府諸暨縣,自費組織「薴羅劇團」,自編自演抗日劇,宣傳抗日救亡。
1937年春天,黨領導的抗敵後援會流動劇團到達諸暨,在流動劇團抗日熱情感召下,周抗率領薴羅劇團全體人員,攜帶劇團全部布景、道具等資產參加了流動劇團,成了劉保羅同志(劇團黨的負責人)編劇、排戲、演出的得力助手,劉保羅也成為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的引路人。
周抗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的油畫《靜物▪桃花》
其間,流動劇團黨組織與國民黨諸暨縣黨部在抗戰宣傳問題上的鬥爭中,周抗因是諸暨名門望族,國民黨方面時常會給一些面子,不敢太過放肆,為劇團開展宣傳演出工作帶來了很多方便。
當年晚些時候,受黨派遣,流動劇團入皖支援國民革命軍第21集團軍進行武漢保衛戰和長沙保衛戰,周抗隨團入皖。這之後因病在湖北武漢養病期間,因為到湖南長沙看望逃難的母親,錯過了赴武漢與他匯合 的劉保羅等人、兵站接他的卡車,從此與流動劇團失去了聯繫,從此也告別了舞臺表演藝術,反倒成就了一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和哲學家。此是後話。
七.七事變以後,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他拿著湖南長沙新四軍辦事處主任龍潛同志給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主任張濤的介紹信,帶著弟弟、妹妹,從湖南長沙步行到重慶,由周恩來同志親自批准加入了八路軍,隨同第十八集團軍護士大隊,千裡跋涉奔赴革命聖地延安。
到延安後,進入抗日軍政大學,抗大畢業後留校,從宣傳幹事改行成為政治教員,193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1932年上海灘的亭子間,到延安抗大,再到太行山抗日前線,歷時八年之久,周抗終於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錘鍊成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