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三角形經典幾何模型,兩個內角的角平分線形成的夾角

2020-12-16 老Z講數學

老Z講數學:巧借三角形的兩條內(外)角平分線夾角的模型解決問題

這裡繼上一篇文章後繼續給大家講解三角形模型。

傳送門:初二數學三角形:必會的五種基本圖形,掌握模型讓幾何學得更輕鬆

這裡的模型是是一個三角形的兩個內角的角平分線形成的夾角,所得出的相關角的結論,我們具體來看一看。

∠D=90°+1/2∠A

結論:∠D=90°+1/2∠A

我們在這裡呢給出兩種證明方法

證明一

解:∵BD、CD為角平分線

∴∠CBD=1/2∠ABC, 

∠BCD=1/2∠ACB。

在△BCD中:

∠D=180°-(∠CBD+∠BCD)

=180°-1/2(∠ABC+∠ACB)

=180°-1/2(180°-∠A)

=180°-1/2×180°+1/2∠A

=90°+1/2∠A

證明二

解:連接AD並延長交BC於點E

∵BD、CD為角平分線

∴∠CBD=1/2∠ABC, 

∠BCD=1/2∠ACB。

∵∠BDE是△ABD的外角

∴∠BDE=∠BAD+∠ABD

=∠BAD+1/2∠ABC

同理可得∠CDE=∠CAD+1/2∠ACB

又∵∠BDC=∠BDE+∠CDE

∴∠BDC=∠BAD+1/2∠ABC+∠CAD+1/2∠ACB

=∠BAC+1/2(∠ABC+∠ACB)

=∠BAC+1/2(180°-∠BAC)

=90°+1/2∠BAC

例題應用

答案:(1)110°;(2)120°,140°;(3)∠BOC=90°+1/2∠A(4)120°

老Z講數學

相關焦點

  •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複習,三角形經典幾何模型,運用模型快速解題
    老Z講數學:三角形經典幾何模型,三角形兩個外角的角平分線模型三角形兩個外角的角平分線模型三角形兩個外角的角平分線模型三角形兩個外角的角平分線模型:∠D=90°-1/2∠A證明:1、2的分析和證明,我們還能發現三角形兩內角平分線的夾角和兩外角平分線的夾角互補,即和為180°。
  • 圖形與幾何——三角形 - STEAM新數學自媒體
    三個頂點是指相鄰兩邊的公共端點A、B、C;三條邊是指線段AB、BC、AC; 三個內角是指相鄰兩邊的夾角∠ABC、∠ACB、∠BAC。頂點分別為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三角形ABC還有四心:垂心、重心、內心、外心。
  • 初二數學《直角三角形》學習目標和經典例題,數學老師手寫教案
    初二數學北師大版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實際相當地一個複習章節,因為很多內容在以前學過的。這一章的主要知識點有四個: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等腰三角形的學習目標和典型例題已經推出,今天推出直角三角形的學習目標和經典例題。
  • 圖形與幾何——三角形
    三角形是平面幾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圖形之一。如下圖角形ABC有三個頂點、三條邊和三個內角。三個頂點是指相鄰兩邊的公共端點A、B、C;三條邊是指線段AB、BC、AC; 三個內角是指相鄰兩邊的夾角∠ABC、∠ACB、∠BAC。頂點分別為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三角形ABC還有四心:垂心、重心、內心、外心。
  • 初二數學:還在抱怨幾何證明老丟分?高分秘籍在此,速速拿去
    很多小孩在初一的時候成績還遙遙領先,到了初二成績突然就滑下來了。 因為初二的幾何證明難度相對於初一有了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而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導致在幾何證明題時沒有思路。特別是幾何輔助線的做法,往往沒有一點頭緒。
  • 初二數學《三角形》的培優提高知識點
    本文為昊南老師教學過程中製作使用的PPT,包含在《三角形》一章中培優提高的大部分知識點:1、根據多邊形的內角和、外角和求邊數;2、求多角形的內角和;3、平行線與多邊形相結合的題目;4、多邊形中的多角問題;5、多邊形中的缺角問題;6、三角形的高的應用;7、三角形的中線的應用;8、三角形的角平分線的應用;9、探究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平分線所形成的夾角
  • 角平分線策略
    遇到角平分線,需要掌握以下幾種策略:【策略一】:從角平分線的定義出發,找出角的等量及倍分關係定義1:角的平分線:從角的頂點發出的一條射線,把角分成相等的兩個部分的射線叫做角的平分線。如圖,若∠AOC=∠BOC,則OC叫做∠AOB的角平分線。
  • 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總結,值得初二的學生收藏
    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總結,分享給初二的孩子三角形是很基本的平面圖,我們上節課研究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及三邊的關係,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三角形中其他線段的知識點,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總結,分享給初二的孩子。
  • 中考複習:口訣化記憶角的平分線模型結論,幫你助力幾何模型提分
    今天我們將分享初中數學中關於「角平分線模型」的重要知識,針對於數學的學習離不開方法的總結以及模型的理解,而角平分線模型又是初中數學考試中常考的考點,希望通過本文的分享可以使得學生和老師有所感悟,本講我們主要分享「三類角平分線模型」的相關知識,主要
  • 從初二幾何全等三角形角度證明手拉手模型的12個結論
    所以必須先把上圖,這基礎的內容弄懂,理解透徹手拉手模型,在三角形全等、相似、等邊三角形判定、等腰三角形判定、截長補短、角平分線性質、四點共圓的性質與判定等幾何問題中常用。現在我們從三角形全等的角度來學習手拉手模型。手拉手模型到底有什麼用?怎麼用?
  • 八年級(初二)數學學什麼?考什麼?什麼最難?大家都知道嗎?
    對於八年級初二的同學們來說,最值得深入研究的就是三角形部分,它是整個初中幾何的基礎,三角形學不好的話中考幾何基本上就不可能學會了。後面的四邊形和圓的難點也多與三角形相關。三角形在八年級數學上冊開始學習,注意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相似、對稱等問題。難點繁多,例如將軍飲馬、建橋選址等幾何最值問題及各大幾何模型。
  • 初中數學幾何模型及構造解析
    說明:以角平分線為軸在角兩邊進行截長補短或者作邊的垂線,形成對稱全等。  說明:模型變形主要是兩個正多邊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夾角的變化、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個正方形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及兩個圖形頂點連線的中點,證明另外兩個頂點與中點所成圖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初二上學期,以角平分線為對稱軸構造全等三角形,常見輔助線之一
    在初一的時候,我們學習角平分線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為:角平分線將一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得到兩個角相等。還有一些結論,我們在前面介紹過三個結論:(1)同為內角平分線;(2)同為外角平分線;(3)一個內角一個外角平分線。
  • 初中數學幾何公式、定理總結(線、角、三角形……)146條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初中幾何公式:三角形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
  • 最全:初中數學幾何模型
    幾何是初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會在壓軸題中進行考察,而掌握幾何模型能夠為考試節省不少時間,小編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認真掌握哦~
  • 值得收藏的初中數學學習乾貨——初中數學這麼學之——初二上冊篇
    眾所周知,初二是整個學生生涯比較關鍵的一年,一方面,初二正值學生叛逆期的高峰年齡;另一方面,經過初一整年的學習,學生在基礎上拉開了一些差距,在班級和年級裡的排位基本形成,初二的知識難度會提升一個檔次,並且多了一科物理要學。初二,是進一步拉開學生檔次的一個學年,好的學生往上走,沒跟上的可能會萬劫不復!初二的數學同樣如此。
  • 數學老師手寫版,初二數學下冊《三角形的證明》複習及典型例題
    北師大版初二數學下冊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本章節主要包括四項內容: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平分線。這一內容既是新課,也是複習章節,知識點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都很重要,學完之後要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
  • 中考必備幾何模型:吃透這6類三角形幾何模型,輕鬆拿下三角形
    三角形幾何相關模型總結一、解題思路:分析圖形中各角關係,並結合三角形的角平分線與內(外)角和定理所獲得的數量關係,儘量求出「所求的角」>所在的三角形的其他兩個角的度數或者兩者和的度數,再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結果.
  • 與角平分線有關的幾何模型大全
    除了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外,在考試中角平分線通常涉及到以下常用的幾何模型,綜合性強一些,掌握常見的幾何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做題速度和效率。對角平分線常用的幾何模型和輔助線做一簡單的總結和歸納:1.三角形兩內角角平分線:
  • 初二數學,幾何題的輔助線有點難?這樣構造全等三角形原來很簡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是初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在幾何證明計算題中的運用相當廣泛,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運用全等三角形知識點解題的方法和輔助線作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ABC=∠ACB,∠A+∠ABC+∠ACB=180°,則∠ABC=∠ACB=40°;根據角平分線性質和題目中的條件:一個角的平分線把這個角分為相等的兩個角,BD是∠ABC的平分線,則∠ABD=∠CBD=∠ABC/2;根據結論:∠ABD=∠CBD=∠ABC/2,∠ABC=40°,則∠ABD=∠CB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