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減刑、假釋案件若干問題規定》(全文)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3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司法解釋選取了現階段人民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社會關注度較高、司法實踐中也容易出問題的六類減刑、假釋案件,明確要求必須開庭審理。全文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32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依法辦理減刑、假釋案件,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根據刑法第七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刑。

  第二條 「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認罪悔罪;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

  對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提出申訴的,要依法保護其申訴權利,對罪犯申訴不應不加分析地認為是不認罪悔罪。

  罪犯積極執行財產刑和履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的,可視為有認罪悔罪表現,在減刑、假釋時可以從寬掌握;確有執行、履行能力而不執行、不履行的,在減刑、假釋時應當從嚴掌握。

  第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有「立功表現」:

  (一)阻止他人實施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揭發監獄內外犯罪活動,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

  (三)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四)在生產、科研中進行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的;

  (五)在搶險救災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現突出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貢獻的。

  第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

  (一)阻止他人實施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四)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五)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六)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特別突出表現的;

  (七)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第五條 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減刑幅度為: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一般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並有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一般不超過二年有期徒刑。

  第六條 有期徒刑罪犯的減刑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為: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執行一年六個月以上方可減刑,兩次減刑之間一般應當間隔一年以上。被判處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上述規定,適當縮短起始和間隔時間。

  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起始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有期徒刑的減刑起始時間自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補充規定》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5月31日,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為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補充規定》共七條,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 最高法談修改減刑假釋規定:杜絕有權人有錢人減刑快
    ,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主要內容。最高法審監庭庭長夏道虎表示,前些年,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工作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一些「有權人」「有錢人」被判刑之後,減刑相對較快、假釋及暫予監外執行比例過高、實際服刑時間偏短,個別案件辦理違背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甚至暗藏徇私舞弊、權錢交易。《規定》的出臺,就是要進一步從實體上統一減刑、假釋案件的辦案理念、裁判尺度和執法標準。
  • 最高檢發布《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
    時間:2014年8月26日10:00  地點:最高人民檢察院電視電話會議室  內容:發布《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活動工作情況。歡迎大家出席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發布《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活動的有關情況。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最高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廳袁其國廳長。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新聞發言人張本才。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終身監禁貪賄犯不得減刑假釋
    新京報訊 (記者王夢遙)昨日,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司法解釋全文共42條,對刑罰執行過程中的減刑、假釋作了進一步明確規定。其中新增了對決定終身監禁的貪汙、受賄罪犯不得再減刑假釋的規定。《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全文)
    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2014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減刑、假釋法律監督工作,確保刑罰變更執行合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 最高法減刑假釋新規定:減為無期徒刑五年內不予減刑
    最高法減刑假釋新規定:減為無期徒刑五年內不予減刑 2016-11-,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主要內容。
  • 對我國減刑假釋制度若干問題思考
    我國現行的減刑假釋制度存在著立法分散、一些規定可操作性差、人為減刑假釋等問題,為此,筆者認為,應進一步規範減刑和假釋的條件,實行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制度,建立減刑假釋的撤銷制度,防止人為操作減刑假釋等問題發生。
  • 最高法出臺規定職務犯罪從嚴控制減刑假釋
    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有關情況。該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為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統一刑罰執行體制」的明確要求。2014年1月21日,中央政法委發布《關於嚴格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 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意見》,從「從嚴把握實體條件」「完善程序規定」「強化環節責任」「嚴懲腐敗行為」4個方面,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提出新要求、新標準。
  • 《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全文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最高法今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該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如下: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  (2016年9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93次  會議通過,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為確保依法公正辦理減刑、
  • 最高法:減刑假釋檢察院不同意法院將不受理
    減刑假釋案件一律公示,重大立功提請減刑須開庭審理……更加公開、透明,著力杜絕暗箱操作,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經公布就被公眾寄予厚望。  該司法解釋7月1日起正式實施,《法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內業對制度如何從紙上落地充滿期待。
  • 最高法:將全面實現減刑假釋案件辦理電子化
    最高法:將全面實現減刑假釋案件辦理電子化 2017-11-23 11:21: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 最高法新規:職務犯罪從嚴控制減刑假釋及監外執行
    最高法新規:職務犯罪從嚴控制減刑假釋及監外執行 原標題:   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有關情況。該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最高法提高減刑假釋門檻 拒不認罪悔罪的從嚴掌握
    最高法提高減刑假釋門檻   「刑九」施行後拒不認罪悔罪貪官一般不予減刑  對拒不認罪悔罪或不履行財產刑的原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貪汙賄賂罪犯,法院將不予假釋且一般不予減刑;被判處無期徒刑和由死緩減為無期徒刑的,執行四年以上方可減刑
  • 公開是減刑、假釋最好的防腐劑
    編者按: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引起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法律界人士對此有何評價?如何才能讓程序發揮最大的效用,令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更趨於公正透明?程序規範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什麼?本報特向對此問題有專門思考與研究的法官、律師等法律界人士約寫了此系列稿件。
  • 最高檢:兩年來糾正一批「有權人」減刑假釋不規範案件
    最高檢3日舉行「加強刑罰變更執行監督,促進雙贏多贏共贏」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刑罰變更執行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發布最高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  侯亞輝在會上介紹,刑罰執行作為刑事司法活動的最後環節,事關刑事司法功能的實現,事關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依法對刑罰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
  • 最高法發布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五)
    中新網4月28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五)》,自2019年4月29日起施行。全文如下:法釋〔2019〕7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五)(2019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66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9年4月29日起施行)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實踐,就股東權益保護等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 最高檢首次就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召開聽證會
    隨著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副廳長劉福謙的話音落下,全國檢察機關第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聽證會宣告完成。11月4日,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在江西省贛州市對罪犯餘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組織召開了一場公開聽證會。
  • 最高法:對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在減刑方面做從嚴規定
    最高法:對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在減刑方面做從嚴規定 2016-11-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最高法審監庭庭長夏道虎今日表示,對中央政法委嚴格規範減刑、假釋的規定中涉及的三類罪犯,就是職務犯罪的罪犯,金融犯罪的罪犯,黑社會組織犯罪的罪犯
  • 最高檢就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召開聽證會
    「現在,我宣布:對於江西省贛州監獄提請的服刑罪犯餘珍偉減刑意見,建議贛州監獄改為依法提請假釋,並依照有關法定程序規範辦理。」隨著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副廳長劉福謙的話音落下,全國檢察機關第一起減刑(假釋)監督案件聽證會宣告完成。
  • 令計劃被執行無期徒刑,將來可以減刑或假釋嗎?
    L案案情重大、複雜,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可以依法指定 異地起訴、審理。為什麼不公開開庭審理?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開庭審理?L計劃案涉及國家秘密,依法不公開開庭審理。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