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
「別人家的孩子」
就想到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什麼都好學生」
近日
一位被稱作「神童」
其書刊履歷引起網絡熱議
有網友上傳了刊載有岑某諾詩歌、文章印刷品。扉頁信息顯示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還在2年間出版了三本書;小小年紀已是一家雜誌社「記者」和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的負責人;她還輾轉多地演講……
其父親堅稱沒有誇大宣傳,孩子有這樣的實力!消息已經發出就得到了廣大網友一片質疑!
其實翻看岑某諾的履歷,不管是文學創作,還是演講或者當記者,不難發現背後都有其父母和家庭的影子。
目前很多家庭教育其實都在延續這樣一個育兒思路,把孩子教育成自己想像中的優秀,努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把「神童」設為孩子的培養目標。
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有的媽媽為了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就一心只讓孩子學習,將孩子的所有興趣都扼殺在「搖籃」裡。孩子喜歡聽歌,就直接把隨聲聽沒收;孩子喜歡下棋,也會想盡辦法阻擾……總之凡是與學習無關的興趣,全部都煩擾阻止。
還有一部分父母則是為了讓孩子學的更多,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沒有考慮孩子自身實際情況,就逼迫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只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大家眼中的精英。
然而這樣做的後果,往往事與願違。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提升孩子注意力才是關鍵!
長期的高壓學習,很容易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難對學習提起興趣,加大厭倦心理的產生,學習成績很難提升。
想要孩子學的好,在減少孩子的學習壓力的同時,還得是孩子自己喜歡學,樂意學,也就是得讓孩子自己有興趣,孩子學習才能更專心,更高效。
所以,一定要重視孩子注意力情況,找對方式方法,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有前途。於是,很多父母就會給孩子過高的期望、苛刻的要求,這就在無形中給他帶來了心理負擔和壓力,阻礙他注意力的培養和提高。
因此,要客觀地認識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從他的實際情況出發,降低對他的期望和要求。
要充分接納孩子的現狀,客觀地看待他的優缺點,肯定和鼓勵他的點滴進步,允許他在某些方面有小小的「瑕疵」,引導和幫助他建立積極的心態,使他能夠專心致志地學習。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比如,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維持5分鐘,我們就不能期望和要求他一下子提升至10分鐘,而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他一點點地延長注意力集中時間。
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困難,不願意面對繁瑣的事情,這時候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合理分配能力。
當孩子面對的難度比較大的事情時,他們沒有絲毫的頭緒,又缺少鑽研精神,做事的耐心程度會低很多,注意力自然也就無法集中。
在日常學習規划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將學習任務分類,從簡單到困難分配,讓孩子從簡單開始做起,一點點循序漸進,讓孩子發現其中的「奧秘」,自然就會感興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給孩子學習壓力要適度
當孩子完全沒有學習壓力時,他可能會變得不思進取;當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時,他有可能會因無法承受而出現種種問題。只有適當的學習壓力,才能激勵孩子奮進向上。
因此,我們要給孩子適度的學習壓力,使他把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比如,孩子目前的成績是班級第15名,如果讓他保持這個名次,他就不會有壓力,自然也不會有動力。
那我們不防根據他的實際水平,給他樹立一個目標,如前進一名或兩名,並鼓勵他挑戰自己,從而推動他不斷前進。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不妨多觀察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注意力是否集中,孩子積極性如何,幫助孩子適度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