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8歲時作了半首詩,父親預感她會淪為風塵女子,後來果真應驗

2020-12-17 騰訊網

有一句俗語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很淺顯,通過一個人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就能大概猜到這個人長大了之後是什麼樣的,也就是現在俗稱的「性格決定命運」。但是唐代有一個父親,根據女兒接的半首詩,就看出了女兒下半生的命運,而事實也果然如他所預料到的那樣。

唐代一位官員,叫薛鄖,他有一獨女,叫薛濤,因為只有這麼一個女兒,所以薛鄖十分寵愛她,從小就教她讀書寫字。儘管當時社會主流思想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這位父親的思想和別人的都不太一樣。一天,這位父親在庭院裡詩興大發,吟出「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的詩句,而當時只有8歲的薛濤想都沒想就接了下半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就是女兒接的這兩句詩,讓父親薛勳意識到女兒除了對詩歌創作方面具有天賦外,女兒的思想也很開放,那種「迎」「送」的字眼,顯示女兒天生張揚的性格,以後可能會落入青樓,做個風塵女子。女兒的反應讓父親隱隱擔憂著。

接著後來,為人正直的薛鄖因為說話得罪了君主,被發配到四川。一家人於是從京城長安輾轉到成都。而發配後的薛勳運氣就一直不好,不料出使南詔沾染了惡疾,不久就病逝了。只留下14歲的薛濤和她的母親。失去了家裡的主心骨,薛濤母女的生活日益艱難,而薛濤不忍心看著家裡人一步步坐著等死。只好委身去到青樓,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

薛勳的命運果然就像他父親當時預料到的那樣,成為了一名青樓女子。但是從小就會吟詩作賦的她,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青樓女子。

貞元元年(785年),當時的中書令韋皋出使劍南西川節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韋皋聽說薛濤的才能,把她叫到桌前,當眾即興寫出一首詩。而從小見過大場面的薛濤並不畏懼,她從容地接過紙筆,寫出「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的詩句。韋皋看後讚不絕口,從此薛濤成為韋皋身邊的紅人。

後來薛濤因為出色的才能,被韋皋舉薦做女校書,不過因為舊俗規定,她還是沒能成為正式的校書。而後的薛濤雖然身為樂籍,但是和當時的多位文人有過接觸,比如白居易、元稹。她和元稹有過三個月的戀情,這段戀情影響薛濤終身,她也因此發明了影響後世的薛濤名箋,這種信紙是適合寫情詩的時候用,是為桃紅色的。

後人對於薛濤的評價很高,稱她為堪比卓文君的才女,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也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她流傳至今的詩作有90多首,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女詩人。雖然最後薛濤是淪為了一位青樓女子,但是因為她的才情,也過上了很好的生活。所以古人說的那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是對的。

相關焦點

  • 這首宋詞,是一位風塵女子所作,她許下了五個心願
    但是,那些青樓女子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卻很少有詩歌描寫。這首南宋無名氏的《雨中花》中,這位風塵女子許下了五個心願。雨中花無名氏(南宋)我有五重深深願:第一願、且圖久遠。二願恰如雕梁雙燕。歲歲後、長相見。三願薄情相顧戀。
  • 二位風塵才女子,一首卜算子,一首長相思,二首詩還她們自由身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嚴蕊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後來卻被捲入朱熹與唐仲友的政治鬥爭中,朱熹將她下入大牢,施以鞭笞,嚴刑逼供。嚴蕊寧死不從,「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汙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此事最後竟然震動宋孝宗,孝宗將朱熹調任,由嶽飛後人嶽霖審問,判令從良,問她今後歸宿,遂作上面一首詞作答。
  • 日均作兩千首詩女孩父親稱絕沒有誇大 16歲女孩日均能寫2000首詩引...
    【日均作兩千首詩女孩父親稱沒誇大】16歲女孩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還在2年間出版了三本書。小小年紀已是一家雜誌社「記者」和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的負責人。岑某諾作品《雷霆戰警》封面岑剛燦朋友圈圖7月14日晚,澎湃新聞聯繫到岑某諾的父親岑剛燦,他表示刊載女兒作品的那幾本讀物均非公開出版,同時也已注意到網絡上對女兒的議論。
  • 晚唐秀才遭風塵女子嘲笑,用一首詩反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這個成語出自晚唐時期的一首詩中,其作者為當時名揚四海的著名詩人羅隱,曾得盤踞江浙的吳越王錢鏐重用,後梁和後唐也曾向他拋出過橄欖枝。可惜他空有一腔才華,卻不是考科舉的料子,連續考了十次,卻一次都沒能中舉,人們為了表達對讀書人的敬重,稱他為羅秀才,不知道這樣的稱呼是否會讓他覺得諷刺。
  • 豆蔻梢頭二月初 為何從「豆蔻」2字看出杜牧詩中少女是個風塵女子
    花草那麼多,很多詩人形容女子卻喜歡用豆蔻,當然是因為豆蔻具有一定的含義。至於是什麼含義,我們看幾首古人的詩詞作品就知道了。東鄰是勇於追求愛情的」東家之子「,在封建禮教下的社會,即使唐朝比較開放,詩中的女性形象也多是風塵女子。而「手持雙豆蔻」的隱喻則更加清楚,這是一個像勇敢的類似於」東家之子「的女性。
  • 日均作兩千首詩女孩父親稱沒誇大宣傳:你信嗎?
    16歲女孩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還在2年間出版了三本書。小小年紀已是一家雜誌社「記者」和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的負責人。她還輾轉多地進行演講,聚光燈下,舉手投足間顯示出了不同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老成。
  • 14歲少女日寫2000首詩受質疑,父親稱沒誇大:女兒是世界級人物
    最近一個14歲女生岑怡諾在網上火了,她自稱一天能創作2000首詩,15000字的小說,在二年間已經出版了3本書,還是宇宙超能量品牌創始人。說得這麼神乎其神,到底是百年一遇的奇才還是人為捧出來的呢?在網上流傳著這名14歲少女的現場演講視頻,視頻中這名少女誇誇其談,可以說絲毫不怯場,這已經超出了14歲年齡的成熟。而岑怡諾的演講方式被人質疑是傳銷式的演講,「認識岑某諾,成功不會犯錯。認識岑某諾,你將魅力四射。」用激情調動臺下的氛圍,用音樂來感染現場調動氣氛。
  • 李世民問唐朝有多少年,李淳風只說了8個字,後來果真應驗
    李世民有一次,讓李淳風預言唐朝的國祚有多少年,李淳風佔卜出來8個字,「帝傳三世,武代李興。」,這下子可是把李世民急得不輕,他心說我不指望我這大唐千秋萬代,最起碼有個300年的國祚吧,結果給我來了個三世而亡。
  • 16歲女孩簡歷:一天能寫2000首詩,300首詞牌,父親:沒有誇大
    而別人的16歲幹什麼呢?「沒有誇大」16歲女孩一天能寫2000首詩,2年出3本書,父親很驕傲前陣子網上有一個16歲的女孩火了,16歲的女孩,應該是肆意綻放青春之美的時候,又或是正在苦苦耕讀的時候,而這位就厲害了,已經是國家記者了,同時還是詩人和詞人,小小年紀已經出版了兩本書。
  • 魯迅心疼賣藝女寫了首詩,流傳80多年,水平不輸白居易《琵琶行》
    五代時期的花蕊夫人在國破家亡曾寫過一首詩,在詩中她用「二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諷了20萬男兒。魯迅看到這首詩後,用「快哉快哉」4個字來形容。魯迅對女性的尊重,除了體現在對才女的認可上,也體現在他對民間弱女子的同情上。1933年7月份,他給好友森本清八先生寄了封信,信中含了兩首七言詩。
  • 日作兩千首詩?「天才少女」的悲哀
    不但如此,她還擅長寫作,11歲「出版」了《中國青少年經典詩詞集》,12歲創作了小說《雷霆戰警》。日創作2000首詩,300首詞,15000字的小說。」這姑娘號稱能日作兩千首詩,卻連梁啓超《少年中國說》中的「少年強則國強」都背得磕磕絆絆,不過脫離「親爹粉」的濾鏡,或許小姑娘本來就不擅長語文。這姑娘擔任訓練營金牌講師,但出口就有傳銷內味兒,舉手投足間也透出不符合這個年紀的圓滑世故。但其實這姑娘站在臺上還挺落落大方的,只是缺乏正確的引導。
  • 為勸風塵女子從良,蘇軾引用白居易一句詩,名妓聽後含羞削髮為尼
    琴操原本姓蔡,名雲英,琴操是她的藝名,出自蔡邕所撰的《琴操》一書。琴操原本是官宦之家的小姐,自幼接受過良好教育,不但天生麗質,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3歲那年,當官的父親獲罪受誅,母親隨之身亡,蔡家被抄,琴操也被籍沒為伎,就此淪落到杭州歌唱院。
  • 李白看了流淚,杜甫見了崩潰,16歲浙江天才少女,一天寫2000首詩?
    我們先來看看到她的簡歷   岑*諾簡歷,女 14歲,浙江慈谿人   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學習會創始人   2017年9月9日出版了《中國青少年經典詩詞集》   2018年5月14日出版了《雷霆戰警》正能量小說   2018年6月24月出版了詩詞666首   目前一天能寫300首詞牌,能寫2000首詩,能寫15000字小說
  • 7歲兒子寫信找父親要生活費,父親朋友看信後:我要將女兒許配他
    中國有句老話常說「三歲看到老」,意思是透過一個3歲兒童的行為舉止便可以感受到他以後是個怎樣的人,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7歲便能寫詩向父親討要生活費,父親的朋友一看他的詩,立馬決定把女兒嫁給他,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後來如何呢?
  • 神童少女父親回應女兒日作詩2000首:所謂創作,實際比的是打字速度
    號稱一天能「作詞300首、詩2000首、寫15000字小說」,其寫作詩詞的「效率」,引發輿論質疑。《岑某某詩詞666首》中的簡歷岑某某父女兩人均反覆表示,創作數量是「真實的」。岑某某稱,作詩的事情,是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挑戰賽中,完成八個半小時寫100首詩的任務。此後,在一次「大考」中,又完成24小時寫2000首的挑戰,「從晚上8點開始考試。
  • 董小宛與扇面詩
    後來每讀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秦淮河」時,就會想到她,想到那一條胭脂色的河。若干年後,當我站在秦淮河畔遙想當年的燈紅酒綠,香波畫舫,琴瑟歌舞,曾為她灑下長長的嘆息。想這個崇拜李白的女子,竟會淪入青樓,雖賣藝決不賣身,但一「妓」字當是她平生多大的哀痛?    曾收集董小宛史料,但諸多是大同小異,只津津於風塵豔絕香色餘韻,股掌玩味之息濃濃,考研才學之意淡淡。
  • 當她回家時,她一歲半的女兒叫她「阿姨」
    導語長安君(ID:changan-j):她離開家的時候,孩子只有一歲半。武漢值班的日子裡,晝夜顛倒,她基本沒有和孩子視頻的機會。43天後,武漢解封,她隔離期滿回到家中,孩子竟然衝著她怯生生地叫了聲——「阿姨」。
  • 被林語堂稱為「中國文學最可愛的女人」,她是誰?為什麼可愛?
    當沈復在13歲看到這句詩時,他便生了不好的預感。他預感到芸娘此生必定坎坷,後來果然應驗了。芸娘的可愛,體現在對丈夫沈復的百般包容裡。清乾隆40年(1775年),13歲沈復隨同母親回娘家探親時,對芸娘一見鍾情,並對母親說:「此生非芸娘不娶。」芸娘是沈復舅舅的女兒,和沈復同歲,比沈復大10個月。
  • 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康有為,61歲時強娶18歲女子,死前一句話很無恥
    尤其在自己六十一歲的時候,還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妻子。康有為年輕時窮困潦倒,經常到各大青樓尋樂子,但是他又沒有錢來給piao債,於是康有為就成了青樓老闆們的追殺對象。康有為為了逃債逃到了廣州,但是青樓老闆們並沒有打算放過他,還追到了廣州,無可奈何的康有為藏到了朋友家才將此事躲了過去。
  • 父親因材施教 6歲女童熟背千首古詩詞
    海口晚報網7月17日訊據北京娛樂信報報導:「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昨天下午,來自濟南的6歲女孩宋玉瑩背誦著自己拿手的唐詩,其父宋金泉告訴記者,女兒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熟背了千首古詩詞。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學前教研室主任魏老師表示,小玉瑩的背誦絕活兒得益於先天語言天賦和後天的強化記憶,並非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