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教育上,城鄉差異到底有多大?

2020-08-28 從劇看人生

十年前,教育條件和機會,城市比作汽車,那鄉村則可以比作自行車

十年後,教育條件和機會,城市比作飛機,那鄉村則可以比作電瓶車

在教育上的差距在無限的拉大,都在進步和發展,但是速度實在相差過大。


坐標在新一線,作為一個旁觀者接觸到了兩所小學的學生,一所市中心普通小學,一所城市邊境處的農村小學,接觸的學生分布在小學高年級。

市中心的小孩,教學科目除了普遍的數學、語文、英語、體育等,還會有簡單的電腦辦公軟體的使用,包括ppt製作、word的運用等。教室有多媒體,在課餘時間大部分學生都會有補課,甚至在五六點放學後繼續補課的。

鄉村的小孩,教學科目只有最基本的數學、語文、英語、體育,電腦基本沒有接觸,學校懂電腦的老師少之又少。教室教學用具就是黑板,學生私下補課少,放學後只會去補習班寫寫作業。

接觸城市的小孩,第一反應就是有禮貌,說話很有條理。在走道上,只要看到人,小朋友就會說老師好,與他們溝通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障礙,表達能力、邏輯能力非常強。城市裡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家長照看,並且會嚴格限制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間,他們會想要去玩手機,但是卻有自己明確的目的,比如我想看看這個實驗怎麼做的、我想嘗試一下寫小說、我想學畫畫等等,甚至還有學編程的。

鄉村的小朋友,第一印象有些小吵鬧,在老師說要安靜下還是會繼續玩遊戲。與鄉村的小朋友溝通時,發現與同年級的城市小學生比,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以及邏輯能力有著不小的差距。同時因為鄉村小朋友很多都是隔代培養,在培養方式上仍然處於一種「只要你不吵,好好吃飯聽話就行」的標準,手機隨意玩,但是目的性不強,主要就是抖音,沒有特別的目的,也有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電腦,有想學但是沒有設備和老師。

與鄉村小學的小朋友溝通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很聰明與城市小孩並沒有差別,都非常的優秀,對人更親切沒有距離感,但是因為家庭條件、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的不同,在表達、邏輯、視野上有著明顯的差別,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差異會進一步擴大,成為無法跨越的鴻溝,而這還是都處於同一個城市的城鄉差異,不是城市與偏遠山區。


在中國高考是相對而言,最為公平的選拔考試,然而每個考生由於家庭經濟條件、家庭文化背景還有所在的不同,獲得的教育機會根本不是平等的。


吳曉剛對清北人大以及其他211和非211、985學校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居住地進行調查,發現家庭背景直接影響獲得教育資源的機會,家庭住在城市更容易獲得教育資源。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取消了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仍然存在,進入重點教育後家庭背景的差異被削弱,但是在進入重點高中前學生能力已經被篩選一遍,相比於農村只能靠成績走出去,城市的小孩子一開始就擁有更好的教育條件、更多的選擇,包括藝術特長生的招生制度,讓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孩子步入更高的平臺的機會。


而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其自身的教育背景也深刻影響著孩子。在接觸到的城市小孩中,有一位父母都是工程師,父親從小就給他講述一些編程的知識,日積月累在小學就已經會一些簡單的編程和原理,而鄉村小學生有些連電腦都沒有碰過。父母受過更多的教育,會更有可能認識到教育的投資功能,更願意提供經濟支持還會參加小孩的教育活動,城鄉小孩的家庭資本明顯存在差異。


在中國有句老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每個父母都是盡全力在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能有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或者說比自己過的更好。在父母努力改變教育條件的同時,城鄉的教育配置鴻溝並不能忽視,更多的要思考如何提高農村的教學資源,這才是縮小差距的關鍵。


相關焦點

  • 教育教學質量的地域、城鄉、重點非重點差距到底有多大?(一)
    教育教學質量的地域、城鄉、重點非重點的差別到底有多大?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差距很大。地域性更明顯,從高考的分數線就看出來了,全國政策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貧富、民族、城市級別等等,劃分不一樣,這也算是國情要求,今天單就同一個城市的差別說一說。
  • 吳愈曉 黃超:中國教育獲得性別不平等的城鄉差異研究
    筆者認為,由於中國的城鎮地區和農村地區在社會、經濟和文化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巨大差異,城鄉之間的性別不平等模式、變化趨勢以及性別不平等的影響因素可能會有較大的差異。如果在研究中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不加以區別,那麼研究結果可能無法充分體現城鄉之間的差異模式,甚至有可能得出誤導性的結論。
  • 上大學,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好?南北差異有多大?網友:別提了
    我們都知道南方與北方的差異很大,它們之間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地理位置上,在飲食文化習慣,生活習慣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對一些要去不同省份上學的同學深有體會。畢竟我們在選擇大學時,因為選擇範圍較廣,我們的目標不僅僅局限於與家鄉相同的身份,也會考慮一些外地省份的大學。
  • 中英教育差異究竟有多大?
    紀錄片中的中方老師和英國學生。   不難預料,英國媒體對中國教育的各式評論緊隨其後。有人批評中國老師對學生太嚴格,上課時缺乏靈活性。楊軍認為這種看法不太客觀。   在片子的剪輯方面,楊軍覺得有不少能說明問題的鏡頭沒有播出來。和其他學科不一樣,楊軍的科學課需要在實驗室完成。至少在她的課上,在教室布置、學生實驗上,她採取了很多積極的調整辦法,但BBC最終沒有播放出來。
  • 小孩不聽話到底能不能打,有技巧的
    眾所周知,兩歲附近的小孩好奇心都比較重,而茂霖的小孩又比較好動,喜歡到處「探險」,一個不注意就爬到凳子上,或者看著插電板就想把手伸過去「研究」,而且越是阻止越不屈不撓,經常氣得俺七竅生煙,嚇得俺汗毛倒立,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黃荊棍下出好人」的古訓。那麼,小孩不聽話到底能不能打?
  • 芬蘭教育 | 起跑線上的「差異」與「平等」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上的平等」?一、起跑線上的"差異"與「平等」提到起跑線,首先要弄清:人生是一段百米衝刺,還是一場馬拉松?站在起跑線上的每個孩子,必然有差異:一是家庭條件、家庭教育理念的差異;二是兒童自身成長速度的不同、個性的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芬蘭的幼兒教育day care center(日託班,學前教育),承認和正視了家庭的差異,無需擔憂自己的家庭出身、家庭條件,無擇校問題、學區房問題。
  • 玩手機對小孩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寶媽不妨來看看,還來得及嗎?
    現在的孩子手機都不離手的,父母知道這樣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嗎?等你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老人帶小孩只要孩子開心,不受傷的情況下都會放縱他們怎麼玩,爸爸媽媽帶孩子只要孩子不哭鬧就好,丟一個手機給他們自己玩,只要不打擾到他們就行,從這就可以看得出他們對孩子玩手機這件事並沒有重視,其中的危害也不懂。有些人可能會說,玩手機而已,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嗎?現在還有哪個小孩不玩手機的?那麼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兩個案例的危害有多大?
  • Casa(卡薩)兒童之家----蒙氏園(蒙氏教育和普通教育區別到底有多大?)
    幼兒園蒙氏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 城市化的陣痛——城鄉教育失衡的成因
    這樣周而復始的流動,好不容易培養起來有能力、有經驗的教師都進城了,而農村學校反而成了城區學校教師的儲備和實踐基地,因而也造成了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無法實現有效提升的現實矛盾。這一問題是當前農村和城市教育中非常突出和顯著的社會性問題,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利用政策因素來平衡城鄉教育不平衡的問題。
  • 教育培訓機構,在縮短城鄉差距上,你有何高招?
    相比較,堅守在農村的家庭,還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走出來,到城市裡尋求立足之處,他們的孩子還堅守在農村,接受農村落後的教育。在中國,城鄉的差別,並不影響中考、高考的選拔。而現實是農村的孩子上不到好的大學。這種城鄉差別,原因還有很多,分析如下。
  • 從城鄉差異衝突說起:《你的名字》主角瀧和三葉,在現實中能有美好結果嗎?
    隨著城鄉之間人口流動加劇,我們往往發現,城鄉人口之間接觸越來越多,但是衝突和分化也日益加劇了。
  • 智商的可遺傳性有多大?為何會存在差異?這本書中有答案
    為了回答智商的可遺傳性到底有多大的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思考可遺傳性的含義是什麼。可遺傳性的界定是,在某一特定群體中,某種特徵,諸如智商的差異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遺傳因素引起的。一些研究表明,智商的可遺傳性估計高達75%至80%(儘管這些估計可能有些過高)。
  • 疫情病例最多的美國,其網絡教育理念與中國的差異有多大?
    進行網絡教學時,中國學校更看重的是解決老師如何使用網絡技術教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短時間組織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但這些解決的僅僅是教的問題。看看美國,不但培訓老師如何使用網絡課堂,還通過視頻培訓家長,教他們如何協助孩子使用網絡教學工具。這就是理念的差異。中國更注重的是教,認為管好老師的教,學習就能達成了。事實真是如此嗎?
  • 中美飲食差異到底有多大?看看一日三餐就知道,網友:還是中國好
    眾所周知,每一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食,而且飲食習慣也不同,像印度人就不喜歡吃日本人的壽司,泰國人不喜歡煮米飯,中國人不喜歡吃美國的火雞,美國人不敢吃中國人的臭豆腐,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美食差異,那中美之間的飲食差異究竟有多大呢?
  • 南北方的生活到底有著多大的差異?網友:南方的蟑螂那麼大隻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地大物博,幾乎每個城市都有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小吃,每個地方習俗文化造就了各地的差異,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南北方的生活差異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是南方的氣候好還是夥食好,就連一些生物都要比北方的大上很多,比如說蟑螂,當北方人見到南方的蟑螂時,第一反應絕對會被嚇到,不是因為膽小的原因,而是我們真心沒見過那麼大的蟑螂,估計是夥食的有點好吧。
  • 廣西的教育實力和湖北差距到底有多大
    小學教育方面,湖北有27所小學進入全國500強中,而廣西只有7所入圍,雖然這個榜單有一定的水分,但是綜合來看,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中學教育上看,廣西有3所入圍全國百強中學,湖北有4所中學入圍,數量差距不大,但是實力上差距比較大。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要培養出一個好孩子,那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呢?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國家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是現實中很多的父母希望把教育的職責推給學校,今天我想告訴各位爸爸媽媽,你永遠無法推卸這個偉大的責任,家庭就是世界上永遠存在的教室,爸爸媽媽對孩子,就是永遠的老師,你無法逃避這個責任。所以今天這個話題非常的重要,那麼在開始之前呢,我來闡述一下什麼是成功的秘訣?
  • 城鄉教育一體化: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
    ——訪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局局長施文龍文 | 宋豔紅地處南上海遠郊的奉賢區,是上海唯一的「 統籌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其中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是奉賢區發展的重要引擎。六年來,奉賢成功創建第一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範區」、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全國數位化學習先行區和國家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
  • 當了媽才懂兒子女兒差異有多大,誰都不容易,可操的心卻大不同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養兒子和養女兒差異到底有多大,慢媽家樂樂是個男孩,慢媽的看法是:養兒子和養女兒,誰都不容易,但是差異還是有的,畢竟在很多方面操的心是不一樣的。心理上的差異慢媽詢問了身邊很多朋友,她們的一致看法是,生了女兒當媽媽的會更擔心女兒的安全,生了兒子會有更嚴重的經濟負擔,會逼迫自己更努力地上進,生的是女兒相對來說心理上會輕鬆不少。
  • 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婚前婚後的差異 到底有多大?
    戀愛中和走進婚姻裡的差異,到底有多大?身邊很多女性顧客都會說:我從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真的非常大。1.甜甜,30歲,結婚5年,女兒3歲我與老公是很有緣分的相識。長得帥,工作不錯,家裡有大房子,人也很溫和。我家裡雖然也是城市的,但是一直都住得小房子,家裡很多人擠在一起住。所以我很希望找一個有大房子的老公。我們戀愛很順利,他對我極好,所以在一起一年就結婚了。房子是他父母給買的,我們小兩口單獨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