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後美國重提不持立場:山姆大叔又在憋什麼壞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央視新聞一則關於美國國務卿對南海仲裁案表態的消息,再次引爆南海輿情。不少新聞觀察員甚至以「美國認慫」為標題對此表示樂觀。但長安街知事卻高興不起來,美國在南海出爾反爾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也一定不是最後態度,無非是做一個中性表態,期望和中方就某些問題達成妥協或者進行立場交換。

王毅會見克裡談及南海問題

@央視新聞是這樣表述的:【克裡明確表示:美國對南海仲裁案內容不持立場】今晚,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美國國務卿克裡的雙邊會談後表示,雙方達成重要共識:中美要共同努力,爭取在歐巴馬政府剩餘的任期中,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惠及兩國人民的成果,把一個更加穩定、良好的中美關係轉到下一任美國政府手中。王毅還表示,他與克裡談到了南海問題,克裡明確表示,美國對菲律賓單方面提出仲裁案的內容不持立場,明確支持菲律賓跟中國恢復對話,通過雙邊對話協商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據知事觀察,這樣的表態,不僅不代表「認慫」,其實連中性都算不上。

首先,美國主流英文媒體並沒有關注這個表態,而是「選擇性忽略」,這就為某些政客矢口否認埋下了伏筆。翻翻之前長安街知事關於越南的報導中「扒」出的越通社否認兩國總理關於南海仲裁案的共識的案例可見,某些國家為了達到霸佔南海、擠壓中國的目的,翻臉比翻書還快,誰能保證克裡不會否認其向王毅外長做出的「不持立場」的表態呢?

其次,克裡在於王毅外長的會談中,已經清楚地表達了歐巴馬政府現時作為看守政府的地位。從希拉蕊和川普獲得各自黨內提名開始「巔峰對決」後,我們已經無法相信歐巴馬政府做出的任何承諾。因為處於「半退休」狀態的歐巴馬的政治遺產,分分鐘就可能被下任總統否定——不管是共和黨上臺還是民主黨繼續執政。

第三,報導中表述的「克裡明確表示,美國對菲律賓單方面提出仲裁案的內容不持立場」這個表態,本身就是一句玩笑話。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從2009年歐巴馬政府上臺開始,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時就數次就涉華問題多次表態「不持立場」,結果是美國啟動「重返亞太」戰略,對中國步步緊逼。最著名的「不持立場」就是希拉蕊表態對釣魚島「不持立場」,最終也是食言為日本站臺。

美國人常玩這一手,以至於知事聽到「不持立場」這個詞,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人在「憋壞」,潛臺詞是「我還沒想好如何偏向中國的對立方,但隨時會倒過去」。

歐巴馬政府最善兩面三刀

第四,克裡與王毅的會談,更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在9月舉行的G20杭州峰會上,請東道主給歐巴馬足夠的面子,好讓他體面完成任期內最後幾項重要外交活動。克裡雖然明確表示要「管控分歧」,但這樣做的目的是將「良好的美中關係傳遞到美下屆政府手中」,也就是說,本屆美國政府並沒有實際性消除分歧的意願。

如此不老實的美國,接下來還會在南海乾什麼不該幹的事兒?

長安街知事認為,美國很可能繼續在南海地區製造對抗和緊張氛圍。

自從阿基諾三世政府同意美軍重返菲律賓以來,美國不斷在菲律賓「刷存在感」。除擴大軍演規模、開展有針對性的戰術演練外,美國還通過各種方式對菲律賓新總統施壓。曾經,在杜特爾特篤定當選新總統之際,斯坦尼斯號航母出現在馬尼拉灣,恐怕更多的是在向菲新總統「秀肌肉」,迫其就範。

美國還頻頻向越南「拋媚眼」,一些美國媒體直言:歐巴馬政府看中的就是金蘭灣這個可以用來對抗中國的軍事基地。

軍事和外交方面沒露臉的歐巴馬政府,肯定不會滿意南海爭鬥的結果。未來美國很有可能在WTO框架內,慫恿更多「小兄弟」甚至不惜親自赤膊上陣,製造更多的經濟摩擦,鋼鐵、太陽能、鞋服等很多行業的老闆們,又要「受虐」啦。

當然,美國現在還有更好的工具——TPP。如何強化「小圈子」來排擠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肯定也是華盛頓日思夜想的問題。未來繼續利用菲律賓、越南等TPP成員擾亂南海,可以說是美國的既定方針。

蔡英文將成美國製造混亂的一張牌

持續在南海問題上「失算」,美國還有可能打出「臺灣牌」製造混亂。這也不新鮮,兩面三刀的美國人經常會拿臺灣說事兒。從最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及綠營頭面人物關於「九二共識」的表態來看,雙方無疑是在隔海配合。

面對「突然調頭」的美國表態,知事覺得兩個字就好——淡定。

無論美國如何耍花招,我們堅守九段線,自會有公論;

無論美國如何「秀肌肉」,解放軍在南海有強大的軍事存在,和平就不會波濤洶湧。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情」,還有更多精彩在裡面。

來源:微信公眾號 長安街知事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當局重申南海仲裁三立場
    中評社7月5日報導,荷蘭海牙國際仲裁庭將在7月12日公布南海仲裁案判決結果。「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5日下午表示,臺灣方面掌握仲裁案結果出來前的相關訊息,並對可能的情勢發展,已有推演。黃重諺還重申了臺灣當局的三個立場。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則表示,不接受任何強加於中國的爭端解決方案。
  • 南海仲裁,菲律賓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裁決必須在雙方都參與的情況下才能產生,但是在一方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南海仲裁庭只聽取了另一方的意見,能做出什麼裁決呢?這根本就不是裁決。另一方不承認南海仲裁庭的仲裁員對此案的意見是正確的。所謂的仲裁是無用的,是不恰當的。菲律賓應該之前就同中國談判,但是前總統阿基諾的想法不正確。阿基諾不是一個好領導,所以他堅持要仲裁。
  • 【南海問題】魯直:為什麼「不接受、不參與」南海仲裁是中國人民的唯一選擇?
    鑑於南海仲裁案是國際法在中國的發展中的重要挑戰和機遇,本中心邀請一流學者和從業者從不同角度提供不同觀點,從而辨明利弊、啟發思考、共商對策,以期逐步促成相互交流、創新務實的中國國際法共同體。國際法促進中心為獨立的信息分享平臺,為此,中心所刊南海仲裁評論文章不代表中心立場。
  • 南海仲裁結果,不利於中國的結果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
    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國際仲裁庭將於近日公開結果。在南海仲裁案這件事情上,中國一直堅持:不參與、不承認、不接受的「三不主義」。辭河判斷,仲裁案可能出現三個結果:對中國有利的結果;含糊其辭的結果;對中國不利的結果。辭河認為,不利於中國的結果才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一個國際仲裁庭是公平公正的話,辭河相信,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是能夠出現有利於中國的結果。
  • 人民日報:南海九段線不符合國際法?美國別任性
    國務院報告的性質不同於學術文章,其反映美官方立場。事實上,美官方並非第一次發表此類言論。今年年初,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就曾在國會聽證會上非議九段線,要求中方就九段線做出明確說明。  美選擇此時發表這樣一份報告,可謂用心良苦。  自菲律賓單方面就中菲有關南海問題提起國際仲裁開始,美已通過不同形式對菲進行策應。
  • 傅瑩:中國為何對南海仲裁說不
    12日作出最終裁決,傅瑩在《環球時報》,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英文版本)上刊發《中國為什麼對南海仲裁案說不》一文,她表示:我們反對的不是《公約》和強制仲裁機制本身,而是仲裁庭在審理此案中的濫權行為但中國對仲裁案的立場十分明確,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中國反對南海仲裁案有充分的國際法理依據。中國這樣做不僅是在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也是在捍衛國際海洋秩序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為什麼中國拒絕接受和參與仲裁程序?因為中國作為主權國家,有權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這是國際法賦予主權國家的合法權利。
  • 臺灣各界就南海仲裁結果發聲 國臺辦回應
    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完全可以理解。兩岸同屬一中,有責任共同維護南海主權。裁決無正當性  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表示,國際仲裁庭對南海案的裁決不具有正當性。其一,不論從中國歷史文獻或英國、美國的地圖來看,南海自古即屬於中國,也就是說中國對南海諸島有「歷史性權利」。
  • 南海仲裁結果宣布 《外交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大國從不接受...
    今日(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均發出聲明,重申中方不接受、不承認的立場。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會晤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 美國最新南海聲明意味著什麼?
    波令認為,蓬佩奧的聲明並沒有改變美國在南海「領土爭端」問題上的中立立場,但美國現在確實明確表明了在「海洋爭端」中對於水域和海床權利的立場。美國更加堅定地支持2016年「南海仲裁案」作出的對菲律賓的有利裁決。
  • 組織策劃了南海不公正仲裁!
    此次南海仲裁庭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附件七為本案特設成立的。附件七第3條賦予ITLOS庭長在特定情形下指任、組建特設仲裁庭的權力,即由於爭端一方當事國中國選擇了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本應由中方指派的仲裁員與應由中菲協議指派的另三名仲裁員,在沒有其他協議的情形下,由ITLOS庭長作出必要的指派。
  • 【解局】對南海仲裁結果最好的回應是:不要理他
    仲裁庭的做法已經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國際機構應有的節操和底線,淪為菲律賓和美國的政治幫兇,其自身的合法性和結果的權威性在國際社會上已經蕩然無存。如果任由這種任性下去,整個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離奔潰也不遠了。所以中國不僅在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也是在捍衛國際秩序。
  • 南海仲裁鬧劇在臺引撻伐 島內齊斥「荒謬笑話」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訊 「這場仲裁鬧劇的策劃導演是美國,執行導演是日本,主演是菲律賓阿基諾……」對於昨天(12日)下午出爐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及自始至終一連串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在臉譜網(facebook)上作出以上形容。島內政壇對此也聲討不斷,特別是藍營方面,直批該「仲裁結果」完全是個「荒謬的笑話」。
  • 南海非法仲裁結果,我們不接受!不承認!
    對於這份仲裁結果,我們的態度非常明確:不接受,不承認!道理很簡單:南海諸島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國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習近平: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2日,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外賓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
  • 臺灣不接受南海仲裁,康定級艦明提前赴南海巡弋
    ;判決說,中國對南沙海域的珊瑚礁生態帶來永久且無法恢復的傷害中國在南沙群島不擁有專屬經濟區; 中國對黃巖島海域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我國【中華民國】最關注的太平島地位問題,仲裁稱太平島是「巖礁」而非島,太平島僅能宣稱12海浬領海,衝擊我國領土主權。
  • 南海問題鬧上仲裁法庭 菲律賓耍哪些花招?
    7日,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開始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庭舉行聽證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天重申了中方不接受、不參與仲裁的立場,反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案,指出那違背了菲律賓與中國多次達成的共識及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承諾。  綜合多方消息,對於此次聽證會,菲律賓政府可謂「有備而來」,顯然意圖左右仲裁結果。
  • 解讀|關於南海仲裁案 全世界必須要知道的10個問題
    2014年12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述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以及仲裁庭對本案明顯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未來裁決結果作出後,也將不承認、不執行。有人說,中國不接受、不參與,可能要被扣上「藐視國際法」和「怕輸」的帽子。
  • 【頭條】「南海仲裁」鬧劇回顧
    案情經過     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2013年10月29號,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這些問題的管轄權和可受理性作出裁決。2014年12月7日,發布《中國政府關於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2015年7月7日,法院首次舉辦了聽證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也同時發表聲明,不承認常設仲裁法院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也拒絕接受菲律賓任何形式有關此案的和解建議。2015年10月30日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關問題的裁決是無效的,對中方沒有拘束力。
  • 南海仲裁|如果再有仲裁,國際法如何為中國崛起保駕護航?
    澎湃新聞近日陸續刊出此次研究的成果,為南海仲裁案提供客觀理性的法律分析,發出中國年輕學者和律師的聲音。本文是南海仲裁案系列研究報告第五篇,旨在說明中方在本次南海仲裁案所採取立場的合理性,並為未來中國可能涉及的類似領土爭端提供幾種備選的關鍵策略。原標題為《仲裁案的具體程序考量和未來仲裁的策略選項》,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國新辦舉行白皮書及我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立場發布會
    7月12日,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的臨時仲裁庭公布了仲裁決定,中國國家領導人發表談話,表明了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布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做裁決的聲明,重申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指出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約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 聽說今天南海仲裁出結果了?who cares
    中國官方近期密集發聲回應駁斥,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對本案及有關事項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意思就是,你們愛仲裁仲裁,who cares?這些海洋地形在《公約》下的定義可能決定它們所能產生的海洋區域;(三)菲律賓請求裁定中國在南海的某些活動是否違反《公約》規定,包括幹擾菲律賓行使《公約》下的主權權利和自由或者進行危害海洋環境的建設和漁業活動。2014年12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述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以及仲裁庭對本案明顯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