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中,這四句最為經典,若能參透福報不淺

2020-12-20 千面略懂先生

每次翻開《華嚴經》,都會有一種「不讀華嚴誤終身」的奇妙心境。更憧憬著若能在世上重活一遭,該有多好呀的無明妄想。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大乘佛教主要經典之一,也是華嚴宗亦賢首宗的立宗之經,更是佛法中法界之根本經典,與《法華經》、《楞嚴經》並稱為經中之王,其地位不可小覷。

而且這部佛經每一句偈頌都極為經典,雖然沒有涉及深奧的佛理,但句句直指人心,離苦得樂。

據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曾經感慨的說到:「不讀《楞嚴經》,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經》,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家之富貴。」

對佛法充滿好奇心的我一直在思考,《華嚴經》的富貴,究竟是怎樣的富貴呢?

今天,我就從《華嚴經》中,精挑細選出了這四句蘊含富貴妙法的經典偈頌。若能參透,福報無量。

01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身康體健福至心靈,名利雙收晚年無憂」,想必是我們每一個正常人的終極夢想。在這件事上,佛陀就給予了最重要的開示:「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認為:如果我們想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的真實境界,就應該用心去觀察。法界中的一切現象,好的壞的,其實都是心念顯現出來的。

換句話說,命運的好壞,全在自己的一顆心。倘若生好心,做善事,人生就會很順利;生惡念,做壞事,人生自然厄運連連。

在生物意義上,心是有形有相,有顏色,有大小的,而佛教認為心中的念頭是不可見的,無形無相,沒有顏色,沒有大小。但是它會通過我們的外在容貌,生活境遇呈現出來。

所以學佛人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以為偶爾的起心動念無人知曉。殊不知,思想行為造作的惡業,都會巧妙地呈現在青天白日之下。

修佛的根本宗旨也就是修心,修心指的是我們每一個念頭都要是好的。用一顆善心去面對生活,只要我們的心變得美好了,好運才會降臨。佛法的智慧種子才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生根發芽,野蠻生長。

「一切唯心造」這個原理可以作用於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我們相信自己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就會越來越美好,你相信自己的生命是苦難的,生命就會越來越苦難。

02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在過往的歲月裡,我們因為對於貪婪、嗔恚、愚痴,有自己錯誤的理解和認知,造成的一切罪業。現在知道從身體、言語、意念三個角度停止一切不善的行為,同時發真誠心懺悔已經知道的和已經忘卻的一切不善的業行。

佛教認為:懺悔像法水一樣,可以洗淨罪業,淨化靈魂

就像我們平時臉弄髒了,可以用水來洗。心若髒了,該怎麼清洗呢?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清洗過自己這顆心,心中充滿垃圾,醜惡不堪。長此以往,境隨心轉,人生處境也逐漸趨向不幸。

相關焦點

  • 佛教:《華嚴經》中最經典的四句話,悟透福報無量!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華嚴宗的立宗之經,它是佛陀成道後的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主要指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即釋迦牟尼佛及其左右兩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位聖者合稱「華嚴三聖」,亦稱「釋迦三尊」。
  • 《華嚴經》中的10個最美佛句,如能受持,福報不請自來!
    01:前言富貴的華嚴,指的是《華嚴經》裡,有眾多的佛,眾多的善知識。如果一個人能誦讀此經,能得無量福報,甚至能於此經中的一句話,得證果位。由此可見《華嚴經》的殊勝。此經雖然殊勝,但是篇幅很長,作為普通修行人,要認真讀完一遍,少說也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讀經不知經意,讀了也是枉然。所以,很多人就從這部佛經中,選擇自己喜愛的佛句,用以修持。很多人讀了一輩子的《華嚴經》,對其內容大多模糊,但是對於其中的佛句,卻是記憶深刻。原因是這些佛句,行文極其的優美,像詩一樣,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 華嚴經:華嚴經經典名句
    華嚴經全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華嚴經主要記載釋迦牟尼佛稱道後在菩提樹下為諸佛菩薩講述佛法,末學在讀華嚴經時,發現了華嚴經中很多的經典句子,現在寫下來同各位師兄分享。1、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
  • 佛教:《華嚴經》中的四句話,越讀越開悟!
    佛門中有句話,叫做「不學華嚴,不知佛家富貴」,《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它在漢地佛教叢林中被譽為「經中之王」。這部經因何特殊之處,而贏得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詞呢?佛陀教化眾生講求「應機」,此經雖然是對大菩薩宣說,但文字卻不晦澀,且妙喻紛呈,機語雋發,令人有常誦常新之感。本文中選出下面四句佛語,以期與諸位同參共沾法喜,空靈美妙的語句,越讀越能令人開悟。第一句,若記有我人,則為入險道。
  • 金剛經四句偈,福報不可思議!
    《金剛經》經文中,如來世尊直言若能受持讀誦經文,乃至四句偈等,其福德將不可思議! 這也是《金剛經》從古至今廣為人們所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望透過受持讀誦《金剛經》,那怕就只是講解四句偈等,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福報。 對於《金剛經》較為難解難懂,那就從四句偈下手,應該會簡單容易些。
  • 華嚴經:華嚴經讀誦完整版
    很多正在修行華嚴經的師兄們很想把華嚴經讀誦完整版下載到手機上,因為自己的時間受到了外界因素的限制,只能用手機看。問我把華嚴經讀誦完整版下載到手機上學習會不會減少福報,我們在這裡給各位師兄解釋一下,把華嚴經讀誦完整版下載到手機上是不會影響我們的修行的。
  • 華嚴經早就告訴過我們,如何成佛的殊勝方法!只是你還不知道
    不過深究起來,這不過是停留在表面的富貴。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更究竟的「富貴」及其產生規律,佛家有「福報」這一說法。福報意為福德報應,福報不同於福氣,福氣只是我們在世間得到的一點福力而已。所以福報才是讓我們真正獲得幸福、快樂的途徑。除了「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這五種令常人羨慕的人間福報。
  • 佛經中的這幾首偈頌,悟透福報無量!
    偈頌即佛經中的唱誦詞,類似於傳統文化中的律詩,每句的字數從三字到七字不等,通常以四句為一偈。偈頌翻譯自梵文,音譯為「偈陀、偈咃」。我們常聽到「三藏十二部經」的說法,三藏即經律論,而十二部經,是將三藏典籍按照體裁分為包括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等十二類。
  • 《法華經》、《華嚴經》及淨土經典中的觀音代表什麼?
    敦煌壁畫和經典中的觀音蓄有短髭,清楚指出她是男性。然而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間,觀音經歷奧妙及令人驚訝的轉變,十六世紀時,觀音不僅完全中國化,且成為一位深受敬愛的慈悲女神。在所有傳入中國的佛菩薩中,觀音是唯一真正中國化成功的女神,以致很多對佛教不甚了解的中國人,根本不知道她的來源或佛教因緣。
  • 佛教:《華嚴經》中的這三句經文,道盡了世間福禍成敗的緣由!
    古德有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佛教文化認為,我輩現在的處境,並非有人強加給自己,而是自己的業力招感而來。簡單來說,自種善因,自得善果;自種惡因,自得惡果。因果業報,如同聲音與回聲,身形與影子,它們之間的關係,絕不是被其他人強擰在一起。
  • 不讀華嚴經 不知佛家富貴
    祖師云:「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 讀《楞嚴經》,能夠幫助人開悟; 讀《法華經》,能夠幫助人成佛; 而讀《華嚴經》,是能幫助人富貴嗎?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經中之王《華嚴經》講什麼?70萬字濃縮5句經文,只為求證1個主旨
    《華嚴經》共有三種譯本,其中以唐武周時期實叉難陀的譯本最為順明達意,所以此版在中國流傳最廣,因這一版本共有八十卷,對此譯本也稱為《八十華嚴》。《華嚴經》是一部體裁龐大的經書,精簡版尚且有八十餘萬字,實叉難陀原本則有一百四十多萬字。
  • 學處 | 誦讀《華嚴經》 功德不思議
    《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誦讀《華嚴經》,初學者雖感困難,但《華嚴經》是誦讀佛經中功德最大的菩薩修學的經典。誦讀《華嚴經》大致有五種功德利益。第一、滅五無間罪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
  • 《華嚴經論》中的一乘思想——張文良
    在這一過程中,「一乘」概念的內涵發生了嬗變,由一個泛指佛教解脫教義的概念,發展為特指《法華經》或《華嚴經》所代表的最高、最圓滿教義的概念。眾所周知,「華嚴一乘」思想在華嚴思想的集大成者法藏那裡獲得了完備的形態。在其教判思想中,「別教一乘」代表著《華嚴經》區別於其他佛教經典的、最高最圓滿的教義。
  • 佛教經典:《華嚴經》到底都講的什麼?
    「學佛一定要讀佛經,它的精華都在經典裡面,尤其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學佛者應該多花時間選讀此經。但是《華嚴經》內容包含廣闊,文字艱澀,不易閱讀。本文嘗試淺談《華嚴經》的內容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關於《華嚴經》的文章及書本多如恆河沙數,希望本文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來增廣我們對《華嚴經》的認識。
  • 華嚴經的功德和利益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宣講圓滿頓教的「經中之王」。
  • 《華嚴經》中的20句精華佛理,點醒執迷人生!
    《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華嚴經》是釋迦佛成道之後所說的大乘經典之中,篇幅最長,最廣解勝義,最至圓滿佛法的經典。立志如大山,種德若深海。5. 靜心之路,獨自修行。勿忘初心,方得始終。6. 究竟清淨,無諸渴愛,身行永息,心善解脫。7. 善知識者,則是如來。《華嚴經》卷六十八,入法界品8. 樂法真實利,不愛受諸欲。
  • 佛門裡必讀的八大經典,福報功德無量
    翻開經書,點一瓣心香,這是苦樂人生中最寧靜的一刻、最美好的時光。佛門「三寶」中,以三藏十二部經書典藉作為「法寶」的象徵。什麼是「三藏十二部」呢?佛經,即是佛教經典,主要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古印度時期通常不做文字記錄,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他的弟子們為了佛法不至於失傳,於是召集僧眾進行結集,共同回憶釋迦牟尼佛的言教,由此形成文字版的佛經。
  • 為什麼書中所記載的華嚴經感應故事,要比其他經典少呢?
    皆仁法師導讀:有人問起:師父,為什麼大藏經中所記載的華嚴經感應故事,比其他經典要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個問題。翻開大藏經,我們可以發現《華嚴經持驗記》只有一萬一千多字,而《法華經持驗記》、《金剛經持驗記》都有四萬多字,就算是從《法華經》中單列出來的《普門品》,它的持驗記也有兩萬六千多字。相比之下,《華嚴經持驗記》的篇幅的確是太短了。
  • 讀誦《華嚴經》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關於祛病的這一項,是承接上述第一點所引的經文而來的。上述第一項講《華嚴經》除滅三惡道報的殊勝功德,那麼,如果我沒有造作三惡道的罪,但是,我在這個 世間,真的很苦:身體不好,心裡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油煎似的,而生活中也是煩惱重重,這要怎麼辦?那麼,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 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