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多讀一句佛經,少想一點煩惱。翻開經書,點一瓣心香,這是苦樂人生中最寧靜的一刻、最美好的時光。
佛門「三寶」中,以三藏十二部經書典藉作為「法寶」的象徵。什麼是「三藏十二部」呢?佛經,即是佛教經典,主要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古印度時期通常不做文字記錄,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他的弟子們為了佛法不至於失傳,於是召集僧眾進行結集,共同回憶釋迦牟尼佛的言教,由此形成文字版的佛經。後人將所有佛經合稱「三藏十二部」。
「三藏」是指經、律、論。經,指釋迦牟尼佛所說教法;律,指的是僧團的行為準則及道德規範;論,指高僧們對經、律所做的注釋。這三部分合稱為「三藏」,這些都精通的尊稱為「三藏法師」。根據佛陀說法方式、內容、體裁不同,後人又將佛經分為「十二部」,即長行經、重頌經、孤起經、因緣經、本事經、本生經、未曾有經、譬喻經、議論經、自說經、方廣經、授記。
例如,本生經是記載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本事經是記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譬喻經是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理解、開悟的經文;自說經是指無人發問,佛陀主動開示的經文,例如「佛說阿彌陀經」;方廣經是指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
雖然佛陀從未說過哪些佛經「非讀不可」,但經過歷代佛弟子修行實證,有些佛經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如果沒有完整讀過,將是一大憾事。
一、《地藏菩薩本願經》
釋迦牟尼佛上到天宮說法,講述了地藏菩薩的來歷,以及地獄道眾生的情況,因他發願救度地獄道等惡道眾生,佛門在超度往者時常誦此經,但實際上此經非常殊勝,日常在家也完全可以誦持或抄寫。
二、《佛說阿彌陀經》
大部分經文是菩薩或比丘向釋迦牟尼佛提問後所說,但此經卻是佛陀無問自說,也就是十二部中「自說經」這一類前半段,講述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阿彌陀佛佛號的由來和意義之後,就勸導眾生念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淨土宗的「淨土三經」之一,另兩部是《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很多佛弟子以誦持此經作為日常功課。
三、《心經》
全稱《般若( bō rě )波羅蜜多心經》,是洞悉世間一切實相的無上智慧,現在通行的是玄奘大師的譯本。那是在王舍城的靈鷲山,佛陀進入甚深禪定之中,舍利弗便向觀世音菩薩(玄奘大師譯為「觀自在菩薩」)請教如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玄奘大師的譯本省略了此前背景,直接記錄觀世音菩薩與舍利弗的對話。全文僅260字,是最短的經文,對於剛開始讀經的人來說,是日常誦持、抄寫的極佳選擇。
四、《藥師經》
《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述藥師佛的誓願和功德。他誓願療治一切眾生的身心疾病,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比較關注,也建立了東方琉璃世界的淨土。佛弟子祈願自身和家人身心健康、延壽增福之時常誦此經。
五、《金剛經》
為何名為《金剛經》?因為這裡闡釋的般若智慧如金剛般堅固,能破除一切。《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本是樵夫的惠能聽聞《金剛經》中的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觸發因緣,最終成為禪宗六祖,使禪宗法門在漢地大放光彩。因而儘管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但禪宗歷代祖師大德多將此經作為日常修持功課之一,因經文簡煉優美,更富有哲理也備受歷代文人的推崇。
六、《楞嚴經》
此經被尊為「破魔開悟」的寶典,經文緣起於阿難與摩登伽女,阿難被設計困住,險些要破淫戒,佛陀命文殊菩薩前往救助,為阿難開示禪定、破魔神咒,並介紹了二十五位大菩薩修行開悟的不同經驗。雖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經中的《楞嚴咒》是僧人早課必修,也是佛門咒語中最長的一個。不僅有破魔驅邪的功德,佛陀曾說,只要有人持此咒就是正法存在之處。
七、《大方廣佛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對文殊、普賢等菩薩宣講法界情況,是對佛教世界觀最完整的介紹,還指出了從初發菩提心到修行圓滿成佛的十法階次。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這裡的富貴可以理解為,此經是座佛法智慧的「金礦」。經中描述的華藏世界的富貴,也是對經文詞句優美的讚嘆。歷代的譯本中,唐朝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經》最為完整,義理也最完備、流傳最廣,是諸多佛經中體量最大的一部,其中的《普賢行願品》、《淨行品》都是佛弟子常誦內容。
八、《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是對禪宗六祖惠能言教的彙編,主要體現自性清淨、見性成佛,在漢傳佛教的諸多著作中,這部經雖然不是佛陀所說,但也被尊稱為「經」,可見其地位之重要。經中記錄了六祖的生平堪稱傳奇的求法悟道過程,他與弟子之間的重要問答,文字簡潔、意理深厚,不論是初入門還是老修行都能從中獲得法益。
讀書要趁早讀,佛經更是如此。我們無法讀完三藏二十部所有佛經,但至少這些經典絕不容錯過。現在,就請打開其中一部讀下去吧!祈願大眾精進修學,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早日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