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海的炎熱季風日夜不息地吹打著亙古延綿的裸露砂山,黃色沙地裡稀疏可見的沙棘訴說著南亞次大陸還擁有這樣一塊貧瘠的土地。歷史上,東印度公司的探險家曾用「崎嶇而老舊」來形容這裡。如今的西方記者也這樣評論:「當地人的生活仍然停留在中世紀。」這裡,就是我們本篇故事的發生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
瓜達爾,在巴基斯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裡的意思是「風之門」,那又是什麼風把110年歷史的華山醫院同千裡之外的這個叫瓜達爾的小漁村吹到了一起?
華山醫院旗幟飄揚在瓜達爾
一拍即合的緣起
2017年7月20日,3位同志來到中國紅十字會華山醫院的總院,並在華山花園內的一間小會議室開啟了華山與瓜達爾的緣分。來者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孫碩鵬秘書長一行,他們受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竺的委託,來華山洽談瓜達爾項目——重要性不言而喻,困難亦明擺在眼前,醫院的醫教研任務本就繁重、國內外的對口支援任務也不少,對於有太多不確定性的瓜達爾,華山的態度會如何?
中國紅會的設想是以位於瓜達爾港的「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為模板,複製多個醫療站點。在複製之前,先由中國醫生「輸血」,力爭兩年內把成熟的第一個站點無償移交給巴方……位於瓜達爾的,是第一個站點,是樣板工程,是成敗關鍵!
接待紅會來訪的馬昕副院長心知事關重大,立即留下了所有資料,形成詳盡匯報,提交醫院院長書記會討論——華山領導班子的意見是一致的,態度是堅決的——全力支持!
院長書記會一錘定音,各方的猶豫、忐忑瞬間煙消雲散。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中國紅會與華山的操作層頻繁溝通互訪,將偉大的構想落實成清晰的任務定位、組隊方案、雙方責權、時間節點。歷史,在一拍即合中水到渠成。
馬不停蹄的探訪
不同於以往任何的一次醫院對口支援,瓜達爾遠在海外,當地局勢究竟如何,是否有安全之虞?華山的院領導一番沉思、擲地有聲——派先遣隊先去評估一下!
8月30日,華山的3人瓜達爾先遣隊隨同中國紅會、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同志啟程一探究竟。9月1日,先遣隊一行抵達瓜達爾……他們探訪港口,與中方人員交流需求,了解醫療隊今後的安全、生活、工作條件;冒著危險深入當地醫療機構與社區,評估常見病與醫療供給情況,為醫療隊的組織準備了最一手的信息。
先遣隊抵達瓜達爾
先遣隊深入當地醫療機構
心思縝密的籌備
先遣隊去過,就知道供給的短板在哪裡,就更清楚醫療設計的心思該花在哪裡。一個小站孤懸海外,生活何以保障、耗材如何補充?太多現實的問題擺上檯面。
要讓前線隊員們工作好、生活好!面對著迫在眉睫的派出任務(人員、物資完成到瓜達爾集結的時限為半個月),華山,這個有著光榮紅十字傳統的醫院全院動員!
一方面,主動報名成為第一批隊員的華山醫護絡繹不絕,經過與上級紅會、科室主任的幾番協調,最終形成了69人的大名單;69人中,又優中選優形成了6人的第一批隊員,他們在行前被安排完成了體檢、接種疫苗,並接受了安全事項和急救技能培訓。
另一方面,醫院的醫務、裝備、護理、藥劑、檢驗全部動員:一臺臺設備的操作規範、裝機流程、耗材在當地可持續獲得等被一一明確;一個個藥物在當地的準入、遇各類情況的處置「後手」被一一預想;一種種特殊情況下的生活保障措施,被一一準備……送同事、踏徵程,這個時候,好像什麼都應該給戰友帶上,但苦於運力有限,物資清單被添了又刪,調了又添……
就這樣,對前方的無限思慮最終凝結成了15噸物資(藥品132種,共10噸;耗材140種,共4噸;生活和辦公用品71種,共1噸 ),他們被詳列清單,分門別類精心打包,裝上去往喀拉蚩的3個貨櫃。華山的籌備團隊一再囑咐承運的中遠船東:「一定要整個貨櫃集中運到瓜達爾,否則物資容易破損,有些藥物還有冷鏈要求……」
先期抵達的隊員收到了沉甸甸的國慶禮物——來自祖國的15噸物資
在歷次國際救援中出彩的「華山小黑箱」再度發揮神威
無怨無悔的情愫
也許是110年紅十字文化的浸潤,也許是領導班子的激髮帶領。縱觀華山的任何一次援外任務、應急救援,從來不缺乏激情的熱淚和深情的囑託。
一抔華山土:9月18日的醫療隊出徵儀式在嘹亮的《國際歌》聲中開啟,真到臨行時刻,躊躇滿志的華山隊長吳鋼激動而哽咽,他說:「今天上午,我在華山花園裡取了一罐土,希望能把它帶去瓜達爾,希望在那裡種出一棵苗,任務完成後再把這棵苗帶回來……」
吳隊長和他的「華山土」
一段肺腑言:醫療隊出徵,親往送行的有位「大人物」——他就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他在囑咐隊員一定珍重的同時深情寄語:「人道,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你們的工作將載入史冊!」
我提議:「領導蹲下,讓英雄們在正中」
如今,前線的隊員們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工作,他們立足於「模式可複製、經驗可推廣」推進工作,要把一系列經過檢驗的制度、做法、規範保留下來,作為中國醫務人員送給巴基斯坦人民的禮物。
華山醫院一諾百年、真心不變,只要祖國需要、人民期待,華山就會毫不遲疑地執行、義無反顧地奔赴,縱然涉險、縱是蒙受眼下的損失也在所不惜。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但求萬古名,華山醫院追求的是對祖國的矢志不渝,是家與國的合二為一——這便是華山追求的擔當與格局!歲月長河浩浩蕩蕩,總會有一些歷史時刻燦若燈塔,照亮一家醫院的過去和未來……「一帶一路」是一條通向和平、發展、繁榮之路,為了這條共贏之路的起點,「我們願意,我們奔赴!」(華山醫院)
(責編:鄔迪、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