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裡傳出了一段段洪亮的英語朗讀聲。
昨天下午1點,杭州東城農貿市場裡熙熙攘攘的客流暫時回落。嘈雜的叫賣聲消失,靜下來的菜市場裡,卻傳出了一段段洪亮的英語朗讀聲。
那是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循聲而去,你會驚訝不已,因為它來自於一位兩鬢斑白的爺爺和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市場二樓,雜亂的百貨攤和肉攤的中間,一張圓桌、幾把椅子和一組由硬紙盒做成的48音標表,組成了這個小小的英語課堂。
菜場「英語課堂」持續五年
「菜二代」英語考進年級前十
「爺爺老師」64歲,頭髮花白,清瘦的臉上架著金絲眼鏡,笑容親切。菜市場裡的人大多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清楚他過去是做什麼的,但大家都和他很熟悉,親切地稱呼他為「金老師」。
金老師住在東城農貿市場隔壁的小區裡,也是這個菜市場的常客。每到寒暑假,他來得就比往日更頻繁了。因為這些時候,菜場攤主的孩子們從五湖四海來到了杭州,這些「菜二代」都在父母打拼的攤位旁等著他來上英語課呢。
7月5日,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陸續放假了。於是,每天下午1點到3點,來光顧東城農貿市場的客人又開始看到這樣溫馨的一幕:在一個空攤位裡,「爺爺老師」帶著五六個孩子大聲地朗讀英語,在流利的美式英語中時不時又傳出爽朗的笑聲。
他們還會一起玩一種闖關遊戲,每個孩子從紙筒裡抽出一張紙條,對著上面的中文,直接讀出英文。
初次看到的人往往會覺得驚奇,可對東城農貿市場的人而言,這是一場持續了五年的約會。
緣分始於2014年的夏天。
「有一天,我在經常買菜的攤位上看到一個女孩寫英語作業,因為當時和她的父母已經很熟了,就問她想不想跟著我一起學。」金老師記得,那時女孩王琦緣12歲,讀五年級。
「我剛聽到時挺驚訝的,沒想到他這麼大年紀還會教英語。」王琦緣的父親王師傅說,女兒當時其實並不喜歡英語,可是因為自己沒多少文化,輔導不了孩子,金老師又願意免費教,就讓女兒跟著他開始學了。
王師傅來自衢州,和老婆一起在東城農貿市場經營著一個五六平方米的蔬菜攤。起初,金老師就是在這個菜攤的中間給王琦緣上課。「第一次上課,他還帶來了一鍋煮好的豬腳,讓我女兒吃,說是要學習好先要身體好。」
讓王師傅意外的是,跟著金老師學習後,琦緣一點點喜歡上了英語,成績也越來越好。「我們雖然都不懂,但感覺他是真的有方法。起碼,學生都跟著老師,沒有走神的。」王師傅驕傲地說,「女兒小升初時,從民工子弟學校考進下沙中學,英語考得最好,年級排名前十。」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攤主想要讓自家孩子跟著金老師學英語。如今,金老師已經教過20多個孩子,除了東城農貿市場攤主的孩子,還有不少從其他農貿市場的「菜二代」聞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