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遵義市桐梓縣海校街道辦水井村,村民們正為即將離桐返回重慶的 " 劉老師 " 感到不舍。這位桃李滿天下、學生中不乏院士的退休老師劉曉生,自 2013 年在水井村避暑以來,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免費給村裡的孩子教英語。
農村孩子英語差 退休老人院壩執教鞭
69 歲的劉曉生是重慶人,退休前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外語教研室教師,還曾擔任該校碩士博士外語教學組組長。
2013 年,退休後的劉曉生經朋友推薦,來到桐梓縣水井村爛壩組避暑。在與村民們交談時,出於教師的職業習慣,他隨口詢問了幾名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結果發現,這些孩子發音不準,而且還不敢開口大聲說。
" 我想到來村裡避暑也是閒著,不如利用這點時間,給孩子們補補課。" 劉曉生說,從那時開始,他就利用暑假在農家院壩,給孩子們免費教學。
村民周昌英家院壩,是劉曉生最開始給孩子們上課的地方,劉老師的英語課,也因此被村民們稱作 " 壩壩英語 "。
" 除了 2015 年和 2016 年,我因為家裡有事沒有來避暑外,這幾年我都在。" 劉曉生說,目前他在爛壩組約有 40 名中小學生。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學習,劉老師根據這些孩子的年齡進行分班。" 小班的課上午 1 小時,上午 8 時至 9 時;下課後大班開始上課,9 時至 10 時 30 分;傍晚大班的還要學 1 個半小時,總共 3 小時。"
幾年的堅持,老人在當地 " 出了名 ",孩子也越來越多,村民周昌英把放打米機的房間騰了出來,她的兒子則把房間內的牆重新粉刷了一番。
" 人家大老遠都來教孩子,我們得有所行動。" 當時村民說,今年他們還自己 " 鬥錢 ",買來黑板桌椅,湊出了一間簡易的教室,壩壩英語進入 " 室內 " 時代。
今冬還要來 給高考生突擊英語
" 今年冬天我還要來,當然不是為了避暑。" 老人說,他是放心不下一位叫駱禮杭的孩子。
駱禮杭是老人在村裡教的第一個孩子,明年他即將參加高考。為了給孩子查缺補漏,讓他的成績有一個提升,老人決定寒假來村裡," 既是給孩子補習英語,也是感受一下山村熱鬧的年味。"
執教 30 多年的劉老師,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在他的手機中,還保存有自己學生的照片,其中有中科院院士,也有知名專家,還有重慶 2008 年的文科狀元," 她英語考了 148 分。"
" 桐梓的這些孩子,底子並不差,而且學得快。" 劉老師說,有些孩子在這裡學了幾年之後,成績都有所進步。
劉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來自桐梓縣容光鎮名叫劉遠闖的孩子。" 他雖然考進了桐梓一中,但英語只有 58 分。" 劉老師認為,這對孩子將來高考將成為 " 致命傷 "。
經認真輔導,劉老師發現,這名孩子英語發音不準,而且對很多詞的用法不熟悉,劉老師於是對症下藥,開始給孩子補習。" 你想想,一名孩子各方面都優秀,卻毀在英語成績上,多可惜。" 劉曉生說,這些也是他堅持免費補習的精神動力。
村民送蔬菜他都不收 自己交錢訂菜園
在村民眼裡,劉老師有點 " 不近人情 ":" 給孩子們做了這麼大的一件事,吃頓飯總可以吧?送點瓜果蔬菜總可以吧?" 村民說,但這些不值錢的 " 小人情 ",均被劉老師拒絕。
" 有時悄悄給他送過去,他又打聽清楚後送了回來。" 村民說,劉曉生還定個規矩:誰要再送東西給他,他就不教誰家小孩。
空閒時的劉曉生
" 說實話,我不缺錢。我要是想賺錢,不如直接在重慶開個補習班。" 劉老師很直白地說,為拒絕村民們給他送東西,他還專程挑選了 3 戶村民,每戶支付 100 元,定時到他們的菜地裡去採摘新鮮蔬菜。
9 月來臨,劉曉生教的孩子們都陸續返回校園,劉曉生也於 9 月 2 日離開桐梓返回重慶。
明年,劉老師還會來山村嗎?對這個問題,老人顯得很幽默:" 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誰會先來。" 他說,只要沒有特別的事,他明年夏天還會再來這裡,教孩子們英語。
貴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