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不服 能否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2021-01-10 澎湃新聞
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不服 能否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2021-01-0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6年,A公司以範某欠付瓷磚款為由訴至法院。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範某對A公司供應陶瓷磚的總價款提出異議,A公司申請對其供應的瓷磚材料價值進行鑑定,法院委託B鑑定機構進行鑑定,並通知A公司與範某至現場參與勘驗,後B鑑定機構做出工程瓷磚材料價值為173.1萬元的鑑定意見。

2016年8月30日,人民法院依據該鑑定意見作出民事判決,判決中認定B鑑定機構做出的鑑定報告程序合法、客觀真實,予以確認;對範某辯稱鑑定意見的數據和算法不準確的抗辯理由,因其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異議且沒有相反的證據予以證實,未予採信。

該判決書生效且已實際履行完畢後,範某以B鑑定機構鑑定錯誤致使其多付十幾萬元瓷磚款,侵害其合法權益為由,訴至伊寧市人民法院,要求B鑑定機構賠償其損失。

伊寧市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範某不服向新疆高院伊犁州分院提起上訴。

經過審理,法院認為鑑定意見錯誤而起訴鑑定機構的,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案件的範圍,駁回了範某的起訴。

那麼當事人對鑑定意見不服,為什麼不能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呢?讓我們聽聽法官如何說。

本案中的鑑定機構是人民法院委託的,鑑定意見是人民法院為補充司法人員專門領域知識的不足,為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證明行為,是法院司法行為的延伸,當事人對司法行為不服而提起訴訟,實際上將國家的司法證明行為納入民事案件的受理範圍。鑑定意見屬於證據的一種,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不屬於訴訟標的範圍,更不是人民法院審理和裁判的對象,故不具有可訴性。鑑定機構與異議當事人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民事權利義務關係,鑑定機構依法履行職責,只對委託法院負責,故當事人無權就鑑定意見起訴鑑定機構。

若當事人認為司法鑑定意見有誤,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第四十條,提出異議或申請重新鑑定,而非直接起訴鑑定機構。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將原審庭審結束後原作出鑑定結論、勘驗筆錄者重新鑑定、勘驗,推翻原結論的證據納入再審新證據的一種,也就賦予了當事人在訴訟結束後認為鑑定意見有誤,經重新鑑定後,以新證據為由申請再審的權利。

作者:李婉雨 何學濤

總編:馮金柱

原標題:《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不服 能否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單方面委託司法鑑定中心做鑑定的有效性
    近期,熱心客戶來中心諮詢在民事糾紛案件訴訟中單方面委託司法鑑定是否有效?諸君知道,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我國民事訴訟程序和民事審判方式改革,始終不斷強調當事人的主體地位,著力強化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但強調當事人的主體地位、舉證責任,並不等於人民法院的責任就可以弱化或可大可小。
  • 不服拆遷補償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房屋徵收拆遷是非常普遍的行為,而很多人想自己的房屋被徵收拆遷,徵收拆遷後,被徵收人可以獲得一筆巨額的補償款,但並不是所有補償都令被徵收人滿意的,那麼不服拆遷補償能不能提起民事訴訟?下面由曾祥東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不服拆遷補償能否提起民事訴訟不服拆遷補償款的,不能提起民事訴訟,被拆遷人應該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維權
  • 對民事訴訟中司法鑑定制度的思考與建議
    列印本頁    來源:中國法院網   民事訴訟中的司法鑑定制度是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
  • 從江西入室殺人案,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區別
    各位被害人的近親屬、法定代理人除了要求追究曾某的刑事責任外,民事部分遭受的相關損失是否可以要求賠償呢?如果可以,那應該通過什麼方式提起呢?本文將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以及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兩個方面對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 司法鑑定程序在民事訴訟案件中的使用特點
    一、司法鑑定的意義及特點司法鑑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鑑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鑑別和判斷並提供鑑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鑑定主要突出的是一個專業性,即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員利用專業知識對訴訟的專業問題進行鑑別判斷。
  • 公安不認定職務侵佔罪用人單位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公安不認定職務侵佔罪用人單位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浙江舟山中院裁定某公司訴胡某不當得利糾紛案
  • 最高法觀點:民事訴訟中「鑑定意見」怎樣才能成為定案的依據?
    一、一般情況下,司法鑑定應由當事人提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19〕19號】(以下簡稱《證據規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提出,並預交鑑定費用。逾期不提出申請或者不預交鑑定費用的,視為放棄申請。
  • 應設置專門對鑑定意見審查的訴訟程序
    根據2012新《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通知專家輔助人出庭輔助其質證,但事故認定書亦可能超出法官的認知能力,法官如何對其進行審查判斷?我國2012新《民事訴訟法》並未予以規定。目前司法實踐中,法官對事故認定書的判斷,主要進行程序性審查,很少也無力對事故認定書進行實質性審查,這導致法官對事故認定書幾乎不加選擇的接受。
  • 司法鑑定中因果關係參與度在民事責任劃分中的認定
    宣判後,被告以鑑定結論明確其在原告出生操作中的過失參與度為75%,而一審法院讓其承擔90%的責任錯誤為由上訴。  【分歧】  對本案的處理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司法鑑定意見對醫院方在醫療事故中因果關係參與程度的判定條件和標準與民事責任中對過錯程度、因果關係的判定條件和標準不同。
  • 民事訴訟須知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鑑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八、上訴 若認為地方各級法院作出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的裁判結果有誤: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 最高法發布2020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司法解釋
    據介紹,該司法解釋共33條,著力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與證據有關的突出問題,推動構建激勵、引導當事人積極、主動舉證的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制度。為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智慧財產權民事審判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依照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提供證據。
  • 小額訴訟一審終審,當事人不服咋辦?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條件是啥?
    當事人會認為自己爭議標的額太小,到法院訴訟會浪費自己很多時間。法院針對案件爭議標的額小告知當事人可以採用小額訴訟程序。找法網小編接下來將為您介紹小額訴訟一審終審,當事人不服咋辦?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條件是啥?一、小額訴訟案件是一審終審制的,當事人不服該怎麼辦?當事人對小額訴訟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事由向原審法院申請再審。
  • 民事上訴狀(當事人提起上訴用)
    上訴人(原審訴訟地位):×××,男/女,××××年××月××日出生,×族,……(寫明工作單位和職務或者職業),住……。委託訴訟代理人:×××,……。被上訴人(原審訴訟地位)×××,……。……(以上寫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姓名或者名稱等基本信息)×××因與×××……(寫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作出的(××××)……號民事判決/裁定,現提起上訴。
  • 民事訴訟被駁回又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如何保障當事人訴權
    最高法判例:民事訴訟被駁回又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如何保障當事人訴權在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被法院駁回後,法院既沒有依職權將案件轉至行政庭進行審理,亦未告知當事人的訴請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由於法院未盡到告知義務致使當事人多年來一直未啟動行政訴訟,故存在超過起訴期限的合理扣除事由。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簡易程序、小額訴訟和二審等
    第二百七十五條  下列案件,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一)人身關係、財產確權糾紛;(二)涉外民事糾紛;(三)智慧財產權糾紛;(四)需要評估、鑑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鑑定結果有異議的糾紛;(五)其他不宜適用一審終審的糾紛。
  • 《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關於訴訟費用6個問題的解答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訴訟費用繳納辦法》第 29 條的規定,訴訟費用應由敗訴方承擔,因此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序確定雙方負擔比例。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訴訟費用繳納辦法》第 6 條、12 條的規定,鑑定費用不屬於訴訟費用的範圍,該費用負擔原則是「誰主張、誰負擔」,因此由王某自行承擔。如何處理?
  • 「最高院裁判文書」當事人針對被查封財產所提起的確權訴訟,人民...
    ,該條文雖系對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之訴作出的規定,但《民訴法》對相關主體未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而單獨在執行法院提起確權之訴亦並未作出禁止性規定。達益置業公司提交意見稱,達益置業公司、海利食品公司等之間達成的涉案協議明確約定海利食品公司等對涉案房產享有所有權,達益置業公司享有登記權,涉案房產登記在達益置業公司名下符合法律規定及各方約定。海利食品公司等享有收益權而非物權所有權。本案訴訟是海利食品公司等在執行程序中提起執行異議被駁回後另行提起的,故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其訴訟請求應被駁回。
  • 最高法修改的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上)
    5.將第十二條修改為:  「人民法院受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後,應當在十日內告知對被告行為負有環境資源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6.將第十五條修改為:  「當事人申請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鑑定人作出的鑑定意見或者就因果關係、生態環境修複方式、生態環境修復費用以及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等專門性問題提出意見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 鑑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作證,鑑定意見不能作為判案依據
    宣判後,某公司不服,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本案中上訴人某公司要求被上訴人保險公司依照保險合同承擔賠償責任,應當舉證證明被保險車輛的分動箱、分動箱電腦損失項目等與水淹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上訴人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予以證明,一審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雙方提供的證據全面、客觀地進行了審核,針對上訴人上訴請求中爭議的事實,一審已依照法律規定公開了判斷的理由和結果,一審的判斷符合法律的規定
  • 人身損害是每個人都要單獨訴訟嗎
    當事人有人身損害的一般都會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就會被訴諸法庭,那人身損害是每一個人都要要單獨訴訟嗎,有沒有共同訴訟的情形呢?下面由張霞律師進行解答:一、人身損害是每個人都要單獨訴訟嗎如果人身損害是由兩個以上侵權人造成的,或者同一侵權人造成二人以上人身損害的,不需要每個人都單獨訴訟,可以按民事訴訟法,共同訴訟的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