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鑑定程序在民事訴訟案件中的使用特點

2020-12-12 微法官

一、司法鑑定的意義及特點

司法鑑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鑑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鑑別和判斷並提供鑑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鑑定主要突出的是一個專業性,即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員利用專業知識對訴訟的專業問題進行鑑別判斷。由於司法鑑定的專業性決定其流程相對的複雜,一般需要當事人進行申請,法院組織訴訟雙方對案件材料進行質證,通知當事人雙方選擇鑑定機構,然後將相關鑑定材料交給相關司法鑑定機構,有專門人員根據材料做出鑑定結論。

二、司法鑑定在基層民事案件中的適用

就基層法院來說,司法鑑定的適用比例還是比較高。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合夥糾紛案件等。當然還有一些涉及網際網路領域以及金融領域的訴訟案件,這兩類案件基層法院涉及不多,本文暫不做論述。

交通事故糾紛中的鑑定案件主要是針對當事人的傷殘等級、「三期」(營養期、誤工期、護理期)、車輛損失進行鑑定;醫療事故中主要是對受害人傷殘等級、受害人的傷害結果與醫院的醫療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鑑定;民間借貸案件主要是針對借條中簽字的真偽或者印章的真偽進行鑑定;建設施工合同一般就是對雙方的工程量,工程造價進行鑑定;合夥糾紛中對於合伙人之間的經濟帳目的審計。交通事故、醫療事故中的傷殘等級鑑定屬於醫學類的專業鑑定,對於醫學的專業知識,一般法律人還是比較欠缺的,一般當事人主張傷殘賠償金的都需要進行傷殘等級鑑定。目前民間借貸等經濟類型的案件中的鑑定數量不斷攀升,當然這也是受目前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總之,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新類型的案件也不斷向法院湧入,涉及專業領域也會越來越多,司法鑑定的類型也越來越多。

三、法官在訴訟案件中適用司法鑑定程序的思維路徑

目前我國法院的法官多是法律科班出身,而我國的教育體系不像國外的教育體系,在美國大學的法學院不設置本科法學專業,要攻讀法學必須本科得有一定的人文學科背景。而生活有多少面,民事訴訟案件就有多少面。當法官在訴訟中面臨各式各樣問題時,最常見的思考路徑是參照生活經驗。當然這確實是一個便捷又有效的路徑,尤其是對一些辦案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法官。可當單一的路徑無法面對複雜的案情時,法官就傾向於尋找其他路徑解決問題。

這種情況下司法鑑定就是法官的首選。雖然程序比較複雜,周期較長(目前法院中很多長期未結案件均是由於鑑定的原因),但是鑑定一般是決定案件全局的關鍵意見,所以為了結案法官一樣願意將其委託。另一方面是來自司法責任的壓力,對於重大疑難複雜案件中的關鍵事實,如果法官全靠自己內心確認判斷,如果案件出現差錯,可能會被追責,與其這樣不如委託司法鑑定機構出具鑑定意見。

相關焦點

  • 對民事訴訟中司法鑑定制度的思考與建議
    列印本頁    來源:中國法院網   民事訴訟中的司法鑑定制度是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
  • 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單方面委託司法鑑定中心做鑑定的有效性
    近期,熱心客戶來中心諮詢在民事糾紛案件訴訟中單方面委託司法鑑定是否有效?諸君知道,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我國民事訴訟程序和民事審判方式改革,始終不斷強調當事人的主體地位,著力強化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但強調當事人的主體地位、舉證責任,並不等於人民法院的責任就可以弱化或可大可小。
  • 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不服 能否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不服 能否單獨提起民事訴訟?2016年8月30日,人民法院依據該鑑定意見作出民事判決,判決中認定B鑑定機構做出的鑑定報告程序合法、客觀真實,予以確認;對範某辯稱鑑定意見的數據和算法不準確的抗辯理由,因其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異議且沒有相反的證據予以證實,未予採信。
  • 今天帶你了解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確認」程序
    今天,開發區法院立案庭通過問答的方式,帶您詳細了解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確認」程序。司法確認程序是什麼,它與訴訟程序有何不同?【答】司法確認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的一種。它是依據雙方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在訴訟程序之外達成的民事調解協議進行自願性、合法性的審查,並賦予其強制執行力的非訟程序。司法確認程序實行一審終審,且一般會在立案之日起30天之內審查完畢,除非有特殊情況的延長。同時,申請司法確認的案件,法院不收取任何費用。
  • 關於民事訴訟「司法確認」程序的十問十答
    改革試點工作主要圍繞「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完善小額訴訟程序」、「完善簡易程序規則」、「擴大獨任制適用範圍」、「健全電子訴訟規則」五大主題版塊展開,以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前兩期,我們通過十問十答的方式,了解了「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的那些事兒(點擊劃線部分可快速閱覽)本期,我們同樣通過問答的方式,帶您詳細了解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確認」程序。
  • 司法鑑定中因果關係參與度在民事責任劃分中的認定
    宣判後,被告以鑑定結論明確其在原告出生操作中的過失參與度為75%,而一審法院讓其承擔90%的責任錯誤為由上訴。  【分歧】  對本案的處理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司法鑑定意見對醫院方在醫療事故中因果關係參與程度的判定條件和標準與民事責任中對過錯程度、因果關係的判定條件和標準不同。
  • 民事訴訟中,高效的小額訴訟程序其具體內容包括什麼?
    隨之不斷增長的民事案件,司法資源在短期範圍內無法滿足社會的司法需求,此時針對標的額較小的簡單民事案件,通過小額訴訟方式進行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案件解決的效率。本節我們將從小額訴訟的概念、適用條件、舉證期間等方面為大家詳細講解。
  •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
    寫訴狀確有困難可口頭起訴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原告本人不能書寫起訴狀,委託他人代寫訴狀又確有困難的,可以將自己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相關證據等以口頭表述的方式起訴。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9月18日公布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作出的規定。
  • 解讀《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司法鑑定,是民事訴訟查明案件事實的重要方法,對於案件的裁判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定紛止爭起到關鍵作用的司法鑑定,鑑定本身卻往往成為案件中新增的爭議焦點。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鑑定規則不夠明晰所致。
  • 應設置專門對鑑定意見審查的訴訟程序
    法國民事訴訟中,法官聘任的專家不需要進行深入調查,可以通過諮詢方式以專家身份闡明案情。」[ 宋漢林:《鑑定意見司法運用實證研究》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4年第 2期]儘管宋教授是以交通事故認定書為例提出的建議,但對於其他涉案鑑定同樣如此。這個建議有合理性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本書從出庭律師的角度對鑑定意見的審查質證進行研究。
  • 司法鑑定程序的啟動
    鑑定程序的啟動1.《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當事人申請鑑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鑑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未申請鑑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鑑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鑑定人進行鑑定。第七十七條 鑑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鑑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鑑定人應當提出書面鑑定意見,在鑑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 最高法院公布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司法解釋
    解讀:百姓打官司不再擔心「贏得起耗不起」了  最高法司法解釋規定 寫訴狀確有困難可口頭起訴  法院審理簡單民事案件將一次開庭當庭宣判  簡單民事案開庭不用發傳票 可捎口信傳喚當事人  司法解釋:婚姻家庭糾紛等6類民事案件應先調解  最高法院公布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司法解釋 當事人可約定選擇簡易訴訟程序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之《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附則》
    〉等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目錄一、管轄  二、迴避  三、訴訟參加人  四、證據  五、期間和送達  六、調解  七、保全和先予執行  八、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九、訴訟費用  十、第一審普通程序  十一、簡易程序  十二、簡易程序中的小額訴訟  十三、公益訴訟  十四、第三人撤銷之訴  十五、執行異議之訴  十六、第二審程序  十七、特別程序  十八、審判監督程序
  • 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予以印發,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請結合工作實際遵照執行。
  • 代表話法院丨紮實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為公平正義「加速度」!
    截至目前,各基層法院在立案部門成立民事速裁團隊和簡易程序團隊的,本院70%以上的民事員額法官和輔助人員集中在立案部門;僅成立民事速裁團隊的,本院40%以上的民事員額法官和輔助人員集中在立案部門,實現司法資源合理配置。◆ 堅持訴前鑑定全覆蓋。
  •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操作規程...
    第一條【基本原則】為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科學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將法律關係明確、標的較小、爭議不大的簡單金錢給付類案件進行分流處理。建立與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有機銜接、分層遞進的民事訴訟程序體系。基層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本院適宜速裁案件類型、數量等調配人力、組建速裁團隊,審理小額訴訟案件。
  • 《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的理解與適用
    此次試點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是為了適應社會糾紛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推動分層次多類別來滿足人民群眾不同訴求,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這項改革的內在動因不是為法院減壓卸負,更不能以犧牲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為代價。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簡易程序、小額訴訟和二審等
    第二百六十七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可以簡便方式進行審理前的準備。第二百六十八條  對沒有委託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訴訟的當事人,人民法院在庭審過程中可以對迴避、自認、舉證證明責任等相關內容向其作必要的解釋或者說明,並在庭審過程中適當提示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 民事訴訟庭審中的質證問題探析
    從深層次的理論來分析,質證無不體現著正當程序的精神實質,質證作為庭審程序的核心尤如英美民事訴訟程序中的交叉詢問,深刻貫徹著公開審判原則、辯論原則的理念。這裡所指的證據真實性是指作為未經質證的證據材料本身是真實、非偽造的,而不論其是否客觀如實地反映了案件事實。  證據的關聯性是民事訴訟中的證據應與證明的案件事實之間有內在的必然聯繫。這就要求質證主體在質證過程中緊緊把握住關聯性這一特點,排除與案件事實無關的證據材料。  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證據符合法定證據形式並且依法取證。
  • 最高法民三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
    《知產證據規定》共33條,著力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與證據有關的突出問題,對於民事訴訟法及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民事訴訟證據司法解釋已有明確規定的內容,不作重複。《知產證據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及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民事訴訟證據司法解釋的基礎上,結合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的特點,對證據保全申請的審查、保全措施、妨害證據保全的後果、破壞已經保全證據的法律責任、證據保全參與人、證據保全筆錄製作、被申請人提出異議等,均作出了相應規定,以進一步規範證據保全程序,增強指導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