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須知

2021-01-10 中國法院網
 

一、起訴的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起訴狀應記明的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繫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三、民事起訴狀的格式 

民事起訴狀(範本) 

原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住址、電話、郵編

被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住址、電話、郵編

案由:

訴訟請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實與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 人民法院

起訴人:__________

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附:1、本訴狀副本____ 份

    2、證據目錄

 

四、民事起訴應遞交的材料 

本人(單位)籤名或者蓋章的民事起訴狀。遞交份數:法院一份, 同時對方當事人有幾個就再交幾份(下同);

本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軍官證、護照等)原件及複印件。如果您是個體工商戶或者代表單位起訴的,還應攜帶好營業執照和複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必要的證據材料。

特別提示:  

身份證遺失的,可到當地派出所開具身份證明。

 

五、收到法院的傳票後需注意的事項 

請仔細查看傳票上載明的以下幾項內容:

(一)事由:主要有兩種,開庭審理或開庭宣判。開庭審理說明案件要正式進行審理,或者還要繼續審理;開庭宣判說明案件就要有處理結果了。

(二)法官和書記員:傳票上會有承辦法官與書記員的姓名和聯繫方式, 有事您可以主動和他們聯繫。

(三)時間:要根據開庭時間提前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確保準時到庭參加庭審,有特殊情況要及時和法官或者書記員聯繫。

(四)地址:傳票上會有法庭的具體位置和法庭編號。

請務必按傳票上的時間,到庭參加案件的審理。原告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法院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六、不能按時出庭參加訴訟的注意事項  

如果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延期開庭;

應當在開庭前及時與法官或者書記員聯繫,是否能延期由法院決定;

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鑑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七、申請撤訴或法院按撤訴處理後能否再次起訴 

原告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八、上訴 

若認為地方各級法院作出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的裁判結果有誤: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特別提示: 

在民事訴訟中,一般只有不予受理的裁定、對法院管轄權有異議的裁定以及駁回起訴的裁定,才可以上訴;

適用涉外程序審理的民事訴訟對何時提起上訴有特別規定請注意。

 

九、民事上訴狀的格式 

民事上訴狀應當包括:

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如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

第一審法院的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

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受理法院的名稱、本人籤名或者蓋章以及寫上訴狀的時間。

民事上訴狀(範本) 

上訴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住址、電話、郵編

被上訴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住址、電話、郵編

上訴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案,不服 ________ 人民法院____年____月____日作出的(     )____字第____號民事判決(或裁定),現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實與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 人民法院

                                                                                        上訴人: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本上訴狀副本 ____ 份

 

上訴請求:寫明對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是要撤銷原判、全部改判還是部分改判;

事實與理由:主要是針對原審裁判而言,而不是針對對方當事人。

針對原審判決、裁定論證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

1、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

2、原審確定性質不當;

3、適用實體法不當;

4、違反了法定程序等等。

 

十、民事案件再審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十一、民事案件再審時效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再審申請。如果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或者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或者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或者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係的判決、調解,不得申請再審,但可以就離婚案件已經處理的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

 

十二、可以申請再審的裁定

(一)不予受理裁定;

(二)駁回起訴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一條規定,當事人認為發生法律效力的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錯誤的,可以申請再審。

對於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裁定能否申請再審的問題,本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存有爭議。考慮到當事人可以直接針對一審判決申請再審獲得救濟,若允許對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裁定申請再審,則已經生效甚至執行完畢的一審判決又變為不生效,程序難以操作,故最終未規定對該類裁定可以申請再審。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相關焦點

  • 打官司須知的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民事案件佔據法院每年審理案件的90%以上,越來越多的民事案件湧入法院,老百姓跟法院接觸的也就越來越多的,那麼在進行民事訴訟時,你會發現關於民事訴訟的具體法律規定非常多,即使你是專業律師也很難記得清楚,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 民事訴訟模式論
    [關鍵詞]:民事訴訟模式 當事人主義 職權主義  一、民事訴訟模式的分類及劃分標準  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一般把訴訟模式分為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但對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的具體含義的認識卻不同,其根源在於對劃所持標準的認識模糊。
  • 民事訴訟中的共同訴訟
    1、必要共同訴訟:不可分之訴(1)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2)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是共同的。2、適用必要共同訴訟的主要情形(1)掛靠關係以掛靠形式從事民事活動,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該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為共同訴訟人。
  • 什麼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訴訟有何區別?
    大家都知道殺人要負刑事責任,可能會坐牢,但是去坐牢了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嗎?很多人以為負了刑事責任就不用承擔民事賠償了,其實不是,受害人及其家屬仍然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主張民事賠償責任,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 完善民事訴訟交納上訴費程序的幾點建議
    2008-02-04 10:59:42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梁俊   二審終審制是我國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
  • 民事訴訟當庭裁判問題研究
    當庭裁判作為現代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充分體現了公正與效率的訴訟價值目標。但從我國的民訴立法及訴訟實踐來看,當庭裁判仍是亟待強化的薄弱環節。為此,確立當庭裁判的審判理念,完善有關當庭裁判的法律規定,提高民事訴訟的當庭裁判率,是目前我國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極其重要的內容。
  • 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標的論
    ,通過民事審判尋求爭議的終結。民事審判的對象就是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標的。如果說訴權理論是從抽象的、理念的層面為法院何時行使審判權、如何行使審判權求解,訴訟標的理論則是從具體的、實務的層面作出解答。  實體法視角的訴訟標的論  對訴訟標的理論的研究發祥於德國。與訴權學說一樣,訴訟標的研究最初也是在實體法視角下進行的。德國學者阿道夫·瓦哈提出訴訟標的就是權利保護請求權。
  • 從江西入室殺人案,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區別
    各位被害人的近親屬、法定代理人除了要求追究曾某的刑事責任外,民事部分遭受的相關損失是否可以要求賠償呢?如果可以,那應該通過什麼方式提起呢?本文將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以及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兩個方面對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時效認定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喪葬費和交通費等訴求。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的爭議是:  第一種觀點認為,考慮到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的依附性,對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時效問題,應適用刑法中的追訴時效,而不適用民法中的訴訟時效。
  • 民事訴訟裁定書 與判決書的區別
    最近投服中心支持訴訟案件訴訟過程中,陸續收到法院的裁定書。那麼,法院出具的裁定書和判決書有什麼區別?對投資者來講,面對裁定書和判決書,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首先,從定義上來看,裁定書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的過程中,就訴訟程序方面的問題依法作出的書面決定。
  • 北京市密雲縣人民法院訴訟須知
    長期以來,由於農業銀行各個經營網點距離法院較遠,當事人在起訴後,經常要到幾裡以外的農業銀行網點繳納訴訟費用,之後還要返回立案大廳辦理繳費收據手續,給訴訟當事人帶來極大的不便。2006年,經密雲法院與中國農業銀行密雲支行多次協商,在法院立案大廳設立訴訟費代收點,徹底解決長期以來群眾反映強烈的訴訟費交費困難的情況,當事人可以在立案大廳直接繳納訴訟費用,節約了訴訟成本和立案時間。
  • 民事訴訟中釋明制度的構建
    我國民事訴訟模式正向當事人主義過渡,對於釋明權制度的構建仍處於不完善狀態,由於絕對當事人主義有其弊端以及中國現實的國情,需要在我國構建釋明權制度。[①]  釋明權是西方民事訴訟立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創立於1877年德國的民事訴訟法,最早是大陸法系國家民事訴訟的用語。德國首次採用了「釋明」概念,並將「釋明」內容規定在1877年德國民事訴訟法第130條第1項和第2項中。因為其立法者意識到,在民事訴訟中過分強調當事人的作用而忽略法官職權指揮訴訟的作用,必將影響訴訟效率和實體的公正。
  • 民事訴訟時效:三年
    民事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充分保護權利人訴訟權利!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概覽
    2018年《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定職權,但是如何將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和民事公益訴訟充分結合,從而達到有效保護國家與社會的公共利益
  • 民事訴訟之特別程序
    民事訴訟之特別程序 2020-11-05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涉及的刑事責任
    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涉及的刑事責任民事訴訟活動中,部分當事人或訴訟參與人為獲得法院勝訴判決而做出偽造證據的行為。這一行為不僅可能會使得最終的民事判決無效,還會受到民事訴訟法相應的處罰,對於情節嚴重的,還會遭受刑法的制裁。1.
  • 《民事訴訟法學》練習題及答案
    4.民事訴訟證據的特徵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合法性。   5.在證據可能__________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
  • 美國民事訴訟中超額判決的特點
    相比較而言,美國民事起訴狀卻不要求明確訴訟請求的數額。根據《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第8條第1款的規定,民事訴狀中只需要明確救濟的種類和管轄的依據,至於數額則在所不問。即便實踐中有的原告提出了具體的數額請求,根據《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第54條第3款的規定,法官或陪審團的判決也可超過該數額,甚至給予當事人並未請求的救濟類型。
  • 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
    上級人民檢察院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辦理下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民事訴訟監督案件。下級人民檢察院對有管轄權的民事訴訟監督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檢察院辦理。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對民事訴訟監督案件的管轄,依照有關規定執行。
  • #從此不求人# | 民事訴訟在立案時需提交哪些材料?
    #從此不求人# | 民事訴訟在立案時需提交哪些材料?滴滴滴~滴滴滴~朋友們注意啦從今天開始小編將給大家帶來#從此不求人#系列普法小知識如何能快速掌握生活中實用的法律小知識今後的指南可以幫到你喲~從此不求人1.0從此不求人1.0+#從此 不求人#++ 立案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