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
魚兄推薦了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觸不可及」,
德裡斯和菲利普之間真摯的友情,
感動了無數人。
這直接反映了,
「真實」,是最能被接受的。
作為一名熱愛電影的人,
很開心熒幕之上逐漸有一些演繹友情的佳作。
世間三種情感:「親情、友情、愛情」,
是人們追求完美人生,
不可或缺的 。
今天,
魚兄再度推薦一部關於友情的建立初始,
也是真實故事改編而來,
影片「綠皮書」,
我們一起欣賞 。
綠皮書
Green Book
影片導演彼得·法雷裡,
在2014年因作品「電影43」,
被金酸莓獎評委「最差導演獎」。
僅僅四年之後,
彼得·法雷裡和好友編劇一起改編創作了「綠皮書」的劇本。
影片邀請到了「指環王1:魔戒再現」、「指環王3:王者無敵」裡飾演
Aragorn的維果·莫滕森出演男一號。
不是看演員表的話,
真看不出那是「指環王」裡的勇者Aragorn。
《指環王》裡的維果·莫滕森
與維果·莫滕森搭檔的是黑人演員馬赫沙拉·阿里,
這位在同性類型影片「月光男孩」,
榮獲11項「最佳配角」獎的演員,
同樣用精湛的演技,
在「綠皮書」再次封神,
榮獲包括「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等七個獎項的」最佳配角獎」。
真實故事,
加上好的劇本創作,加上好的演員,
最終成就了「綠皮書」在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豐收。
「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豆瓣評分8.9
2018年上映之初,
豆瓣開分9.2,
豆瓣電影排行榜第66位。
託尼·利普,一位曾在部隊服役的中年男人。
成家未立業,為生計所迫,
在當地一家高檔餐廳會所做侍者,就是看場子打雜的人員。
一身流氓氣息,在託尼身上讓人難以察覺,
卻不能否定,他確實是一位吊兒郎當的人,
導演卻賦予了他有處理各種事情的本領。
託尼不是那種屈就於人前的人,
一切事情都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
也因此被身邊人讚美其人,
也因此,
常常失去來之不易的工作,
獨自照看兩個孩子的妻子德洛麗絲總會抱怨沒有收入來支撐整個家庭 。
經人介紹,
託尼去面試一個私人司機的工作,
老闆是一位黑人音樂家——唐納德·謝利。
謝利要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各地演出,
需要一位司機兼保鏢兼隨從兼各種雜事的人,
託尼樂意效勞,卻拒絕提包擦鞋的合同內容。
起身告別之時,
謝利再次挽留,告知其為人處事的能力,自己非常需要,
再次交談條件之後,
託尼接受了這份工作。
在美國,
種族歧視從未得到過徹底解決。
作為黑人,
謝利所要去往的各個城市,
都會遇到因為種族歧視而帶來的麻煩。
這種因事擇人的劇情結構,是一種非常老套的呈現方式,
幸好,
導演並沒有刻意去設置這一橋段。
謝利的助理交給了託尼一部車和一本出行指南書,
那部綠色書皮的手冊,
詳細介紹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入住的酒店和一些場所,
託尼很意外。
謝利有著紳士般的修養,
言談舉止都很正式 ,
那穿著在身的筆挺燕尾服,總能透出藝術的氣息。
與之相反的是託尼,
煙不離手,髒話亂彪,
一手方向盤一手炸雞,
他的快樂總讓謝利看不懂。
確保每座城市的演出,都能按時到達,
確保演出的鋼琴,必須是施坦威牌鋼琴,
確保每天晚上送一瓶威士忌到謝利的房間,
託尼只需要記住這些,
其他的,
仍然自我行事。
演出一站一站進行,
託尼也充分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為謝利排除並解決了許多問題。
除了工作,
謝利總會提出一些對託尼的不滿,
比如說話方式、比如禮節禮儀,
一人一世界,
託尼不懂謝利所表述的東西有何意義?
謝利也惱怒託尼的所為難以接受 ,
只因老闆與下屬的關係,
總會讓託尼在憤怒中,接受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
這就是他們最開始的關係狀況——相互嫌棄 。
真摯的友情發展,
一定要有一些事情的發生才能厚重 。
謝利似乎早有心理準備,
接受種族歧視的各種場合。
他並沒有反抗,也沒有與之糾纏,
他總能平靜的看待一次又一次的羞辱,
然後報以微笑,任憑語言攻擊,拳腳相向。
異性相處,
總能日久生情 。
同性相處,
亦能升華成知己 。
謝利開始更看重託尼的為人和幫助,
也開始融進託尼的世界,感受一些不曾有過的生活氣息,
至少,
謝利開始在車上,用手拿著雞腿,吃的津津有味 。
用朋友的方式去交你願意交的朋友,
用自己的方式,打開真誠,
黃金從砂石而出,
絕不該有高低之分。
同行的演出人員告訴託尼,
謝利完全可以拿著三倍的收入,在自己的城市無憂無慮,
可為什麼要如此,
面對每天不知何時到來的羞辱和危險,
還要繼續四處演出。
影片中,
只是簡單的表述了謝利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換取種族歧視的戰爭結束,四處演出,讓所有人重新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謝利的內心,
一直是善良掌持的國度 。
他從不解釋自己的行為,只是默默做著對的事。
如果說憤怒,
謝利也有,
他曾這樣在憤怒中告訴託尼:
「 如果我不夠黑人,也不夠白人,又或不夠男人,那請你告訴我,託尼,那我到底算是什麼人?!」
一句話,
涵蓋了多少意義,
徹底融化了託尼的心 。
不能為黑人所受到的歧視有所作為,不能成為白人平等的立於世間,而且自己還是一位同性戀,不被理解。
謝利,痛苦而又堅強的活著。
最後一場演出,
依然被種族歧視擾亂了日程,
謝利這次沒有妥協,
堅定還擊,宣告人間平等法則 。
兩人驅車一路,回程與家人慶祝聖誕夜。
司機是謝利,
託尼睡在後座上,蓋著謝利的毯子。
託尼邀請謝利來自己家中一起過聖誕節,
謝利不想自己的黑人身份打擾別人的愉快時光,
拒絕了。
面對華麗而有冷清的房間,
謝利獨處了片刻,
拿起香檳,
去往了託尼的家中 。
無論人生有多少疾苦,
總有一處淨土,
為你貼身擁護,
可以是生時,可以是死時;
而那些可溫可冷的友情,
永遠是你眼睫下的晶瑩淚滴,
是鹹的,是讓你感動才有的流淌;
相知相伴的長久,
唯有友情,
與你血脈無緣,卻又風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