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閨蜜聊天,小米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說,兒子的同桌實在是太優秀了,小姑娘除了獨立完成作業成績優秀外,彈琴、跳舞樣樣全能,再看看自己家的娃,真的是「一放假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最後不禁感嘆道:「唉,優秀的都是人家的孩子啊!」
身為家長,每個人都有一個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美好心願,可是如果單單僅停留在「那都是人家的孩子」的感嘆層面上,則對於孩子的成長,對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毫無意義。
美國醫學護士羅娜·雷納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以及育兒經歷編寫了《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一書,在書中作者告訴父母除了大吼大叫,我們還應該學會以尊重為基礎對孩子進行4C管教法則。
何為4C管教法則
溝通(Communication)
選擇(Choices)
結果(Consequences)
連接(Connection)
如何執行4C管教法則
1.溝通
在溝通環節要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 真誠
◎ 具體
要想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溝通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注意做到簡單、具體、簡單。
比如閨蜜前幾天由於要去外地公出幾天,於是酒嘗試提前和孩子真誠地溝通,「媽媽要去外地工作幾天,你和爸爸在家裡,可不可以幫助媽媽照顧一下爸爸?」「可不可以你負責哄爸爸睡覺?」連續幾天下來,孩子慢慢適應了自己角色的轉變,於是媽媽臨走時她認真告訴閨蜜「媽媽放心吧,我會幫你照顧好爸爸噠。」如此看來,家長要與孩子真誠地溝通,不要試圖欺騙或者嚇唬孩子,大多情況下,只要大人好好溝通,孩子都會接受的。
2.選擇
在選擇環節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 提供的選擇要真實並且簡單。
◎ 不要重複提問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小小的內心世界也開始想要自己拿主意了,在這一階段家長要注意多讓孩子做「選擇題」,少做「填空題」。比如如果你晚上臨睡前問孩子「明天早上想吃什麼?」孩子多半會回答「我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換一種方式來徵詢孩子的意見「明天早上我們是吃牛排還是吃炒飯?」相信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給出自己的意見了。
3.結果
在結果環節要注意以下三點:
◎ 制訂家庭規則
◎ 適時調整規則
◎ 回顧結果
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制定家庭規則是重要的前提,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只有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要遵守規則,才利於親子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也能夠讓孩子懂得,不遵守規則就會受到懲罰。同時家長應該注意根據孩子的需要,以及所處的不同成長階段,適時調整規則。
當你的孩子學會遵守家庭規則並能夠在自己出錯時承擔後果,那麼親子關係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融洽了。
4.連接
在連接環節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 有效的陪伴
◎ 關注孩子的感受
◎ 不翻舊帳
管教孩子的核心內容是連接。這種連接不單純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還應該注重孩子內心的成長以及精神的陪伴。如果孩子感覺到與你心意是相通的,相信自己是父母心愛的寶貝,那麼他就更容易聽從你的建議,更願意與你進行互動。所以,即便家長即使全天都要工作,也應該規劃一定的時間,多陪伴孩子,與孩子進行身心的連接,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知道你有多重視他。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多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不抱怨、不翻舊帳,就會與孩子的心貼得更近!
結語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心有千千結,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不用徒勞地感嘆「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就從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做起,掌握4C管教法則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辦法。
歡迎關注 ,讓我們一起讀書碼字,共同成長。
(圖片摘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