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後的24小時內做對這五件事,可以讓月子過得更舒服些

2020-12-22 育兒秘籍

文|好孕姐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終於生下了寶寶,進入到女性重生的關鍵時刻——月子。其實從寶寶出生出產房的那一刻開始,媽媽的月子期就已經開始了。而月子坐的好不好,這直接關係到女性後半生的健康,坐不好很可能會留下病根、後遺症,讓你痛苦的度過後半生。而產後第一天做好這五件事是坐月子的根本,做好了可以讓整個月子期間都會舒服些,但是很多新手媽媽都不知道,今天好孕姐就來科普一下。

產後半小時內—初次母乳

分娩後半小時左右,是母乳餵養的最佳時機。如果條件允許,醫生是會幫助新手媽媽完成這第一次的哺乳的。因為產後儘早開奶一來可以形成神經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讓寶寶可以吃到更多的初乳,增加免疫力。其次就是寶寶儘早吸吮可以刺激新媽媽的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

但是由於新手媽媽剛生產完,身體比較虛弱,傷口還沒有恢復,是不建議長時間餵奶的,最好保持在5~10分鐘,而且最好是選用側臥餵奶。

產後2小時—觀察血量

產後2小時是觀察出血量的關鍵期,剛開始是暗紅色,然後就會變成粉紅色,最後變成褐色。媽媽要注意觀察,如果發現陰道有較多出血或掉出組織物,要立即通知醫務人員,及時處理。因為產後大出血是很嚴重的事情,如果產後2小時一切正常,媽媽將會被推出產房送到休息室休息。

產後4小時—排尿

由於孕期激素的原因,媽媽的腹部肌肉會比較鬆弛,再加上生產時的損傷,會讓媽媽的膀胱失去知覺,即使滿了也沒有尿意,但是憋尿會造成泌尿系統進一步損傷。其實順產的媽媽在產後4小時左右就可以去排尿了,可以有效防止發生尿瀦留。

而如果新手媽媽沒有想要排尿的感覺,可以用水聲來刺激排尿,也可以用溫開水衝洗尿道周圍來誘導排尿。另外提醒媽媽排尿後用溫水清洗,這樣可以減輕對傷口的刺激,也更衛生,也能更好地防止產後感染。

產後12小時——按摩乳房

其實好多媽媽分娩後母乳並不是很足,有的甚至就是比較少,寶寶都吃不飽。其實產後催乳也是有技巧的。建議媽媽在產後12小時開始按摩乳房催乳,這樣不僅可以使初乳分泌提前,還可以增加乳量,降低乳房硬結、乳腺炎等疾病的發生率,這對保持乳房的外形美也是很有幫助的。

做法:先用一條熱毛巾熱敷乳房3~5分鐘,然後用幹毛巾放在乳房根部下方,雙手從乳房根部把乳房環繞託起,從乳根向乳房柔和按摩,大約20分鐘就可以了。

產後24小時內——下床活動

很多新手媽媽第一天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其實這樣並不好,順產的媽媽在產後6~8小時內就可以坐起來,然後適當的下床活動一下,這樣不僅有利於身體恢復,還可以降低排尿敏感度,降低患上血栓的可能。記得朋友產後就沒有一直在床上躺,每隔幾個小時就去新生兒室看寶寶,雖然走的很慢,但適量的活動了,產後身體恢復的就比較快,完全沒有虛弱無力的症狀。

-----------------------

怎麼備孕成功率高?如何緩解孕吐?孕期可以xxoo嗎?孕期感冒、發燒要不要吃藥?預產期到了還沒動靜,鬧哪樣?月子裡的那些規矩有沒有科學依據?

如果你有這些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籍】。做心裡「有底」的準媽媽!

相關焦點

  • 順產後24小時內做對這五件事,相當於月子恢復了一大半
    如果按時間順序來排序的話,順產後24小時內有這麼五件事。順產後24小時內最重要的5件事產後30分鐘內讓寶寶吮吸當年我自己生完孩子,護士收拾完之後直接把孩子放到我身邊,我自己並不知道產後30分鐘內需要吮吸,錯過了最佳的吮吸時間。
  • 生完寶寶後的24小時內,這4件事全部做到位,寶媽坐月子事半功倍
    在傳統觀念中,老輩人認為「月子」大過天,但其實生完寶寶後,這四件事可是要比坐月子還重要。寶媽們成功地將肚子裡的貨卸了下來,取得了第一步的勝利,但戰鬥遠遠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產後24小時大關、月子大關、帶娃大關等等各種難以對付的關卡。
  • 生完寶寶後24小時內,這4件事全部做到位,寶媽坐月子事半功倍
    在傳統觀念中,老輩人認為「月子」大過天,但其實生完寶寶後,這四件事可是要比坐月子還重要其中產後24小時這關,就是生完寶寶,寶媽們要面對的第一大關,如果將下面這4件事全部做到位的話小時內的下床活動生完寶寶後,寶媽們在床上躺著靜養是很舒服,但如果一直臥床,而不運動的話,其實是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下肢出現血栓,所以產後寶媽也是要進行下床活動的。
  • 產後24小時:及時完成這5件事,讓月子病遠離你
    在傳統觀念中,老輩人認為「月子」大過天,但其實生完寶寶後,這四件事可是要比坐月子還重要。  寶媽們成功地將肚子裡的貨卸了下來,取得了第一步的勝利,但戰鬥遠遠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產後24小時大關、月子大關、帶娃大關等等各種難以對付的關卡。
  • 產後24小時內及時完成三件事,即使不坐月子,往往也不易落病根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坐月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都會通過這一方式來促進產後修復,但是不少寶媽發現,自己明明已經規規矩矩的坐了42天月子,但是產後恢復卻不太理想,對此,醫生表示,可能是產後24小時內沒有及時做好三件事
  • 產後24小時有3件事,比坐好月子更重要,別因為馬虎落下病根
    如果寶媽在產後24小時內,沒有做好這3件事,即使之後月子坐的再好,恐怕也是徒勞。 特別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在排氣前是不能吃東西的,尤其在產後的6小時內,即使是水也不可以喝。
  • 產後24小時有3件事,比坐好月子更重要,別因為馬虎落下病根
    如果寶媽在產後24小時內,沒有做好這3件事,即使之後月子坐的再好,恐怕也是徒勞。特別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在排氣前是不能吃東西的,尤其在產後的6小時內,即使是水也不可以喝。如果產婦超過8小時還沒有排氣,那麼可以給產婦喝一些幫助排氣的湯,如蘿蔔湯、青菜湯等。一般情況下,剖腹產產婦會在產後24小時之內排氣。
  • 都擔心落下月子病 產後24小時這樣子做 讓你遠離月子病
    孕媽經過漫長的孕期之後,總以為分娩完之後就輕鬆了,但是要想產後恢復得好,其實產後的24小時是十分關鍵的,寶媽不要掉以輕心了。孕期的十個月 真的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終於和寶寶見面了,很多寶媽都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其實產後的24小時也是很關鍵的,孕媽不要輕鬆得太早了。孕媽產後的24小時,需要完成這6件事情。
  • 產後12小時內做了這幾件事,月子已經成功一大半,很有福氣
    文|好孕姐月子是產後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女性懷胎10個月,一直在承擔另一個生命的「重量」。在生娃之後,也需要給身體一個恢復的時間。而其實,月子在生完孩子的那一瞬間,就要開始了。特別是在產後12個小時內,可能會發生各種情況。
  • 老公有6年產科經歷,囑咐我產後24小時內一定要做這五件事
    儘早開奶一來可以形成神經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讓寶寶可以吃到更多的初乳,增加免疫力。其次就是寶寶儘早吸吮可以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 2⃣產後2小時——觀察血量 產後2小時是觀察出血量的關鍵期,剛開始是暗紅色,然後就會變成粉紅色,最後變成褐色。媽媽要注意觀察,如果發現陰道有較多出血或掉出組織物,要立即通知醫務人員及時處理。
  • 史上最強產後修復攻略:順產後24小時,該做些什麼?
    當代媽媽懷孕的時候焦慮,生完孩子更焦慮。生完孩子的24小時,對於產後恢復也相當重要。為了就解決你們的疑惑,今天就來說說如何安全度過順產後的24小時?順產兩小時後,產婦從產房轉移到產科休養室。沒有特殊情況,寶寶會回到母親身邊,這就是「母嬰同室」,還要做第一次肌膚接觸。新爸爸新媽媽一定要利用這個時候,好好學習母乳餵養。做到:早接觸、早吸吮、勤吸吮。新媽媽第一天會有少量、略帶黃色的乳汁,這就是黃金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從而保護新生兒免受細菌的侵害,是所有奶粉無法替代的。
  • 當天沒做這三件事的寶媽,月子相當於「白坐」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對於生孩子這件事,說是女性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天也不為過,哪怕之前做的準備再充分,當陣痛真的來臨時,沒有一個孕媽不慌張的。,之後身體才會恢復得更徹底。護士看了她一眼,指了指隔壁床產婦:「你要是再過一個小時不排尿,就得像她一樣插管了。」嚇得曉娜趕緊幹了一大杯媽媽晾好的溫水,邊喝邊在心裡想:「不就是尿不出來尿嗎,至於非得這麼著急?」
  • 產後24小時內,產婦率先完成三件事,坐月子時基本不會落下病根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月子一事大過天,但其實,產後有三件事比坐月子更重要。執筆:邵菲編輯:壹拾貳定稿:蘇子後產後「坐月子」這一習俗,在我國有上千年的歷史。老一輩認為女性生產完之後氣血雙虧,如果沒有坐好月子,就會落下月子病。但其實,在產後24小時以內,產婦率先做好了三件事,坐月子怎麼「作」基本也不會落下病根——
  • 生完寶寶24小時內,產婦這3件事完成到位,月子不愛落病不遭罪
    產後24小時,這3三件事要完成到位1)產婦需儘早排氣這主要是對剖腹產的媽媽來說的,雖然順產要比剖腹產更加安全可行些。所以排氣,是孕媽媽在進食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建議孕媽先服用一些湯品,例如蘿蔔湯等促進一下胃腸蠕動後,再正常進食。
  • 產婦在進行剖腹產後,要做好這五件事,別讓月子白坐
    如果恢復期的時候我們沒有注意到一下五點可能你的這個月子就白做了。一、情緒的管理剖腹產後畢竟會存在刀口,這個時候我們要控制好情緒,因為你的一些情緒過於激烈可能會導致傷口撕裂。二、適當的活動雖然產後我們有傷口,但是活動還是有一定必要的,手術後我們的腸胃發生變動醫生都會建議我們通氣後才可以吃東西
  • 產後24小時非常關鍵,處理好這幾點,輕鬆坐個好月子!
    可是當孩子出生後,父母其實要面臨的考驗是巨大的,產後恢復就是攔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道坎。在國內,坐月子其實就是產後恢復的代名詞,這也是約定俗成的一種方式,也是國人非常看重的一段修復時間。事實上,除了坐月子的時間重要,還應該重視產婦生產後的24個小時,這段是新媽媽最容易出問題,留下後遺症的時間,很多醫生都很關注產婦生產後的這段時間,還稱作是恢復的黃金期。
  • 夏天月子怎麼熬?把五件事做對,即使炎炎夏季,也能做個舒適月子
    炎熱的夏天,做對這五件事,產婦也可以清涼坐月子的。夏季坐月子太難熬?這五件事做對,產婦也能清涼舒適小影的寶寶剛出生沒幾天,小傢伙白白淨淨的,長得很像媽媽,非常招人喜歡。可是從醫院回到家之後,小影對寶寶就越看越不順眼了。
  • 順產坐月子最難熬是這幾件事,過來人親歷:月子難挨
    張娜上個月順產生了個大胖兒子,現在已經坐了一個多月的月子了,周末同事們一起去看望她。張娜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懷孕的時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接著,張娜說出了她在月子裡最難熬的幾件事,其他同事也紛紛表示同感,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1、側切的傷口很疼。張娜是順產,但側切自從麻醉過後,傷口位置就很痛,無論下床還走路都特別痛,不敢有大的動作,很害怕傷口二次撕裂。
  • 產後24小時黃金期,這幾件事情一定要做好,否則月子很難熬
    導讀:醫生說產後24小時是黃金期,有幾件事兒一定要做好,否則月子很難熬,具體是哪幾件事兒?順產和剖腹產都一樣嗎?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產後還有很多事兒要做,順產的要趕緊餵奶,要下地走動,還得及時大小便,而剖腹產更麻煩,需要壓肚子,還得排氣禁食…總而言之,產後24小時是關鍵期,不僅產婦跟家屬多加注意,醫生跟護士也會多次過來檢查詢問的,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行!
  • 剖腹產後,產婦要做好的五件事,否則之後的月子就白坐了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順產生孩子的疼,用許多媽媽的話來說,就是如刀割碎骨般,尤其是經歷過難產的媽媽,生完第一胎大多表示決不想要二胎。正因如此,許多年輕的備孕媽媽早早想好了,分娩時選擇剖腹產,因為會打麻藥,就不用經歷痛苦了,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