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單親媽媽如何奮力翻轉命運,這本《女傭的故事》分享給你

2021-01-11 米樂媽媽趣陪伴

「我的女兒是在一間收容所裡學會走路的。」

這是《女傭的故事》第一篇文章《小屋》的第一句話,雖然只是簡單描述,但是卻讓我感受到了異常的壓力和作者糟糕的處境。

可就算如此,為了女兒,蘭德還是用一張黃色床單試圖增添幾絲明快與歡欣,盡全力將這間小屋打造成一個家。

看完這一小段樸實無華卻充滿真情實感的文字,我就知道,這本《女傭的故事》並不是一本賺人眼球的暢銷書。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直有兩種情緒充斥著我,悲傷和希望。

悲傷的是生活在底層靠著各種補助的窮人是怎麼去疲於生存,希望卻是即使身處陰溝之中,卻也心存夢想的蘭德最終靠著信念和堅持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

雖然悲傷的情緒多過希望,但正是這一絲希望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夢想。

為了撫養女兒,作者史蒂芬妮·蘭德成為一名清潔工,在十多個主顧的家之間奔波。主顧們儘可能避免與她打交道或照面,她卻像一個遊魂一樣,通過清掃過程中對房子裡各種細節的觀察,思考著他們的生活、愛與憂愁。

作為底層人士的典型,本書的作者蘭德通過樸實而有溫度的書寫,將自己的工作見聞和獨自撫養女兒的種種艱辛分享給更多的人,打破了民眾眼中底層人士「稅金包袱」的刻板印象,也讓人們對貧薪階層有了更為客觀的認識。

《女傭的故事》被評為《紐約時報》2019年百本值得關注圖書、美國亞馬遜2019年百本最佳圖書等,同時也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2019年夏季書單推薦,Netflix購下影視版權。

這本書不僅僅是蘭德一個人的故事,更是所有奮鬥不息、堅持追夢的底層人士的故事。

那麼,如果身處困境,我們如何實現夢想呢?依據書中作者所寫的不同故事和感悟,總結出以下三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即使身處困境,也心懷感恩相信明天會更好。

在成為一名母親之前,蘭德也曾有著遠大的志向,成為一名作家。

懷孕之後,儘管蘭德還是一門心思想要走另外一條人生道路,但卻逐漸愛上了即將成為人母的感覺。

蘭德的決定讓男友傑米勃然大怒,「我可不想你跟在我屁股後面討那該死的贍養費」。

儘管男友傑米對待蘭德態度越來越惡劣,但蘭德卻越來越想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最終蘭德撕掉了大學申請書,工作去了。

雖然困苦的窘境會讓愧疚感包圍自己,但是蘭德還是對自己說,「第二天會好起來的,我能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

沒有人會給他們雪中送炭,蘭德只能和米婭相依為命。

儘管如此,蘭德還是對曾經的家人和現在一些給予她尊重的主顧們心懷感恩。

儘管米婭的生父傑米曾虐待蘭德,每次也接送米婭也都惡言相向。但是在蘭德的內心深處,傑米還是她的家人。

在與第二任男友特拉維斯漸行漸遠的時候,蘭德也看得出特萊維斯對米婭的關愛,還有米婭看向特拉維斯時露出的欣喜眼神。

在去其中一個主顧亨利家裡打掃的時候,蘭德更是感受到了被人尊重和來自他人的信任。

還有蘭德的老闆帕姆真誠問蘭德的境況並認真聽她講話時,蘭德更是倍感呵護,「甚至填補了我一生中都極度渴望的母親角色。」

來自他人偶爾的關愛對於蘭德來說,是艱難度日中的一縷陽光,讓她心生歡喜。

第二,失去獨立到重獲獨立,卑微的工作卻帶來了安全感。

在搬去第二任男友特拉維斯家裡之後,蘭德並沒有想到自己會失去獨立,沒有意識到獨立性能給她的母親身份賦予多大的價值。

因為在特拉維斯眼中,蘭德的價值取決於我在家以外、在農場裡做的工作。而在家中的打掃和做飯,於他而言,沒有任何價值。

最終,因為忍受不了伸手要錢卻被嫌棄的蘭德,重新開始找工作,最終找到了清潔工的工作。

就算是身體不適,蘭德也不想請假,因為如果不工作,意味著會失去一天的收入。

工作能力和賺錢本領是唯一的安全網,能夠防止腳下踏實生活再度崩塌。

雖然清潔工的工作異常辛苦,但卻是一份真正的工作。雖然這份工作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無足輕重,但確實蘭德最後的避風港。

只要你心甘情願地跪在地上用雙手刷洗馬桶,那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就這樣,蘭德像一個隱形人一樣,遊蕩在不同的主顧們家中,認真清掃房間中的每一個角落。

經歷這麼多,蘭德知道,她需要知道有一個人可以改善她們的處境。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蘭德自己,埋下頭,在生活帶來的苦難中艱難前行。

第三,心存夢想,就算被掏空精力也咬牙堅持。

從記事起,蘭德就一直想當一名作家。長大後,她也寫過故事。

但是因為沒有學歷和技能,蘭德只能找到底層的工作。當做完那些沒人肯做的繁重工作後,蘭德早已被掏空精力

但是這麼多為了明天生存擔憂的困苦日子,讓蘭德逐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如果只是一門心思想著到下個月發工資前要怎麼過活,那改變未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身為窮人,只考慮眼前的短淺目光雖然能夠防止一個人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但是也會讓人再也做不了美夢。

但是,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生活不會總是充滿苦難。

儘管被老闆和主顧們認可,但蘭德還是放棄了看似穩定的清潔工工作。

因為她內心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她的終點不應該是清潔工,而是一份學歷。這張證書意味著,除了自己家裡的,以後蘭德再也不用洗別人的馬桶了。

在排滿工作的日程表加上繁重的課業,蘭德並不去思考某件事情怎麼去做到,而是告訴自己必須做到,而且她真的做到了。

在米婭去洗澡或者忙著其他事情時,蘭德就會練習寫作,將腦海中想的東西在10分鐘裡連續不斷用鍵盤敲下來。

因為將這些日子書寫下來是她自己的一套方式,去珍惜、去描繪一幅生活與冒險的美好圖景。

網絡日記成為了蘭德不停雕琢的生命線,一扇呈現言語和照片的窗戶,一條切斷生活中壓力與恐懼的大道,讓她能夠專注於最愛的東西:女兒和寫作。

書中寫道,「或許有一天,我能將這些文字印成一本書給米婭讀」。

現在,蘭德做到了。

正如《女傭的故事》一書中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們到家了》,蘭德和女兒一起登山。在下山的路上,女兒米婭幾次回過頭,自信地看著蘭德,眼睛好像在說,「我們做到了」。

「我們做到了」,不僅僅是指登上了山頂,更是在說我們找到了更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就像經過千辛萬苦登上山頂看到的美麗景色一樣。

但前提是,我們要心中有夢,敢於做夢!

主要參考書籍:《女傭的故事》,史蒂芬妮·蘭德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2020年06月。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私刪。

相關焦點

  • 美國單親媽媽如何奮力翻轉命運,這本《女傭的故事》分享給你
    這是第一篇文章《小屋》的第一句話,雖然只是簡單描述,但是卻讓我感受到了異常的壓力和作者糟糕的處境。可就算如此,為了女兒,蘭德還是用一張黃色床單試圖增添幾絲明快與歡欣,盡全力將這間小屋打造成一個家。看完這一小段樸實無華卻充滿真情實感的文字,我就知道,這本《女傭的故事》並不是一本賺人眼球的暢銷書。
  • 《女傭的故事》:活在美國底層的單親媽媽,如何翻轉命運?
    這些都是來自於,一個活在美國底層的單親媽媽的內心獨白,她叫史蒂芬妮 蘭德。史蒂芬妮是單親媽媽,但同時,她也是清潔工、社會救助對象,現在還是位專欄作家。她把自己做清潔工的回憶和獨自撫養女兒的經歷,發布在VOX專欄中,專欄3天內就達到50萬的點擊量,後出版了《女傭的故事》《女傭的故事》一經出版,就成了《紐約時報》暢銷書,《福布斯》最受期待圖書,《魅力》年度最佳圖書,還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選為2019年夏季書單。「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光是養活自己,那不叫活著」。
  • 《女傭的故事》:單親媽媽的成長之路
    建議所有女性都讀一讀美國底層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所寫下的回憶錄《女傭的故事》,書中,史蒂芬妮.蘭德記錄了自己的大半生,從原生家庭的不幸,到自己遭遇渣男,放棄學業的錯誤抉擇,然後女兒出生,單親媽媽帶著女兒生活,領取救助金,做女傭,給富裕人家打掃衛生,在一次次命運重創下,單親媽媽帶著女兒,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女兒創造了穩定的生活,也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逆襲
  • 一本給單親媽媽們的教戰手冊,《女傭的故事》:跪著也能翻轉命運
    最終在專欄中,文章獲得了3天內點擊量超過了50萬人次的瀏覽量,當文字成書後,史蒂芬妮說這本書是由「單身媽媽們養育」的,寫實而富生命力。。史蒂芬妮的原生家庭早已四分五裂,她的媽媽因外遇,迫切地想逃離做妻子和母親身分的枷鎖,史蒂芬妮曾經想要和母親親密靠近,卻讓人感到她仿佛準備向母親討要什麼東西,一心只顧自己與現任丈夫快活、連漢堡錢也不願意替史蒂芬妮付的母親,她奮力想贏取母親的關注卻是何其艱難。
  • 《女傭的故事》:除了領低保、靠男人,單親媽媽還有別的出路嗎?
    文/夏小憂由日劇《mother》改編的《不完美的她》前段時間熱播,這部社會題材的電視劇將鏡頭聚焦在「母親」這一群體中,分別講述了4位母親的自我救贖歷程,更準確地說,是4位單親媽媽的故事。難道除了依靠男人,單親媽媽就沒有別的出路了嗎?我想,美國的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她的處境絲毫不比穆靜強,但成為單親媽媽的這些年,她不靠男人,依舊成功扭轉了自己的命運,將自己從不斷下墜的沼澤裡救贖。
  • 女傭的故事:在美國,一個底層單親媽媽會經歷哪些?
    她亦是一名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郵報》,同時,她還參與了經濟困難報導項目,致力於推動針對經濟不平等問題的高質量新聞報導,致力於幫助那些掙扎在命運邊緣的人。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這兩個看似走在截然不同軌道上的女人,其實是一個人,她就是史蒂芬妮·蘭德,《女傭的故事》的作者。
  • 「美國版羅琳」:30歲單親媽媽,做6年清潔女傭,卻成暢銷書作家
    在羅琳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底層女性的艱辛奮鬥史:靠著文字天賦和不懈努力,改寫命運並非完全不可能。01 史蒂芬妮與《女傭的故事》:「美國版羅琳」的逆襲之路在近兩年的美國文學界,一位名叫史蒂芬妮·蘭德的女作家名聲鵲起。
  • 《女傭的故事》:成年人的世界,不幸的遭遇,再無助也可華麗翻轉
    如果因為一個選擇,讓自己失去了本該美好的生活,你會一蹶不振嗎?如果靠著政府補貼,做著清潔工作,艱難帶著孩子生活,你還會覺得世界一片美好嗎?《女傭的故事》裡的主人公史蒂芬妮·蘭德,通過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答案。一個靠著政府補貼以及清潔工作,艱難度日的單親媽媽,告訴了我們她是如何從中產之家,一步步變窮的,再到自強不息,靠著夢想翻轉命運。一位徵服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女傭,一個親身經歷的紀實性故事。
  • 在美國社會,一個人從女傭成為作家要經歷些什麼?
    比如,美國保姆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一生拍攝了超過10萬張照片,如今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再比如,中國的育兒嫂範雨素,不動聲色、舉重若輕地書寫苦難:「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美國女傭史蒂芬妮·蘭德(Stephanie Land)也是如此。
  • 《女傭的故事》:未婚先孕單親媽媽的底層掙扎,給了我們三點忠告
    關於單親媽媽,一直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在這世上,生活艱難,很多有顏值有學歷的高收入女性都渴望嫁入豪門,而單親媽媽,一般都是婚姻弱勢的一方,無法得到另一半的照顧或不堪忍受另一方的折磨,才鋌而走險地離婚,帶著孩子艱難的生活。
  • 《女傭的故事》:未婚先孕單親媽媽的底層掙扎,給了我們三點忠告
    關於單親媽媽,一直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在這世上,生活艱難,很多有顏值有學歷的高收入女性都渴望嫁入豪門,而單親媽媽,一般都是婚姻弱勢的一方,無法得到另一半的照顧或不堪忍受另一方的折磨,才鋌而走險地離婚,帶著孩子艱難的生活。
  • 《女傭的故事》:底層單親媽媽只配墮落?她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但相對「全職媽媽」而言,「單親媽媽」的處境更難。如果人們用「無能」來形容全職媽媽,那「墮落」就是人們對單親媽媽,尤其是底層單親媽媽的偏見。來自美國的史蒂芬妮.蘭德就是一位飽經滄桑的單親媽媽,她用《女傭的故事》這部書,記錄了她做單親母親的種種經歷。這些經歷裡有歧視、偏見、絕望,也有夢想、愛與希望。
  • 《女傭的故事》單親媽媽的奮鬥史:「反脆弱」才是救命稻草
    《女傭的故事》這本書就講述了一個未婚先孕的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女兒,拿著政府的救濟,輾轉在各種破舊的出租屋、收容所中,憑藉著清潔工這份工作,在社會的底層苦苦掙扎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這位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她是一個清潔工,也是一位專欄作家,她的文章出現在《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報》上。
  • 窮到住收容所的28歲單親媽媽:如何擺脫貧窮陷阱?從女傭逆襲作家
    我們看過很多主人公涅槃重生、逆襲為王的小說和電影,但生活遠比虛構故事精彩。就美國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完美的演繹了真人原型克裡斯·加德納從走投無路到聞名世界的逆襲故事。歐巴馬2019年推薦書單《女傭的故事》,就是作者史蒂芬妮·蘭德的真人紀事,堪稱女版《當幸福來敲門》女性勵志典範。
  • 《女傭的故事》:刷馬桶作家的回憶錄,單親媽媽漫長的尋家之旅
    後來,我在書店遇到了一本書《女傭的故事: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吸引我的就是這句「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覺得這是一個母親帶著女兒的尋家之旅,起碼可以為我迷茫的未來指引一個方向。《女傭的故事: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並不是虛構類文學,而是作者——史蒂芬妮.蘭德的真實經歷,而史蒂芬妮也並不是什麼知名作家,她是一個單親媽媽,一個清潔工,靠跪著清潔馬桶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用抹布與清潔劑為自己與女兒找到了一個家。
  • 《女傭的故事》:其實,我們從未真正了解過單身媽媽
    《女傭的故事》一書中,詳細地介紹了一位被迫成為單身媽媽史蒂芬妮·蘭德、在社會的底層苦苦掙扎,從淪落成為一位單身媽媽,一路以來,一直為自己的女兒米婭創造更溫馨的「家」的過程中的種種見聞、心酸與不易。其實對於我們很多的人,可能、似乎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的了解過單身媽媽。她們本不應該生活在最底層,也不應該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她們本應該還有夢。但這一切的自由和無所顧忌,都僅僅是因為一個孩子而羈絆住了。
  • 寒冷的冬日,最適合看書,推薦這5本好看的故事給你
    最近天氣很冷,我整理了自己過去一年看過的書,發現也是看了不少故事小說,在這些故事中,感悟人生,體會道理。今天,我想推薦這5本好看的小說故事給你,願你能在其中學到一二:1.《風聲》這是麥家的一本小說,之前看過麥家的《人生海海》,一直記憶猶新,然後又翻開了這本。
  • 一本講述單親母親悲慘生活的自傳,為什麼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卻認為...
    2019年12月底,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按照慣例分享了他的年度書單,他稱這些書「為我帶來一些光明」。 書單中有一本書很特別,書名《Maid:Hard Work,Low Pay,and a Mother's Will to Survive》,國內引進後翻譯為《女傭的故事》。
  • 《女傭的故事》搬八次家的女傭,她做的最正確的事,自己解救自己
    爸爸媽媽當然義不容辭,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大家都圍著小嬰兒忙得團團轉。可即便每個人都累得筋疲力盡,我們還是不能保證小孩得到了良好的照顧。你能想像一個做女傭的單親媽媽是如何把一個小嬰兒帶大的嗎?我是不敢想的。
  •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最近一口氣看完了《女傭的故事》,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和激勵都過於強烈,看完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