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傭的故事》:底層單親媽媽只配墮落?她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2020-12-17 佐佑de媽咪

前段時間,關於「女人要不要做全職媽媽」話題在網絡上被激烈爭論。很多人認同這樣的:「全職媽媽久了,不僅與社會隔絕,還失去了競爭力。只能等待尊嚴被踐踏,甚至被淘汰。」

也有的人用實踐證明,全職媽媽也能家庭事業雙豐收。但就算是這樣,一提到「全職媽媽」人們總是一臉鄙夷。全然忽略了她們的艱辛與付出。但相對「全職媽媽」而言,「單親媽媽」的處境更難。如果人們用「無能」來形容全職媽媽,那「墮落」就是人們對單親媽媽,尤其是底層單親媽媽的偏見。

來自美國的史蒂芬妮.蘭德就是一位飽經滄桑的單親媽媽,她用《女傭的故事》這部書,記錄了她做單親母親的種種經歷。這些經歷裡有歧視、偏見、絕望,也有夢想、愛與希望。

這是一本社會紀實類的女性勵志書,也是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的指路明燈,還是千千萬萬個在底層中掙扎的人,逃離苦難、重獲新生的範本。

此書一出,便獲得了《紐約時報》2019年百本值得關注圖書、《華盛頓郵報》2019年50部接觸非虛構作品、《底特律新聞報》2019年最受矚目新書、《福布斯》年度最受期待圖書、《魅力》雜誌2019年最佳圖書等多項殊榮。

《衛報 》《時代》《出版人周刊》聯袂推薦。

《柯克斯書評》《紐約時報書評》也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就是這樣一本人人稱頌的大作,為人們傳遞了哪些有用信息呢?

一、靠人不如靠己

按照正常發展,史蒂芬妮.蘭德上完大學,找一份收入穩定、環境不錯的工作。可女兒卻在計劃之外悄然來到她的世界裡,不慌不忙地打亂了她的人生。

因為未婚先孕,她不得不放棄上大學的夢想;因為不堪忍受男友的家暴和辱罵,她鼓起勇氣帶著年幼的女兒離開。可悲傷的現實是,當她離開後,卻發現無地方可去,哪怕娘家也無法給她提供幫助:離異的父母各自組織了新的家庭,沒人願意或者有能力救濟她。

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帶著女兒住進了政府提供的收容所: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勞改犯,還有像史蒂芬妮.蘭德一樣的單親媽媽……

這些人都來自被富人唾棄的底層:愚蠢、智力低下、好吃懶做、愛貪小便宜,手腳不乾淨,沒有鬥志,只能被碾壓。

這樣看起來這群人確實是無望的,可也不盡然。就像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她就是一個特例。她早早認識到了自己絕望的處境,但她沒有氣餒,也沒有墮落,而是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撐起這一片殘局。

她一邊厚著臉皮接受國家的救濟,一邊做女傭,靠兼職做多份工作來維持母女倆的基礎生活。

雖然工作是苦的,生活是難的,身體是痛的,心理是受煎熬的,可她卻是足夠堅持的。因為工作極其認真,且為人真誠可靠,她漸漸獲得客戶和老闆的信任,因此她擁有了更多機會。機會多了,收入自然也慢慢多了,生活質量自然也好起來。

二、別弄丟了夢想

很多人活著活著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走著走著就丟掉了自己的夢想。可忘記初心的人再也找不回自己,丟掉夢想的人就等於放棄了希望。

在絕境的泥潭裡拼命自救的史蒂芬妮.蘭德,沒有因為貧窮就自暴自棄,也沒有因為苦難而自甘墮落,而是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和難得的親子活動後,擠出時間重新撿起課本和筆,一邊自學大學課程,一邊堅持寫作。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艱難的,但與「想給女兒一個家」的夢想相比,這些都是實現夢想路上最堅實的可靠。更何況考大學和成為作家也都是她一直堅守的夢想呢!

夢想就是作者無窮的動力,這些動力幫助她克服重重困難,一點點擺脫艱難的困境,逐步實現了住進條件不錯的公寓、上大學、成為作家等夢想。

三、自信就是希望

阿納託爾法郎士說過:「為成就大事,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行動,還要夢想,不只是計劃,還要相信。」

為了成就偉大的事業,史蒂芬妮.蘭德不僅始終堅持夢想,她還靠實踐去踐行夢想,為此她還制定了周密的計劃:要找幾份工作;每周工作幾個小時;利用女兒去爸爸家的時間來自學課程、寫作業;晚上孩子休息後再寫作等等。

除了要行動,制定計劃外,她始終堅信自己完全有能力靠自己實現所有的夢想。就是因為有這份篤定,這份自信,她才能主動向陌生人推薦自己專業的清潔技能,也願意把自己寫的文字分享給更多人,還敢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辭掉當下的工作,去更好的城市打拼。於是才有了跳出被人僱傭的圈子,成為了擁有執照的自主經營者;也有了投稿雜誌被錄用的美好經歷;最終實現了靠個人為自己和女兒打造一個美好的家的終極願望。

整本書一共323頁,27節,講述了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都不及「我他媽的做到了」這一句髒話更能表達一個單親媽媽苦盡甘來後的感動。是的,我被一個底層單親媽媽努力奮鬥的人生經歷打動了,更被一句髒話感動了。

這還是平生第一次覺得髒話竟然也可以那麼動聽,那麼解氣,那麼勵志。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女傭的故事》:單親媽媽的成長之路
    建議所有女性都讀一讀美國底層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所寫下的回憶錄《女傭的故事》,書中,史蒂芬妮.蘭德記錄了自己的大半生,從原生家庭的不幸,到自己遭遇渣男,放棄學業的錯誤抉擇,然後女兒出生,單親媽媽帶著女兒生活,領取救助金,做女傭,給富裕人家打掃衛生,在一次次命運重創下,單親媽媽帶著女兒,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女兒創造了穩定的生活,也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逆襲
  • 《女傭的故事》:未婚先孕單親媽媽的底層掙扎,給了我們三點忠告
    我國家庭關係緊密,一般離婚媽媽會獲得娘家的支持,外公、外婆、舅舅等家庭成員,多多少少會彌補單親媽媽家庭所缺失的部分,而在美國,成年的子女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分離出來,如果她們不幸成為單親媽媽會是怎麼樣呢?掙扎在底層的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就的《女傭的故事》,就向我們清晰地呈現了一幅單親媽媽的悲催處境。
  • 《女傭的故事》:未婚先孕單親媽媽的底層掙扎,給了我們三點忠告
    掙扎在底層的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就的《女傭的故事》,就向我們清晰地呈現了一幅單親媽媽的悲催處境中國雖然也有很多單親媽媽,但她們大多是在不自由的牽絆下,不由自主地走進了不幸婚姻,如果可以自由選擇,她們可能都不會如此輕率、主動、任性。不管怎麼說,史蒂芬妮通過5年的掙扎,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上大學的助學金,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但是,我們至少可以通過她下墜的人生經歷給現在的年輕人一些忠告。
  • 女傭的故事:在美國,一個底層單親媽媽會經歷哪些?
    28歲,她生下女兒米婭剛剛7個月,不斷遭受到來自傑米的暴力、侮辱,被逼無奈之下,她帶著女兒逃了出來,進了收容所,過著每天只有6美元生活費的窘迫日子。30歲,她迫於生計,開始成為家政公司的女傭。她亦是一名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郵報》,同時,她還參與了經濟困難報導項目,致力於推動針對經濟不平等問題的高質量新聞報導,致力於幫助那些掙扎在命運邊緣的人。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這兩個看似走在截然不同軌道上的女人,其實是一個人,她就是史蒂芬妮·蘭德,《女傭的故事》的作者。
  • 《女傭的故事》:活在美國底層的單親媽媽,如何翻轉命運?
    這些都是來自於,一個活在美國底層的單親媽媽的內心獨白,她叫史蒂芬妮 蘭德。史蒂芬妮是單親媽媽,但同時,她也是清潔工、社會救助對象,現在還是位專欄作家。她把自己做清潔工的回憶和獨自撫養女兒的經歷,發布在VOX專欄中,專欄3天內就達到50萬的點擊量,後出版了《女傭的故事》《女傭的故事》一經出版,就成了《紐約時報》暢銷書,《福布斯》最受期待圖書,《魅力》年度最佳圖書,還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選為2019年夏季書單。「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光是養活自己,那不叫活著」。
  • 《女傭的故事》:除了領低保、靠男人,單親媽媽還有別的出路嗎?
    文/夏小憂由日劇《mother》改編的《不完美的她》前段時間熱播,這部社會題材的電視劇將鏡頭聚焦在「母親」這一群體中,分別講述了4位母親的自我救贖歷程,更準確地說,是4位單親媽媽的故事。後來,當尚武提出「除非你不是穆蓮生的媽媽,(我們才能繼續在一起)」的要求時,穆靜不但沒有氣憤,反倒是告訴自己:「或許我就不應該生下蓮生,退貨是不可能的,不如趁現在名正言順地放棄。」之後,她便三番兩次把蓮生帶到外面,想趁孩子不注意,丟下她就離開......
  • 《女傭的故事》單親媽媽的奮鬥史:「反脆弱」才是救命稻草
    《女傭的故事》這本書就講述了一個未婚先孕的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女兒,拿著政府的救濟,輾轉在各種破舊的出租屋、收容所中,憑藉著清潔工這份工作,在社會的底層苦苦掙扎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這位單親媽媽史蒂芬妮·蘭德,她是一個清潔工,也是一位專欄作家,她的文章出現在《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報》上。
  • 《女傭的故事》:其實,我們從未真正了解過單身媽媽
    我們頂多能想得到的就是她們或許她們獨自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多了一絲絲的艱和不易,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清清楚楚的告訴很多的人,單身媽媽她們自身所面對的壓力、無助、歧視、還有那些在深夜痛哭的日子,她們到底是花費了多大的力氣才再次堅強起來的。
  • 《女傭的故事》:窮人能不能改變命運?單身媽媽用經歷告訴你答案
    《女傭的故事》由史蒂芬妮·蘭德所寫,取材於她自己的人生,講述的是一個單身媽媽帶著孩子在社會底層求生存的故事。為了撫養女兒,為了給孩子一個家,她成為一名清潔女工,在十多個主顧的家奔波幹活,忍受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勞累。無數次被生活逼到絕境,她都沒有放棄,利用一切可用的時間讀書、寫作、修讀課程,最終擺脫女傭的命運,實現人生的翻盤。
  • 一本給單親媽媽們的教戰手冊,《女傭的故事》:跪著也能翻轉命運
    ——契訶夫面對衛生間裡的垃圾桶裝滿了衛生紙團、衛生棉、護墊,安全套、擠滿鼻涕的衛生紙,還有馬桶裡散落噁心的陰毛,史蒂芬妮沒有選擇,因為當「女傭」是史蒂芬妮世界上最後一份工作,因為她只想讓女兒有個家。母女倆在時隔兩年後又開始了獨立的單親生活,史蒂芬妮在網上發起一個類似眾籌的捐款,她租到了一個廉價又髒髒兮一居室的小房間。**「只要你能心甘情願地跪在地上用雙手刷洗馬桶,那就不愁找不到工作。為了撫養女兒,史蒂芬妮繼續做清潔的工作,在十多個僱主的家之間奔波。
  • 《女傭的故事》:成年人的世界,不幸的遭遇,再無助也可華麗翻轉
    文/愛讀不如果身處社會的底層,艱難度日,還會堅持自己的夢想,相信一切會變好嗎?如果因為一個選擇,讓自己失去了本該美好的生活,你會一蹶不振嗎?如果靠著政府補貼,做著清潔工作,艱難帶著孩子生活,你還會覺得世界一片美好嗎?《女傭的故事》裡的主人公史蒂芬妮·蘭德,通過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答案。一個靠著政府補貼以及清潔工作,艱難度日的單親媽媽,告訴了我們她是如何從中產之家,一步步變窮的,再到自強不息,靠著夢想翻轉命運。
  • 在《女傭的故事》裡,我發現了三條成功路上的潛規則
    ——蘇格拉底這兩天看了《女傭的故事》,一位女傭的自傳。她叫史蒂芬妮·蘭德,書裡面記錄了她作為一名社會最底層的女傭,在痛苦中掙扎與奮鬥的故事。蘭德是一位單親媽媽,離婚後連個穩定的住所也沒有,經常在政府提供的收容所裡輾轉,和女兒住在長滿黴菌的房子裡。為了生存,為了女兒,她做最髒最累的活,靠每天吃著廉價止痛藥,付出了高強度的勞動,得到僅供讓自己活著的薪資。
  • 從《女傭的故事》到美國底層人的生活,幸福遠遠低於中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夏天有一本書叫《女傭的故事》。《女傭的故事》是一個回憶錄,一個非虛構的作品。他講述了一個女人在社會底層掙扎和掙扎的故事,涉及美國住房、醫療、就業、教育、社會福利制度等諸多方面。作者史蒂芬Ni-Rand是一個單親媽媽、清潔工作為社會救助對象,他以寫自己的經歷、所見所聞而聞名,並實現了從一個貧窮的逆襲成為專欄作家的夢想。蘭德的事跡鼓舞人心,但也充滿了辛酸,尤其是她在撫養女兒同時工作,依靠各種社會救助謀生的時候,不管她怎麼努力,她都無法改變經濟形勢,這令人心碎。
  • 為什麼都勸你不要輕易做單親媽媽?這就是答案
    曾經不被看好的單親媽媽現在成了人人稱讚的對象。「真厲害,女強人、、、、」當這一個個詞用在這個嬌小的女人身上,我既替她自豪也替她難過。最近看了一本與表姐經歷非常相似的書,又讓我想起她曾經咬著牙關生活的日子,不經為這些弱小但又偉大的女人心酸。
  • 「美國版羅琳」:30歲單親媽媽,做6年清潔女傭,卻成暢銷書作家
    她那時已經29歲,大學畢業7年,剛剛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丈夫家庭暴力傾向,有次甚至在凌晨5點,把妻子拖出門,猛打她的頭部。兩個人的女兒才幾個月大,是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身心疲憊的羅琳從葡萄牙返回愛丁堡,但面前的生活卻是一片晦暗:沒有工作、沒有積蓄,還是個單親媽媽。無奈之下,她只能向政府申領救濟金。
  • 一本講述單親母親悲慘生活的自傳,為什麼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卻認為...
    《女傭的故事》是一本自傳,作者名叫史蒂芬妮 蘭德,是一名單親媽媽。為了養活自己和女兒,蘭德當了一名女傭。 書中講述了蘭德從生下女兒到成功獲得蒙大拿大學助學金的這段真實經歷,一共約四年的時間。四年間,她一直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生活無比艱辛,身心俱疲,完全可以用悲慘來形容。後來蘭德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自己寫這段經歷,尤其是尋找住處,初衷就是想表達窮人過得有多艱難。 沒想到,這段悲慘經歷出版後,卻收穫了無數榮譽。
  •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如《我在底層的生活》作者芭芭拉在序言中所說的那樣:「現實生活中,女傭的世界被汙垢和屎漬所包圍。」開篇第一句就令人震撼:「我的女兒是在收容所學會走路的。」最困難的時候,她不得不同時申請7項補助,才能勉強度日。靠著補助和食品救濟券過活,使她非常自卑,因為社會普遍認為她們這類人骯髒墮落,竊取了美國公民辛勤上繳的稅金。每次去超市買東西,她都會變得無比脆弱。因為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她們這類人的惡意,收銀員也會大聲地說:「是用你的食品救濟券支付嗎?」
  • 《女傭的故事》:你儘管努力,所有的事情最後都會水到渠成
    《女傭的故事》扉頁上印著的幾行英文,將史蒂芬妮·蘭德的一段人生經歷刻畫得淋漓盡致:艱辛的工作,微薄的收入,為母則剛的生存意志。這是一個女人在社會底層掙扎與奮鬥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絕境之下一個女人的非凡力量。
  • 美國單親媽媽如何奮力翻轉命運,這本《女傭的故事》分享給你
    這是《女傭的故事》第一篇文章《小屋》的第一句話,雖然只是簡單描述,但是卻讓我感受到了異常的壓力和作者糟糕的處境。可就算如此,為了女兒,蘭德還是用一張黃色床單試圖增添幾絲明快與歡欣,盡全力將這間小屋打造成一個家。看完這一小段樸實無華卻充滿真情實感的文字,我就知道,這本《女傭的故事》並不是一本賺人眼球的暢銷書。
  • 美國單親媽媽如何奮力翻轉命運,這本《女傭的故事》分享給你
    可就算如此,為了女兒,蘭德還是用一張黃色床單試圖增添幾絲明快與歡欣,盡全力將這間小屋打造成一個家。看完這一小段樸實無華卻充滿真情實感的文字,我就知道,這本《女傭的故事》並不是一本賺人眼球的暢銷書。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直有兩種情緒充斥著我,悲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