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有情懷的教育人孜孜以求,潛心研究,教育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區教育科研的發展,促進我區學校和教師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以實現優質成果的共享,更好地發揮優秀研究成果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現通過臨安區教育研訓中心公眾號這個平臺,對優秀成果進行展示與推介。
第十八期,我們推介的是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基教)教學研究評比課題成果二等獎《項目化學習在高中程序設計中的探索與實踐》。
課題概況
我校針對目前程序設計教學現狀,從最初的思考「項目化學習是什麼?」到後來的「項目化學習做什麼?」再到現在「如何讓項目化學習更好的發展計算思維?」提煉總結出了項目化學習的六個階段:入項活動,知識儲備與構建,程序探索與編寫,評價與修訂,發布作品,反思與遷移。通過兩年多的實踐,我們真實感受到了學生的蛻變和綻放:項目化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提高了技術選考成績,更重要是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一、研究歷程
圖1:「高中程序設計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施課題」實施流程
第一階段(2018.4—2018.6):前期準備、研究項目化學習是什麼和做什麼
成立課題組,設計課題方案、對課題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
明確項目化學習是一種基於項目的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開展方案設計、新知學習、實踐探索,具有創新特質的學習活動。
第二階段(2018.6—2019.12):項目化學習在程序教學中的實踐
在高中程序設計中實施項目化學習,遵循項目化學習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小組合作,對真實驅動性問題進行探究,其項目化學習設計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出發:
(1) 尋找核心知識支撐體系
(2) 選擇真實的情境
(3) 關注項目內容,促進計算思維發展
(4) 讓學生經歷項目學習的實踐
(5) 多元評價作品鼓勵創新
第三階段(2020.1—2020.6):實證總結
對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效進行實證研究,梳理總結研究經驗,撰寫結題報告。
二、研究成果
(一)使學生真正掌握了VB程序設計語言
通過項目化學習,讓學生充分體驗應用程式開發的過程與方法,走出了以往「滿堂灌」填鴨式教學窘境,轉而以學生的實踐嘗試為中心,讓學生盡情體驗並感悟學習的快樂,實現「做」和「學」的統一,真正學到了知識和方法。
(二)豐富了教師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1.以「學的基礎」定「教的起點」,教學過程更高效。
2.以「學的規律」定「教的內容」,教學資源更生本。
3.以「學的需要」定「教的策略」,教學互動更和諧。
(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
1.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明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策略。
3.學考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幅度提升。
三、經典案例
項目化學習實踐中教師需要靈活根據教材內容,巧妙運用項目化學習。我們以《玩轉紅包》這個項目為例具體闡述如何開展項目化學習。
項目名稱:玩轉紅包
項目時長:3周
學科內容:VB程序設計
年級:高一
項目簡述:學生圍繞「製作一個或一系列私人訂製版紅包」出發,進行了3周的探究。教師用微信、QQ常見的口令紅包開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圍繞「口令輸入以後有幾種情況?」提煉驅動性問題,以經驗、創新、能力為主線,通過多種學習實踐,形成項目學習成果。
部分作品展示
課題組成員亮相
負責人:張莉,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教壇新秀,曾獲臨安區優質課一等獎,杭州市優質課二等獎,臨安區教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所帶學生學考、選考成績突出。所撰寫論文曾獲國家級論文評比一等獎、浙江省二等獎,多篇獲得臨安區一二等獎、杭州市一二等獎。成員:鍾興鵬,備課組長,中學高級教師,區信息技術大組成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所撰寫的教學論文曾兩次獲國家級論文評比一等獎,曾連續多年擔任高三高考教學工作,學生成績突出。
成員:楊亞,杭州天目外國語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臨安區教育系統黨員積極分子,曾獲臨安區信息技術專題教學設計一等獎等榮譽。
成員:鄭灝,中學一級教師,曾獲臨安區優質課一等獎,杭州市優質課二等獎,臨安區教學設計比賽一等獎,模擬上課二等獎等榮譽。
蔣立,中學二級教師,曾獲臨安區教師素質大檢測一等獎,模擬上課二等獎,命題比賽三等獎等。
來源:臨安區教育研訓中心教育科研部
臨安教育研訓中心
杭州市臨安區錦北街道西林街4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