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區2020年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推介(十八)∣項目化學習在高中程序設計中的探索與實踐

2022-01-11 臨安教育研訓中心

近年來,我區有情懷的教育人孜孜以求,潛心研究,教育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區教育科研的發展,促進我區學校和教師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以實現優質成果的共享,更好地發揮優秀研究成果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現通過臨安區教育研訓中心公眾號這個平臺,對優秀成果進行展示與推介。

第十八期,我們推介的是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基教)教學研究評比課題成果二等獎《項目化學習在高中程序設計中的探索與實踐》。


 

課題概況

我校針對目前程序設計教學現狀,從最初的思考「項目化學習是什麼?」到後來的「項目化學習做什麼?」再到現在「如何讓項目化學習更好的發展計算思維?」提煉總結出了項目化學習的六個階段:入項活動,知識儲備與構建,程序探索與編寫,評價與修訂,發布作品,反思與遷移。通過兩年多的實踐,我們真實感受到了學生的蛻變和綻放:項目化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提高了技術選考成績,更重要是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一、研究歷程

圖1:「高中程序設計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施課題」實施流程

第一階段(2018.4—2018.6):前期準備、研究項目化學習是什麼和做什麼

成立課題組,設計課題方案、對課題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

明確項目化學習是一種基於項目的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開展方案設計、新知學習、實踐探索,具有創新特質的學習活動。

第二階段(2018.6—2019.12):項目化學習在程序教學中的實踐

在高中程序設計中實施項目化學習,遵循項目化學習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小組合作,對真實驅動性問題進行探究,其項目化學習設計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出發:

(1) 尋找核心知識支撐體系

(2) 選擇真實的情境

(3) 關注項目內容,促進計算思維發展

      (4) 讓學生經歷項目學習的實踐

      (5) 多元評價作品鼓勵創新

第三階段(2020.1—2020.6):實證總結

對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效進行實證研究,梳理總結研究經驗,撰寫結題報告。

二、研究成果

(一)使學生真正掌握了VB程序設計語言

通過項目化學習,讓學生充分體驗應用程式開發的過程與方法,走出了以往「滿堂灌」填鴨式教學窘境,轉而以學生的實踐嘗試為中心,讓學生盡情體驗並感悟學習的快樂,實現「做」和「學」的統一,真正學到了知識和方法。

(二)豐富了教師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1.以「學的基礎」定「教的起點」,教學過程更高效。

2.以「學的規律」定「教的內容」,教學資源更生本。

3.以「學的需要」定「教的策略」,教學互動更和諧。

(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

1.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明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策略。

3.學考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幅度提升。

三、經典案例

項目化學習實踐中教師需要靈活根據教材內容,巧妙運用項目化學習。我們以《玩轉紅包》這個項目為例具體闡述如何開展項目化學習。

項目名稱:玩轉紅包

項目時長:3周

學科內容:VB程序設計

年級:高一

項目簡述:學生圍繞「製作一個或一系列私人訂製版紅包」出發,進行了3周的探究。教師用微信、QQ常見的口令紅包開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圍繞「口令輸入以後有幾種情況?」提煉驅動性問題,以經驗、創新、能力為主線,通過多種學習實踐,形成項目學習成果。

部分作品展示

 

課題組成員亮相

負責人:張莉,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教壇新秀,曾獲臨安區優質課一等獎,杭州市優質課二等獎,臨安區教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所帶學生學考、選考成績突出。所撰寫論文曾獲國家級論文評比一等獎、浙江省二等獎,多篇獲得臨安區一二等獎、杭州市一二等獎。

成員:鍾興鵬,備課組長,中學高級教師,區信息技術大組成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所撰寫的教學論文曾兩次獲國家級論文評比一等獎,曾連續多年擔任高三高考教學工作,學生成績突出。

成員:楊亞,杭州天目外國語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臨安區教育系統黨員積極分子,曾獲臨安區信息技術專題教學設計一等獎等榮譽。

成員:鄭灝,中學一級教師,曾獲臨安區優質課一等獎,杭州市優質課二等獎,臨安區教學設計比賽一等獎,模擬上課二等獎等榮譽。

蔣立,中學二級教師,曾獲臨安區教師素質大檢測一等獎,模擬上課二等獎,命題比賽三等獎等。

來源:臨安區教育研訓中心教育科研部

臨安教育研訓中心

杭州市臨安區錦北街道西林街461號

相關焦點

  • 天目科研講堂:且聽第一回合——記臨安區2020年「天目科研講堂」(第一講)
    在布滿金色的深秋初冬之際,臨安區2020年「天目科研講堂」(第一講)悄然拉開帷幕。第一講圍繞課題中期論證這個話題,分線上線下兩個階段進行。    為深化教育科研,狠抓課題研究過程管理,11月19日,臨安區教育研訓中心分批、分組組織區內2020年重點管理課題負責人進行了中期匯報交流與分享,並邀請到了杭州市各個區縣市的教育科研專家蒞臨指導,問診把脈。
  • 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獲獎項目推介(特等獎、一等獎)
    根據《通州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通政辦發〔2018〕72號)規定,經組織評審,並向社會公示,共評出通州區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018~2019年度)獲獎項目35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9項,現分批予以推介。
  • PBL項目式學習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鏡頭聚焦在美國一所特別的學校HTH(High Tech High School),他是一所K12十二年一貫制公立學校。HTH對現有的教育體系做了顛覆式的改革,除去固有的教育系統,使用跨學科教育為主導的項目式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學校內部沒有一件買來的裝飾,所有的呈現都是跨學科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在可查詢的數據中,HTH99%的畢業生進入全美優等大學。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工學院領軍人才創新實踐教育模式探索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項目化學習」學員課題中期報告(一):《小學語文項目化學習設計的路徑探索》
    我們工作室的學員們針對項目化學習各個不同視角開展的課題研究也進入了中段實踐階段,本期開始公眾號將會陸續分享工作室學員們的課題中期報告。     陳海華老師的這篇中期報告通過基於單元和重組單元兩條路徑實踐小學中段語文項目化學習,準確把握了核心概念、核心目標、核心素養等元素開展真實的項目化實踐活動,過程中了不僅體現了項目化學習的學科味也突顯了學生讀析、創寫、交流、探究等多元文本運用能力。
  • 天津大學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的改革與實踐②
    錄製的MOOC課程作為學校首批10門研究生在線課登陸「學堂在線」平臺,2020年春季學期共1628人在線學習,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學生,發揮了很好的輻射示範作用。課程獲評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優秀課程,姜楠老師本人也獲得2017年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在線教育先鋒教師獎。該課程對應教材《工程中的流動測試技術及應用》,被全國五十餘家單位用於研究生教學。
  • 《用遊戲化點亮教育——教育遊戲化的探索與實踐》 專題講座學習分享
    00後的中職學生普遍喜歡玩遊戲,他們成長於數字遊戲環境中。把遊戲化思維注入班級管理,是提升00後學生管理有效性的創新模式。為提高我校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實效性,進一步促進學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南沙區名班主任楊文娟工作室邀請了班級遊戲化管理實戰專家駱小華老師作《用遊戲化點亮教育——教育遊戲化的探索與實踐》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 自貢市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擬獲獎項目及獎勵等級公示
    自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關於自貢市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擬獲獎項目及獎勵等級的公示根據《自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辦法》(自府發〔2019〕14號)規定,經各單位初評,學科專家組評審,綜合專家組複評,市評獎委員會審定,現將自貢市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擬獲獎項目及獎勵等級予以公示。
  • 鎮平縣雪楓中學:課題成果榮獲2020年省教育信息化優秀成果獎
    日前,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優秀成果獎評選結果揭曉,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網際網路+智慧校園的建設初探》榜上有名。教學工作智能化、家校共育信息化以及校園管理智慧化是『網際網路+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優勢實現中小學校園管理與教學工作智慧化發展。」課題主持人張義軍介紹獲獎成果時說。
  • 「靜安教育學術季·第五季」2020年靜安區青年教師課題成果報告會...
    12月30日下午,為激發教師個體專業活力,推廣教育科研成果,2020年靜安區青年教師課題成果報告會在上海市六十中學舉行。會議展示了2020年青年教師課題的部分優秀成果,並對優秀成果頒獎。靜安區教育局副局長孫忠出席了會議,報告會的點評專家為上海師範大學陳寧教授。
  • 關於2020年臨安區農林產業領軍人才學歷繼續教育報名的通知
    關於2020年臨安區農林產業領軍人才學歷繼續教育報名的通知為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我區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經研究,決定開展2020年臨安區農林產業領軍人才大專、本科學歷繼續教育的招生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下:一、培養對象以有志求學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為重點,兼顧農業龍頭企業主、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農林產業協會會員等。二、專業及課程設置1.專業設置。臨安區農林產業領軍人才學歷教育班共設專科和本科兩個層次。
  • 中小學程序設計教育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程序設計文化的地位逐漸被網絡多媒體素養、辦公軟體的操作技能所取代,如1997年頒發的《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該文件明確指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不宜教程序設計語言,高中階段可以作為部分學生的選修課,而在2000年發布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沿襲了前述文件精神,直至2003年發布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程序設計依然未給予足夠重視,其設置的「算法與程序設計」選修模塊鮮有學校開設
  • 設計"大山"、節水主題……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來了 中小學課堂準備好...
    上海市教委已於近日出臺《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根據該《計劃》,上海明確提出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為導向,以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和研究為著力點,培育項目化學習實驗校100所左右,覆蓋全市所有區。 項目化學習,不僅僅是為適應新中考改革而生 什麼叫項目化學習?
  • 2020年省教育信息化優秀成果評選結果公示 鎮平縣雪楓中學研發團隊承研課題成果上榜
    南陽網訊(通訊員蔣鼎 雪楓)日前,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優秀成果獎評選結果公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網際網路+智慧校園的建設初探》榜上有名。課題擬在校本優質教育教學教研機制資源研發基礎上,從策略、技術和實踐三個層面對高中學科教學效能提升策略優化創新進行深入研究,嘗試探索出信息技術視域和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富有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教學效能提升策略和路徑。
  • 臨安區:凝心聚力 推進「第十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
    2020年,臨安以第二批省級試點為契機,在2019年試點探索農村文化禮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建的臨安模式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引導群眾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著眼「實踐什麼、誰來實踐、怎麼實踐」三大核心,引導全員參與、致力全民共享、實現全面提升,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身邊」的新格局。
  • 課題研究凝風採 長沙教育展實力 ——2020年長沙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優秀成果展示活動在開福區圓滿舉辦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學「停課不停學」,中考、高考延期;這一年也是教育新政頻出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長沙市教育系統緊緊圍繞理論前沿、改革熱點,開展了紮實研究,培育了一大批成果。12月30日,2020年長沙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優秀成果展示推廣會在開福區第一小學舉行。
  • VH留學|2020Fall麻省理工學院科研:程序結構力學設計導論及應用
    Design學科領域: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機器學習科研時間:2020 年 9 月 20 日-因此,本課題將介紹結構力學及其設計理論,使學生熟悉結構力學的基礎知識及其作為結構系統設計的工具的重要性。在教授的帶領下,學生將系統學習結構系統、靜力荷載、結構不確定性系統和非結構不確定性系統的相關概念,進而深入探索建築材料的力學性能、結構設計基礎、結構力學原理及其設計應用。最後教授和學生將共同討論結構分析的最新進展,包括混凝土力學和分子動力學的相關理論,地震設計,結構健康監測和機器學習的應用。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該成果指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 立足實踐,注重協同,紮實推進區域學科德育一體化建設
    【摘 要】「中小學學科德育一體化建設」項目是金山區教育綜合改革主要項目與教育改革和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金山區教育學院堅持學段縱向銜接、學科橫向貫通和部門整體協同的一體化思路,在試點學科進行德育實驗。搭建管理框架,創新工作機制,開展實踐探索,形成育德成果。對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強化協同,形成合力,重視總結,物化成果。
  • 嘉定成為第一輪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試驗區!學校名單出爐!
    項目化學習是以校長為核心的教育教學團隊,在學校活動領域、學科領域和跨學科領域,設計真實、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和指導學生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探究,嘗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形成相關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