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眾號:幼兒園教學課件資源分享,可以獲得大班、中班、小班遊戲觀察記錄以及區域觀察記錄。
範文一
觀察記錄:愛護小草 觀察目的: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觀察內容:晨間活動的時候,兩組小朋友們在興致勃勃的拍皮球,還有兩組 小朋友在走獨木橋,玩得可開心了。突然,看見幾個孩子氣喘籲籲地 跑過來:「老師,他們不聽我的話,我叫他們不要踩小草,可他們偏 要踩,而且那裡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來了,老師,你再不去制止的話, 那裡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來,是高懿洋和幾個女小朋友。我就沿 著她說的方向看過去,原來,他們在踢秋呢,我就走過去,準備和他 們去說說,可他們卻無奈地說:「老師,如果我們不在草坪上守門, 摔交的話就要摔疼的。」「那你們能想個兩全起美的辦法嗎?」我說 道。「啊,老師,你能不能借個墊子給我們啊?那樣的話,我們就可 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們一起去拿吧!」
情況分析:平時通過上課和活動,教育幼兒要愛護花草樹木,幼兒都能夠很 好的記住老師的教導,在實踐時,雖然有的幼兒不能很好的遵守,但 他們也有這個意識就很好了。啟示:平時繼續加強教育幼兒的品德意識,讓幼兒不僅能在幼兒園做到,平時在家時更要有意識得保護花草樹木。
範文二
觀察目的:1.嘗試大膽舉手發言,不害怕。2.主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自信心。
觀察情況記錄與分析 :在今天的語言活動《看雲去》開展之前,我把小靜請到了身邊, 拉著她的小手,親切的與其交談。我問:「小靜,喜歡上管老師的課 嗎?」她微笑著點點頭,「管老師可喜歡小靜上課時認真的樣子呢, 管老師一直希望能看到你舉手發言,好想聽小靜回答問題,你願不願 意呀?」她說:「願意。」「恩,管老師最喜歡在課上積極動腦,大 膽舉手發言的孩子了,你認真聽清問題,想到了什麼就可以舉手說, 大聲的告訴大家,即使說錯了也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大膽地表達就是 勇敢的好孩子,懂嗎?」她點點頭。在活動中,當問及:「你剛才看到的雲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和「如 果請你把雲朵畫下來,你準備怎麼畫?」時,小靜也積極舉手,終於 能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是一個大大的突破,我及時用她喜歡 的圖形寶寶獎勵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分析:小靜是個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平時就默默無聞,多數隻與固 定幾個幼兒交流。在教育活動中,更難見到她舉手發言,有時被點到 名字後,就一副害羞的樣子,站著不說話。平時我也力圖不斷的引導她大膽回答,卻多是以失敗告終。
指導策略 :1.我為她的進步感到欣慰,當然今後我也會繼續持之以恆地鼓勵支 持王靜,幫助她形成積極動腦,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相信她的自信 心會在教師的一再鼓勵下逐漸建立,教師要密切關注孩子的不同發 展、表現、需要,給予適時、適當的引導支持,才能促進孩子的有效 發展。2.藉助這個實例,鼓勵教育其他不敢大膽表達的孩子也要積極勇敢, 參加各項活動,增強自信心。
範文三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對象:康康
觀察目的:1、通過色彩創意活動培養寶寶玩色的興趣 2、在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
觀察背景: 康康入園表現的狀況不哭,就是不講話,膽子很小,總是獨自一 個人在遊戲,老師跟他講話他也不怎麼理,說話聲音小小的。在一些 有趣的活動中,比如動手操作活動、繪畫、音樂、遊戲裡他都很低調,不愛表現自己,也不願意參與。
實錄:今天我組織開展了色彩創意活動「蝸牛慢慢長」,主要目標是幼 兒能大膽地運用顏料畫螺旋線。在上次活動中一半的寶寶已經畫過 了,成果展示還不錯,寶寶們很有能力的。今天帶著另一半的孩子也 來畫螺旋線,其中就有袁俊康小朋友。在操作前,先讓寶寶集體觀察 蝸牛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蝸牛殼是怎樣的。在這個過程中, 康康小朋友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只是偶爾的臺頭看看圖片,不參與發 表自己的看法。我提醒他幾次,要注意觀察,希望他能說一說,可是 把他叫起來後,他只是看著我什麼也不說。只好再請別的小朋友。到後面的操作活動中,寶寶們都表現出及其興奮的狀態,都要躍 躍欲試,有幾位寶寶吵著要畫蝸牛慢慢長大。講好繪畫中要注意的事 項後,寶寶們開始小心地幫蝸牛慢慢長大,邊畫邊說:「蝸牛蝸牛慢 慢長,一圈、兩圈、三圈」,有不回畫的寶寶會向老師求助「老師我 不會,老師幫幫我」當我走到康康身邊的時候,發現他還沒有畫,也 不拿筆,我問他:「要老師幫忙嗎?」他不講話只是點點頭,我握著 他的手拿毛筆蘸顏料,讓他感受參與作畫的樂趣,然後在紙盤中心向 外一圈一圈慢慢畫,我明顯感覺到康康即使在老師的幫助下還是不敢 放手去畫,小手握的緊緊的,連我都有點困難控制毛筆走向了。等小朋友畫好後,我們大家一起欣賞自己「養」的小蝸牛,並重 點表揚康康,以我們是好朋友的身份,說我們共同養的小蝸牛和漂亮, 並更多的表揚了康康在「養」蝸牛的時候很用心,慢慢的畫。以表揚鼓勵的方式幫助康康增強自信心。我看到康康拿著自己的作品在認真 的看,各個角度的在看,好像在看一隻真的小蝸牛一樣,臉上還露出 了笑容。可以確定康康有收穫。
分析:1、性格比較膽小,加上對陌生環境,產生了恐懼與不安的情緒。2、康康品平時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比較孤立,不合群,而且對 集體性的學習活動不感興趣。可能和家裡的教養方式也有關。3、康康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弱,接受速度也比較慢,而 且缺乏自信。
措施:1、想辦法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可以多傾聽他表達,教師多與 他交流,激發他願意說的欲望。2、教師要耐心的引導,幫助他建立自信信,蹲下來以朋友的身 份與他交流,共同完成作品,降低作品的難度,注重過程的情感體驗。3、教師要根據寶寶的能力特點和性格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 著重培養參與的興趣。4、及時與家長做好溝通。
範文四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實錄: 班裡有個叫胡駿的孩子,一直讓我很頭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 來告他的狀,而且,"罪狀"也是十分齊全,有打人,罵人,搶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頭髮等。我感覺,每天在耳朵裡,都總是聽著 胡駿的名字。我嘗試很多辦法來教育他,談心說服,嚴厲批評,讓他 轉換角色,體會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沒有什麼明顯效果。我嘗試和他 的家長多交流,找出原因。經過幾次談話,感覺到家長對於孩子的行 為表示無能為力,而且基本已經放棄,認為孩子是無可救要的。我意 識到,原因就在於此。家庭、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排斥在他 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他也對自己放棄了。一個對自己不報希望, 心裡沒有愛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麼表現呢?我拋棄了自己先前對 他的所有認識和評價,開始關注他,重新了解他。發現一:區域活動結束後,胡駿收拾好玩具後,看到地上有紙屑, 拾了起來。我立刻在"小星星時刻",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他維護班級 衛生的好行為,讓全班給他鼓掌。在為他貼小星星時,告訴他老師很 喜歡他這樣做,還親切的抱抱他。發現二:早晨,胡駿通常來園很早,幫助老師整理圖書,從大到 小整理的井井有條,還照老師的樣子,把破損的圖書全部粘好,晾乾, 然後很有耐心的擺放整齊。我決定抓住他的這個"閃光點",以此為突 破口,改變他。我選他做班級裡的小小圖書員,負責班裡所有的圖書 的整理、發放和保護,他幹的可認真了。而且通過圖書的橋梁,與小 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發現三:區域活動中,在智力魔珠遊戲中,胡駿拼的又快又好, 而且還幫助新來的小朋友夏寒,教她怎麼玩,小老師做的十分好。當 天的評價活動,夏寒就講了胡駿幫助自己的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說胡駿改正了錯誤,現在很棒。我看到了胡駿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我也 相信胡駿以後會越來越好。
分析與思考:通過胡駿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正確的看待每個孩子有多 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而幼兒教育又是現代教育體 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現 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意味著孩子的啟蒙教育重任 落在了幼兒教師身上。我們在幼兒教育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老師,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 並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 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 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21 世紀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 機遇,充滿競爭的世紀,要將孩子培養為社會的棟梁,祖國的未來, 幼兒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怎樣去發現孩 子的閃光點,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他們以信心, 使他們茁壯成長,早日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範文五
觀察目的:觀察圖書區投放幼兒自帶圖書前後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現
觀察記錄一: 劉松源小朋友是我們班口語表達能力發展一般,有一定的詞彙 量,基本能運用合適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對圖書閱讀不感興趣。他是今年開學從別的幼兒園轉到我們這來的。這個小朋友不太喜歡看 書,從不翻閱圖書。今天早上,他來的很早,書包放好之後自己搬了 凳子,來到圖書區。從書架上隨意地拿起了一本《蛋和蛋巢》的書, 他翻到第一頁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頁,翻到最後自言自語的說:「看 完了。」接著又翻了幾頁後把書合上,放到書架中,又拿了另一本書 同樣隨意翻了一下。分析:劉松源小朋友在閱讀能力強的幼兒帶動下已有了初步的閱讀意 識,能夠從第一頁開始看書,知道看書的簡單順序,幼兒的角色意識 加強了,能夠自由安排角色進行閱讀活動,可是幼兒對書中畫面的理 解還很單一,只局限看單頁畫面內容,不能把整本書的內容結合起來 看;再有,幼兒有看書的興趣,但不能持續的完整的看完一本書。教育策略: 通過這個幼兒的看書習慣,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培養他的興 趣。讓他嘗試閱讀的樂趣。老師爭取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取得幼兒的 信任。觀察記錄二 :今天早上劉松源小朋友主動去書架上拿了一本書《海洋巨人》他 從第一頁開始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了四五頁之後,停了下來,好像在思索著什麼。眉頭緊緊的皺著,然後拿著書去找顧益誠說:「這 本書是你帶來的,能給我講一講這個海洋巨人是誰嗎?他是世界上最 大的海洋動物嗎?這麼大的動物他吃人麼?」顧益誠把自己的書收了 起來,連忙坐到劉松源的旁邊給他一頁一頁的講解起來,這兩個小朋 友邊講邊交談:「哦,我想起來了,我在電視《動物世界》裡面見到 過這個海洋巨人,他是鯨」「沒錯,他是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動物。他身長 30 米,體重 150 斤,相當於 22 頭大象的重量。他雖然 生活在海洋裡,但是他可不是魚類,他屬於哺乳類。鯨屬於溫順的海 洋動物,他不吃人,吃海洋裡面的魚和蝦」。看著他們講的津津有味, 整個活動區時間他倆都在看這本書。還不時的有幼兒加入他們的隊 伍,一起翻看自己帶的圖書。這是劉松源小朋友唯一一次看這麼久的 圖書。
分析:通過這兩個小朋友的對話,我根據我班的幼兒園的閱讀活動進行 了「家園親子閱讀合作行動」。我們的圖書區半個月從新投放一次幼 兒自帶的有趣的圖書。每位幼兒可以從家裡帶圖書到幼兒園,因為家 裡的圖書他更加熟悉故事內容,爸爸媽媽已經給他們講了很多遍,帶 到幼兒園幼兒自己就成為了夥伴們的小老師,為大家講述,幫助大家 閱讀,這對於帶書幼兒及全體兒童都會有很大收益。在幼兒相互交流 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 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熟悉的故事情節仍然是他們主動閱讀的 前提與契機。
措施:1、繼續豐富圖書區的數量,擴大圖書的數量及範圍。2、鼓勵更多的幼兒為全班小朋友講述自己帶來的圖書。3、家園合作將這種好的方法堅持下來。
效果:經過一學期的觀察,我發現劉松源小朋友有了很大的進步,從不 喜歡閱讀書到喜歡上了閱讀書。更主要是對書裡的內容感興趣了。薩 特說「閱讀就是自由的夢」,閱讀是一種自由的、充滿智慧的精神生 活。我們應當讓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閱讀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因 此,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和寬鬆的氛圍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的興趣愛好,在日常活動中我注意觀察 幼兒看書的內容(幼兒自帶),收集幼兒喜歡看的圖書,請幼兒講一 講書中的內容,並請同伴進行補充,在此基礎上,請幼兒思考「為什 麼有的小朋友能講出完整的故事,而有的幼兒講不出故事呢?」幼兒 說出自己的看法後,我告訴幼兒看書要把書看完整,前面和後面是連 在一起的,少了哪一頁都不能講出好聽的故事來。幼兒似乎理解了, 看書時,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一頁一頁認真的看了起來。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所以 從小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培養,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 為以後的正式閱讀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範文六
實錄:今天鋆鋆早上來園選擇遊戲時將自己的遊戲插片插到了「非常 6 +1」活動區內,在這個活動區內這個星期我投放了新的遊戲材料是 有關學習鞏固相鄰數的多用魔方,遊戲時間一到他就向著遊戲區奔 跑,幾個同他一起選擇該遊戲區的孩子中一個叫傑傑的孩子先拿到了 多用魔方,他沒能拿到只見他站在那裡兩手抱胸嘴裡直抱怨,因為我 在活動區內只投放了一份操作材料,目的就是在學習鞏固知識的同時 還要培養孩子學會等待和謙讓。我站在一旁觀察著他,看看他今天會怎樣,是否會想以前那樣去 跟同伴爭奪,哎,這次只見他抱怨了一會兒,主動走到傑傑小朋友的 身旁說「你玩好後給我玩好嗎?」傑傑答應後他就去拿其他的材料玩 了起來。
行為分析與指導:鋆鋆小朋友以前的個性很自我,常常會表現出想怎麼樣就怎麼 樣,一不達到目的就會發脾氣、撒橫。孩子的這一行為老師與家長已 對他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教育,這次的表現可以看出老師與家長的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孩子的行為已有了明顯的改變,以逐步學會謙讓 和等待。我會繼續關注孩子的表現,進一步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提醒、 督促和正確的引導,使孩子能儘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範文七
觀察事件: 一天,孩子們做完作業後,我帶他們到戶外玩滑梯,交待了注意 事項和規則後,孩子們都興教勃勃地玩了起來。剛開始時,孩子們都 排著隊照著安全的姿勢滑下來,可玩著玩著有個別的孩子頭朝下趴著 滑了下來,我提醒他們這樣不能玩,不安全後,他們恢復了最先的玩 法。可是又過了一會兒,又有幾個孩子開始趴著滑了,並且其他的孩 子也跟著去嘗試。看到孩子們這樣不守規則,很是生氣,本來想再次 阻止時,轉念一想,孩子們為什麼喜歡這樣玩呢,我也想一探究竟。我問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玩,他們對我說:「坐著玩,滑得慢,趴著 玩,滑得快。」金小諾還說:「趴著比坐著好玩些。」我觀察了一下, 孩子們講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們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阻力的存 在,坐著的阻力可能比趴著的阻力大。看孩子們多了不起。因此,我 尊重了幼兒的想法,支持了他們的做法。孩子們玩得更開心了。
觀察分析: 滑梯是孩子們玩得最多,也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可常規玩法玩久 了還是會有些乏味,於是他們就去探索一種更有趣的玩法,讓他們喜 歡的活動更富挑戰性,所以孩子們在老師的再三勸阻下,依然想不斷去嘗試。
觀察措施: 1、了解幼兒的需要,興趣、能力,尊重幼兒的個性,支持引導幼兒 的發現。2、讓孩子們自己討論新玩法的安全規則和注意事項,在尊重孩子的 基礎上,維持滑滑梯的秩序和安全。3、賞識幼兒的能力,更好地發掘幼兒的潛能。
範文八
觀察事件: 徐康寧小朋友是我們班上一個很調皮好動的孩子,他上課經常不 認真聽講,喜歡下位,有時趴在地上玩。午睡時喜歡玩被子甚至一個 線頭他都能玩上半天。長期的批評教育根本沒有效果。有一天,上蒙氏數學——《按規律排序》,我把「吹泡泡」的學具發 給大家以後,別的小朋友都在按我說的要求在排序,可是徐康寧小朋 友卻拿著泡泡往天上扔,嘴裡還一邊小聲說:「泡泡飛天嘍!」看到 此種情景,我真想狠狠地批評他,可是別的孩子們正在認真操作,批 評他就會影響到別人。於是就走過去耐下心來問他:「徐康寧,你為 什麼不擺呢?」他停止了扔泡泡低下頭不說話,我又接著問:「你想不想做小班長?」他連忙朝我點點頭。我說:「那好,如果你能夠按 我說的要求全部排好了,我就讓你作班長。」經過我的提示,他很認 真地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了。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了他,說如果 他睡覺時也表現好,明天還可以作班長。結果他午睡時真的表現不錯, 雖然還做了幾次小動作,但比平時好多了。
觀察分析:孩子好動的習慣已經形成,面對老師的批評也早已習以為常,因 為孩子都喜歡受表揚,他也想,可是一直沒有值得表揚的地方。偶爾 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他會很珍惜,所以才會用最好的表現讓大家 來肯定他。換一種目光看孩子,換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將會帶來意 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措施: 1、給他一定的勞動任務,幫忙擺椅子、收拾餐具抹桌子等。2、稍有進步及時表揚。3、利用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為他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 得 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
範文九
觀察背景: 外村剛轉來的穆玉澤小朋友,衛生習慣不好;不願參與活動,活 動中不積極、不主動,性格比較內向;與人交流時,從不說普通話。總之,玉澤來到我們班裡,許多能力方面與其他孩子有明顯差別。讓 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能夠積極、主動地用普通話與人交流, 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的工作的重點。
觀察實錄一: 每當吃點、吃飯,孩子們先洗手,已成為必然的習慣。有一次上 午吃糕點時,孩子們一組一組輪流到洗手間洗手,可穆玉澤說:「老 師,我手不髒,不用洗的,不信你看,」說著伸出了手。面對這麼簡 單的問題,我沒有說話,其他孩子開口了:「細菌是看不到的,吃到 肚子裡會生病的,吃點以前一定要洗手的。」玉澤不好意思的跟隨孩 子們去了洗手間。
觀察實錄二: 玉澤小朋友是個性格內向的孩子,無論什麼活動都不積極、不主 動,有時甚至站在一邊,不敢靠近。無論提出什麼問題,氣氛多活躍, 玉澤一向扮演的是觀眾角色。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示意讓他起來回答, 可喊他名字三次,他都無動於衷。還有與人交流時從來不說普通話, 記得一次放學時,他媽媽來接他,他用土話和我說:「老師,再見,」 我故意和他說:「玉澤,你說什麼?我沒聽見啊!」並親切的懇求他, 「再和老師說一遍好嗎?」當時玉澤難為情的看了看我,什麼都沒說, 就跑開了。
實施措施與效果: 1、讓孩子從小養成講衛生的習慣非常重要,面對玉澤提出的問 題:手不髒,不用洗。我想這個問題,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會有明確的答案,所以我採取沉默,目的是把機會留給孩子,使玉澤潛移默化 的受到教育。針對這點,在日常生活、主題活動中,我還經常藉助故 事、遊戲等向幼兒傳授講衛生方面的有關知識,讓幼兒意識到良好的 衛生習慣,不僅關係到他的身體健康,也是文明禮貌的標誌。逐漸的 玉澤變了,不僅自己的衛生搞好了,班裡的衛生也做得非常到位,現 在的他真的成了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了。2、針對性格有些內向,不願參與活動,活動中不積極、不主動,從不說普通話的玉澤,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和他談話,主動和他聊天,活動中經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他,並且讓玉澤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組合,為他的交往創造一個互補的環境,給他充足的空間表現、展示自己,並對他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使他對自己的交往充滿自信,從而萌發表現的欲望。經過努力,玉澤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活動時經常聽到他大膽的發言,有時還會主動的與老師交流,平時也經常看到他和同伴一起玩耍,一起說笑的身影,並且在我們大家的鼓勵與薰陶下,他的普通話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性 格也變得開朗多了,現在的他真正的融入到了我們的集體中,成為了 班級中的一員。每個孩子所處環境不同,他的習慣也不同,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 我成長、發展的過程,孩子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所以,面對孩子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學會用各種應對措施去解決,用鼓勵、表揚的方式去教育,這樣才能使每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範文十
觀察目的:了解幼兒是否能夠持久的進行拼圖活動。
觀察記錄:幼兒一進區,就選擇了新投放的拼圖開始拼起來。剛開始一玩,幼兒就把有關聯的圖片一下拼了出來,剩下的圖片不由使個別幼兒皺起眉頭來,左試試,右比比都不對,急得他們直抓頭。這時在一旁觀察的澤澤興奮得叫起來:「這塊應該放在這,你看這不是嗎!」邊說 澤澤邊把一塊拼圖放在了合適的地方。小羽進區後還是選擇了大型拼圖,他很迅速的從很多小拼圖中找出了邊緣上的拼圖拼搭起來,拼完後,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圖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適的地方,於是他翻到卡片後面,看看標記,很快找到了對應的地方。當收區音 樂響起來的時候,小羽看了看沒有拼擺完的拼圖,有些不舍的方回了 原處。
分析:對於簡單的四拼、十拼的興趣已經淡化,比較喜歡數量較多, 有困難的拼圖,但在拼圖過程中,幼兒都沒有長久的堅持完成拼圖活 動,拼幾下就放棄了的種種現象表明教師在投放區域材料時對於幼兒 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水平了解還不透徹,目標過高,導致幼兒跳起 來也沒有摘到蘋果,從而使幼兒失去了對拼圖的興趣。由此問題,我 們改變了材料,投放了難度較小的拼圖並對已投放的拼圖增添標記的方法,降低了拼圖的難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得到了發展:中等能 力的幼兒通過觀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圖過程;能力強的幼兒 根據已有經驗完成一部分拼圖內容後,又根據拼圖標記拼擺了一半 多,這說明兩種方法達到的效果都不錯。
措施:1、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從兩方面入手添加區域材料,〈1〉投放 新的拼圖材料,分塊數量在 20 件左右,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 水平。〈2〉在大型數量的拼圖上作相應的標記符號,引導幼兒觀察, 判斷,並根據中班幼兒年齡和已有水平,在拼圖小卡上標記數量或圖 形符號,使幼兒能夠採用接龍的方式進行拼圖,使能力不同的幼兒都 可以得到發展。2、在區域活動時,可以有目的的對益智區玩拼圖的幼兒進行個別指 導,幫助其學習觀察和分析兩拼圖之間聯繫的方法,能根據事物之間 的顏色,圖案等進行判斷,使其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