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較重點人物。此部分關於該人物知識點較繁瑣,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對該人物的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人物與觀點匹配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在整個教育學部分中的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一、簡介:
盧梭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以思想鬥士的形象在政治學、哲學和教育領域同一切舊觀念進行了不屈的鬥爭。他提出的「社會契約論」、「自然狀態說」、「人性本善論」等思想,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佔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教育史上,盧梭也是一位劃時代的思想家,他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
二、人物思想:
1.《社會契約論》:此著作所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用來統治人民的工具,因此國家主要功能是保證人民的自由與平等,維護全體人民的福利。如果人民的自由被國家強力剝奪,那麼國家就違背了人民的初衷,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有革命的權利,可以通過暴力奪回自己的自由。
2.《愛彌兒》:此著作的出版則是盧梭遭受迫害的開始,在此著作中,盧梭否定了基督教的原罪觀念,讚揚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痛斥教會的荒誕愚昧,宣揚自然神論,因此遭到了教會的迫害。
3.人性本善論:盧梭在《愛彌兒》開篇就說「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接著又說「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講扼殺他的天性,而不會給它添加任何東西」。也就是說盧梭認為由造物主所造的人本性都是好的,在人所創造的社會制度中,在人的幹預下遭到了破壞,從而扼殺了這種善良的本性。
4.自然教育理論:盧梭在《愛彌兒》中以小說的形式闡述了自然教育理論。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體現在培養目標上,便是要求教育培養自然人,這個教育目標的提出是有它的針對性的,當時封建教育所培養的主要目標是一些王孫公子和達官顯貴,滿足於讓他們獲得裝飾性的知識。盧梭認為這種培養目標無利於社會的改良和人性的完善,因此在《愛彌兒》中大力倡導自然人的教育目標。
自然人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自然人是獨立自主的人;第二,自然人彼此之間是平等的,他們自食其力;第三,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不固定於某一特定的地位、階級或職業。盧梭自己的一段話很好的闡述了他的自然人所具備的特徵:「別人要我的學生做軍人,做教士,或者律師,我沒有什麼意見。在從事他父母的職業以前,大自然就已經教他認識人生了。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要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改變他的地位,他始終處在他的地位上。」
三、記憶口訣:「盧的愛爾很自然」。
以上便是有關盧梭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以上的邏輯梳理和記憶口訣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熟練地把握。
最後,再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