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 - 盧梭_中公教師網

2020-12-20 中公教師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較重點人物。此部分關於該人物知識點較繁瑣,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對該人物的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人物與觀點匹配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在整個教育學部分中的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一、簡介:

盧梭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以思想鬥士的形象在政治學、哲學和教育領域同一切舊觀念進行了不屈的鬥爭。他提出的「社會契約論」、「自然狀態說」、「人性本善論」等思想,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佔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教育史上,盧梭也是一位劃時代的思想家,他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

二、人物思想:

1.《社會契約論》:此著作所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用來統治人民的工具,因此國家主要功能是保證人民的自由與平等,維護全體人民的福利。如果人民的自由被國家強力剝奪,那麼國家就違背了人民的初衷,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有革命的權利,可以通過暴力奪回自己的自由。

2.《愛彌兒》:此著作的出版則是盧梭遭受迫害的開始,在此著作中,盧梭否定了基督教的原罪觀念,讚揚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痛斥教會的荒誕愚昧,宣揚自然神論,因此遭到了教會的迫害。

3.人性本善論:盧梭在《愛彌兒》開篇就說「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接著又說「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講扼殺他的天性,而不會給它添加任何東西」。也就是說盧梭認為由造物主所造的人本性都是好的,在人所創造的社會制度中,在人的幹預下遭到了破壞,從而扼殺了這種善良的本性。

4.自然教育理論:盧梭在《愛彌兒》中以小說的形式闡述了自然教育理論。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體現在培養目標上,便是要求教育培養自然人,這個教育目標的提出是有它的針對性的,當時封建教育所培養的主要目標是一些王孫公子和達官顯貴,滿足於讓他們獲得裝飾性的知識。盧梭認為這種培養目標無利於社會的改良和人性的完善,因此在《愛彌兒》中大力倡導自然人的教育目標。

自然人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自然人是獨立自主的人;第二,自然人彼此之間是平等的,他們自食其力;第三,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不固定於某一特定的地位、階級或職業。盧梭自己的一段話很好的闡述了他的自然人所具備的特徵:「別人要我的學生做軍人,做教士,或者律師,我沒有什麼意見。在從事他父母的職業以前,大自然就已經教他認識人生了。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要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改變他的地位,他始終處在他的地位上。」

三、記憶口訣:「盧的愛爾很自然」。

以上便是有關盧梭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以上的邏輯梳理和記憶口訣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熟練地把握。

最後,再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盧梭--自然教育
    在教育學發展階段眾多人物的學習中,有許多的教育家提倡「自然」,其中有一個人讓我們的印象較為深刻,他是——盧梭。他1712年生於日內瓦,一個鐘錶匠家庭。父親對他的教育為他的成長發展打下了基礎,各項人生經歷也使得盧梭對教育有自己的見解。提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使兒童「歸於自然」。
  •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
    在歷年考試中,盧梭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頻人物之一,主要是對其觀點的考查,出現在單選題與判斷題兩大題型,以識記為主。接下來由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對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進行總結歸納。1.人物簡介盧梭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和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 盧梭的教育思想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常考點,經常以判斷和單選的形式出現。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容易將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與道家的「道法自然」相混淆,所以,今天對於盧梭的教育思想給大家做一個深入的剖析,以方便大家從本質上把握盧梭的觀點。
  •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在教育上,他認為教育的任務是是兒童「歸於自然」,這也是他的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在四川歷年考試中,盧梭是單選和判斷題的常考點,下面我們就詳細了解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1、教育著作——《愛彌兒》「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
  •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點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點一、目標:培養自然人盧梭認為自然主義教育要培養的首先應該是自然人,而不是國家的公民。這體現了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的思想。盧梭:「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共同的天職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誰,只要在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於欠缺同他的稱號相稱的品格。
  • 簡析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點,因此在這裡我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好這部分知識點。一、自然主義教育的含義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是「回歸自然」。
  • 教育學人物之誇美紐斯與盧梭
    盧梭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在善良的天性中,包含兩種先天存在的感情,即自愛心和憐憫心。盧梭不僅認為人性本善,還深信人的心靈中存在著認識世界的巨大能量,即理性。②自然主義教育理論。(1)基本含義: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歸於自然」,即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在他看來,如果以成人的偏見加以幹涉,結果只會破壞自然的法則,從根本上毀壞兒童。
  • 盧梭《懺悔錄》
    附MBA智庫盧梭生平:1.生長在日內瓦  1712年6月28日,讓·雅克·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誕生於瑞士円內瓦,他是盧梭夫婦的第二個兒子,母親在盧梭出生幾天後死於產後失調,他有一個兄長在盧梭很小時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盧梭的父親在他10歲時,與人發生糾紛,訴訟失敗被通緝,被迫離開円內瓦,逃往法國裡昂。
  • 盧梭與《懺悔錄》
    在自傳裡,盧梭懺悔了一個年輕時犯的錯誤。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個漂亮的絲巾,把事情賴在一個他喜歡的小女僕身上,因而使那個無辜的女僕蒙受了羞辱。由於盧梭的「自暴隱私」,一些後來的哲學家包括羅素甚至認為盧梭根本談不上是個哲人。而我卻認為盧梭觸及了哲學的本質問題-他首先用自己為解剖標本,對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討。
  • 盧梭研究經典,我們該如何理解盧梭的孤獨?
    斯塔羅賓斯基細讀盧梭,從中傾聽盧梭至今依舊跳動的思想脈搏,寫下了關於他思想的一份全新診斷書:透明與障礙。他嘗試把盧梭的個體精氣與幾個世紀的政治想像和對峙加以重塑。斯塔羅賓斯基始終將盧梭的個人命運與其思想脈絡緊扣在一起,將盧梭的哲思與瘋狂、政治與想像統一起來,字裡行間散發出一股詩人氣質。
  • 盧梭的《懺悔錄》
    這個人,就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讓·雅克·盧梭。 《懺悔錄》是盧梭的文學自傳,也是後人理解他的思想觀點的重要文獻。全書從盧梭出生一直寫到1765年,那年他因為一部小說《愛彌兒》觸怒了當權者而正在聖彼德堡流亡。  在《懺悔錄》裡,盧梭深情地講述自己「本性善良」,雙親賦予他豐富的感情,卻留給他孱弱的體格。
  • 「風流才子」之盧梭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盧梭這個人物。接下來對其進行詳細的介紹:1.人物介紹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
  • 盧梭的奇想世界
    與大多數年輕時就將生命奉獻給繪畫藝術的畫家不同,盧梭直到三十多歲才開始從事繪畫工作,同時他還在巴黎海關擔任稅務徵收員,直到49歲才辭去工作,真正開始他的畫家生涯。盧梭在西方現代派藝術家中算得上是獨樹一幟,他的畫作內容包羅萬象,不僅僅是巴黎的風景,還有許多異國情調的植物花卉,並用直接率真的手法將人物和他的奇異風景結合起來,讓人感到他的畫作中充滿童真的趣味。
  • 盧梭名言名句大全
    ——盧梭  2、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盧梭  3、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將使他從此以後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盧梭  4、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盧梭  5、我知道必須讓孩子們有所專心,怠慢乃是孩子們最可怕的危險。
  • 以「可行的方式」呈現盧梭
    作為西方思想史上的經典人物,盧梭與中國有著特殊的連接。自西學東漸以來,盧梭思想伴隨其作品的迻譯引入中國,對晚近的政治思想與革命實踐產生了巨大影響。這種影響在新中國建立後得以延續,在改革開放後思想界的復甦發展中就有對盧梭的審視與反思。時至今日,盧梭仍然是國內思想史研究中的熱門議題。
  • 震撼的《愛彌兒》,偉大的盧梭
    盧梭的母親蘇薩娜·盧梭是一位牧師的女兒,頗為聰明,端莊賢淑,但在盧梭出生不久便去世了。為此盧梭的父親伊薩克·盧梭非常傷心,對盧梭疼愛有加,把對其母親的愛全傾注在盧梭身上。他的父親非常喜歡讀書,受其父親的影響,盧梭自幼酷愛讀書學習。
  • 腕丨亨利·盧梭
    ——亨利·盧梭」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曾以畫家保羅·高更的經歷寫下了《月亮和六便士》。和高更相似,對於藝術的嚮往和天賦,還有一位以純真、原始的風格著稱的藝術大師——亨利·盧梭。1844年5月21日,亨利·盧梭出生在法國的西北部羅亞爾河谷的小鎮拿瓦,一個錫匠的家庭。由於家庭子女眾多,盧梭的父親負債纍纍,因此不得不將房產出售並且全家遷往了郊區,盧梭也從羅亞爾高中的走讀生轉為了寄宿生。在校期間他的大部分學科成績一般,但獲得過繪畫和音樂方面的獎項。
  • 盧梭和他的《愛彌兒》
    啟蒙巨子的和盧梭的著作,其中包括《愛彌兒》,都是從思想認識範疇給革命充當開路先鋒的。  其次,《受彌兒》不是尋常的教育著作,而是盧梭這個卓異天才為徹底改革時弊,而長期腐心焦思的結晶;而且正因為如此,它也正是使盧梭不容於祖國的惹禍根源。
  • 大衛·休謨與盧梭的不和真相
    在從沃德琳婦人那裡獲得了盧梭品行端正的確證後,休謨遂繼續施行他的計劃。在與盧梭親自晤面後,休謨便深深被其吸引。據說,「他十分鐘愛這個可愛的小個子男人。」沃德琳夫人相信,如果有誰說盧梭的壞話,休謨一定會將其擲出窗外。 而休謨此前那些冷漠而疏淡的評價也隨之而去。不管休謨對盧梭作品的看法如何,這個人現已成為他的摯友,並將終生不渝。
  • 周濂談盧梭:我的哲學入門
    編者按:1712年6月28日盧梭生於瑞士日內瓦,是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值此盧梭誕辰307年之際,特摘錄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的新書《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中有關盧梭的章節,以晌讀者。在進入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精神世界之前,先來說一說我的個人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