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

2021-01-10 中公教師網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在教育上,他認為教育的任務是是兒童「歸於自然」,這也是他的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在四川歷年考試中,盧梭是單選和判斷題的常考點,下面我們就詳細了解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

1、教育著作——《愛彌兒》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這是《愛彌兒》一書的開篇,也充分反映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這本書以孤兒愛彌兒為主角,以主角的成長故事論述了教育改革,批判了舊教育的腐朽,提出了新教育的原則和理想。全書宣揚了盧梭的性善論以及自然主義思想。

2、教育思想——「消極教育」

「消極教育」是指成人不幹預、不灌輸、不壓制和讓兒童遵循自然率性發展。與此同時,「消極教育」並不等於對兒童置之不理,成人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觀察自由活動中的兒童,了解兒童的自然傾向和特點;二是要防範來自外界的不良影響。

3、教育方法——「自然後果」法

「自然後果」法是指兒童犯錯誤後,應讓兒童自己從不良行為的後果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正如盧梭所說「不要對你的學生進行任何種類的口頭教訓,應該使他們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也不要對他們施加任何種類的懲罰……」,他認為在兒童未滿12歲時,兒童所受的懲罰應當只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後果」。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
    在歷年考試中,盧梭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頻人物之一,主要是對其觀點的考查,出現在單選題與判斷題兩大題型,以識記為主。接下來由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對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進行總結歸納。1.人物簡介盧梭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和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 簡析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點,因此在這裡我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好這部分知識點。一、自然主義教育的含義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是「回歸自然」。
  •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點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點一、目標:培養自然人盧梭認為自然主義教育要培養的首先應該是自然人,而不是國家的公民。這體現了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的思想。盧梭:「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共同的天職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誰,只要在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於欠缺同他的稱號相稱的品格。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簡析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簡析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點,因此在這裡我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好這部分知識點。
  •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發展
    盧梭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對傳統的教育思想進行了抨擊。並且在他的《愛彌兒》這部著作中深刻表達了盧梭的自然主義這一全新的教育思想,他主張的「自然主義教育」主要包含三個方面:首先、教育要適應兒童天性的發展,並且要按照個體身心發展的特徵在不同年齡階段進行不同的教育。其次、要發展和保護兒童善良的天性,使他們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
  • 關於自然主義教育的前世今生
    自然主義教育的思想可謂源遠流長,始於亞里斯多德提出的「教育要效法自然」這一命題,有關自然的概念,亞里斯多德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但是通過去閱讀他的著作,我們可以對自然有這樣一個認識:所謂「自然」即自然界的萬物從生到死的全部歷程,在教育過程中則體現為自然界對人們心理發展變化過程的自然影響力。
  • 最全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演變
    教育要適應人的天性,適合人的年齡,使每個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德國教育家康德也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義教育主張。在他看來,人的所有自然稟賦都有待於發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充分發展人的自然稟賦,使人人都成為自身、成為本來的自我並得到自我完善。盧梭是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愛彌兒》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為自然教育。
  • 從《愛彌兒》來看盧梭的教育思想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盧梭 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出生貧苦,卻寫了震撼世界的社會學著作《社會契約論》;他沒有父親,卻寫出了當時的最流行教育小說《愛彌爾》;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被譽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 盧梭的教育思想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常考點,經常以判斷和單選的形式出現。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容易將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與道家的「道法自然」相混淆,所以,今天對於盧梭的教育思想給大家做一個深入的剖析,以方便大家從本質上把握盧梭的觀點。
  • 「風流才子」之盧梭
    3.考點梳理①《愛彌兒》:是第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②地位:第一個發現兒童的教育家。③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最全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演變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最全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演變,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西方歷史上首次論述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他認為外來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將存在於學生身上的潛力吸引出來的過程。
  • 盧梭 - 盧梭_中公教師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較重點人物。此部分關於該人物知識點較繁瑣,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對該人物的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人物與觀點匹配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在整個教育學部分中的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教育名著導讀——盧梭《愛彌兒》
    在《社會契約論》一書中,盧梭提倡民主、否定王權神授論的政治觀點,對後來的法國大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愛彌兒》一書中,盧梭提倡回歸自然、反對經院主義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對後來的教育學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本書的出版使盧梭頓時成為大家爭議的中心,並給他帶來厄運。其中,《愛彌兒》被法國當局視為異端邪說,下令查禁、焚毀,盧梭也被視為罪犯遭受通緝,不得不逃亡國外。此後,他一直寫文章在輿論面前為自己辯護。
  • 法國教育家盧梭有哪些教育主張和思想?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盧梭畫像盧梭(讓·雅克·盧梭),出生於1712年6月28日,於1778年7月2日去世,出身於瑞士日內瓦的一貧苦家庭,是法國十八世紀的啟蒙大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盧梭畫像不僅如此,盧梭還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學領域有很多著名的教育理論和主張思想,對後世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盧梭有哪些教育思想:
  • 《愛彌兒》讀書分享:盧梭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愛彌兒》是一本夾敘夾議的教育小說,書中以富家孤兒愛彌兒為主人公,論述了愛彌兒的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教育問題,批判英國舊教育的荒謬腐朽,並提出了著名的自然教育理論。並且借愛彌兒未來妻子蘇菲的教育,論證了女子教育的革新。盧梭在《愛彌兒》中為孩子的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思想和理論,在今天,仍能給我們教育孩子提供很大的啟發: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
  • 盧梭的《愛彌爾》著作簡思
    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了著重培養資產階級社會新人的道路,著重闡述了自然主義教育理論,關於體育、德育、智育等論述。盧梭認為,在對「愛彌兒」進行教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保姆的選擇也很重要。教師的選擇標準:絕不做一個可以出賣的人,由自己父母或者最好的朋友擔當,一個孩子的教師應該是年輕的,一個教師只能教一位學生。不僅教知識,更教孩子如何做人。
  • 盧梭--自然教育
    在教育學發展階段眾多人物的學習中,有許多的教育家提倡「自然」,其中有一個人讓我們的印象較為深刻,他是——盧梭。他1712年生於日內瓦,一個鐘錶匠家庭。父親對他的教育為他的成長發展打下了基礎,各項人生經歷也使得盧梭對教育有自己的見解。提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使兒童「歸於自然」。
  • 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定 價:¥25.00二、內容簡介   《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通過對哲學自然主義及其在社會理論中的作用和表現形式的系統研究,認為自然主義作為哲學一元論,具有反神秘主義、反先驗哲學、科學主義和實踐性等本質特徵。
  • 論盧梭《愛彌兒》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義
    論盧梭《愛彌兒》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義孟暉 -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 - 2010《愛彌兒》是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該書以小說體的形式,充分反映了盧梭的教育思想。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學生「愛彌兒」從出生到青年時代的系統教育,激烈地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了其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和教育理念。
  • 2020精彩回顧 | 「教育哲學、教育基本理論」領域系列文章
    在愛彌兒身上,盧梭有意構造出各種敘事結構,以實現一種既真實又虛構的想像性演練。無論是愛彌兒與盧梭之間表層與潛在的復調關係,亦或盧梭與愛彌兒之間真誠與反叛的變形結構,還是兩人之間基於戀母情結與造父意圖的政治性血緣,這些都反覆提醒我們在研究《愛彌兒》的一開始,不能忽視盧梭自身的人格特點和精神品質。愛彌兒既是盧梭的學生,也是盧梭的孩子,更是盧梭本人的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