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愛彌爾》著作簡思

2020-12-20 楠楠講研

《愛彌兒》全文脈絡,全書共有五卷,前四卷以盧梭遐想的對象「愛彌兒」為主人公,夾敘夾義的介紹了他從出生到成年的教育過程。第五卷,介紹了女孩「蘇菲」。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了著重培養資產階級社會新人的道路,著重闡述了自然主義教育理論,關於體育、德育、智育等論述。盧梭認為,在對「愛彌兒」進行教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保姆的選擇也很重要。

教師的選擇標準:絕不做一個可以出賣的人,由自己父母或者最好的朋友擔當,一個孩子的教師應該是年輕的,一個教師只能教一位學生。不僅教知識,更教孩子如何做人。教師必須受過良好的教育,具備良好品德。

保姆的選擇:保姆要有良好的品行,保姆要能夠同教師共同擔負起教育孩子和撫養孩子的責任。

生活環境的選擇:良好的空氣對兒童的成長十分重要,鄉村要優於城市,在大自然中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能夠自然而然的成長。

對愛彌兒的選擇:反對以天賦和性格作為挑選學生的標準和依據。溫帶地區選擇學生,只有在溫帶地區才能達到人的健全發展。選擇富人家的孩子,並不是歧視窮人,而是他認為窮人在大自然中成長,不需要接受自然教育,富人的生活環境不利於他們天性成長。

他的自然主義教育。自然的意思,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指人類生存的自然世界。第二種自然是人類原始的與虛偽腐敗社會制度相對立的自然狀態。教育中的自然。是指兒童發展的一些原始的傾向,是一種內在的自然,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是人接受的教育的三種教育構成,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經過這三種教育培養,後兩者教育需要向自然教育靠攏,才能實現三種教育的完美結合。因為自然的教育完全不受人為控制、不壓制、不灌輸,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培養自然人而非公民。自然而然完全是為他自己而活的,是絕對的統一體。公民的價值在於它同社會的關係,盧梭時代的公民是不完整的公民,他主張把「責任」、「服從」等詞彙從「愛彌兒」的辭典中消除,使其成為自然人,但自然人不同於野蠻人,不同於狼孩,野人,而是在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在盧梭看來,只要兒童不受社會的控制,他就會成為社會的一員,而保持其本性。所以我們要不幹預,不控制,不灌輸。自然人,一是能夠獨立自主的人。能獨立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二是不受到職業的禁錮,無固定職業,但學習能力強的人,三是自食其力。靠靠自己的勞動謀生。

自然主義教育的方法。摒棄傳統教育的,死記硬背強制灌輸,採取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順應人的自然本性,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照顧兒童的年齡特徵及個性去進行教育。兒童在成人之前,不應該向教育成人那樣,反對小大人教育,而應該按照自然的法則,培養成兒童的樣子,重視兒童的自由,讓兒童有充分自由活動的可能和條件。兒童必須在活動中,在生活經驗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主張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進行教育,對學生施教的環境應該進行精心慎重的選擇,真正的人的教育不能再腐敗的,到處充滿臭氣的社會中進行,而必須到大自然的懷抱中進行,及回歸自然的教育。

根據愛彌兒的不同階段,它分為四個階段的教育。第一個階段是0到2歲嬰兒期,對兒童進行的教育主要是體育教育,順應嬰兒的自然本性,任其發展,教授說話,身體的活動 養育知識。第二個階段是2到12歲兒童期。兒童期就是理性的睡眠,主要進行感官教育,眼耳鼻喉,各項生理器官。12到15歲是青年期。重點進行智育教育,學習知識、大自然的規律,生活知識,課本知識。16到20歲為青春期。這個階段是男孩脫離兒童狀態的第二次誕生。主要進行道德教育,懂得如何從家庭孩子變成社會人。20歲之後,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發展的需要,對女子的教育和對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即盧梭在第五卷論述的蘇菲和愛彌兒的教育。

綜上所述 盧梭所強調的是一種兒童觀,兒童與成人不同 而且兒童本身也因年齡階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點,同時盧梭注意了兒童天性的個體間的差異和性別之間的差異。

基於這樣的觀點,他在第四章論述完愛彌兒之後,在第五章論述了蘇菲這一女主人公,以蘇菲為例,重點闡述了女子教育的問題,大自然決定了兩性間的義務和角色是不同的,男女道德也是不一樣的。男人應當具備節制,公正和誠實;而女性則應該學習忍耐,服從,善良和靈巧。女子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賢妻良母。賢明的母親,請你相信我說的這一番話。不要違反自然,把你的女兒造就成一個好男兒,而應當把它培養成一個好女人,這樣對他自己和對我們都更有力。養成強健體魄是第一步。培養溫柔品格,是第二步。培養治家能力,是第三步。他也倡導女子教育,只是認為男女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樣。

雖然他有自己的孩子,但她並沒有與自己的孩子有深入的交流?他把艾米爾就設想成自己的孩子,把教育分成了四個階段,遵循了自然主義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想要把愛彌兒培養成她所理想當中的那個人。他談到了很多的思想也對我們有一些啟示,首先是教師教育,在現當代對教師的要求除了專業素養外也需要師德,這是愛彌兒中已經論述到的,也對後世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產生了影響。

相關焦點

  • 盧梭《愛彌兒》--為天使準備
    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1755)、《社會契約論》(1762)、《懺悔錄》(1782)等。1761年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新愛洛綺絲》出版,轟動巴黎,次年,《愛彌兒》與《社會契約論》一同出版,進一步提高了他的聲望。《愛彌兒》是盧梭創作的教育學著作,全書共五卷。
  • 從《愛彌兒》來看盧梭的教育思想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盧梭 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出生貧苦,卻寫了震撼世界的社會學著作《社會契約論》;他沒有父親,卻寫出了當時的最流行教育小說《愛彌爾》;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被譽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 盧梭與《懺悔錄》
    在自傳裡,盧梭懺悔了一個年輕時犯的錯誤。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個漂亮的絲巾,把事情賴在一個他喜歡的小女僕身上,因而使那個無辜的女僕蒙受了羞辱。由於盧梭的「自暴隱私」,一些後來的哲學家包括羅素甚至認為盧梭根本談不上是個哲人。而我卻認為盧梭觸及了哲學的本質問題-他首先用自己為解剖標本,對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討。
  • 教育學人物之誇美紐斯與盧梭
    教育學人物之誇美紐斯與盧梭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教育史部分的人物始終作為一個出現,並且該篇章理論人物思想的學習,能夠為後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做好鋪墊,考生們在複習時,需要在這部分著重掌握。他的代表作《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標誌著近代獨立形態教育學的開端。2、著作:《母育學校》、《大教學論》、《語言和科學入門》、《世界圖解》3、觀點:①教育的目的和作用。(1)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人為來生做準備,這是他宗教性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現實性的教育目的,即教育要使人認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現世的幸福。
  • 盧梭《懺悔錄》中的直接引語分析
    [5] 本文在使用「話語」一詞時,指的是《懺悔錄》中以直接引語或間接引語等語法形式呈現出來的人物所說出的話,相當於盧梭在其哲學著作中使用的「語言」一詞,而不是當今結構主義理論賦予「話語」一詞的含義。[6] 不論自傳的傳主與生活中的原型如何相似,傳主畢竟只是作者即使不是虛構,也是建構起來的一個紙上的人物,與真正的生活原型有著本質的區別。
  • 看盧梭怎麼說
    ——盧梭《社會契約論》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決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盧梭《愛彌爾》(一)黎明前的黑暗17-18世紀,當中國尚處於清王朝所開闢的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之際,歐洲正不動聲色的進行繼文藝復興後的又一次偉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
  • 周濂談盧梭:我的哲學入門
    編者按:1712年6月28日盧梭生於瑞士日內瓦,是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值此盧梭誕辰307年之際,特摘錄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的新書《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中有關盧梭的章節,以晌讀者。在進入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精神世界之前,先來說一說我的個人經歷吧。
  • 盧梭 - 盧梭_中公教師網
    一、簡介:盧梭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以思想鬥士的形象在政治學、哲學和教育領域同一切舊觀念進行了不屈的鬥爭。他提出的「社會契約論」、「自然狀態說」、「人性本善論」等思想,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佔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教育史上,盧梭也是一位劃時代的思想家,他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
  • 盧梭--自然教育
    在教育學發展階段眾多人物的學習中,有許多的教育家提倡「自然」,其中有一個人讓我們的印象較為深刻,他是——盧梭。他1712年生於日內瓦,一個鐘錶匠家庭。父親對他的教育為他的成長發展打下了基礎,各項人生經歷也使得盧梭對教育有自己的見解。提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使兒童「歸於自然」。
  • 5本簡思的婚後寵文,強推《鑽石兒媳》《婚途漫漫》,很甜很溫馨
    簡思的婚後寵文,強推《鑽石兒媳》《婚途漫漫》,很甜很溫馨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簡思的婚後寵文,強推《鑽石兒媳》《婚途漫漫》,很甜很溫馨。希望你能喜歡。1.癢婚冷愛之冷酷少東等等我作者:簡思小說簡介:簡思的婚後寵文,他愛她,從看見她的第一眼。今天是我和妻子結婚三周年的紀念日,我一直很愛她,非常的愛,可是現在我……不愛了。
  • 簡思筆下的婚後寵文,強推《一路一向北》,男霸道女腹黑,很甜
    簡思筆下的婚後寵文,強推《一路一向北》,男霸道女腹黑,很甜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簡思筆下的婚後寵文,強推《一路一向北》,男霸道女腹黑,很甜。希望你能喜歡。1.過門作者:簡思小說簡介:簡思筆下的婚後寵文,江寧敘小的時候是個克制的美少年,長大以後是個克制穩重的成年人,這一輩子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喜歡上了門不當戶不對的趙生生。從互懟到寵溺的故事。
  • 震撼的《愛彌兒》,偉大的盧梭
    他讀過「勒蘇厄爾的《教會與帝國歷史》、包許埃的《世界通史講話》、普魯塔克的《名人傳》、那尼的《威尼斯歷史》、奧維德的《變形記》、封得奈爾的《宇宙萬象解說》和《死人對話錄》,還有莫裡哀的幾部著作。這些書使盧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促進了他思想的形成。普魯塔克的《名人傳》是盧梭特別喜歡的一部著作,它使盧梭從小就培養了「愛自由愛共和的思想」。
  • 從盧梭的《愛彌爾》中探索親子教育(二)
    我不怕愛彌爾說話粗魯,只怕他說話傲慢。你必須把你教的知識限制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即只和當下的事物有關。 一個人無知無傷大雅,但是持有謬誤卻害處極大,人只會因為自以為是才誤入歧途,而絕不會因為無知。這一點一定要牢記。
  • 教育名著導讀——盧梭《愛彌兒》
    1755年,盧梭又撰寫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明確指出私有制的產生是人類身份不平等的起源。1761年,他出版了書信體小說《新愛洛伊絲》,該書立刻轟動巴黎,成為人人爭看的暢銷書。1762年,他出版了政治學史上的經典著作《社會契約論》與教育史上的重要著作《愛彌兒—論教育》( Emile On Education)。
  • 盧梭和他的《愛彌兒》
    啟蒙巨子的和盧梭的著作,其中包括《愛彌兒》,都是從思想認識範疇給革命充當開路先鋒的。  其次,《受彌兒》不是尋常的教育著作,而是盧梭這個卓異天才為徹底改革時弊,而長期腐心焦思的結晶;而且正因為如此,它也正是使盧梭不容於祖國的惹禍根源。
  •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
    在歷年考試中,盧梭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頻人物之一,主要是對其觀點的考查,出現在單選題與判斷題兩大題型,以識記為主。接下來由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對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進行總結歸納。1.人物簡介盧梭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和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 盧梭《懺悔錄》
    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附MBA智庫盧梭生平:1.生長在日內瓦  1712年6月28日,讓·雅克·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誕生於瑞士円內瓦,他是盧梭夫婦的第二個兒子,母親在盧梭出生幾天後死於產後失調,他有一個兄長在盧梭很小時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盧梭的父親在他10歲時,與人發生糾紛,訴訟失敗被通緝,被迫離開円內瓦,逃往法國裡昂。
  • 盧梭的《懺悔錄》
    在漂泊中,他閱讀了萊布尼茲、笛卡爾等著名哲學家的著作,自學了數學、史地、天文、生理、解剖等科學知識,還掌握了拉丁語。社會這所大學,成就了這位日後的偉大學者。  他痛恨當時扼殺人性的封建主義思想,提出「回到自然」口號,影響了後世幾代哲學家、教育家如康德、杜威等,他的《懺悔錄》記錄了自己獨特的一生。   這個人,就是18世紀法國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讓·雅克·盧梭。
  •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究竟是不是經典?
    至今,單在法國就有150多位學者在專門研究盧梭與《社會契約論》。 1985年,法學家費孝通呼籲全社會學習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因其中的民主理論是中國現代民主法制的基礎。未來中國偉大的社會變革,離不開這本散發民主光輝的神聖著作。我心中設定了經典重譯的「三不」原則,即不超越、不重譯、不出版,並為此而推卻了許多可有可無的應酬,少喝了許多價格不菲的假酒。
  • 「風流才子」之盧梭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盧梭這個人物。接下來對其進行詳細的介紹:1.人物介紹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