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否缺鈣一直是很多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很多時候,寶寶只要出現身體上的不適,寶媽都容易把它和缺鈣聯繫在一起,如:
寶寶經常盜汗,是缺鈣嗎?
我家寶寶有枕禿是不是缺鈣了?
我家寶寶比同齡的長牙晚,是否是缺鈣的表現?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以下就為大家一一闡述。
哪些寶寶容易缺鈣?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膳食均衡,從食物中就能獲得足夠的鈣,大部分寶寶都不需要額外補充藥物鈣劑。因此作為家長,不要事事都與鈣扯上關係,要知道並不是每個寶寶都需要補鈣的。
1. 長期奶類攝入不足的寶寶;
2. 寶寶持續存在維生素D缺乏;
3. 寶寶有慢性肝腎疾病或慢性腹瀉;
4. 早產、低出生體重的寶寶;
5. 其他如母親孕期存在維生素D或鈣缺乏,也會造成嬰兒早期鈣缺乏。
寶寶缺鈣和維生素D缺乏是一回事嗎?
首先,先說下維生素D的作用。維生素D對嬰幼兒成長發育有重要作用,包括維持小兒血液中鈣磷代謝、正常骨骼的鈣化肌肉收縮、神經傳導及體內所有細胞的功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對嬰幼兒這個特殊群體來說特別重要,此時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不健全,很容易細菌感染生病,維生素D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
同時小兒佝僂病的發生和維生素D有著直接緊密的關係。
由此可見,嬰幼兒階段,正確的飲食及維生素D補充是骨健康及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因此,可以說大部分寶寶缺鈣的表現,其實是寶寶缺乏維生素D。若缺乏維生素D 即使吃進很多鈣劑也不易被吸收和利用。
缺鈣和維生素D缺乏不是一回事,但又是緊密相關的。大多數情況下,兒童長期維生素D缺乏會發展成兒童鈣營養不足。但寶寶存在鈣營養不足的問題可能不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而是由寶寶的疾病狀況或純粹的奶攝入不足引起的。
終上所述,兒童缺鈣是否補鈣應結合維生素D營養狀況和兒童本身攝奶量一起考慮。若維生素D水平適宜時,兒童能攝入足夠的奶量,可以不額外補鈣。但維生素D水平明顯偏低時,應在維生素D強化補充時適當額外補鈣,但具體的補充量還是要考慮兒童本身的奶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