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行語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是由網絡聊天室誕生,網絡流行語的傳播主要依存於使用網絡的人群,從起始到現在網絡流行語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裡,使用網絡流行語人群的年齡層也逐漸拉大距離,小到小學生,大到五六十歲的老人,在我們使用網絡流行語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兩面性,網絡流行語是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就會有壞的一面。
網絡流行語通過改變文字的發音,使用同音不同形的文字或是將文字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詞組,來表達原意或是新的意思,這些文字在網絡交流用不斷地被傳播,有了固定的使用人群,並成為了一種固定的語言。
網絡流行語在表現形式上,更加的詼諧、幽默甚至是可愛,例如:書面文字:這樣,網絡流行語:醬紫;再例如:書面文字:什麼,網絡流行語:神馬,對於長相醜陋的女性用「恐龍」來代替,跟人打招呼的方式用「黴女」,網絡流行語可以輕鬆地化解聊天中的尷尬,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含蓄地傳達給對方,成為了在網絡交流中的一種固定聊天表達方式。
網絡流行語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上帶來了一定的便捷,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比如對孩子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初中,正是孩子們學習語文知識、語言習慣和使用書面用語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和老師需要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嚴格控制和減少使用網絡流行語。在這個期間,老師和家長如果使用更多的網絡流行語,會影響孩子對書面用語和文字本義的認知,形成不良的學習環境和心理,認為網絡流行語是正統的使用和表達方式,這會給孩子在後期學習中帶來重重障礙。
另外,作為家長和老師一旦發現學生過多地使用網絡流行語作為自己主要的語言和文字表達方式,應該及時的制止和糾正。
網絡流行語的應用主要以娛樂為主,是網絡交流的一種常用語言,它的主要陣地還是在網絡環境上,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還是應該以正確的使用語文知識和使用書面語言來表達最為合適。
網絡流行語的陣營還在不斷的擴張,使用人群也會隨之擴大,但選擇在什麼環境下使用,還是把控在每個使用人的手裡,所以請正確使用網絡流行語這把雙刃劍,做一個合格的掌控者,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