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5
近年來,中山大學面對博士後制度原有政策優勢逐漸減弱,博士後優秀生源漸趨不足,合作導師招收博士後積極性不高的形勢,大力推進博士後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博士後制度平臺在學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重大課題、創新性研究等方面新路徑和新機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進一步理順學校與科研博士後導師之間的關係,促使「合作導師制」轉變為導師指導的形式。一是調整學校與科研博士後導師的關係。導師根據研究計劃和科研項目的需要,向學校提出招聘科研博士後的申請,學校根據其科研實際情況分配科研博士後名額;學校對計劃內博士後指標的分配將重點向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傑青」等高層次優秀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和平臺基地傾斜。二是理順導師與科研博士後的關係。導師根據科研崗位的需要對科研博士後進行招聘、管理和考核,並提供基本的科研條件和必要的科研經費,指導和支持他們完成博士後階段的研究任務,導師還可以根據博士後的工作情況、科研情況和項目經費情況,在一定範圍內提高博士後的待遇水平;擴大導師對科研博士後管理的自主權,明確科研博士後要成為導師的科研助手,從而促使科研博士後真正成為導師科研團隊的重要力量,加快學科發展和團隊建設。
――進一步拓寬博士後培養渠道,實施師資博士後制度。學校從2008年1月起,實施師資博士後制度。該制度規定應屆優秀博士畢業生應聘學校講師崗位者,須按照《中山大學教師編制核定、職位設置與職務聘任規程》有關要求進行遴選,並原則上納入學校師資博士後隊伍管理,在學校設立的博士後流動站內進行兩年研究工作,並與其他科研博士後一同參加中期考核和期滿考核。出站考核合格,並經雙向選擇,正式聘用為中山大學教師。師資博士後在站期間以科學研究為主,同時履行作為教師的職責,即「教師的身份,博士後的工作」。一是師資博士後同時享有教師和博士後的權利和義務。師資博士後在站期間除享受中山大學講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外,學校還為其提供特別崗位津貼、科研啟動經費和住房津貼,安排入住博士後公寓。另外,學校還將統一組織師資博士後進行教師上崗前的各項培訓,以幫助其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書。二是師資博士後必須履行作為教師的部分職責。在站期間,學校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高標準的定向培養。合作導師和所在學科的教授不僅要在科學研究上給予指導,而且要在教學方法、教學藝術上加以培養、指導,適當安排他們承擔教學任務,協助指導研究生,參與學生管理工作。三是師資博士後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師資博士後將與學校籤訂合同,並按合同進行考核。師資博士後的聘期或稱為考核期則是兩年。師資博士後中期考核結果不符合崗位要求的,將視情況終止師資博士後待遇,調整為科研博士後,嚴重者則作退站處理。出站考核時,由學院按照錄用教師的要求,對其研究能力、教學效果、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和社會工作進行全面、嚴格考核。同時,對工作業績突出的科研博士後,根據需要並通過一定程序,也可調整為師資博士後,或出站時直接選留為教師。
(責任編輯 薛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