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力培養初探

2021-01-07 教育信息速報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力培養初探

◎ 武豔清

閱讀是最好的成長。讓閱讀成為習慣,讓習慣生成能力,讓能力涵養素養,讓素養成長品格,這不僅是語文的學科核心素養,也是閱讀的魅力。

閱讀力,筆者認為包含三個層次。一是想閱讀、想表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願望是最美的開端;二是能閱讀、能表達——生活是不竭的源泉,熱愛是綻放的凌霄;三是會閱讀,會表達——欣賞是最深的體悟,交流是最美的成長。

那麼,如何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持續性有效實踐,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毫無疑問,除卻課前針對性閱讀與課後拓展型閱讀以外,語文課堂,是學生獲得閱讀力的主要陣地。在這裡,以《狐假虎威》一課教學為例,談談我在語文教學閱讀力培養方面的一些粗淺嘗試。

《狐假虎威》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簡單,對孩子們來說,幾乎耳熟能詳,但哲理深厚。辨析理解,便成為重中之重。如何實現學生對文本的深刻建構,恰如其分地閱讀,應該是必由之路。

一、激思啟達,點燃學生想閱讀、想表達的火焰

因為學生對故事本身是熟悉的,所以,教學中,我並不急於讓學生過早地接觸文本,而是通過巧妙的導語(在茂密的大森林裡,一隻老虎遇見了一隻狐狸,老虎不見狐狸尚罷,這一見,倒是惡從膽邊生、怒從心中來。不由分說,大吼一聲,就撲了上去……這是怎麼回事呢?),引出兩隻動物,即故事的主人公,狐狸與老虎,學生紛紛舉起了小手,急著表達他們的猜想。此時,我仍然沒有讓學生去做什麼,而是把想閱讀、想表達的能動之火再「火上加油」(它們之間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呢?),進一步把學生的猜想激發引導並規範到與文本相吻合的故事上來。此時的孩子們早已群情激動,按耐不住了。想閱讀、想表達的能動思維也便充分地調動起來了。

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始終不忘適時給這種能動性增柴加油,保持這種能動思維的連續性與持久性。在理解課題時,緊緊抓住一個「假」字啟發引導什麼是「假」、為什麼要「假」、怎樣「假」、「假」的結果如何?在文中緊緊抓住一個「騙」字引導為什麼要「騙」、怎樣「騙」、「騙」的結果又是怎樣?在拓展中緊緊抓住一個「恨」與一個「怕」字(老虎對狐狸的「恨」,狐狸對老虎可能報復的「怕」)去激發學生展開想像,激勵學生通過自主獨立讀、小組合作讀、角色表演讀、故事呈現讀等等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思考、去交流、去表達。從而使這種「想閱讀、想表達」的主觀能動性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健康的狀態。為引導學生快樂閱讀提供了強有力的能動保障。如果長期訓練,必將形成一種能力、一種習慣,並成為孩子終身成長的永動機。

二、激聽啟學,贈給學生能閱讀、能表達的鑰匙

閱讀與表達,是需要方法的。要想讓孩子們能閱讀、能表達,就要把閱讀與表達的鑰匙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贈」給學生。教學中,我不僅始終注重方法的滲透,而且非常注重及時引進有效的激勵性欣賞與激勵性評價機制——把老師對學生探究精神的欣賞通過飽含方法的激勵性評價「贈」給孩子們。不僅實現「能」,而且要充分保持「能」的連續性與持久性。

在《狐假虎威》的導課部分,對孩子們因導語激發的奇思妙想,我注重做到了「猜」中讀、「猜」中評、「猜」中賞,並激勵孩子們鑽進文本整體讀、反覆讀,從而在閱讀的印證中實現對故事的初步感知;在故事初建中,對孩子們心中的疑惑,不僅注重老師的引導讀、示範讀,而且注重教給孩子抓住描寫老虎將信將疑的神態詞、描寫狐狸步步設計的狡猾的心理詞等關鍵詞、句句審讀、抓住關鍵詞去表達;在故事深度建構中,不僅激勵引導孩子們自主獨立讀、小組合作讀、角色扮演讀、故事演繹讀,還在檢查閱讀效果中,進一步激發引導孩子們當小老師讀、在課後拓展應用中更鼓勵孩子面對家長讀、面對大眾讀、面對世界讀。而每一個環節都在欣賞性評價中「贈」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譬如,當學生猜出老虎對狐狸的話其實是將信將疑時。我便會「贈」給孩子一句「你讀得真好!(豎大拇指)你把文字同你的心理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並且展開了合理的想像,你不知不覺就發明並應用了『想像讀』的方法,真聰明!後邊,還要用到這種方法,我想你一定會更好地自覺應用。」孩子對自己的積極思維不僅產生了自信,學到了方法,而且更增強了進一步應用方法的能動性,能閱讀、能表達就這樣在激賞中得到鞏固、得到延伸、得到升華。

三、激摩啟悟,提升學生會閱讀、會表達的能力

文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機械的閱讀,即使再多,其義也未必能夠自見。因此,閱讀力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想閱讀、想表達,能閱讀、能表達說的層面上,必須在「會閱讀、會表達」上再提升。這自然涉及到語感的體悟與訓練。

在《狐假虎威》閱讀教學中,為讓學生準確把握狐狸與老虎各自的心理活動,我採用多種方法實現學生對語感的準確把握。

一是在準確揣摩角色心理活動的基礎上去進行語感訓練。譬如,狐狸被老虎抓住之後,先是「眼珠子骨碌一轉」計上心來,然後就「扯著嗓子」,怎麼讀出狐狸的狡猾?這時,我積極引導學生抓住一個「轉」字、抓住一個「扯」字去揣摩、去體悟,然後啟發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做表情、邊重讀短讀一個「轉」字、重讀長讀一個「扯」字,從而把狐狸當時既心驚肉跳、又極力偽裝、更詭計多端的心理與形象展示出來了。

二是在把握角色特徵的基礎上去進行語感訓練。老虎是獸中之王,威風凜凜,虎嘯龍吟,聲音一定粗狂,狐狸弱小狡詐,詭計多端,聲音一定細膩。有了這樣的揣摩,在角色朗讀中學生自然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住了角色語調的高低粗細、強弱、快慢、輕重。準確語感的把握,為深入理解文本打下了堅實的閱讀基礎。

三是在整體建構的基礎上通過比較性欣賞去提升語感訓練。一方面我注重依照結構清晰、靈動跳躍的板書去讓學生回歸文本,再次體味故事的韻味,在角色演、角色讀中進一步揣摩語感、把握語感、讀出語感。課堂上孩子們特投入,那種準確表達的愉悅不僅有效鞏固了閱讀方法,更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自信。可謂一舉多得。另一方面在課外拓展中提出語感要求——把今天學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讀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小朋友們,並把他們的評價說給老師同學聽。語感的訓練從課堂延伸到了生活,閱讀能力得到了及時的鞏固和提升。

掩卷沉思,閱讀不易,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不易,科學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並成為終生學習的優秀習慣更難。但只要我們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腳踏實地地日積月累,日訓月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一定會從量的積累上升為質的成長。

(作者系長治市友誼小學教師)

【來源:長治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東方小學推出中文分級名著速讀課程,以閱讀力驅動語文學習
    來源:新浪證券近日,中文分級名著速讀音頻課程正式上線新東方APP,成為繼名著趣講課程後,新東方小學語文教研團隊為全國小學生奉上的又一場 「閱讀盛宴」,也是新東方小學語文「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教學方法的一次全新實踐。
  • 小學語文複述教學研究情報綜述
    ,1983(2)[4]蔡燕屏.在語文複述訓練中培養學生思維初探[J].語文學刊,2008(9)[5]餘蔓.淺談複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意義[J].新視角,2012(3)[6]江洋 張承鳳.小學生複述能力培養初探[J].語文建設,2019(5)[7]謝蕾.複述的策略:指向學生語文素養共生[J].教育視界 智慧教學,2019(5)[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構建高效的語文優質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當教師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時,教學模式也應進行改革。通過使用有趣的介紹,學生將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而不是使用簡單而直接的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學習活動,並在積極思考中掌握課文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師生平等。這種關係有利於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平等的關係中,學生可以放寬學習壓力,以輕鬆的態度學習,並在遇到問題時與老師積極溝通和討論。在師生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並運用指導和啟發的方法,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進漢語思維的發展。完成學習任務後,學生與老師交流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和理解。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新穎獨特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豐富資源和潛在優勢。因此,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感培養的現狀
    目前,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語感的培養還是比較欠缺的,所取得的效果也差強人意,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語感培養在理論層面和知識素養方面的了解比較欠缺,教師的語感培養意識還比較淡薄。我曾在實習的學校和一些在校教師諮詢了解關於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情況,發現大部分教師對於語感這一概念並沒有深入的理解,只有一些淺顯的認知,並且沒有在自己的語文教學設計中過多的設計關於語感培養的內容,大部分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重要性。第二,教師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問題。
  • 重慶市小學語文學科名師培養對象送教渝北 讓語文要素在課堂教學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9日12時11分訊(凃小義)如何讓語文要素在課堂教學與學習活動中自然落地?日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文體單元教學研討觀摩活動暨「國培計劃(2019)」重慶市小學語文學科名師培養對象送教渝北教研活動,在重慶市渝北區長安錦繡實驗小學校舉辦。
  • 淺談音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我的課堂更是離不開音樂的點綴和陪伴。中國的文學向來就和音樂融於一體,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無不可吟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更需要用音樂這門藝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因為音樂和語文是相互補充的,使用得當,既能創設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愉快的學習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從中還能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元思考探索情境教學,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現實生活和教學內容創造一定的環境。這是因為小學語文課堂不僅是學習的場所,還是學生體驗生活的天堂。在進行特定的活動時,教師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各種小物體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並進行某些感知活動,並在解釋和描述周圍的事物時運用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積極學習漢語的興趣。
  • 小學語文教學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走出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性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教育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加強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不僅能使學生對母語進行深入的理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想像力與創新意識,對於學生今後的全面性發展是極為有利的。隨著近些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出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理念及目標,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加強對培養學生創造力策略的分析,以此來共同提升教與學的質量及效率。
  • 李凱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環節,是實施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應體現課型特點、學段特點和文體特點。教師要站穩學科立場,學會使用恰當的策略,落實語言運用的訓練點,培養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並溝通課內外閱讀,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豐厚學生文化素養,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過程中實現有效教學。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 以考題為導向,把閱讀題放到日常教學中。每學期開學後,可收集近幾年的考試真題做為研讀範本,知道考試的側重點,把備課環節中的備考點在每節課中落實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既得到思維的訓練,又能接觸到閱讀題的題型和掌握做閱讀題的方法。 ——四抓表達:表達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小學的習作,是書面表達。
  • 只楚小學全舉行語文教學研討暨優質課教研活動
    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王鷹 煙臺報導  為改進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落實素質教育的實施。近日,煙臺市芝罘區只楚小學全體語文教師在多媒體教室舉行了「尋路語文,快樂你我」——語文教學研討暨優質課反思主題教研活動。整個活動包括「迷津導航,骨幹引領」「雛鷹展翅,快樂成長」「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三個環節。  這次活動,既是一次語文教研與課堂實踐相結合的主題教研活動,也是一次經驗分享互相成長的學習過程。
  • 大語文時代,K12在線教育機構高途課堂牢牢把握語文教學新趨勢
    美國上市公司跟誰學旗下專注K12在線教育品牌高途課堂的語文學科負責人表示,語文教學不應停留於應試導向的灌輸式教育,而應以素質為導向,引領學生從文章中接觸文學、感受文化。小學是培養文學思維和語文素養的關鍵時期,能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語文學習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浸潤,要從小抓起。
  •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教育改革之後,提出的新的教學方法,就是新課標教育方針,教師在課堂中要圍繞該方針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語文課堂,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在寫作時運用的表現手法,都是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分析的知識點,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來制定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學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本文針對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出探究。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語文是培養人思想情操和道德素養的重要學科,同時在小學教學中也是一門基礎學科。而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認知鑑賞能力,為自己的情感表達打下知識基礎。而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上通過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形成一個學校共同體,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剛好也是一個情感溝通的渠道,符合語文教學目的。因此將二者結合,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提升,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 「網際網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中佔有首要位置。當前,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學生更希望有輕鬆愉快的學習體驗,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些都是以往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的。教師應該將「網際網路+」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整合,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感官體驗。
  • 齊民有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由此可見,學習小學語文的核心價值在於以語言文字的訓練為核心,在大量的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語言,從而形成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語文教學的理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摘要:語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教師要如何提高語文課堂質量,首先要為學生打造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中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質量,一達到教學目標。
  • 引領閱讀教學新趨勢 書果星球提升孩子閱讀力
    作為一切學科基礎的閱讀,逐漸成為中高考考察的重點。因此,想要孩子成績好,日常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書果星球,擁有十餘年少兒閱讀教育經驗,準確把握教改方向,研發出深度匹配教改和新課標的閱讀課程——雙能進階閱讀。書過程球的雙能進階課程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幫助孩子實現成績能力的雙提升。
  •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對於知識的講解既要分析語文知識內容的特色,同時也要尋求教學過程中應用教材插圖的方式方法,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有效的改進課堂語文教學質量。(一)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為了確保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插圖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教師在應用插圖的過程中,其插圖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對於學生年齡特點的分析,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來觀察世界,認知世界,體會生活。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插畫為學生營造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