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朝代泡茶方法各有不同,除了點茶法你還知道哪些?

2020-12-20 空青歷史

茶文化是中國歷來已久的傳統,從古時候傳到現在,雖然現在沒有那麼多泡茶方式的講究了,但是大家還是喜歡在閒暇時光泡泡茶喝喝茶,作為一種飲料或者日常飲用水一般來引用。茶的身影已經刻在中國每一戶家庭之中,待人會客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去別人家做客,而主人卻拿不出茶來,客人會覺得主人並不歡迎自己。

而茶的歷史知道的人卻鮮少,今天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茶文化的歷史。茶是什麼時候出現在中國的呢?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文獻記載,當時已經出現了茶這個詞彙,並對其解釋字音。而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有喝茶的風俗了。而西漢時期的馬王堆漢墓裡,也有歷史學家發現盛茶的器皿,足以看出當時喝茶已經蔚然成風。

中國的歷史有多長,喝茶的歷史就有多長,但是各個朝代喝茶的方式卻是不同的,從遠到近可以分成粥茶法、末茶法、散茶法三種方式。首先來說說粥茶法,這是西漢以來的喝茶方式,但是卻跟我們現在喝茶的方式大相逕庭,是把茶作為食材的一種,放在鍋裡煮出來,然後喝湯。

跟茶一起煮的東西有蔥、姜等一些現在大多用來調味的食物。聽起來是不是極不可思議,但是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卻是習以為常的。所以這種煮茶的方式叫粥茶,特別形象地表達煮茶像煮粥一樣的做法。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在唐代的人就已經不可思議了,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哪裡是喝茶啊,明明就是喝粥,掩蓋了茶的香氣不說,白白浪費了茶的美味。

這種煮茶的方式在南方更加盛行一些,一些君主都會在宴請上以茶代酒。但是婉約的南方人樂意這麼幹,北方人可不樂意這麼幹,北方人習慣了豪放,這樣詩情畫意的方式不是他們能接受的。北方人大多還是比較喜歡牛奶和酒,並且輕視南方喝茶的行為,也只有南方的人來了北方,才會讓他們喝茶。

第二種末茶法是最精緻的喝茶方式,也是手續最複雜的。在唐代的時候,喝茶的風俗已經普及全國了,在普通百姓家裡,也是跟食鹽一樣的常見。而北方人也因為需要提神,所以也漸漸開始喝茶,像現在喝咖啡一樣,用來提神醒腦。除此之外,茶聖陸羽的功績,帶來了茶的繁榮。

陸羽有一套自己的「貴族」喝茶法,他建議將茶葉的大小碾壓到只有米粒這麼大,將水煮開,再把茶葉放進去,攪拌到茶葉鋪滿了整個水面,就可以喝茶了。在唐朝末年的時候,又出現了一種「點茶法」,其實是末茶法的分支,跟現在表演性的衝茶法相似。就是把茶末放在茶盞裡面,再衝以開水,這種方式在宋朝成為主流。

除了這種點茶法之外,宋朝人還喜歡把茶做成茶餅。在選取原料方面,只要茶葉的茶心,別的不要,先用泉水浸泡,在放在鍋上面蒸熟,再去除它的水分,達到茶葉變白的目的。之後研磨茶葉,至少一天,加上香料和薄粥,糅面一樣製作成茶餅。這樣一來,這樣的茶餅又白又香,既符合了審美,又符合了味道。

但是這樣複雜的製作工藝,茶餅的價格自然便宜不到哪裡去,名家製作的更是一茶難求。當然喝的時候不會只喝茶餅,要把茶餅碾壓成茶末,越小越好,然後放在罐中儲藏。而泡茶的時候,如果直接衝入熱水會影響到喝茶的口感,所以要先把茶杯加熱,再進行加水衝泡,泡的過程中還得進行攪拌,這就需要很高的泡茶技巧了。

當然這樣的泡茶方式在元代就不受歡迎了,因為過於複雜,而元代的統治者也不再是漢族人而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自然接受不了這樣精緻的泡茶方式。於是散茶法就應運而生了。散茶法已經跟現在的喝茶方式很接近了,把茶葉炒幹,直接放在茶壺裡加熱水進去泡開就好,前面的什麼澱粉、香料和複雜的製作工藝,統統不要。

而因為喝茶方式改變了,自然後來的人也無法理解前人泡茶的複雜了,對前人的文獻也出現了誤解。但是這喝茶的方式也可以看出古代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從粗糙到精緻又到講究效率,小中見大。

相關焦點

  • 中國飲茶文化發展的3個階段,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
    其實煮茶法,點茶法要比它複雜多了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是中國飲茶的3個階段,目前流行的是泡茶法,煮茶法和點茶法其實並沒有消失,在某些地區,還是有保留下來的,只是進行了一些變化。今天我來詳細介紹一下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這3種飲茶方法
  • 為何各個時代飲茶法不同?是因為不同的技術和思潮對它的影響嗎?
    因此,以飲茶法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茶藝,必然會受到各個時代不同的技術和思潮對它的影響,從而構成了不同時代的茶藝特有的形式特徵,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面貌。飲茶法雖有各個時代的特徵,但由於日常生活的穩定性,其從本質上來說又幾乎是一脈相承的,也正是這一點,使對日常生活中飲茶法的研究歷久彌新。
  • 各大茶類的日常泡法有哪些?教你快速喝上好茶!
    導讀:本篇茶葉衝泡方法為家庭和辦公室最方便和簡易的方法,和茶葉審評以及茶藝表演有所不同。茶葉衝泡過程中,茶量和用水量的多少,對茶湯滋味的濃淡有關係。茶多水少,則湯濃;茶少水多,則湯淡。今天教你幾招,喝好茶、喝對茶、簡單喝茶~一、綠茶衝泡方法一般來說,用單芽和一芽一葉初展製成的細嫩芽葉,衝泡的水溫宜控制在
  • 通用泡茶技巧有哪些?掌握這幾個方法,基本可以衝泡大部分茶!
    作為一名喜愛喝茶的愛茶人士,對於茶葉的衝泡相信已經熟能生巧了,我們只要喝茶,那麼就一定要衝泡,而往往想要喝到一種好茶,那麼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泡茶的技巧,泡茶在我國已經成為了一種茶藝文化,當然我們平常泡茶很少了解到泡茶的一些細節的工作,但慢慢的隨著我們喝茶越來越多,我們就會慢慢了解到一些泡茶的常識,而就是因為這些泡茶的常識,讓我們衝泡出來的茶更加的好喝
  • 你知道點茶法和綠茶茶藝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說事不愚中嘿,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你知道點茶法和綠茶茶藝點茶法是宋代鬥茶時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喝茶時也用這種方法。泡茶所使用的器皿必須是冰清玉潔,所謂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洗一遍本來就很乾淨的玻璃茶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玉壺養太和。綠茶屬於芽茶類,因為其茶芽較為細嫩,如果用滾燙的開水直接衝泡,會對茶葉中的維生素造成破壞並因為茶葉燙熟而失去了茶味,所以應該等開水降溫到80℃的時候再去衝泡。用這樣的水泡茶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泡出來的茶色香味俱佳。
  • 都知道tea是茶,那「泡茶」英語咋說?其實你知道!
    普洱茶:Pu'er tea那大家都知道tea是茶,那「泡茶」英語咋說?其實你知道!記得加入《英語口語天天練》每天來和熱愛英語的小夥伴一起打卡哦。01「泡茶」英語咋說?很多英文單詞在中文中也有不同的表達方法。比如「泡茶」,英文中可以直接說:make tea。所有食物的製作,全部都可以用到make這個萬能英語單詞。make me a coffee. 給我泡杯咖啡。
  • 泡茶是先放茶葉還是先倒水?尤其5月喝綠茶,要牢記正確泡茶方法
    喝茶是非常講究的一件事件,泡茶投放茶葉的時機不對,泡出的茶味道也不同,想要泡出的茶葉味道香濃,就要掌握正確的泡茶方法。毛尖經常喝茶的人都知道,茶葉尤其是綠茶,對於泡茶的水溫要求非常的高,但是很多經常喝茶的人都是習慣怎麼泡茶就怎麼放,也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泡茶,甚至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泡茶,只是簡單的方式
  • 英式下午茶和中國茶,有哪些不同?
    這麼有創意的方式,很快在英倫三島流傳,形成風氣。發展到今天,兩國茶文化具體有哪些不同?茶飲種類中國茶葉種類很多,主要分為六大類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白茶、黃茶。每類茶因產地、工藝等的不同,還有更多細分。
  • 五大常識泡茶法,茶人,學茶藝,商務人士,喜歡花茶一定要懂
    自漢唐一來,飲茶法大致經歷了一下五種變法一.煮茶法。把茶直接放入茶釜中烹煮,是唐代以前常見的方法。二.點茶法。此法從宋代的鬥茶中發展起來,後被廣泛接受此法不用茶釜直接煮,而是把茶末放入茶盞,用沸水衝點。若使茶末和水交融一體,必須用到一種重要工具「茶筅」。茶品上煮,以茶筅擊打茶湯,沫餑堆積,水質濃稠。飲畢盞中依然有餘湯,稱為「咬盞」三.毛茶法。把茶葉和各類幹過品放在碗底,用煮開的水衝泡,便喝茶便吃茶果。
  • 喝茶源自哪個朝代,各代喝茶有什麼特點?一文講述茶的歷史
    茶是自然的精華,茶屬通靈之物,是山中的精英,其性高節。泡上一壺茶,可滌蕩世俗煩惱,品上一壺茶,可以讓我們精神爽怡。茶的滋味滋味妙不可言,它出生於高山原野,也可栽種荒原之間。令人驚喜的是,它逐漸遍及了中華大地,在中國各個時期都有飲用。追隨一盞茶的時光,讓我們縱觀歷史茶文化。
  • 茶趣 點花茶法
    譬如過去的老北平,吃茶是必定要吃香片的,如果你不會品飲香片,就如同江南的茶客不會吃龍井一樣,是要被茶客們恥笑的。 梁先生是南方人,喜歡喝龍井,卻因"抵擋"不住香片的誘惑,於是"獨創"了一種花茶與龍井合飲的方法--"玉貴茶"。"玉貴茶"據說是由他家一位叫玉貴的旗人創製的,泡茶時以一半清茶、一半香片入壺,然後衝水,這樣泡出的茶湯既有香片的濃馥,又有清茶的清苦,風味堪稱絕佳,結果很受歡迎。
  • 先有茶,後有水,泡茶之水究竟有哪些講究?
    在中國,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閒來無事沏一壺茶,邀上家人一起在茶席間佐飲,或是約著許久未見的三五好友相聚於一盞茶,都是妥帖、心安且愜意不過的生活方式。做事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泡茶也是一樣的道理,泡茶講究的是好茶、好水、好方法,茶要「泡」得好,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泡茶新方法!給你的茶葉加點「料」!
    這個時候,我泡茶就喜歡往茶葉裡面加一些能進補的東西,比如枸杞、大棗、陳皮一類,既能豐富茶湯的滋味,也能達到冬日進補的功能。以前我泡茶的時候,如果要添加這一類東西,一般會選擇煮茶的方式。煮茶有兩個好處1.更加容易使茶葉和「添加物」滋味融合因為茶葉和「添加品」類型不同,內涵物質溶出速度不同,如果只是簡單的反在一起衝泡的話,會出現一個問題。相較而言,茶葉不是很耐泡,往往茶葉衝泡大致十幾二十秒就足夠泡出味了。
  • 鮮泡好茶,鳴盞泡茶保溫杯為你實現
    對女性來說,花茶具有淡化斑點、抑制暗瘡 、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還可加快新陳代謝,喝花茶也是美容養顏的利器。而對於釋放工作壓力來說,茶葉也有著很明顯的舒緩神經的功效。總之,喝茶逐漸成為上班族熱愛的養生好方法。
  • 如法泡茶
    在修行的過程過程中是否如法,學子需要一再提起覺察。只有如法才是向佛學習,才能達到最終所要的結果。成佛是方向,是結果。法,是方法和路徑。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方向(結果)和方法(路徑)一致的時候結果才能呈現,或者說才有期待中的結果。那麼對於一個泡茶的人來說,最好的結果或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一杯好喝的茶湯。
  • 不到百元解決泡茶苦澀難題,用它煮出來的茶,真的比泡茶好喝!
    正所謂,「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煮茶用的水重要,煮茶的器具更是講究。為了喚醒大家對泡茶的記憶,學霸君今天要推薦一個我個人很喜歡的煮茶器——生活元素煮茶器。它採用微電腦控溫,能夠針對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溫度蒸煮,而且還有兩套濾網,中西方茶葉都能在這個壺裡重現生機。
  • 喝了多年的茶,泡茶時「放茶葉」和「倒水」,到底誰先誰後?
    而在中國而言,茶不僅僅是飲品,也是文化和歷史的象徵,在中國,茶文化同樣博大精深,裡面也蘊含著很多的講究,但是因為茶葉本身種類繁多,要想全部認知起來也頗有難度,而且一些簡單的飲茶要點,很多人也未必知道。就拿泡茶來說,現在很多人就不清楚,放茶再倒水和倒水再放茶到底有哪些區別。喝了多年的茶,泡茶時「放茶葉」和「倒水」,到底誰先誰後?
  • 既要喝茶,又要懂茶,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看看古人如何泡茶?
    茶葉最早的發源應該是在神農氏,因為有史書上記載,人們之所以飲茶,就是從神農開始的,相信大家對神農嘗百草這個故事並不陌生,神農在嘗了有毒的草藥時,都會嚼茶葉解毒。飲茶文化傳播開來是在唐代。這個時期出現了兩種煎茶方法「痷茶法」和「煎茶法」,具體做法就是先把茶葉碾碎在煎熬、烤乾,隨後用開水泡出來,這種方法在當時很流行。
  •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宋朝熱:被歷史低估的「幸福朝代」
    如果能夠穿越,你願意回到中國哪個朝代?這道來自知乎的熱題,回答指向略出乎意料。有人傾慕大漢風骨,有人嚮往大唐氣象,但多數網友希望穿越至宋朝——儘管處於非國力鼎盛期,但打開《清明上河圖》捲軸品一品,柳岸長堤、望樓飯鋪,橋頭觀水、小憩閒坐的人們是如此怡然自得。
  • 泡一壺好茶,你要用對方法才行
    一、玻璃杯泡茶這種泡茶方法適合綠茶、黃茶一類的茶葉。投茶的方法分為三種1.下投法將適量的茶葉投入杯底,然後用水壺從高處注水。茶葉在水中不斷翻滾,充分與開水接觸。三、煮茶這種方法適合一些用了粗老的茶葉或者一些老茶。用料粗老的茶葉和一些老茶,本身有一定缺點,滋味不容易被浸泡出來。一般衝泡的方法,都會顯得茶湯太過淡薄,滋味不夠濃鬱。這種茶葉就適合拿來煮一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