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墨爾本幼教老師:孩子上幼兒園前,我做了這些準備

2021-01-19 澳洲辣媽聯盟


上一篇說到了我到了我的寶貝兒子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做了兩方面的準備: 一方面是認真挑幼兒園,另一方面是給我兒子和我自己作上幼兒園的準備。


我認為家庭為孩子上幼兒園準備的目標重點有二——減低分離焦慮(孩子父母都會焦慮),做好家庭到幼兒園的過渡。 


我們都知道school transition(過渡期)很重要。然而,孩子上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庭向著「集體生活」的轉換,是用接下來的一(或幾年)學習如何向小學過渡(預演)。


一個好的過渡,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而一個好的過渡也能有效地減低分離焦慮。 


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我自己和我三位朋友送孩子去幼兒園前的準備。


「不奢望她孩子能夠在幼兒園裡出類拔萃,但至少不要掉隊。」

媽媽:妙妙   兒子:明明 (4歲)


為了能更全面地展現中國和澳洲家庭如何為孩子上幼兒園作準本,我採訪了一位在中國廣州生活的朋友。想看看生活在中國的媽媽是如何為孩子上幼兒園作準備的。


妙妙是我一位在中國廣州生活的朋友。


她告訴我,她就是要她的孩子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學會數到100。同時,她每天晚上堅持不懈地給孩子讀英文繪本。她不奢望她孩子能夠在幼兒園裡出類拔萃,但至少不要掉隊。


她又說,她羨慕我,說中國和澳洲不一樣,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年紀就開始學英語,學數學,她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時,她就為孩子報了一個英語班,一個圍棋班,一個體能班。她知道這樣孩子會累,她自己也累,但她卻不得不去做。


(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我不太贊成報興趣班來為幼兒園作準備,但我明白每個父母都對孩子的未來有著期待,並且為之努力。我們只能做我們知道的並認為對的事情。


反思自己,如果我也置身其中,我身邊的家庭都是把課外時間(興趣班)安排得滿滿的,我又會有怎麼樣做呢?我會不會更為瘋狂?我會不會同樣地「雞娃」?


畢竟一個人的遺世獨立終究難以與社會的洪潮匹敵。


在教育介不斷地呼籲「還孩子一個童年」的時候,在反對幼兒園小學化的時候,在兒童焦慮症頻頻被報導的時候,社會導向還是不停地在逼家長報班、逼孩子長大。 


而再放眼望去,報課外班興趣班的澳洲家庭也不在少數。但只要真的是符合孩子的身體發展規律並且出自孩子的興趣,興趣班也沒有壞處。畢竟興趣班可以為孩子創造建立友誼、開拓視野的機會。


熟悉幼兒園作息,培養自主進食

媽媽:安琪  女兒:果果 (3歲)


安琪是一位新移民媽媽,在澳洲生了二胎。家裡的老人也抽不出身來幫忙,而安琪也不想他們來辛苦。所以,安琪就把果果送進了幼兒園。


安琪最大的擔心是孩子在幼兒園的溝通問題。他們習慣在家裡說普通話,安琪很擔心孩子沒有辦法溝通她的需要。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她會教她的寶寶果果基本的英語溝通,比如餓了、要小便、要大便、吃飯、洗手、睡覺等等。


她說,「也不知道孩子到了幼兒園會不會說,但在家裡教了,就當自己求個安心。現在就是怕其他孩子會欺負人,果果到時候被欺負也說不清。」 


這個擔心我也深有體會,我家樂樂太冷靜而且不愛哭。幼兒園那麼多孩子,同樣作為媽媽的我會擔心「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我們的孩子不愛哭不愛鬧,就變為被遺忘的那一個。 


正因為有一樣的擔憂,有一樣地顧慮,所以,我們抱團取暖。因為有當過老師的經驗,我建議她在Orientation的時候嘗試多和老師溝通,和老師建立友好互信關係,多和老師交流果果的喜好。最重要一點,要對老師有信心,相信老師能照顧好孩子。


安琪還拿了班裡的Routine (作息表)然後,在去幼兒園前一個月慢慢和果果調整的作息。這個可以增加果果在幼兒園裡面的掌控感,從而減低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同時和果果玩扮演上學的遊戲,熟悉一下在英語裡面關鍵詞怎麼說。


(圖片來自:網絡)


同時安琪開始鼓勵果果自己吃飯。果果不愛自己吃飯,所以在生二胎以前,安琪都有在幫忙果果吃飯。但是,上幼兒園的話,果果就需要自己吃飯了。


她在我的建議下,讓果果先「玩」食物,讓果果用不同的感官去體驗食物。


耐下性子讓果果自己慢慢地吃,不要介意食物掉到地上。她還在小寶睡覺的時候帶著果果一起準備食物。



模擬幼兒園的一天

媽媽:仁仁媽  兒子:仁仁 (2歲)


仁仁媽也是一位新移民媽媽,她和她的媽媽在墨爾本生活,她的先生在中國賺錢搏殺。仁仁媽是我見過最用心的媽媽,她對孩子特別有耐心,而且她的陪伴是全身心的,她會用很豐富的語言和寶寶解釋周遭發生的一切。


同時我覺得仁仁媽也很有魄力,她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英語,便果斷地送孩子去了一家Rating 不錯的幼兒園(就是我上一篇文章說的那家不喜歡的幼兒園A)。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不太滿意這家幼兒園就把迅速把孩子轉到另外一家的幼兒園裡。


她和我說她的準備就是每天都和她的仁仁聊天,跟他說說幼兒園裡面的事情。而最令我覺得驚豔的是,仁仁媽還為仁仁用Duplo搭建了一個幼兒園,從洗手間,玩玩具的桌子,到室外的滑梯,再到幼兒園裡的老師和孩子都細緻地重造出來。她會鼓勵孩子用想像力去模擬他在幼兒園裡度過的一天。這樣也可以和孩子討論出現了問題的時候如果和去解決以及對建立幼兒園的熟悉感。


同時,她還在幼兒園的旁邊去建造了一個辦公室,並告訴仁仁當你在幼兒園努力的時候,媽媽爸爸也在奮鬥。爸爸媽媽下班的時候就會到Duplo 幼兒園來接你。這給孩子有效地建立對世界的認識,並同時給予他一定的掌控感。


(圖片來自:仁仁媽)


(*文末附《在澳父母必備:孩子入幼兒園清單》領取方式)

為自己的想法發聲,敢於說No

媽媽:星星(我自己) 兒子:樂樂 (快3歲)


可能有在幼兒園工作過的經驗,我覺得一家合格的幼兒園的老師應該會觀察到每個小朋友的需要,所以我不太擔心吃飯,換衣服的問題。因此,我自己並沒有特別去為孩子上幼兒園作任何突擊準備,但我們的準備是在這三年慢慢的積累。


其實,我也有在暗暗地「雞娃」,只是我「雞」的方向可能和別人有點不一樣。我比較看重的是培養孩子的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受挫後的恢復能力和有效的溝通能力。這些聽起來不像「自己吃飯」、英語班,圍棋班那樣明確的可以丈量的目標,但這些看似虛無飄渺的育兒目標卻能夠使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到的人,能「治癒」孩子的一生。


在前文我寫到我會擔心樂樂在幼兒園受傷或傷心時不會哭鬧,都是乖乖的,安安靜靜的。所以,我和安琪討論過後,知道我們必須讓老師知道我們的擔憂也同樣讓她們留意一下這些安靜的孩子。


我在這兩個月開始,有開始教樂樂去為自己的想法發聲。遇到不喜歡的事情要說No,如果和其他人起衝突了或者遇到難題應該怎麼處理——爸爸一般設置情景,我在旁邊去問一些問題讓他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圖片來自:網絡)


除此之外,我還不斷強化自己的信念,你看其他去幼兒園的孩子還不是都好好的。我感覺當需要送樂樂去幼兒園那一天,我的分離焦慮絕對不會被孩子少。唯一能做的是,不讓我的情緒影響到他。然後告訴他幼兒園裡面有好多小朋友很好玩。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憂是因為愛,而放手也是因為愛。相信愛到深處的爸爸媽媽都懂。 



送不送孩子去幼兒園?應該多大才送?該送sessional kindergarten還是long day care?其實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考慮,並不能一概而論。同樣地,每個家庭也會根據自己孩子的需要去為孩子打好基礎。

有一點值得提出的是,現在在墨爾本的metro 4 歲的kindergarten 是有政府支助的(支助直接給幼兒園)。雖然不是必須去上,但這個對孩子上小學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說2021年的4歲kinder 是免費,有興趣了解的爸爸媽媽可以搓這個連接:

https://www.education.vic.gov.au/childhood/providers/funding/Pages/freekinder2021.aspx

 


最後,我來匯報一下和媽媽們聊天以後,他們發現孩子去了幼兒園以後的轉變。

 

而三位媽媽都是一致表示,去幼兒園利大於弊。媽媽們的觀點分別是:


· 作息調整得比較有規律。晚睡晚起的小朋友,現在都早早睡覺,媽媽時間變多了。

· 慢慢學會自己吃飯,還會小聲鼓勵自己「Well done!That was a big mouthful.」 (應該是老師平時說的)

· 小朋友學會一些英語

· 參加了很多老師設計的活動,在中秋節時還和老師做了月餅

· 學到一些禮貌用語

· 性格比之前變得開朗

· 因為有了分離的時間,媽媽脾氣變好。對著孩子,變得比較有耐心

· 容易生病!一開始每周都感冒一次,後來平頻率慢慢下降了,免疫力也慢慢上來了。

· 想爸爸媽媽。特別是一開始在過渡時間(具體看孩子的性格和老師們的專業水平,短則幾周,長則幾個月),當爸爸媽媽離開時,哭得肝腸寸斷的。但這些情況都會有改善的。

· 有時候會受一點小傷,孩子磕磕碰碰也還是會有的。


希望這篇分享文章能夠為家長們提供一些參考以及焰起一些思考的小火花,為我們社會的未來做好每一次的過渡。 


《在澳父母必備:孩子入幼兒園清單》領取方式:


只需在「澳洲辣媽聯盟」公眾號後臺

回復

入園清單

即可獲得喔!



相關焦點

  • 「我不會讓孩子上幼兒園」,一位資深幼教老師的話,值得家長反思
    導讀:「我不會讓孩子上幼兒園」,一位資深幼教老師的話,值得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不會讓孩子上幼兒園」,一位資深幼教老師的話,值得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朱敏:我為幼教老師說句話
    同時,上幼兒園的女兒的一次經歷也觸動了我。有一天我去幼兒園接女兒,發現她的額頭上有個包,沒等我開口,帶班老師就急著解釋:「你們家閨女太調皮了,戶外活動摔了一跤,你得好好管管啊!」老師的推卸責任讓我難以接受,從那開始,我感到幼兒園的管理和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技巧需要提升,而這在當時的公立幼兒園很難實現。所以我棄醫從教,走上了民辦學前教育這條路。
  • 「我不會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幼教老師的話,值得父母反思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教育應該從他出生那一刻就要開始行動起來,一切都要提前準備,這樣才能贏在起跑線上。我的一位幼兒老師的朋友就和我說:現在的家長呀,都喜歡把孩子送來上幼兒園,孩子每天在幼兒園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的媽媽呢?我想找媽媽。"我這朋友一聽心酸呀,孩子每天打打鬧鬧,也沒學到多少東西,心情反而鬱悶了。我這資深幼師朋友跟我說:"我不會送孩子去上幼兒園",還說了好幾個理由,確實值得家長反思。
  • 幼兒園老師逼孩子吃辣椒被開除#幼教準入門檻要反思
    廣東惠州,一幼兒園監控畫面顯示,老師疑似逼迫孩子吃辣椒醬。對此幼兒園負責人表示,當時老師是想讓孩子快點吃完飯,但其行為確實不當;目前涉事的3名老師已被開除,孩子也送到醫院進行檢查。家長已報警處理。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當個幼教老師,其實並不容易!一位幼兒園園長的傾情講述……
    ,有時候還要做教研、寫論文、參加各種比賽……幼兒園老師們其實挺辛苦。 比如我是一個美術老師,我教孩子畫畫,要是我一開始就「譁譁」地當著孩子的面,畫一孩子特別喜歡的公主,公主裙畫得特別美。孩子的感受會是什麼?「老師好厲害!」 但如果我先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白雪公主?」「豌豆公主?」孩子畫的時候,我不畫。有孩子可能特別喜歡公主頭髮上的花冠,因為自己喜歡,按照自己的想像去畫,畫得特別精細。
  • 孩子上小學前要做什麼準備?父母提前做好這些工作,娃順利上小學
    文 | 小書蟲媽媽琪琪九月份就要上小學了,琪琪媽媽認為應該為女兒做些入學前的準備。聽有經驗的寶媽說,入學前,最好把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借來,讓孩子把拼音和加減法都學會,這樣上小學就輕鬆了。但琪琪媽媽擔心,如果把這些知識都教了,孩子上學還有什麼興趣呢?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總是忍不住哭鬧,3個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幼兒園恐懼症」,剛去幼兒園的前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會哭鬧。有時候是哭著不願意去,有時候是在幼兒園的時候哭著找媽媽,有時候是爸爸媽媽去接放學的時候總是能夠接到哭得梨花帶雨的孩子。,身邊還沒有熟悉的親人,孩子心裡會產生抗拒感;同時,孩子最新的環境裡也最容易產生自卑感,比如說別的小朋友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被老師表揚了,但是這些事情自己都不會,所以會哭鬧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 當個幼教老師,其實並不容易!一位幼兒園園長的傾情講述……| 特別關注
    一方面,他們要全時段地盯著每一個孩子,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要做大量消毒工作,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他們要專注於教學,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去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支持每個孩子的發展;到了晚上,老師們還要開啟「第三個課堂」,通過網際網路或者個別交流的方式將孩子在園的情況反饋給每一位家長,然後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教育內容,有時候還要做教研、寫論文、參加各種比賽……
  • 孩子上幼兒園,提前做準備,接孩子放學這些錯誤希望你別犯
    導語:開學季,很多小孩子迎來人生中第一次校園生活,遠離了家長的庇護,面對完全陌生的老師還有同學,不少小孩子會感到害怕。為了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感到害怕,父母在孩子入園前需做哪些準備呢?入園前的兩方面準備實際上,對於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方面,另一個是心理方面。
  • 計劃9月份送孩子入幼兒園,我準備了這些繪本
    」「對不起啦,寶貝,下次媽媽爭取早一點」小女孩仍然有些不滿,那一刻我自己突然被感動到,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我也即將面臨這些情況,原來,按時接孩子回家,對他們來說那麼那麼的重要。3、《我愛幼兒園》繪本講述了幼兒園的一天的生活流程,小主人公萊昂也是從擔心難過到最後愛上了幼兒園的故事,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幼教工作者是如何帶領孩子們在幼兒園度過一天的。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注意這5方面
    上期說完如何緩解入園孩子的分級焦慮症,今天我想談談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工作?主要從五個方面來概述。給孩子準備姓名貼。在孩子要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可以準備好姓名貼。一般要求可以問下之前就讀孩子幼兒園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家長,有些老師會要求班級加姓名,有些老師就只要求姓名。在寶寶上學穿的衣服縫製好姓名貼。寶寶的水壺粘貼上姓名貼。
  • 天橋幼教中心幼兒園老師分享,帶你傾聽幼師心路歷程
    在濟南市天橋區幼教中心實驗幼兒園,有這樣一群老師,她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已有55歲、擁有36年的教齡,最小的也有25年教齡、至今仍活躍在在幼教一線。數十年如一日不改初心,是她們在幼教崗位上默默堅守,把青春芳華獻給幼教事業,用愛心和擔當溫暖每個孩子和家長,傳播幼教正能量。
  • 計劃9月份送孩子入幼兒園,我準備了這些繪本
    準備9月份送錦寶去幼兒園了,回想起來,還挺捨不得,那個仿佛昨天還在我手裡抱著的小嬰兒,如今都要背著小書包去上學了。我擔心他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擔心他哭鼻子找媽媽,擔心他不知道該怎麼和小朋友相處,想想都不是味兒,因為從他出生開始,我們沒有分開過一天。
  • 爸爸給萌娃準備超大枯葉帶幼兒園,孩子很無奈,老師十分震驚
    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教老師地帶領下玩遊戲、做互動、或學習一些興趣類的課程。比如說很多幼兒園都會開設一些音樂、美術、跳舞等課程,以豐富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也幫助他們尋找更多的興趣。但是因為幼兒園的孩子還小,他們還不能自己為這些課程做準備,所以很多時候幼兒園老師都會要求家長配合完成一些課程的準備工作。
  • 幼兒園不會選?資深幼教:孩子具備這些特質,上啥幼兒園都一樣
    二者各有利弊,父母們在選擇上也是更多的從家庭實際情況出發。幼兒園的選擇靠家長,但真正要去感受的是孩子。所以到底幼兒園家長選對了沒有,還要看孩子的具體適應情況。第1、 能坦然接受父母送園後離開一般情況下,幼兒園老師都會要求家長在送園後馬上離開,以防孩子看到家長在校門口就會大哭大鬧,牴觸上學。但如果寶寶被老師接走後,能坦然的和家長說&34;,就說明孩子是接受幼兒園的。
  • 寶寶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幾點實用參考建議收藏
    每年都有很多家長為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焦慮,特別是新爸媽們,因為沒經驗,往往會有點不知所措。其實,入學前,家長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就可以輕鬆上學了。1、提前擇校並確定學校;2、報名後的準備工作;3、對孩子的心理提前適應訓練;4、對孩子行為習慣的提前培養。一、考察擇校並確定學校。
  • 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
    導讀: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上幼兒園,你準備好了嗎?
    江蘇省教科院幼教與特教研究所的尹堅勤老師認為,這一時期的親子教育對幼兒的心靈和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對父母而言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須要克服的難關,而入園前替孩子做多些準備活動,可幫助他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減少害怕、恐懼與挫折等不安全的感受,增強自信心,使他們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個社會適應難關。
  • 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不哭就算完了?幼兒園老師:你想的太簡單了
    這兩個月又到了幼兒園的孩子們大批量入園的時間,我的妹妹作為幼兒園老師自然是忙的焦頭爛額,昨天還向我抱怨道:現在很多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來之前根本毫無準備,覺得只要孩子不哭就算萬事大吉,實在是想的太簡單了。
  • 什麼時候上幼兒園?上幼兒園前需不需要準備?
    當時,送大寶上幼兒園選擇春季,其實,是聽很多「過來人」的朋友說,春節後,寶寶不容易生病,而且天氣暖和,其實,當時做這個決定是欠考慮,大寶整整哭了一個月才接受幼兒園生活。轉眼大寶已上二年級,二寶也準備上幼兒園了,對上幼兒園也是很期待,最近,每天都問:「媽媽,我什麼時候去幼兒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