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大家介紹,生後3個月至1歲的嬰兒的發育重點,如何通過做「遊戲」來有效地發掘孩子的各種能力,促進其大腦發育。父母應注意什麼呢?
嬰兒的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從生後三個月開始,伴隨著不同的運動發育機能。抓住關鍵期尤其重要
所謂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並能發掘和促進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其實並不需要做什麼特別的事情,而是在日常生活的許多場景中,激發出小傢伙的好奇心及活力,從而達到嬰兒接受不同方式的感官刺激即可。比如,媽媽與嬰兒親密接觸、打招呼、一起做遊戲等。
其實,日常的親子互動點點滴滴,都是最好的「遊戲」。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時期如何把握呢?
嬰兒在3個月左右,就能有意識地分辨晝夜了。嬰兒夜晚睡眠的時間要相對拉長,白天可再短睡2~4次左右。當早上拉開窗簾時,讓寶寶沐浴在朝陽中。可用紗布手帕給他輕拭臉頰,在給大腦帶來刺激的同時,讓他慢慢調整和適應新的生活節奏。
在白天可帶孩子戶外曬太陽,呼吸的新鮮空氣。聽歡聲笑語,看藍天白雲,賞綠樹鮮花自然美景等,都有助於嬰兒辨別晝夜區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
3個月開始,寶寶頭部穩定,開始靈活的練習翻身了。家長要多做好配合工作
●通過翻身運動,激活大腦,促進各種能力的發展
嬰兒3個月左右,頭頸部已能豎立穩定,小手腳也變得靈活。寶寶在做翻身動作的同時,媽媽要旁邊鼓勵孩子,如「小寶貝,翻過來!你好棒!」配以語言的刺激等。伴隨著身體的移動,視野也變得開闊。這些都有助於促進身體及大腦的發育。
此時期的寶寶們,已經能夠獨立坐穩。開始出現短期記憶和進行簡單的模仿能力。可以和他玩藏貓貓的遊戲,儘量讓小傢伙使用雙手來玩的遊戲。
●糾正一隻手的習慣,促進靈活運用雙手的能力
嬰兒初起時,總喜歡用一隻手拿東西。家長應協助「打破」寶寶用一隻手動作模式的習慣,多練習使用雙手做動作。
可以讓嬰兒用雙手練習做撕扯報紙的動作,可促進手的精細運動能力的發展。
具體操作如下:
事先,媽媽先給孩子看一下完整的報紙,然後把它撕開一個小口後再交到孩子手中。 讓孩子兩隻手抓住報紙的同時,媽媽邊說「撕-啦、撕-啦」「好開心啊」等話語,邊參與到孩子一同撕紙遊戲中去。
可以用報紙,或者紙巾,或者相對柔軟的物品代替,讓寶寶儘量用「雙手」來操作
●練習「抓,放」動作,促進動手及記憶能力的發展
一同做「從洞口放,取」的遊戲。操作如下:
在紙箱上面挖出一個洞,放入容易抓握的毛絨玩具,球類等。讓嬰兒把手從洞口伸進紙箱,並試著把玩具抓取出來。需注意讓寶寶認知紙箱裡面有玩具,從哪裡出,在放回到原位的意識。此遊戲可促進寶寶練習手的「抓」「放」動作的同時,還能培養記憶能力,促使手腦配合做出準確的動作。
準備個紙箱,並剪開個足夠大的「洞」,讓寶寶確認玩具後,在讓其抓取,並放回的反覆練習。
家長們在與寶寶玩遊戲的同時,儘量配合語言的講解。會促進寶寶理解語言與動作事物的因果關係,有利於語言和溝通能力的發展。
●通過肯定孩子的運動和行為,建立牢固的信任感
此時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信任的關鍵時期。無論孩子做得好與壞,父母都無需進行評價。這點很重要!家長只需鼓勵如:「寶寶真棒!」「再來一次吧」等即可,讓嬰兒認知自己的行動能得到肯定就好。父母要讓孩子對自己的存在,充滿自信。這是促使嬰兒的能力,在今後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