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江陰發現清代帝師翁同龢「吳越世家」手書磚雕

2020-12-25 最江陰

近日,一組赤岸村「古村新顏」組照在朋友圈內引發關注,其中一張清代帝師翁同龢手書的「吳越世家」磚雕照片尤其引人注目,更有附近村民結伴前往赤岸一睹手書磚雕風採。

赤岸村內有一座錢家老宅,此宅為五間二層磚木結構建築,由常熟鹿苑望族錢氏後裔出資建造,整樓灰牆青瓦渾然一體。甚為珍貴的是,老宅的門楣上有一塊「吳越世家」磚雕,磚雕上的文字圓潤厚重、蒼渾遒勁,充滿著磅礴強壯的大家風範。據了解,「吳越世家」四字是由錢氏祖上在上個世紀初時赴虞託人請清代帝師、重臣翁同龢書寫,後又請人雕刻在青磚上。

上世紀文革時期,宅主錢志成用石灰塗抹磚雕把這塊珍貴的磚雕保護起來,於是「吳越世家」在牆體中隱身埋藏了幾十年。

▲「吳越世家」磚雕

▲東牆處磚雕

今年九月,赤岸村村委得知老宅中還有一塊翁同龢「吳越世家」手書的磚雕保存在石灰中,就請來專人對其進行了保護性清理。經過匠人的悉心清理,「吳越世家」的磚雕以及鑲嵌在東牆上的三塊精美磚雕終於重見天日。

千年古村赤岸村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素有「江陰東方第一村」、「忠毅之鄉」的美譽。自明代以來,李翊、李如一、李應昇、蔣本楠、趙宗維等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特別是七君子李應昇在短短三十四年的人生歷程中,鑄就了為民請命、為國除奸、敢於直諫、丹心報國的氣質形象,可謂悲壯愴然。雖然李家宅門的大石獅、落落齋的藏書、聽麗軒郎朗的讀書聲……已經消失了,但是李應昇膾炙人口的《如夢令》、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8卷收入《四庫全書》,成為赤岸人民的驕傲。

今日赤岸村,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面貫通於村莊,健身器材、衛生設施一應俱全……行走在經過整治改造的村中,目之所及是白牆黛瓦、小河碧波蕩漾,一派「畫裡鄉村、夢裡老家」的美好景象。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諡文恭。

來源:金顧山

相關焦點

  • 狀元傳奇 翁同龢
    鹹豐八年(1858)六月,正在參加庶吉士學習的翁同龢被鹹豐皇帝破格任命為副考官,奉命典試陝西,正考官則是翁同龢的好友潘祖蔭。八月底,陝西典試結束,翁同龢被任命為陝西學政,視察陝西全省各府、縣考試童生及生員事宜。十二月視學完畢。鑑於病魔纏身,上書奏請開缺。鹹豐九年(1859)一月,皇上恩準翁同龢開缺,返京調養。回京後的第三年,同治元年(1862)翁同龢被任命為鄉試正考官,典試山西。
  • 翁同龢在世時的士林評價竟然那麼不堪
    這說的是兩朝帝師翁同龢。在今日歷史教科書中,翁同龢可是一個形象高大的政治家,他是兩朝帝師,是清流領袖,是主戰派,堅決反對投降,是維新人士的有力支持者。這些說法從字面上來看,沒有什麼大問題。但評價歷史人物,遠不是非黑即白的臉譜化那麼簡單。
  • 又見「文物」:翁同龢後人無償捐贈183件書畫文物給美國!
    說起美籍華人翁萬戈,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要是提及其先祖,想必我們定然耳熟能詳,其先祖就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和書法家翁同龢。這還要從翁氏先祖、清朝兩代帝師、著名書法家翁同龢說起(前文已有介紹)。江蘇常熟翁氏家族,父子宰相,同為帝師;叔侄聯魁,狀元及第;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翁同龢,他是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之後一路平步青雲,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
  • 翁同龢五世孫、「守藏家」翁萬戈辭世:「我為家藏而活」
    生於1918年的翁萬戈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五世孫,其書畫收藏基本來自翁同龢的舊藏,所以也稱自己「不是收藏家,而是『守藏家』」。而在2018年,翁萬戈於自己百歲誕辰當天宣布,把跟隨了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舊藏——長達16米的清代王翬《長江萬裡圖》等183件文物無償捐贈給波士頓美術館。2019年9月,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為其舉辦了家藏精選展。翁萬戈是清朝兩代帝師翁同龢的五世孫。
  • 兩朝帝師翁同龢與廣州將軍長善,就大清朝國情與軍情展開談論
    長善為感謝好友翁同龢的引薦,這天專門登府拜訪了這位德高望重的兩朝帝師翁先生。兩人見面寒暄之後,長善就誠懇地說道:「翁大人,在下能有今天,多虧你老的提攜與引薦,在下終生感恩不盡,將來如有用得著下官的地方儘管直說,我長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長善說完,躬身一拜。翁同龢急忙將長善扶起,樂呵呵地說:「長將軍,現在我朝內憂外患雙重壓力,正是用人之時。
  • 沈渭濱:從《翁同龢日記》看同治帝病情及死因
    其實《翁同龢日記》(以下簡稱《日記》)對同治帝得病到死亡,逐日都有記載。他是同治帝的漢文師傅之一,《日記》所記都是親歷之事,比之傳聞,具有第一手史料價值。茲按《日記》結合有關說法,就同治帝病情及死因略做論析於下。
  • 當可憐的孩子遇上慈祥恩師翁同龢,他真正給了光緒帝皇帝父愛
    但是後來可憐的光緒帝遇上了慈祥恩師翁同龢,他真正給了光緒帝父愛。慈禧還不讓光緒叫自己母后,而是稱呼自己為「親爸爸」。為什麼要叫「親爸爸」呢?這跟慈禧身上的權欲和男性氣質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女人,她很希望像男人一樣君臨天下。太后這個身份總讓她覺得有所缺憾,光緒雖然是過繼來的,但她很希望這孩子把自己當成是父皇,而不是母后。
  • 翁同龢與張謇的師生情誼
    而在他人生道路上,有一位人物對其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他就是晚清著名政治人物翁同龢。他們的交往跨越兩個世紀,師生交誼以愛國與改革為精神紐帶,為歷史和時代的需要所推動,為世人所傳頌,具有進步意義和教育作用。張謇於1894年中狀元,因此又被稱為「狀元實業家」,在早年走科舉的道路上,他結識了與其家鄉一江之隔的常熟籍著名人物翁同龢。
  • 帝師的終極宿命
    海德格爾(1889—1976),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徵服了皇帝的帝師,也不見得就飛黃騰達:違逆正義,也是帝師躲不過去的宿命。1934年,海德格爾結束他可恥的弗萊堡大學校長之旅,重返講臺。有同事道:「君從敘拉古來?」海德格爾明白這個書袋有多刻薄:柏拉圖當年的難堪,就是他今天的處境。
  • 翁萬戈百歲壽慶,捐贈波士頓美術館清代王翬《長江萬裡圖卷》
    7月28日是知名收藏家、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先生百歲誕辰,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為此專門舉辦「翁萬戈先生百歲誕辰慶典」。據參加壽慶的相關人士透露,翁先生當天宣布,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舊藏——長達16米的清代王翬的《長江萬裡圖卷》。
  • 翁同龢三代門人:著名書法家李嘉湖皇家書法作品走出國門
    著名書法家、翁同龢三代門人李嘉湖先生的皇家書法作品走出國門。美國洛杉磯第十四屆「五月鮮花獻母親」大型音樂會上,一副大氣磅礴的書法作品吸引了萬千眼球,這幅書法作品,就是李嘉湖創作的皇家書法。李嘉湖的師爺系「頤和園」匾額的題寫著嚴寅亮,嚴寅亮的書法老師就是輔佐同治和光緒兩位皇帝、為楊乃武和小白菜冤案平反的著名書法家、四朝元老翁同龢。
  • 他是清朝帝師後代,無償捐183件國寶給美國,給中國古籍卻要天價
    其中有一幅清代時期的《萬裡長江圖卷》,全長16米,將中國的大好河山幾乎囊括在內,十分罕見。據統計顯示,這些珍貴文物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等共計183件珍貴文物,有的文物幾乎從未出現在後世的舞臺上,這批文物的捐贈者叫翁萬戈,是一名美籍華人。其實這已經不是翁萬戈第一次向波士頓博物館捐贈文物,在過去的10年間,他曾向該館捐贈共21件中國文物。
  • 老照片:晚清課堂上的老師,私塾先生最有範兒,帝師最有名望
    今天我們回顧歷史,通過一組老照片重返晚清,看看那時候老師們是怎麼給學生上課的。晚清教育是新舊雜陳的時代。傳統的私塾教育仍在延續,受西方影響而產生的新式教育正在蓬勃興起。我一開始看了很迷惑,經過一番研究,發現那只是現在小學生的水平。簡單說來,古代數學以天元、地元代表未知數,相當於現在的x、y。天+地=10,天-地=6,答案是:天=8,地=2。
  • 李鴻章與翁同龢的是是非非:唯西式思維下歷史客觀與真實
    翁同龢和李鴻章都是反對者。至於禁止北洋買武器,是為了私利?是為了私仇?是為了權力鬥爭嗎?顯然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私仇。翁同書被懲治、被參劾與李鴻章沒啥關係。真實的歷史原因或者表面拿出來說的原因是:因為黃河水災。
  • 歷史探尋:晚清的帝後之爭,究竟是什麼時候正式形成?
    所以,光緒幼年唯一能依賴的人就是他的老師翁同龢。親政前,光緒沒有能力、也不敢組建「帝黨」,那親政後呢?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解讀:一:親政後——甲午戰爭前由於長期受到慈禧的壓迫,親政之初的光緒依然保留著唯唯諾諾的性格,對慈禧言聽計從。都說「一朝皇帝一朝臣」,歷代帝王更迭,總會提拔一批值得信任的新臣,可是光緒根本就沒有對朝廷的框架做任何改變。
  • 一周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美國波士頓 | 翁同龢後人、百歲老人翁萬戈向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捐贈翁氏六代家藏書畫文物共計183件翁萬戈上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在其官網宣布,接受了史上數量最多且意義最為非凡的一批中國書畫捐贈翁萬戈是清代翁同龢的五世孫,他本人是一位中國書畫收藏家、鑑賞家,翁氏家藏的核心部分由其先祖在19世紀蒐集奠定。翁氏家藏可謂是美國頂級的中國藝術品私人收藏,並以其作品質量上乘、大師序列恢弘、保藏狀態良好和流傳著錄清晰而見長。此次捐贈共有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橫跨了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併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的收藏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