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赤岸村「古村新顏」組照在朋友圈內引發關注,其中一張清代帝師翁同龢手書的「吳越世家」磚雕照片尤其引人注目,更有附近村民結伴前往赤岸一睹手書磚雕風採。
赤岸村內有一座錢家老宅,此宅為五間二層磚木結構建築,由常熟鹿苑望族錢氏後裔出資建造,整樓灰牆青瓦渾然一體。甚為珍貴的是,老宅的門楣上有一塊「吳越世家」磚雕,磚雕上的文字圓潤厚重、蒼渾遒勁,充滿著磅礴強壯的大家風範。據了解,「吳越世家」四字是由錢氏祖上在上個世紀初時赴虞託人請清代帝師、重臣翁同龢書寫,後又請人雕刻在青磚上。
上世紀文革時期,宅主錢志成用石灰塗抹磚雕把這塊珍貴的磚雕保護起來,於是「吳越世家」在牆體中隱身埋藏了幾十年。
▲「吳越世家」磚雕
▲東牆處磚雕
今年九月,赤岸村村委得知老宅中還有一塊翁同龢「吳越世家」手書的磚雕保存在石灰中,就請來專人對其進行了保護性清理。經過匠人的悉心清理,「吳越世家」的磚雕以及鑲嵌在東牆上的三塊精美磚雕終於重見天日。
千年古村赤岸村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素有「江陰東方第一村」、「忠毅之鄉」的美譽。自明代以來,李翊、李如一、李應昇、蔣本楠、趙宗維等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特別是七君子李應昇在短短三十四年的人生歷程中,鑄就了為民請命、為國除奸、敢於直諫、丹心報國的氣質形象,可謂悲壯愴然。雖然李家宅門的大石獅、落落齋的藏書、聽麗軒郎朗的讀書聲……已經消失了,但是李應昇膾炙人口的《如夢令》、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8卷收入《四庫全書》,成為赤岸人民的驕傲。
今日赤岸村,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面貫通於村莊,健身器材、衛生設施一應俱全……行走在經過整治改造的村中,目之所及是白牆黛瓦、小河碧波蕩漾,一派「畫裡鄉村、夢裡老家」的美好景象。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諡文恭。
來源:金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