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首富喬致庸,是如何化解矛盾,步步建成「喬家大院」的?
如今,許多人都會聞名到山西晉中的祁縣,實地參觀下有名的喬家大院。
清朝年間,祁縣喬家堡的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體,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
當初,喬家大院又是怎樣建成的呢?
乾隆年間,喬致庸的父親——喬全美,與大哥喬全德、二哥喬全美分家後,自立門戶。
此時,喬家財富漸豐,已是當時村中的富裕人家。
家境變好的喬全美,便有了擴建宅院的念頭,於是先在家宅周圍,收購了幾處院落。宅院基本採用了晉中地區通用的兩進南北樓,東西偏正跨院格局。
當地人還為這樣的房屋建造格式,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元寶樓」。由於這樣的建築,還具有特別強的封閉和防禦功能,人們也稱其為「筒樓院」。
「源易緣鄉情」注意到,實地參觀喬家大院後,就會發現:喬全美擴建的幾處房宅,就是喬家大院的第一處院落,也是喬家祖宅的所在地。
家族的興旺,往往起起落落。1818年,喬全美的二子——喬致庸出生。
一心撲在考取功名的喬致庸,家庭中的一個巨大變化,改變了他的命運。
喬家由於與人爭做「高梁霸盤」生意,差些破產。關鍵之際,喬全美的長子喬致廣卻早早離世,悲傷過度的喬全美也隨之而去。
喬致庸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喬致庸接手後,任人唯賢,勇敢跨出了包頭城,先後開設了通順店、大德店、法中庸等字號,所經營範圍,包括了糧、茶、錢、當四行業。
到了光緒10年,喬致庸又接連開設了大德通和大德恆票號,並在全國重點城市設了分支,真正實現了「匯通天下」的理想。
喬致庸商業上取得極大的發展和成功,人丁也更是興旺起來。原來父親建的筒樓院已經不夠使用。
為了進一步擴建修宅,喬致庸決定以祖宅為核心,在四周擴建。
擴建的過程中,並不太順利,還頗費周折。有些人就不願意賣地,為此還鬧起了不小的紛爭,據說還鬧出了人命,但都被喬致庸疏通化解。
到了光緒中期,清王朝如日落夕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會治安也日趨嚴重,打家劫舍的事情,便時常發生。
作為當地的富豪商戶,喬致庸一面加大僱傭護院家丁,一面將四座院落連為一體,通過高牆深壘來加強保安措施。
後來,喬致庸又改建了部分院落,在巷道東側開啟了堡門,取「紫氣東來」吉祥之意;西側則設為祖宗祠堂。
至此,喬家大院主體格局建成,並連成了「堡寨式」一座宅院,遠遠望去,喬家大院更像大寫的「囍」字,寓意雙喜臨門,吉祥如意。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